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大国的自负与宿命

2015-03-30 12:10刘德林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帝国国家

作者简介:刘德林(1980-),男,安徽宿州人,讲师,从事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

DOI 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5.01.027

1894年,经过多年准备的日本终于对大清帝国发起了真正的挑战,很显然,这次挑战对大清帝国来说,出乎意料,但是从当时的情势研判,又在情理之中。大清帝国朝野上下对日本的挑战,显得手足无措,最终被日本人打得一败涂地。面对失败,大清帝国全体上下,痛定思痛,决心洗心革面,放弃那种自以为是的自大,但历史并没有给大清帝国机会,最终在世界的瞩目下,不体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120年过去了,尽管历史不会重来,但是历史往往惊人地相似,为了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反思120年前的失败对当前有现实意义。

一、失败的原因

1840年以来,大清帝国面对各种挑战,内外交困。当1894年蓄谋已久的日本发动战争时,大清帝国虽几近倾其国力一战,最终就像一头老态龙钟、病入膏肓的“雄狮”,轰然倒下。综合来看,战争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还是大清国自身的原因。

(一)大国的自负

大清国的失败和日本的强大有直接关系。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显得更加年轻和充满活力,某些方面已经超过这个昔日的老大帝国。但是大清的失败,更多是败在帝国的自负上。

1.文化自负

大清国以孔孟文化立国,把孔孟之道作为安身立命之本。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武力,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大清帝国自认为文化上的优势可以同化和感化一切“夷人”,对西人的无理要求,必须用教化的手段加以训导,使其认识到大清帝国的皇恩浩荡和教化威力,不屑于与夷人谈论利益之争。曾国藩曾说,办理夷务,根本不外孔子忠信笃敬四字。受曾国藩老师的影响,李鸿章在办理洋务的过程中“与洋人交际,以吾师忠信笃敬四字把握”。当不得不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时候,仍然未能摆脱文化上自负的心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在这种自高自大的状态下出笼了。王韬说:“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 [1]。郑观应说:“中学其体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2]在当时大清国的士人看来,西学乃雕虫小技尔,西学乃是一个应用之学,不足以修身立命。文化上的自负,既没有认清西学的本质,也没有认清世界的趋势,最终被自负遮住了双眼。

2.物质自负

当英国使臣马嘎尔尼来华要求通商开埠彼此贸易的时候,乾隆帝声称“天朝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物质的自负不仅表现在整个天朝王公贵族的奢华,而且表现在对各国来华使节馈赠赏赐的丰厚。大清帝国自负地认为天朝物产丰裕,取用不竭,生活毫无节度。当1840年西方列强野心膨胀,妄图以武力夺取更多利益时,大清国仍然认为西人不过垂涎大清国的物质财富,因此为了满足夷人的野心,只好用银子作为交往的手段,没有认清西方真正的野心不在于每次战争的赔款。

过分地依赖财富的自足,造成了与西方打交道时,往往花钱息事宁人,花钱买平安的心理。造成了西方人一步步地胃口大开和欲望的无限膨胀,当大清国国力不支的时候,只好使用武力来辅助,在战与和的交互下,体现了大清国的无知和自负。

3.心理自负

大清国当权者结束了汉族政权的延续,以征服者自居。但是满清贵族统治者并没有另辟出一条政治坦途,而是延续了中国历来政治之路,因此征服者有历史的开创者也有历史的继承者心理,这种心理自负,使得满清贵族统治者认为一切皆有可能。当大批的汉族知识分子和官僚成为满清政权的服务者的时候,满清政权认为夷人更不在话下。当大清国君临天下,四海荡平之时,全体中国处于高度的亢奋下,认为天下一体,四海清平,万国来朝。洋人进入中国,必须按照中国的礼仪才能受到接待,洋人到中国,就是来接受感化和教化的。当洋人希望和中国通商时,在满清官员看来这是希望得到中国的施舍,否则他们将不能生存。当被西方人打得落花流水的时候,仍然嘴上功夫了得,认为这是被西人的“妖术”所败。

心理的自负既可以说是无知,也可以说是自欺。当大清国面对西方列强的时候,所表现出的那种自负,确实有点与世隔绝。因此,被西方列强欺凌,就在所难免了。

(二)大国的宿命

大清国被西方列强欺凌,表面看是社会规律中的弱肉强食的社会竞争,实际上也体现了生物界进化规律。大清国经过几百年的繁荣昌盛,不可一世,但是也产生了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不经过外力的碰撞很难被发现。如果把大清国放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来检视,古代中国一直处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先进地位,泱泱大国,缺少挑战,长期的自我满足和自我欣赏,造成了固步自封,也导致了自我封闭。

