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不能等”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与佳作示例

2015-03-31 00:40牛锐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孝心爸爸母亲

牛锐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历时3个多月,从石家庄一路向北,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最远到了北极村。只有一条腿的小伙儿邱义松,开车带着母亲,走在游全国的路上。五年前邱义松的父亲被诊断为癌症晚期,去年7月份一次车祸使他失去左腿,双重的打击没有夺去他对生活的信心,却更加坚定了他要及时尽孝的决心。获得赔偿后,邱义松没着急找工作,而是花15万买了一辆自动档汽车,右脚开车带着母亲开始到处旅游。邱义松打算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带母亲游遍全国。“工作可以等,孝心不能等,趁着母亲还有精力,我一定要圆她旅行的梦,让她幸福快乐。”邱义松坚定地说。

母子二人在江南大学合影留念

读了上述材料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写作指导】

现在很多青少年学生只懂得接受,只懂得向父母索取,却不懂得回报,父母对此也很无奈。这则材料没有枯燥的说教,只是从身边的事例来启发、引导孩子要把孝顺父母时刻放在首位,把父母时时放在心中可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

这则材料的上半部分是介绍事情的经过的,而邱义松的话“工作可以等,孝心不能等,趁着母亲还有精力,我一定要圆她旅行的梦,让她幸福快乐”这句话则是材料的中心,我们写作时要围绕这句话来写。写孝心为什么不能等,应怎样来表达孝心等都是好的主题,这个题目的立意的范围包括家庭、社会,甚至是自然界等,其角度是多元的。可以通过“孝敬”这一行为表现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恩怨与情仇等主题,其内容包括钱物的帮助,情感的交流,如嘘寒问暖、包容体贴等。这道作文题选择记叙类文体为最佳,这便于考生把自己的主观情感寓于客观事物的情景叙述之中,做到情不外露,理不外泄,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去感悟。这样,文章就会韵味无穷、发人深思、出类拔萃了。“孝”其实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孟子就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用掌”,因此孝不仅包括自己的父母,它还包括所有老人。写作时我们可从家庭邻里角度,写主人公对父母的孝顺、体贴、理解与包容,继而赞扬其淳朴、善良的品质;或写主人公对叔伯、兄长的尊敬、帮助,继而赞扬其真诚、大度的美德;也可从社会团体角度,写主人公对孤寡老人、长辈的尊敬与帮助,赞扬其乐善好施的美德,或歌颂社会的和谐与文明;也可写主人公对祖国的敬爱、忠诚,赞美其爱国之心;还可从自然的角度,写出主人公对大地、山川、江湖的热爱,抒发广阔胸怀,等等。

【素材引路】

名言素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父母者,人之本也。

——司马迁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的最美好的人,就是母亲。

——[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美国]罗素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苏辙

子孝父心宽。

——[宋]陈元靓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

——[宋]李纲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

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

《格言集锦》

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

《劝孝歌》

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劝孝歌》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

——[清]王永彬

事例素材

①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②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③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④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⑤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凭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⑥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⑦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⑧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⑨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⑩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武官中郎将。

【名家走笔】

孝心无价

毕淑敏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选自《毕淑敏散文》

【引你欣赏】

非常喜欢毕淑敏的这篇文章,喜欢它的原因不仅在于它向青少年传达了一种“正能量”,还在于这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也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值得青少年学生阅读、借鉴。文章首先否定两种人,一是求学的苦孩,一是离家的游子。前者不顾家庭的困难,还要坚持读研究生,以致母亲不得不去卖血;后者在父母重病在床、行将就木的时候,斩断父母最后的期冀,断然离家。由此引发出行孝这一平常而又深刻的话题。作者相信天下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但作者更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时间的流逝,将会带走行孝的机会。因为人生是短暂的,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也许父母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已经离开了人世。于是,我们将永远无以言孝。

