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辰 打造中国纪录片创作的“新模板”

2015-03-31 01:15梁伟
中华儿女 2015年4期
关键词:河西走廊纪录片创作

梁伟

2015年3月,由赵启辰──北京伯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导演的十集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将登陆央视,这是中国首次以纪录片形式立体呈现河西走廊的地域历史文化。“最近都在审片,专家们在看完片子之后都很吃惊,直呼没有想到,我相信这部纪录片登陆央视之后,必将引发新一轮对河西走廊乃至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深入讨论。”赵启辰说。

近年来,由赵启辰导演的《迭部·洛克心中的伊甸园》、《探秘东亚最古老的部族》、《寻秦》、《东湖梅岭毛泽东》等众多纪录片均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这个年轻的“85后”导演表示:“文化的核心是精神,精神的核心是信仰,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决定了这个民族的特征、发展和未来。纪录片创作者用自己的情怀去探寻事物的本源,梳理真实的文化脉络,寻找还未被解答的谜题,并用一种通俗的、易于观众接受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都来复制《河西走廊》模式

“拍《河西走廊》这样的作品的意义是什么?”

“河西走廊是中原通向中亚、西亚的必经之路;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条黄金通道;后来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穿过。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河西走廊事关一个国家政治经略、经贸促进、文化交融的梦想。对于古代生活在中原的人们,打通河西走廊,前往更为辽阔的西部是他们不变的渴望。”对于记者的提问,赵启辰说,“ 我们这部影片紧扣‘河西走廊关乎国家经略这一宏大主题,从这一特定地域的历史入手,讲述了从汉代到新中国,河西走廊与中原王朝息息相关的发展脉络。”

在做了很多题材的纪录片之后,赵启辰希望能制作一部让业内人士称之为标杆的作品,相比较长江、黄河、丝绸之路等被反复制作的选题,“河西走廊”还未曾被触及过,这个想法和公司董事长李东珅不谋而合。

2012年6月,赵启辰协同总撰稿邓建永,在学术顾问——敦煌研究院教授沙武田的陪同下,带着摄影机,开始了第一次实地采风,他们从乌鞘岭一路走到敦煌,贯穿河西走廊,沿途拍摄,后原路返回,历时15天。对于这一次采风,赵启辰感触颇深:“一路的印象就是壮阔博大,非常震撼,河西走廊自身的地形地貌太丰富了,它正好位于我国2、3级阶梯的交接地带,地球上除了海洋以外,所有的地形地貌都在这里呈现,很难有任何一部纪录片可以同时拍摄到如此有差异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第一次采风回来后,我们就确定了风光镜头必然成为这部影片的一大亮点,必须做到最好!”

一年后的5月,公司千里迢迢邀请来两次荣获艾美奖的英国广播公司(BBC)著名摄影师布莱恩·麦克达马特,进行春季空镜的大型拍摄。他曾经担任纪录片《美丽中国》的摄影,对中国的地貌风光比较了解。赵启辰与布莱恩的合作也让他收获颇丰。为全面记录河西走廊的地貌风光,他们带领着三个摄制组,从北京出发,赶赴河西走廊。

在出发之前,策划部门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搜集了1000多张中国摄影师拍摄的河西走廊风光照片做为拍摄角度的参考,赵启辰的要求是:“我们要拍得比这些照片更好!”

在赵启辰眼中,布莱恩是一个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摄影师。他们一起确定了风光摄影的基调,要求三个摄制组拍摄的画面风格必须统一,可以有各自的特点,但必须让画面具有相同的气质;他要求摄影师们带着剪辑的思维方式去拍摄,杜绝长镜头和一些不良的拍摄习惯;每天晚上回到驻地,无论多晚,布莱恩都会给分组摄影师开会,将所有素材收集到他那里进行分类,并监看画面质量,及时提出意见,最后清理完器材才算一天的工作彻底结束。

甘肃的5月乍暖还寒,摄制组拍出了河西走廊最为壮美的画面,超出了当初的预期,可以说每一次的拍摄都为赵启辰建立起更大的信心。也让他对河西走廊的感情更加深入。

一个月后,赵启辰回到北京,放在他面前的是学术顾问沙武田带着学生们一起写出的40万字的学术本,在和总撰稿邓建永探讨之后,确定了每集的主题和分集方式,再由邓建永抽丝剥茧,提炼出主线人物和故事。

赵启辰说:“先让专家给出一个历史资料的整合,把已知史料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做成一个类似论文的东西,形成我们创作拍摄剧本的基础,同时这个学术剧本也成为纪录片衍生品的一部分。过去这些资料都是由编导来整理的,但是编导有他个人学术能力的局限性,难免会有疏漏。撰稿将学术本整理、编写成电视的语言,然后形成我们的拍摄台本。这样的合作模式,我认为是最科学的,将工作进行细分,就形成了产业的雏形。”

“史无前例的再现拍摄”

作为一个电影专业出身的导演,赵启辰一直用电影的方式来思考纪录片创作,并尝试用电影的产业流程来制作纪录片。

或许,在旁人看来,电影和纪录片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在赵启辰眼中,二者并不矛盾。他希望整部纪录片只有一个导演,一个编剧,一个剪辑指导,将系列纪录片想成一个整体,不设分集编导,然后将部门细分,每个人只司职自己最为擅长而纯粹的工作。以往的纪录片,一集一个编导,每个编导的文化积淀、思维模式都不一样,在一个系列作品中就会出现品质不一风格各异的现象。赵启辰认为:“大家都批评纪录片产业化程度不够,产业化的过程就是标准化、专业化的过程,一个民营纪录片公司要想发展,就必须做好标准化。”

