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清,唐国文,林世泳 (广东省徐闻县人民医院内科 广东 徐闻 5241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目前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们的心身健康,使得世界各国的糖尿病专家均提高了对2型糖尿病的重视及关注。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者相对性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胰岛素的作用率下降即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进而引起糖尿病患者体内的代谢及内分泌出现紊乱。因此,给临床有效控制该类型的血糖水平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院采用诺和力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WHO 1999年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经检测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纳入标准:空腹血糖>10 mmol/L及餐后2 h血糖>15 mmol/L。排除伴有严重感染或者心、肝、肾等严重功能不全者,排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52岁~66岁,平均(64.78±2.25)岁;病程1~4年,平均(3.77±1.43)年;合并高血压11例,冠心病7例,无明显合并症12例。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3岁~68岁,平均(64.85±2.26)岁;病程1~5年,平均(3.63±1.53)年;合并高血压13例,冠心病8例,无明显合并症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及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给予系统治疗,包括饮食、运动等方式的指导,同时控制血压及改善心肌供血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口服治疗,即二甲双胍500 mg,2次/d;观察组给予诺和力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即诺和力0.6 mg晨起皮下注射,1次/d,根据患者是否伴有上腹部饱胀感、恶心、呕吐等情况,1周后缓慢增加剂量至1.2 mg/d,2周后增加剂量至1.8 mg/d;二甲双胍用量为500 mg,3次/d。治疗期间定期测量患者的体重,住院期间每日测量空腹、三餐后2 h血糖,出院后每周检测一次完整的4段血糖。4周时所有患者进行电话随访,12周时在我院门诊复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随访期间观察药物治疗副反应。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者完全消失,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检测均在正常范围;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好转,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检测显著下降,较治疗前下降大于20%,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大于10%,但仍未达到正常范围;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检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尚未达有效标准,或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血糖及体重相关指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PG、2hPG、HbAlc、体重及BMI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血糖及体重相关指标比较(x±s)
2.3 药物安全性评价:所有患者中均无低血糖出现,观察组患者出现厌食9例,恶心2例,腹泻1例;对照组出现厌食8例,恶心2例,腹泻2例;均未影响治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以及社会发展造成的各种污染等多种因素,导致人们的身体体素质不断下降,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升高。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约9 240万,由此导致的慢性并发症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尤其是患者在患病后未严格饮食,糖类、脂类以及蛋白质的大量摄入量,再加活动量的下降,因此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的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了身体对于胰岛素的抵抗性。大多数患者在早期应用使用胰岛素治疗,可以使胰岛β细胞的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可降低糖调节异常给患者身体带来的危害,有利于血糖的长期控制。但随着长期胰岛素的应用及剂量的逐步增大,部分患者逐渐产生了对胰岛素的依赖,进而导致身体产生胰岛素抵抗,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难度[2]。
我们采用诺和力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PG、2hPG、HbAlc、体重及BMI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两者联合应能明显提高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体重及相关血糖指数。诺和力又名利拉鲁肽,属于人GLP-l类似物,为肠肽类激素,系由末端空肠、回肠以及结肠的L细胞所分泌,由胰升糖素原基因翻译物加工而成。GLP-l与机体内的受体结合后,通过G蛋白途径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进而胞内cAMP水平升高,借助高血糖触发的细胞膜K+通道关闭以及细胞去极化,诱发电压依赖性的Ca2+通道开放,致使细胞外Ca2+内流,触发胰岛素的合成、分泌及释放,因此该药促胰岛素分泌的作用依赖于葡萄糖的浓度。天然GLP-l在体内存留时间极短,约1~2 min,主要由体内的二肽基肽酶Ⅳ(DPP-Ⅳ)降解,故极大地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了延长GLP-1的在体内的存留时间,将天然GLP-1的分子结构中的第34位赖氨酸替换为精氨酸,使得该药能在体内长时间的发挥生物学活性[3]。该药既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还能延长患者胃的排空时间,抑制患者的食欲,减少能量的摄入,有利于减轻体重。同时,该药的注射时间不必严格受进餐时间的限制,比较灵活,皮下注射一天一次即可达到高效、持久的降糖效果[4]。二甲双胍属于临床传统的双胍类降血糖药,能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强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吸收、利用[5-6],增加非胰岛素依赖组织对葡萄糖的应用,抑制肝糖原的异生,降低肝糖的输出,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可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7]。两者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体重指数,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1] 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与分型.WHO专家咨询报告:糖尿病的定义、诊断、分型与糖尿病并发症[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8(1):3.
[2] 熊 雨,龚智仁,张继承.诺和锐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11):2293.
[3] 刘 波.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396.
[4] 刘海彤,袁 辉,杜媛媛.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3):202.
[5] 孙淑娟.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5):948.
[6] 陆丽芳,林东源,叶健波,等.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格列奇特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24):5378.
[7] 姚智超,王 镁,于世家.二甲双胍及甘精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