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关注课程标准,地理教学并非简单地基于教材展开,但教材仍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参考资料。
笔者所在的加州南山高中使用的人文地理教材是《The Cultural Landscape and introduction to Human Geography》,这本教材适用于AP课程。作者是James M Rubenstein ,出版社是Pearson。以“人口迁移”章节为样本,进行中美高中地理教材分析和比较。
一、背景分析
“人口迁移”是美国高中10年级人文地理教材的一个章节。整本书共14个章节,本章是第三章。美国加州人文地理为选修课,每天一节,每周5节课,每节课52分钟左右,周期为1学年。
美国是世界上移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南山高中亚裔占10%,西班牙裔占66%,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多元化学校。加州本身也是一个人口多元化的地区。
二、美国教材“人口迁移”简介
在序言部分,本章节在最开始、最显眼的地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4个主要议题。
1.人们为何要迁移到其他地方?
2.移民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3.移民面临哪些障碍?
4.人们为何从本国的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
然后是概念的描述和地理学家研究人口迁移的介绍以及人口迁移对全球化的影响。
图:中国北京农民工在建筑工地吃饭大幅照片
案例 (CASE STUDY)Vasily Kilin从乌拉圭移民至俄罗斯的案例分析。
正文第一部分:人们为何要迁移到其他地方?
介绍理论的研究:EG Ravenstein人口迁移的研究
1.人口迁移的原因(经济、文化、环境)
图:国际难民迁移图(政治原因为主),并介绍了3大国家的难民及原因。
2.人口迁移的距离
3.移民的特征(依据R的人口迁移理论)
长距离的移民男性为主
长距离的移民单个成人为主,不是有孩子的家庭。
图:1990一位母亲带着三个孩子从意大利移民至美国照片
图:国际难民迁移图(政治原因为主),并介绍了3大国家的难民及原因
图:2005新奥尔良飓风后几十万人的迁移照片
图:1930由于缺水,人们从俄克拉荷马州搬到加州照片
图:全球人口迁移图
图:一个墨西哥家庭穿过边境来到美国照片
正文第二部分:移民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1.美国移民的形式
2.移民对美国的影响
图:世界各国人口迁移数量分布图
图:每年向美国移民的主要来源
图:拉丁美洲移民美国
图:埃斯利岛的卫星影像图
图:埃斯利的照片
图:美国非法移民分布图
图:美国墨西哥边境照片
正文第三部分:移民面临哪些障碍?
1.移民政策介绍
2.文化差异的挑战
图:土耳其人在德国的铁路边等待并寻找工作照片
图:马列尔偷渡事件照片
正文第四部分:人们为何从本国的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
地区间的人口迁移
图:美国人口密集地区的人口变化
图:1886年,一张举家搬至美国中部平原的照片
图:1995和2007年美国人口迁移数量图
图:1960年,巴西首都搬至巴西利亚的贫民窟的照片
图:欧洲的人口迁移图
图:美国城市与郊区的人口迁移示意图
图:2007美国各地区人口迁移数量分布图
小结部分:核心观点的再次强调
三、美国高中人文地理教材的特点
“人口迁移”这一内容对于美国而言有其特殊的意义,因为美国本身就是一个各国人口的大熔炉,也是世界上接受移民最多的国家。本章节教材或许不能全部反映美国高中地理教材的全部特点,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理教材的总体特征,和上海地理教材相比,它有以下特点值得关注。
1.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虽然我国教材和教学都直接指向学生的生活实际,但是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多大的联系,却是很难量化的问题。翻开美国地理教材这一章节时,第一反应就是这本书好像是给这一地区的学生而写,特别是引言部分以一系列问题的形式呈现,不仅引发了学生对人口问题的思考,更重要的是这一系列问题大多联系他们生活的实际,并直指他们生活的美国西部。你搬过几次家?美国家庭一般每6年搬一次。上一次搬家你感到很难过还是很兴奋?失去朋友,离开熟悉的环境可能会很难过,但新的环境和这样的经历也会让你很兴奋?试想很多美国人可能包括你自己从其他国家移民至美国,当你搬到一个新的国家,没有工作、没有朋友,语言不通会有怎样的感觉?人们为什么要这么穿越几千公里的海洋来到新的地方?为什么要穿越平原、落基山脉和沙漠来到美国西海岸?直到今天还有大量移民?加州就是一个各国人口的大熔炉,这里有很多的亚裔、西班牙裔、墨西哥裔等。就本话题而言,每个学生的经历就是丰富的学习资源。
2.丰富的史实资料
当你在翻看和阅读本章节的美国地理教材时,常常会产生一个错觉,似乎忘记了这是一本地理书,有时还会觉得这是本历史书。和国内的教材相比,在阐述移民问题时,本书中并没有因为是地理教材而刻意回避历史事件。
如,美国埃斯利岛是美国移民历史上的重要地点;1886年,一张举家搬至美国中部平原的照片;马列尔偷渡事件照片;1960年,巴西首都搬至巴西利亚的贫民窟的照片;20世纪30年代,由于缺水,人们从俄克拉荷马州搬到加州照片等。这些史实资料在呈现的过程中,并没有采用整段的文字来告诉你事件的前因后果,大多以真实的照片来呈现,并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如果学生想知道更多地细节,可以自己去查找相关的资料。或许,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引发孩子去主动的学习也是本教材的特点和目的。上海的地理教材更多的阐述当前时期中国和世界的移民特征,相关的史料涉及非常少,也就是学科的界限较分明,交叉较少。
3.大量的图表信息
本章节美教材涉及的各类图表共23张,其中一张图表采取了1995年和2007年两张图对比分析的形式。图表的类型很丰富,有照片,有示意图,有折线图,还有多幅地图。相比较,我们的教材在地理图表的数量要少得多,正文只有3张图表。而中国学生最缺少的也是利用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几张图表综合获取信息的能力。这一点,从教材编写的角度而言,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学生没有学会从地理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习惯,地理学科相应的能力培养很难到位。从另一角度而言,解读图表是一种实证的学习方法,用数据说话,用数据阐明观点,对高中学生而言非常重要。
4.重点突出,纲举目张
看完这一章节美国教材时,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本书很适合自学。在上海,大部分教材都很薄,大部分时间是老师在教教材,把教材教“厚”,学生理解后再把教材学“薄”。从“薄”到“厚”再到“薄”的过程,基本上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很多时候学生从未完整的阅读过教材和目录,学生对于教材的印象只是一个片段。而美国的教材是给学生看的,目标很明确,重点反复强调。因此,在章节大标题最显眼的位置,以问题形势呈现本章节的四个主题。具体到每个主题的内容时,在每个主题的显眼位置以显眼字体呈现本主题的核心观点。本章结束还专门设置了栏目小结,把本章的四个重要主题和每个主题的核心观点再次用简洁的语言来强调,重点突出。因此,美国的地理同行在应用教材时,学生阅读教材、讨论教材是课上最常用的教学方式。
5.各类观点强调来源和出处
美国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在教材中也有明显的特征。在本章节的教材中,印象较深的一个细节是第一个主题:人们为何要移民。在标题下的一行小字是关于这一理论及作者的介绍。
此外,在本章节的最后小结部分,本以为本章节的教材内容应该结束了。不经意后翻时,发现还有几个栏目,如核心术语。“Eg brain drain (P92)Large-scale emigration by talented people”不仅有相应的解释,还仔细地标注了出现这个词的页码,这也是帮助学生自学必不可少的内容。
(下转第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