1.不进则退

大清帝国经过前期的南征北战,疆域开拓,自康雍乾三代以后,裹足不前。不但在疆域上无所用心,就是在文化制度上也缺少创新。中国社会在大明王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壮举空前绝后,这充分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创新性和开拓性。明代结束后,整个社会的创造力日渐衰减。大明王朝在文化制度上也表现出相对的开明性,但是到了晚期的时候,日益封闭。到大清帝国时期,整个社会日渐缺少创新和开拓,清承明制是史学界对大清历史的评价。大清国的保守在沿海海岸上实行禁海政策,对外交往上施行朝贡政策;对内实行文字狱,禁锢思想;在用人上施行满汉分治;在教育上施行八股取士。清朝时期文人知识分子集中钻研考据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社会政策的一种躲避。官场贪污腐化,“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军事上,八旗兵失去了原来的战斗精神和勇气,八旗子弟遛鸟斗鸡,就连绿营兵也成为摆设,“文官三只手,武将四条腿”,成为当时中国政治军事社会的真实写照。

2.物极必反

大清帝国盛极一时,疆域广大,最主要的是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精髓,把中国封建集权专制制度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当整个大清王朝的权力集中在一个至高无上皇帝手里的时候,这个皇帝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对这个人的精力和智慧,能力及才华有绝对的要求,然而这样的人物是不可多得的。当大清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更好的开创性政策的时候,传统政策发展到了极点,社会停滞。

3.物竞天择

自然界的进化规律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当世界各国开启了现代化的新篇章的时候,大清帝国仍然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醉心于传统时代的繁荣。当西方列强用炮火轰开中国大门,也是大清帝国开眼看世界和学习的最好时机。然而,即使到了这个时候,大清帝国仍然不甘心放弃传统的体制和道路,仍然不屑于学习和应用现代文明的成果。大清帝国对现代世界隔膜太久,对传统社会,特别是对无上权力迷恋太深,当西方各国在现代化跑道上健步如飞的时候,大清帝国却步履蹒跚,最终被西方列强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当大清帝国的子民要求走向现代化的时候,大清帝国的统治者却百般阻挠,“祖宗之法不可变”“宁可亡国,不可变法”,最终被自己的子民无情地抛弃。

二、历史反思

中日甲午战争从情感上看,大清帝国败得惋惜,民族尊严丧失。但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大清帝国败有所值,民族桎梏逐渐得以解脱。站在120年后的今天,进一步深思当时的甲午战争,有利于今天的中华民族更好地应对复杂的世界形势。

1.自虐史观

近代以来,中国落后挨打造成的国土沦丧和民不聊生,是中国社会制度腐败和科学技术落后导致的必然结果。不可否认,在反侵略的抗争过程中,极少部分人存在一些消极的思想和做法,面对西方列强的枪林弹雨,主动放弃了抗争,甘心做亡国之奴。但是,客观地看,近代以来中国的落后,不是人民主观造成的。1840年甲午战争的失败是近代以来中国历次失败中的一个显著例子,过分渲染失败的主观因素,过分夸张失败的人为因素,都是一种自虐史观的表现。因为,在甲午战争中大部分官兵能够英勇奋斗,顽强抵抗,战争的失败,最终败在了清政府领导集团指挥失误和武器装备落后方面。

过分地自虐,蒙蔽了国人对历史的真实认识,消弭了国人的自尊,使人丧失奋斗意志。不容否认,近代以来的失败在天时地利人和方面有诸多不利,但当时广大官兵和人民的斗志无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承认和赞扬当时广大爱国官兵和群众的斗争精神和意志。否则,今天我们仍然自怨自艾,只能丧失对历史的客观认识,从而造成对前人的诋毁,进而造成今天国人盲目的无知与偏激。

2.复仇心态

近代中国遭受到来自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承受了难以承受之重。历史发展到今天,当时的中国人民和西方列强绝大多数已作古,到目前为止,中华民族和西方各国人民并没有兵戎相见,如果延续仇恨只能导致当前中国与西方各国产生严重的对立,仍然弥补不了中国人民曾经受到的伤害。所以,笔者并不主张采取报复心理对待任何曾经侵略过我们的国家和人民。

历史学家郭廷以认为:“两千年来,中国施之于日本者甚厚,有造于日本者甚大,百年来日本报之于中国者极酷,为祸于中国者独深。近代中国所遭受的创痛,虽然不能说全部来自于日本,但实际上以日本所给与的最多最巨。”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源远流长,尽管日本曾经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无尽的伤害和沉痛的代价,但是如果中国走不出这个痛苦的深渊,日本无法正面客观地对待这段历史,中日两国的关系很难真正“正常化”。