文章最后强烈呼吁,赶快为自己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在作者看来,无论用什么方式来回报,无论这种方式是丰厚还是微薄,只要是向父母献上一份孝心,那么这种感情都是无比珍贵和美好的。全文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形象化的议论和哲理性的议论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当然孝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无论子女采用什么方式行孝,只要心里时刻装着父母,只要是向父母献上一份孝心,这种感情都是无比珍贵和美好的。《孝心无价》之中则是多元素的“爱”的聚集体现,作者从爱父母出发,用确切而真实的语句告诫天下的儿女:抓紧时间尽孝,趁父母健在的光阴,因为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孝道乃中华之优良传统,毕淑敏所提倡的“孝道之爱”则很明显的将“爱”的最后之极致的形式完全的展现在我们这些为人儿女的眼前。毕淑敏的这篇《孝心无价》从多个方面来阐述了爱的真正内涵,不仅仅体现了要爱老人,爱自己,还要爱我们的下一代。即是爱老、爱我、爱幼的综合体现。只有这样才能将孝心无价真正体现出来与继承下去。

这篇文章也沿续了毕淑敏先生的一贯写作风格,作者在全文中讲的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平常的小事,给人的感觉像是她在讲述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然而她的故事虽平凡但不琐屑,她能将平凡化为神奇,于平凡细致中抒写生活的真、善、美;抒发平常人绝不平庸的感受。《孝心无价》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排比表达了作者劝勉人们尽孝的强烈的感情,反复强调了尽孝并不是什么难以做到的事情。句子中将尽孝的不同形式加以对举,告诉人们爱的意义在内容,只要尽自己的所能去做了,建豪宅和献砖瓦的价值是相等的。

【佳作绽放】

孝心不能等待

牛体亮

世上有很多东西都可以等待,但有两种东西却不能等待,机会和孝心。一旦错过,便会永远遗憾。

——题记

世上的事说起来也真奇怪,我们知道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远无法弥补。孝顺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尽到孝心,不是他们不懂得孝顺,而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珍惜。孝心,是不能等待的。

孔子在很早的时候就指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但是后世之人对这句话常不以为意。其实这句话也有其合理之处,“不远游”是在告诫世人,趁父母健在的时候留在父母身边,及时孝敬父母,不要等到父母逝去时后悔不已。著名作家毕淑敏也曾说过:“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可见,及时行孝是多么的必要。

其实现在年轻人也是很懂得孝顺的,只是他们没有完全明白“孝心不能等待”的真正含义。

很多年轻人都曾在父母面前或在自己心底许下“孝”的宏愿:一处豪宅,一桌山珍海味,数以万计的金钱……我们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之时可以从容地尽孝。可是,我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这份难以报答,甚至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父母需要的是什么。在父母眼里:一处豪宅和一片砖瓦,一桌山珍海味和一只野果,一身盛世华衣和一双旧鞋,数以万计的金钱和一枚硬币是等值的——在我们孝敬的天平之上。在星空之下,有一种至深的悲怆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待”;而在心灵滞洪,是否有一颗孝敬之心在怦然跳动,迫切希望有所为呢?

请朋友们好好想一想,即使我们有了地位,有了金钱,有了豪宅,有了锦衣玉食,这能换回父母的青春年华吗?当我们想要孝敬他们,他们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不是人生一大痛楚吗?我们一直在等待,直到他们年华不再,直到错失了一切机会,那种留在心底的遗憾和伤痛,是永远无法弥补和救治的。所以,尽早尽孝,就是拒绝把自己推入悔恨的泥潭。平日,给父母打个电话;节假日,给父母送一束花;闲来无事,陪父母散步、谈心;包容和尊重父母的习惯,关心父母的生活、心情,记住父母的生日……这些简单的小事,远远比我们在心底发过无数次的誓言更有意义。

既然这样,我们就不要再等待,尽孝让我们从眼前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吧!

