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转为应用技术型背景之下的人才培养——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

2015-03-30 12:10聂有兵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编导电视新闻广播电视

作者简介:聂有兵(1978-),男,广西苍梧人,讲师,从事影视广告研究。

基金项目:广西贺州学院2013年度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编导人才研究与实践”(hzxyjg201330)。

DOI 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5.01.038

一、地方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层面

1.师资力量弱。客观上由于地方院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都较新,往年毕业生较少在高校就业,而且偏重技术的特征使得本专业高学历人才欠缺。大部分地方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是从各个教研室抽调而来,这一专业人才稀少。

2.重理论,弱实践。广播电视编导既要求教师掌握较深厚的理论知识架构,又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这是因为电视新闻中涉及的很多核心课程,如电视演播、灯光照明等技术含量非常高,而大部分其他专业的教师转型困难。

3.设备不足。电视新闻行业中要求具备摄像机、电视转播设备、演播厅、轨道、摇臂、灯光、音响、非编软硬件等大量昂贵的设备。而地方高校多数资金来源有限,对这些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设备无力承担,只有少数的顶尖高校相关专业完整具备。

(二)社会层面

1.就业环境:体制内人员过剩,体制外大有可为。我国国情决定了本专业对口就业为各地方政府主管下的电视台,各地方电视台已经下降到县,但其就业岗位相对于毕业生人数来说仍是杯水车薪,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社会需求迅猛。这个需求包括企业的,也体现在消费者对影视制作的终端需求上。

2.技术环境:新媒体发展迅猛,媒体环境变化日新月异;专业软件更新迅速。专业的影视软件、新闻软件竞争激烈、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学校里学习的软硬件技术,3~4年后可能被取代大半,造成学用脱节。

3.地方环境:各地方城市文化相对大城市而言比较单一,可操作素材少;经济机遇少(实践转化为成果的机会少) ;此外,由于各高校的实习一般都安排在暑假,因此地方电视台往往平时人手不足,一到暑假就人手过剩,无法真正指导。

(三)学生层面

1.文化课分数低,基础差。电视新闻、影视技术等专业大部分学生是艺术类考生,文化基础相对差。从笔者学校不同专业的对比可以看出,艺术生上课打瞌睡、开小差的人明显多于非艺术生。

2.兴趣维持弱。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们的专业兴趣在大一大二十分强烈,但大三后迅速衰减。

3.对理论不感兴趣却又懒于实践。学生们对理论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但平时也很少动手。

4.少数人有混日子、混文凭心态。少数学生混文凭,学风懒散,对其他同学造成不良影响。也有学生对专业认识模糊,导致玩多于学,误将课余看电影、看电视作为实践,缺乏专业目的。

二、对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类专业的思考

针对前述问题与现象,即社会、学校、学生三个层面存在的问题而言,只能是学校服务社会需要;同时在学生需求和学校的能力之间取得平衡。学校只能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来解决前述问题。而地方院校一般而言无论是软件资源还是硬件资源都相对匮乏,这就要求在此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所取舍。

教育部提出,对新建本科高等院校进行改革,强化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促使地方院校向地方应用型大学转型。对于地方高校而言,人才培养的目标非常明确。但受限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大量的地方高校由原来的师范专科学校、各类职业技术学院转型而来,使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较为守旧。地方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又多数是新设立,套用传统课程的培养方案,很难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专业课和公共课的比例之辨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以专业知识为主,但当前的培养方案中,公共课的比例太大,以至专业性得不到突显。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2010级电视编导新闻方向学生的总学分为165,其中公共必修课43学分,占26%,专业必修课58学分,专业选修课38学分,合计占58%,其余为毕业实习等环节。表面上看公共必修课学分还是合适的,但由于前面所述的问题,地方高校出于师资限制无法在实践环节匹配,故此大部分专业课程中实践课时并不足。反观公共课中的43个学分,政治课占11学分,英语占16学分,重复度很大。公共课由教育部统一规定,具有刚性,这就给广播电视编导这样的需要大量实践的现实教学提出了挑战。

(二)技能知识与理论知识的比例之辨

我国近年来一直强调地方院校应以教学为主,着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省部级、中央级高校才以研究型为主。就笔者所在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近年的变化也是一直增加实践课时的比例。应该说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非理论型人才,这一点是获得上下共识的。问题在于在电视新闻人才培养中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的比例应为多少?笔者调研发现,各高校情况不同,技能知识多的占到50%,少的也有25%。就地方高校而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往往是由教研室集体进行的,理应根据培养目标操作,但现实中受到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限制。所以教师容易按自身水平影响人才培养方案,导致地方高校电视新闻专业理论课比例太重。

(三)全能型与专业型之辨

当前新媒体环境下,专业软件更新速度很快,以非编软件为例,以往Adobe Premiere一枝独秀,而现在大洋、Vegas、Canopus、Final cut等层出不穷,电视新闻专业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技能,包括摄影、摄像、录音、灯光、音响等,每一样都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熟悉和掌握。在前述种种限制条件下,让学生全面发展很难。反观现在各电视台新闻部的人员,也并不需要此种全才。

