范孜恒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用这句话来形容当前微信的处境再恰当不过了。继封杀支付宝钱包之后,微信又接连封杀了虾米音乐、网易云音乐和天天动听,这让其成为了众人口诛笔伐的对象。
故事还要从去年讲起,马年春节,“二马同食红包”,微信凭借着社交优势初战告捷,让被支付宝压制多年的财付通用户量迅猛增长,成为比肩支付宝的头号强敌,这件事也被阿里巴巴称为“偷袭珍珠港”,可见,微信红包已经触及到了阿里巴巴的核心利益。
微信红包说白了就是财付通在微信的“马甲”,这背后之争归根到底还是支付之争。时隔一年,打车应用的争夺又现加剧态势,滴滴和快的打车红包的额度甚至都超过了去年刚开始时的补贴力度,其目的就在于增加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用户粘性,扩充各自用户群体。
其实,这样的竞争在国内互联网市场十分常见,“BAT三座大山”(指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势力范围都在逐步扩大,交叉在所难免,“封杀”是最简单粗暴的有效方法。说起封杀,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当时百度推出C2C购物平台,阿里巴巴随后屏蔽了百度爬虫,禁止百度从淘宝抓取用户信息和交易数据;“3Q大战”则将封杀发挥到极致,不仅相互屏蔽还逼迫用户做出选择,这种有点过火的做法自然不得人心。除了国内互联网市场,封杀在国际互联网巨头身上也很常见,苹果在iOS上就屏蔽了竞争对手Google的许多服务。所以说,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讲,微信此次封杀支付宝钱包并不为过。
不知从何时起,BAT的各种服务都已经渗透到了我们周边,看到或看不到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身影。以腾讯为例,它以即时社交软件QQ和微信为核心,分别在桌面和移动领域开疆扩土,单是微信身上就担负了腾讯邮箱、通讯录、购物支付以及地图的入口,桌面领域则从小至输入法大到浏览器都有布局,十分全面。但电商却是一块心头病,从拍拍到易迅都被阿里巴巴压制,最终转卖,故微信支付是硕果仅存的一项;阿里巴巴则以电商起家,凭借着淘宝、天猫在C2C和B2C领域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但在社交领域却毫无起色,去年力推的来往也并未如愿成为比肩微信的应用,除此之外,阿里巴巴同样涉足于阅读、浏览器和地图等服务;百度同样如此,在搜索之外也积极布局各类产品,打车、外卖以及团购等均有涉足,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归根结底,无论是直接参与还是重金投资,三巨头们都在加固自己的城墙,构建属于自己的生态,只不过从单个产品的竞争上升到了生态的竞争。互联网的本质是开放的,但开放并不意味着取消竞争,相反,开放才是自由竞争,谁能取悦用户,谁就能天下一统。
纵观历史,每个动荡的时期都是文艺作品繁荣的时期,现阶段的互联网同样如此,巨头们在疯狂生长的森林中圈占领地,微信封杀支付宝红包,是因为支付宝已经走进了腾讯的腹地,为了保卫自己的生态,稳、准、狠地打击对手是微信唯一的选择。作为巨头,经营好自己的生态,吸引用户自己走进来才是最高境界。至于装可怜、扮弱者,那只是演戏给别人看,正如网易所说:“我们没什么缘由好抱怨的,毕竟那是他们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