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玲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 南京 211500)
虽然老年食管癌患者近年大多选择进行手术治疗,但是随着老年患者的呼吸系统已出现退行性,免疫功能不断下降,以及麻醉插管和手术创伤对循环和呼吸系统有较大干扰,因此易引起肺部继发性的感染,一旦引起肺部感染会明显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更有甚者会危机患者的生命[1]。本组研究主要通过监测应用不同的麻醉方法患者结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份~2013年12月份8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患者都择期进行手术切除,年龄53~74岁,平均(57.9±7.1)岁;ASA是I级或Ⅱ级。术前排出内分泌、免疫、循环系统疾病以及呼吸道和肺部感染。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芬太尼静脉镇痛(A组)以及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组(B组)两组,每组均含40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的方法:所有患者在手术室注射阿托品0.5 mg,0.1 g的苯巴比妥肌内注射前半小时。芬太尼A组3μg/kg麻醉诱导前皮肤芬太尼静脉切开4~8μg/kg,静脉滴注后3~6μg/(kg·h)芬太尼0.05~0.15μg/(kg·min)维持芬太尼麻醉。手术后使用自我监测静脉镇痛。B组麻醉诱导T4~T5或T5-6实施硬膜外穿刺前,头管为3厘米,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射5%~0.5%的9 ml洛酚太尼和丙泊酚1%的混合物保持在平面上,保持麻醉的量为4~6 ml/h,当在T2~T9中的麻醉平面的混合物再进行全身麻醉插管的诱导。用途术后硬膜外镇痛控制。
1.3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分别为麻醉前及拔管检测呼吸功能,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P)和每分钟通气量(MV)的变化后5 min。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停药后术后,叫他只要看看时间和拔管时间,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 d如果有发热,然后肺部,血液白细胞是大于15×109/L,且咳嗽和咯痰等。肺部感染患者两组的发病率的胸部X光片进行了比较。根据对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如果符合下列其中一个条件即可诊断,患者有咳嗽咳痰,肺部也出现以后,同时可诊断为一下列情形的:比和中性粒细胞(或)白细胞总数增加,温度超过38℃时,X线拍片显示肺部浸润性炎性病变。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使用χ2检验。
2.1 两组患者呼吸功能在各个时间点的变化:两组患者在麻醉前的SpO2、RP和MV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变化不大,拔管后的SpO2、RP和MV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有显著性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功能在各个时间点的变化(x±s)
2.2 两组患者术后停药之后麻醉的恢复情况:术后停药后观察B组患者的自主呼吸的恢复时间、呼之睁眼的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停药后的麻醉恢复时间(x±s)
老年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易发生肺部感染手术后的并发症,阙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更有什者会危及生命,它已经,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术后死亡率老年食管癌患者[2-3]。本组研究主要比较了芬太尼以及芬太尼联合异丙酚两组麻醉方法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的肺部感染的影响,探讨更加有效的老年食管癌手术的麻醉方法[4-5]。
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手术拔管后相比较于麻醉前B组的SpO2、RP和MV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有显著性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停药后发现B组患者的自主呼吸的恢复时间、呼之睁眼的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A组患者在拔管后呼吸功能变化显著,而B组变化不大,A组患者肺部感染明显高于B组。
综上所述,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镇痛更有助于老年食管癌患者在术后恢复呼吸功能,并能有效预防术后肺部的感染。
[1] 宋海峰.老年食道癌手术不同麻醉方法围麻醉期呼吸循环功能监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8):104.
[2] 陈爱珠,吴兰琼,杨天宝.食道癌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ISTIC,2010,29(6):.
[3] 罗云勇,阳 兴.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高血压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856.
[4] Gokce N,Vita JA,Mc Donnell M,et al.Effect of medical and surgical weight loss on endothelialvasomotor function in obese patients[J].Am J Cardiol,2005,95(2):266.
[5] Lteif AA,Han K,Mather KJ.Obesity,insulin resistance,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determinants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whites and blacks[J].Circulation,2005,11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