【特色简析】

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议论散文,文章在一开始就提出中心论点“孝心,是不能等待的”然后通过《论语》和毕淑敏散文中的语句分析阐述,强调及时行孝的必要性,材料丰富而准确。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本文的语言流畅自然,富有诗意而又严谨周密,提出金钱、山珍海味、盛世华衣等物质条件并不是父母最需要的,继而强调要时刻给予父母感情上的关怀,重申孝心不能等待的观点。结构清晰,中心明确,思想深刻,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一瓶好酒

胡彩霞

放学铃一响,我就迫不及待的冲出教室,急忙往家赶。回到家,爸爸正坐在矮凳上编背篓。见我回来,立刻放下背篓,打量着我,疲倦的眼神里闪烁着久别重逢的喜悦。

我也找一条矮凳紧靠爸爸坐下,在叙说思念的同时也高兴地向他汇报我的成绩:“爸爸,这学期我的总成绩排在全年级第一。”爸爸原本木讷的脸上,似乎现出一丝兴奋:“嗯,行!不错……”“爸爸,过几天就是您的生日了,预祝您生日快乐。”说着,我从包里取出一瓶酒,恭恭敬敬地呈上:“这是我孝敬您的生日礼物,用奖学金买的。”

我的爸爸没有什么其他的嗜好,唯一不能罢的就是喝酒。爸爸在干活之前,总先喝上一口。休息的时候,爸爸从矮凳移到沙发上,再品上几口,然后眯着双眼,进入梦乡,过几分钟后便醒来,疲劳感似乎全部消失了。这时,爸爸就会站起来伸伸胳膊,接着又操起家伙,继续编他的背篓。

爸爸盯着这瓶酒刚想伸手接过但又快速地把手缩了回去,脸上的表情复杂起来,嘴唇也开始哆嗦,想说什么,但最终什么也没说。“几十块钱一瓶的好酒呢!”过了好一会,爸爸才迟缓地伸过手来,小心翼翼地把酒接了过去。

爸爸在接酒的时候,他那双手已完全暴露在我面前了,它的手心手指头上全是老茧,满手青筋暴突也格外显眼。看着这双手,我的眼泪悄悄地掉了下来。爷爷常年多病,妈妈为了我们兄妹两个上学一直外出打工,爸爸默默地操持着这个家,不苟言笑的他越发显得苍老了。我曾经请求退学,以减轻他的负担,可是他坚决反对。记得今年开学时爸爸送我去上学,再三叮嘱:“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时不时买瓶酒给爸爸喝,爸爸就知足了。”分别时,爸爸又叮嘱道:“没钱了就给爸打电话!”我点着头,眼泪犹如断了线的珍珠一般不断地往下掉……

这时,我最想看到的是爸爸欣喜地打开酒瓶喝上一口,咂咂嘴,眯上眼睛,躺上一阵子。可是爸爸只是将酒瓶放在桌上,眼里盈着泪花。过了好一阵,他才舒展眉头,平静地说:“酒,我戒了,我也要更好地保重身体啊……”

“爸爸……”我紧紧地搂着爸爸,不禁眼泪唰唰地落下来了……“傻孩子,哭什么呢?你用奖学金买酒孝敬爸爸,这是多么好的礼物啊!”

我握着爸爸那宽大的,温厚的手停止了流泪,躺在爸爸怀里,我感到无比温暖和幸福,爸爸抚摸着我的头,我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

【特色简析】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叙事佳作,文章写作上的一个鲜明特点是选材新颖,真情流露。文章仅借一瓶酒,就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心,究其原因是作者写出了真情实感,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作者对爸爸的情态、举止、心理的刻画非常成功,笔法十分老练。文中的两处插叙,道出了爸爸心理变化的原委,让爸爸的形象更为高大,激发了读者的敬仰之情。这是父女情深的根基,更是作者抒发情感的源泉。另外小作者观察细心,描写细腻。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对爸爸的了解与体贴,语言细腻、生动,对爸爸的情态、哀叹等描写都细致入微。要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这不仅需要具备较好的写作功底,更重要的是要写出真实的情感,因为真情是好文章的奠基石。

[安徽省临泉县中南路学校168信箱]

猜你喜欢
孝心爸爸母亲
排毒孝心汤
用爱和孝心撑起一个家
孝心歌
我和爸爸
爸爸
给母亲的信
爸爸冷不冷
可怜的爸爸
孝心痛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