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辅导员工作动力的策略

2015-03-31 12:55广东省韶关学院蔡金伟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学辅导员职业

广东省韶关学院 蔡金伟

一、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 号)指出:“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力量,同时也是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辅导员自身的工作状态和队伍稳定,直接关系到高校育人功能的实现效果。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因素,这无疑都给高校辅导员自身及工作带来了一些新内容和新挑战。例如,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网络冲击、自身待遇不高、职业发展空间狭小等。面对新形势,辅导员应立足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积极调整状态提升自我素养,做好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二、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提升途径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先生(Martin E.P.Seligman)和谢尔顿(Kennon M.Sheldon)于二十世纪末提出的。他们认为积极心理学是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建设性力量,促进个人和社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 换而言之,即通过充分挖掘和塑造辅导员自身的积极力量,构建一个和谐宽松幸福的环境,来提升辅导员的工作动力,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到高校育人工作中去。

1.培养积极的认知能力。积极心理学家Lyubormirky 认为人不是被动地体验事件和环境,相反,所有的生活事件都是认知过程,是个体的分析和建构,预期与回忆,评价与解释过程,多样化的认知操作与动机过程对人的心理具有重要的影响。辅导员在面对工作繁杂、空间不足、待遇低等问题时习惯性运用消极自我认知和暗示:工作干得没意思、太辛苦。这样会阻碍辅导员正确地认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导致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下降,降低职业幸福感。因此,必须引导辅导员积极地认识和评价压力事件,学会从消极事件中吸取积极的意义。可以换种角度看问题,如近年来国家为改善辅导员发展空间制定了一些政策举措,在辅导员平凡的工作岗位中收获到可贵的师生情等等,以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来应对新形势工作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挖掘和发现其中积极的部分,构建一种积极的自我认知能力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辅导员工作动力,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应对新形势对辅导员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2.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情绪就是一种显示出愉悦和快乐特性并具有正性价值的感受,包括满足、爱、快乐、兴趣、自豪、感恩等,而这种感受可以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即当我们在面临问题时可以采用多样化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有利于消除消极情绪带来不利影响,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力。辅导员在日常繁杂的工作中,要有意识地感受和找寻成功体验,从积极的体验中获得力量,提升工作动力和激情。基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辅导员和学生在一起时间较多,可以说是朝夕相处。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相处中每一次感动等,这些实际工作中的小快乐其实就是我们积极情绪体验的来源,它使辅导员的工作变得幸福、快乐、自豪。另外,辅导员要做好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让生活每一个阶段都有目标等。通过多种方式寻找生活中的快乐、幸福、乐趣等,主动增强积极情绪体验,继而提升整个辅导员队伍工作效能 。

3.发掘积极个性特征。积极个性特征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表现为个体长处、优点和美德。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个性特征传递的是一种正能量,如宽容、勇敢、爱等,不仅对个体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很好提高个体幸福体验,指引个体一直保持向积极的方向前进。辅导员面对工作中存在的负荷过重、持续情感投入等问题时,不能刻意回避,应该调动积极的个性品质去应对,将其负面影响最小化。例如,在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需要主动耐心与学生交流和互动,建立信任基础,用爱来解决;而处理繁杂的日常事务时,也要保持积极心态,有计划有步骤地的逐一解决。同时,辅导员在面对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时应采取的积极态度和处理方式,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 因此,辅导员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主动去阅读励志书籍,关注一些正能量事件,体验勇敢、坚持、爱、宽容等积极的个性,并逐渐内化为自我个性的一部分。也可以参加一些素质拓展活动,锻炼意志力、合作等,塑造和加强自我个性中的积极特征,提高人格魅力,善用自己积极的情感去感染、陶冶学生,以激发更多的积极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提升辅导员工作效能的目的。

4.构建积极的工作环境。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积极认知能力的培养、积极情绪的增强和积极个性特征的塑造均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环境,其中,积极的工作制度有利于员工积极性的最大发挥。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积极环境的构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在国家层面,加大对辅导员的制度支持。通过媒体宣传让全社会了解辅导员这一职业,提升职业社会认同度。制定相关制度明确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和路径,并保证政策制度的执行等。给辅导员一颗 “定心丸”,让辅导员在平凡的岗位上有“奔头”,提高工作积极性。第二,在学校层面,增加对辅导员的关注度。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使辅导员获得更多的工作动力,提高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辅导员辅导员作为知识型员工,高度关注非物质激励措施,这就要求学校重视并提供辅导员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通过培训提升辅导员业务素质和职业认同度。第三,辅导员自我实现。心理学家Maslow 指出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实现,而人的价值最终体现于自身的发展。辅导员需自主整合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不断学习,积极进取,努力为自我创设一个积极、和谐的工作环境。

三、结束语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的指导者和引人。同时,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保证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其也是一支必不可缺的力量。而当下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等客观因素的存在,辅导员工作中出现一些系列新的内容和挑战等。因此,面对这种新形势,引入积极心理学这一全新视角成为一种必然。通过培养辅导员积极的认知能力,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提升职业幸福感;塑造积极的个性特征,提升个人魅力和辅导员积极工作环境的构建,一定程度上会提升辅导员工作动力,为辅导员群体注入一股积极力量,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

[1]李培培,王军丽.关于高校辅导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角色定位及职责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2]任 俊.积极心理学[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6

[3]Sonja Lyubomirs : Why are Some People Happy Than Other? The Role of Cognitive and Motivational Processes In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y,2001

[4]福瑞狄克.B L.积极地情绪和体验在积极心理学研究中的角色 拓延 构建理论[J].美国心理学家,2001

[5]郭小艳,王振宏.积极情绪的概念、功能与意义[J].心理科学进展,2007

[6]朱 奇,段艳林,程 波.辅导员的魅力及其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J].教育艺术,2012

[7]苗元江,王旭光,陈燕飞.员工幸福感研究述评[J].企业活力,2011

猜你喜欢
心理学辅导员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职业写作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