“我们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经验,对执行导演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每个镜头拍成什么样?你用什么尺寸的镜头拍?整部影片呈现什么气质,我都有规定,并且有严格的验收标准。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标准化,气质统一,这就是电影工业的管理思维模式。”赵启辰说。

2014年初,团队启动了《河西走廊》的情景再现拍摄,并确定了包括视觉语言的形式,特技的呈现方式、与解说词的配合关系等一系列创作原则。

“这将是一部情景再现占60%篇幅的纪录片,因为一部历史纪录片如果单纯从现实遗迹或采访的角度来呈现历史是非常枯燥的,而且很多遗迹已经难寻踪迹。我们学术挖掘的广度和深度让我们有自信不做任何采访,取而代之以观众更容易接受的故事再现方式来呈现这部波澜壮阔的历史。”

赵启辰自信地说:“在剪辑完成的影片中,观众看到的每一个镜头都是我们付出心血去拍摄的,我们不用别人拍摄的资料去拼凑,这是我们的职业尊严。《河西走廊》绝对是中国从未有过的纪录片,没有任何一个题材可以像河西走廊一样,连缀起从两汉时期到新中国这么大时间跨度的历史,河西走廊在各个时期都与中国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

在2014年一年的时间里,赵启辰带领创作团队辗转中国10个影视基地,一共拍摄了230场情景再现,时代跨越两汉、三国、魏晋、隋、唐、元、明、清和新中国。涉及50余个需要设计形象的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置了60余个室内、外场景,动用群众演员近千人次。这样庞大的工作量对于剧组工作人员的要求极高,因为穿梭在不同的朝代就必须表现出当时特有的气质,每个朝代的布景、服装、化妆、道具都不一样,这对赵启辰的导演能力也是非常大的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道具细节,无论是涉及蒙文,还是葡萄牙文,都经过了我们精细的翻译,把当时的原文翻译的文字印到道具上,每个细节都是经得起考验的,细致到位。”

作为导演,赵启辰也知道,电影和纪录片有相通的地方,也有截然不同的地方,电影的娱乐属性需要它呈现华丽的美术设计,但是在拍摄纪录片情景再现时,他一直强调的是历史中真实的色彩,在美术上尽量还原历史的真实性。当美术指导提出质疑时,赵启辰的回答是“我们要的不是华丽而是真实”。在表演方面,电影更注重的是台词和调度,而纪录片则更强调的是整场戏的气氛和人物传递出的情绪是否和文学剧本的气质融合。

赵启辰说:“最后成片我们很满意,央视也感觉很新颖。每集人物线索非常清晰。在基于史料的基础上,我们做了丰富的合理想象。这种呈现方式是以往国内纪录片所不具备的。”

用电影化的思维去创作

迄今为止,赵启辰导演了10多个系列,30多集纪录片,而他最满意的还是《河西走廊》。能走上纪录片导演之路,要感谢的还是伯乐——北京伯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珅。

当然,能在纪录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和他之前所接受的教育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003年,18岁的赵启辰被北京电影学院制片管理专业录取,回顾自己本科四年的学习,赵启辰说,“电影创作也需要管理思维,成熟的电影制作需要产业化。同时,一套严密细致的流程和监管体系也可以给予导演和影片制作最为有力的保证。”这些年在拍摄中,赵启辰还保持着从不超期的纪录。

本科毕业之后,赵启辰曾在电视台做编导,这是一个在外人看来相当不错的工作。然而,流程化的工作方式在他看来太缺乏挑战性,于是毅然辞职,选择去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攻读研究生。

老师要求每个人每学期执导5部短片,全班26个同学就是130部短片,除了需要导演自己的短片,还要在其它同学的短片中担任演员、录音、摄像。这样的学习让赵启辰每天根本睡不了几个小时,但也正是这样的磨练,让他对电影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和认识。

赵启辰说:“这些是令我终身受益的。在创作《河西走廊》的过程中,我也是一直在处理这些问题,我们公司出品的纪录片好看的原因就是用电影化的思维去创作。”

2010年,赵启辰加入伯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李东珅的第一次交流,两个人就相见恨晚,他按照自己全新的理解为公司剪辑的第一部作品《迭部·洛克心中的伊甸园》就在首届“亚洲旅游节目国际优秀奖”上获得“最优秀奖——日本知事大奖”。

之后这个年轻的团队拍摄了多部以地方文化为题材的纪录影视作品,创作出《寻找失落的女儿节》、《两当兵变》、《北上——长征在哈达铺》等一系列引人入胜的作品。他们做出了具有强烈“伯璟风格”的纪录片作品,并实现了中国纪录片行业最快速的增长,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影响。

“做纪录片行业其实是一个梦想行业,更多追求的是社会效益。我希望《河西走廊》这个创作模式能成为中国纪录片创作的新模板。”赵启辰说。

责任编辑 张小华

猜你喜欢
河西走廊纪录片创作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一墙之隔》创作谈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动述论
河西走廊戈壁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创作随笔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