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可再生能源在行业中的定位,大众与行业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对于行业来说,需要更多的只是普及,来消弭或减少这种认识上的偏差。
两会之前,整个能源行业再度成为了全社会的热议话题,一部《穹顶之下》让中国能源产业在环境影响上的短板,在最短时间内暴露在了大众面前。
这是柴静的胜利,也是大众传播的胜利,可惜偏偏不会是中国能源行业的胜利,至少对于传统能源来说肯定不是。
除开片中一些技术细节上存在的错误和值得商榷的逻辑与观点,对于清洁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推广更有利于平衡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观点,是代表了社会与行业主流方向的。
只不过对于行业媒体来说,值得我们思考的部分远不止于此。如果从2000年开始启动的西气东输开始算起,中国清洁能源推广已经经过了15个年头。光伏产业在国内的兴起也超过10年之久。
但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道路却并不是一帆风顺。以光伏为例,尽管从一开始,中国就迅速成为全球产能第一。但这并没有改变光伏非完全市场化的地位,也就是说光伏并没有成为具备独立商品属性的商品。在市场上,先是遭遇到经济危机,在宏观层面遭到打击;紧接着,由于产能扩张过快,而下游市场又有限,大批小企业走向破产,产业进入重组期。
当然,这也绝非中国所独有的问题。在经历了行业震荡、低油价时代等诸多考验之后,世界光伏大国正在或者未来将要做的事情就是逐步减少光伏补贴或是改变补贴标准,实现光伏产业的完全市场化。
非完全市场化只是可再生能源目前诸多不足的一个。种类众多的可再生能源,也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譬如说生物质能,在中国、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其边际成本无疑要大大低于OECD国家。
而光伏和风电更是资源区域多寡差异很大的典型。德国年平均光照时间不到2000小时,却发展了大规模的光伏,并且放弃核电。这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需要跨国电力输送,既不安全,更不廉价。因此,尽管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快、程度高,但是其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至少达到40%的目标也非一片坦途。
可再生能源现阶段的这些问题已经得到行业普遍认同,解决也更多的是时间问题。但是由于环境容量的日趋收紧和大众对环境的要求快速增长。可再生能源在大众认识中的定位也日渐水涨船高。
当公众的期望值与行业现实相碰撞,可再生能源的定位落差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从行业角度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比重中的增加也更多的是时间问题。在这样的大前提下,行业需要更多的走近大众,消弭这种认识上的差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