然而,虽然说大国的人民应该海纳百川,放下历史包袱,但是,国家之间的竞争是无法避免的,时刻保持警惕,提高中华民族的核心竞争力,避免历史悲剧重演还是一个远大的战略问题,需要我们时刻铭记。

三、甲午战争的现实启示

120多年过去了,甲午战争失败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失败的屈辱隐隐作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然,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不是当时的大清王朝,不是满清贵族统治者,我们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有先进的领导集体,即使历史稍有回头,也不会是过去的结局。鉴古知今,反思甲午战争,可以为处理好当下中国国内及国际事务提供参考。

1.内外兼修

当前中国已经跻身世界大国行列,国民生产总值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的经济影响遍及全世界各个角落。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初步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21万亿美元,进口额1.95万亿美元。此前的预期成为现实,坐上全球货物贸易“头把交椅”的中国,不仅为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多质优价廉的产品,同时也为全球贸易伙伴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和投资机会。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摆脱中国货物和中国人的影响,今天的中国已经变成世界的中国。从国内来看,我国的经济总量给国内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减轻了人民群众的压力,尤其广大农村,不仅种地不再交农业税,而且还享受国家补贴。全国从城市到农村都享受到国家医疗和社会保障,改革成果惠及社会群众,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当前中国不仅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作为地区大国,也对国际政治军事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声音和作用不容忽视。今日的中国已经是一个全面崛起的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无论国内国际,无论是经济政治,都起到重要的斡旋和调停作用。中国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做好内部力量的合理延伸,处理好国内国外两种关系,开拓国内国外两种市场,利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更好更快地发展,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防患未然

国际政治上奉行一段经典的台词:“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地区性世界大国,在国际舞台上承担多种角色,正在努力扮演国际和平使者,但是中国的崛起不可避免地引起周边国家及世界其他国家的猜忌和恐慌,因此,有些国家难免对中国的和平发展设置一些障碍。另外,当今世界面临各种复杂问题的困扰,恐怖主义、民族主义、宗教原教旨主义和霸权主义等严重干扰了世界和平进程,部分国家把祸水外引,扰乱地区秩序;有些国家或国家集团干涉他国内政,企图维持地区或世界霸权。国内部分地区受到国际势力的干涉和教唆,妄图发动一场分裂国家的运动,破坏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安全秩序,所有这些,都要求国家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国家安全建设,应付隐藏在国内和国际的危机和挑战,防患于未然。

3.知耻后勇

中国近百年来遭受西方国家的欺凌,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是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也是中华民族的探索史,经过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终于找到一条自强复兴的道路,中华民族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在努力拼搏,奋发向上。曾经屈辱的经历正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汲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3]当前,中国虽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整个国家日益繁荣昌盛,人民做了国家的主人,但是,中国曾经遭受的近百年的屈辱是每个炎黄子孙必须牢记的,历史没有垃圾箱。更重要的是,要把这段耻辱的经历作为教育的主要素材,增强民族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从而化作前进的动力。

4.清谈误国

清谈误国,实干兴邦。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不是短期的和简单的演讲就能实现的,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为之不懈努力,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古人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要改变世界不是靠说的,而是靠干的,靠说能改变世界或者改变事物,那是魔术师或者超人的做法,都是不现实的。国家建设千头万绪,社会发展复杂多变,没有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是不会成功的。

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总体良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有一些人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夸夸其谈;还有人对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象表达不满,怨言代替了理性,牢骚代替了行动;还有人倡导一些不切实际的理想和理论,把主要精力用在争论国家建设的道路和方针上,而没有放在具体的建设行动上,造成国家建设的空转和空耗。然而,客观的事实是,更多的人对当前国家和社会建设充满激情和理想,时刻关心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与规划,为国家的建设献计献策,尽心尽力。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已成既往,未来是否还会有中日之争,或者中国面临其他国家的战争与挑战,战争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竞争是一直伴随的,未雨绸缪乃上上之策。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与洗礼,才锻造出今天的坚强与坚韧;中华儿女经过了无数的痛苦与拼搏,才铸造成今天的威武与智慧,成功来之不易,经验值得借鉴,让1894年的甲午创伤与痛苦成为中华儿女前进的动力。

猜你喜欢
帝国国家
国家公祭日
恐龙帝国(6)
恐龙帝国(5)
恐龙帝国(4)
恐龙帝国(1)
国家
对抗大帝国的骑士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