社会需要实践型人才,学生需要实践技能知识,学校却由于培养套路守旧,软硬件缺乏而选择偏重理论讲授,这是一个突出的矛盾。

澳大利亚学习与教育办公室资助卧龙岗大学、南澳大利亚大学和埃迪斯科文大学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Graduate qualities and journalism curriculum renewal》即《毕业生质量与新闻课程革新》,展现了澳大利亚新闻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的部分状况与观点。虽然其主要针对新闻学,但从广义学科性质和专业的基本特点、技术特征来说,也可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参考。其中指出,在不同机构提供的新闻学课程中,实践型、理论型课程的种类和比例都有巨大差异,对于何种课程才是“理想的”新闻课程,在不同人群中的认识、在高等教育领域和业界之间的意见也差异甚大。报告最终认为,高等教育界和新闻业界之间应更紧密地结合以使新闻专业学生培养更符合实践需求。 [2]

三、地方高校电视新闻类人才培养的“取”和“舍”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培养电视新闻人才,应该根据院校所在区域经济特点,根据自身软硬件条件,打造特色,有所取舍,脚踏实地,才能符合自身定位,符合用人单位要求,否则只能造成高不成低不就,既竞争不过重点高校,也竞争不过职业技术院校。

(一)对就业目标:取小舍大

地方高校培养电视新闻人才,由于受到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要形成“大而全”、“高大上”的局面显然不符合实际。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培养电视新闻人才,应注重“接地气”,面向“小地方”,一是务必符合地方就业单位用人需求;二是符合学生就业的实际要求。

地方就业单位与一二线大城市不同,由于能提供的发展环境、薪资范围有限,对于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并不太突出,反而更重视毕业生“留得住、用得上”,希望毕业生能较长时间为其服务。

但是,部分学生的就业眼光偏高,往往希望到大城市发展,这部分需求根据地方院校的实际,只能“有限满足”。也就是作为学校,应保障电视新闻专业的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写作能力、摄影摄像基础等,确保老师在这些核心课程中讲透使学生掌握。至于更具有竞争力的专业课程,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确保在较激烈的竞争环境(大城市)中,地方院校毕业生与重点高校毕业生相比,专业基础平等。至于更具竞争力的知识,可以视为重点院校和地方院校投入产出的合理差距。

另外,应进一步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号召学生“下基层、看长远”,让学生把就业眼光放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包括县城、乡镇的电视台、传媒企事业单位等,舍大城市,取小地方。这种思想转变需要长期努力,也需要社会环境的进一步转型。否则,长远来讲我国一二线大城市和广大三线以下城市的人才差距难以抹平。

(二)对教学内容:取平衡舍偏颇

前面已经提到,地方院校在讲授广播电视编导实践课中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导致理论课偏多,实践课偏少的问题。笔者认为地方院校在此问题上应采取平衡策略,即理论和实践并重。这一策略是受到3方面因素影响的:师资力量、学生期待、社会要求。从师资来说地方院校容易偏理论教学;学生期待更多实践;社会用人则要求理论和实践都具备,而且更偏向于初入职具备技能,长远发展有理论水平。这就需要我们针对社会和学生两方面的期待,讲授更偏向于技能性的知识,我们在教学方面舍理论,取实践。上述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培养学生电视新闻的基础理论、基础技能,理论与实践两翼齐飞。

对于新闻专业学生的培养,应偏重理论还是偏重实践,在国外的学界和业界也无定论。结合我国国情来看,虽然有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的大背景,但如果完全忽视理论教学,则与职业技术教育无法区分。

对于转型中的教师分流问题,地方院校应采取引导措施,大力督促教师进行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的转型,如到电视台等实习基地进行进修和培训,对无法达到实践教学要求的教师实施待岗待业等。此外,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对广电类实践型人才引进更加灵活,提供更为优厚的待遇,方能解决这一矛盾。

(三)对学生发展:取个性舍中庸

当前编导专业的学生全部来源于高考艺术类招生,学生的个性较为突出。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能“网开一面”“不拘一格”。对于一些确有才华,某些方面(不一定是专业方面)较为突出的学生,应给予鼓励和自由发展空间。我们的教育体制是否过于扼杀学生个性,这是一个长期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艺术生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尤其要讲究艺术细胞的培养,突出其个性。对于编导专业这种实践性强的专业,以及艺术生这种个性化突出的学生而言,把他们束缚在校园里和课堂上,是大大限制了他们的发展的。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而非强制。

在人才培养上发展个性,要求我们从人才培养方案出发,打破现有的“班级”和“课程”限制,按照“工作室”和“项目”体制去进行教学,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生学得感兴趣,老师教得有热情。

地方高校的编导专业,是近年来伴随艺术招生规模扩大以及地方院校升本、国家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等一系列宏观背景下的产物。作为专业教师必须从“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的角度出发,有所取舍,进行符合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改革,培养具有理论和实践能力、个性突出的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编导电视新闻广播电视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电视编导的机制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