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燕,苏 虹,张 培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骨科,四川 攀枝花 61706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骨科是护理难度比较大的手术,正确、有效的护理模式利于患者的手术成功,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从而提高了患者对临床工作的满意度[1]。笔者借助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85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于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64.3±4.1)岁;右侧31例,左侧11例;骨折18例,股骨近端骨肿瘤21例,其他3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36~77岁,平均年龄(64.1±4.5)岁;右侧30例,左侧13例;骨折19例,股骨近端骨肿瘤20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常规围术期护理,①术前护理:帮助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做好备皮、皮试,指导患者术前适应性锻炼直腿抬高锻炼、股四头肌收缩力量,训练床上大小便为术后做好准备。②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切口出血、渗液及疼痛状况预防感染,帮助患者定时托起髋部、解除骶尾部压迫或者局部按摩避免皮肤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指导患者正确排痰防止呼吸道感染,观察末梢循环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指导患者在正确的时间进行术后功能锻炼,包括在足不离床情况下行踝、膝关节主动屈伸动作,髋关节屈伸练习,拄杖负重联系等逐渐恢复关节功能。③出院指导:帮助患者掌握屈髋锻炼要领,告知8周内不宜久坐、避免错误坐姿、不爬陡坡,2个月后可弃拐行走,术后3个月根据情况开始完全负重,康复过程如有不适及时复诊。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舒适护理工作,①生理舒适:保持病房及床单元整洁、干净,帮助患者保持正确、舒适的体位,加强对疼痛、肿胀、功能锻炼的舒适护理,护理操作过程中动作轻柔、准确,对受伤、手术部位加强托扶保护,根据机体状况循序渐进地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使患者达到身体舒适。②心理舒适: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直接影响到患者之后的功能水平,无法避免地会出现焦虑、担心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首先要以认真的工作态度、熟练准确的操作技术赢得患者信任,然后通过与患者积极交流,根据每位患者的性格、家庭、经济文化修养等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建立早日康复的信心。③社会舒适: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帮助家属掌握患者的功能锻炼要点并告知其重要,使其能够积极、认真的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患者得到医护以及家属的尊重和支持,会树立勇气、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早日重返家庭和社会。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观察记录两组的临床疗效、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疗效评估标准参照文献[2]及患者情况制定,显效:屈膝髋关节>90°,行走无跛行,无疼痛,下蹲正常;有效:屈髋<90°,轻度跛行,行走稍疼痛,下蹲基本正常;无效:不活动时亦疼痛,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下蹲受限;显效、有效合计为总有效。Harris评分0~100分,分值越高、关节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研究中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1 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略高于对照组的9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术前两组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62.9±4.7)分、(63.1±5.0)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术后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8.9±6.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7.1)分,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8%,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骨科中的应用逐渐推广,该手术需要替换掉患者原有的疾病或者创伤关节,通过人工关节重新获得关节功能,这相对于常规复位手术给手术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4]。本研究中将舒适护理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整个围术期护理工作中,并与常规护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疗效相当,但舒适护理的患者髋关节评分更佳,术后并发症也显著减少,对结果进行分析,疗效相当考虑到两组手术方案相同,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手术治疗方案起到主导作用,相关的护理工作起到辅助康复的作用,因而护理方案的不同没有太多的影响到临床疗效,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通过更为细节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充满康复信心,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李艳玲[5]、刘桂兰等[6]也有研究髋关节活动度、临床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作为观察指标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作用,结果舒适护理模式提高了患者围术期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尽管与本研究观察指标不完全相同,但共同提示了舒适护理的临床优势,值得临床借鉴。
综上所述可见,舒适护理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并且显著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关注。
[1] 陈美娥.优质护理服务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10):102.
[2] 冯杰荣,黄明光,陈 伟.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评价[J].吉林医学,2014,35(23):2551.
[3] 李 莉,唐秀萍.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全髋置换术后健康宣教的指导作用[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4,29(4):311.
[4] 巩 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2):114.
[5] 李艳玲,陈 敏.舒适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后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1,22(15):144.
[6] 刘桂兰,周 琴.舒适护理模式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期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5):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