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促进阅读推广的制度建设研究

2015-03-30 10:52王洪波耿晓宁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全民图书馆制度

王洪波,赵 莉,耿晓宁

(大连工业大学,116034)

2012年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标志着全民阅读已经成为中央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对进一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图书馆作为全民阅读的重要推进单位,通常以开展活动的方式参与阅读推广。几年的实践,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同时也难为了此项活动的组织者,绞尽脑汁,力求每年推陈出新,但五花八门的表象下仍是陈陈相因,难逃窠臼。2015年,我国加紧了把国家生活纳入法律调整和规制范围的节奏。高校图书馆应以此为契机,借鉴和学习国外成熟经验,通过制度建设来推进全民阅读工作。

1 国外相关立法

1.1 图书馆立法

许多发达国家重视通过立法来规范和推动图书馆事业,很早就启动了图书馆立法工作。1850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全国性的《公共图书馆法》。随后,世界上先后有60多个国家颁布了图书馆法。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又在立法后根据具体实施情况进行了数次修订及补充,现已形成了完备的图书馆法体系。很多国家还出台了专门的学校图书馆法,如日本《大学图书馆基准》,韩国《学校图书馆振兴法》等[1],这些法律法规使各高校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建设有章可循。

1.2 全民阅读立法

许多发达国家都将推动全民阅读视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要素之一。20世纪末,随着阅读危机的加深,不少国家纷纷以政府立法推动全民阅读,成效显著。如美国的《卓越阅读法》(1998)《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2002),日本的《关于推进儿童读书活动的法律》(2001),韩国的《读书振兴法》(1994),俄罗斯的《民族阅读大纲》(2007)等[2],都着眼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未来,以立法的形式促进国民阅读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由此可见,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较好的法治传统和较高的法治水平,无论对于图书馆(包括高校图书馆)这样的机构,还是全民阅读这样的事务,都积极纳入法制化轨道,确定行之有效的建设、发展或改善方案。二者均有法可依的条件下,高校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就顺理成章了。

2 我国的立法工作

2.1 图书馆立法

过去的二十几年,许多专家学者对我国图书馆法做了很多学术上的探讨。在立法实践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如1996年开始,部分省、市、自治区相继制定了有关图书馆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为我国图书馆法制化、规范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公共图书馆领域自2012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现《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也已经出台,对于保障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范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但是,我国2001年提出图书馆立法,至今尚无由国家最高权利机关制定的具有统一法律形式的图书馆法正式出台,这不仅不利于图书馆工作的统一化、标准化,而且导致在解决图书馆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时找不到法律依据。

2.2 高校图书馆法

尽管《公共图书馆法》的正式出台将填补我国没有国家层面图书馆法的空白,但其他类型的(尤其是在我国占很大比重的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却被搁置在外了。高校图书馆系统只有教育部1987年颁发的指导性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2002年修订),在规范高校图书馆工作,提高高校图书馆地位,促进高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信息环境的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等,业界已经意识到规程的一些内容已不适应现在高校图书馆职能和运行方式。2014年3月,《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工作会议在南方科技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学者逐条对规程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讨论、修改,调整了规程的整体框架,最终拟出了修订草案[4]。

2.3 全民阅读立法

在我国,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全民阅读立法呼声日渐高涨。在各种积极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国家层面的全民阅读立法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起草工作已经连续两年(2013、2014)列入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地方全民阅读立法工作亦潮流迭起,2014年湖北省出台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于2015年3月1日起实施;深圳市《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已在审议阶段;2015年伊始,《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作为我国首部地方全民阅读法规,开始在江苏省正式实施[5]。

总之,从国内情况来看,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由于缺乏立法,影响了图书馆的发展进程,不利于其社会作用和职能的发挥。就全民阅读来说,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于2009年成立,此后图书馆成为阅读推广的主力。高校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单位,有自身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但一直以来在推进全民阅读方面并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值得反思。图书馆界应向政府决策部门积极进言,尽快启动高校图书馆的立法调研工作,把其提高到国家立法层面,争取把高校图书馆的建设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架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也应该充分考虑高校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更重要的是,在财政预算中体现出对高校图书馆事业的重视与投入,从而在法律上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深入、有效的开展提供保障。

而目前,在倡导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作为指导高校图书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修订中应该明确或增补其促进全民阅读的内容,且要避免过于宽泛,在兼顾高校差异性的基础上尽量明确具体,有可操作性,从而为推动全民阅读的高校图书馆制度建设提供依据。

3 推动阅读的高校图书馆制度建设建议

3.1 必要性

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与国外有较大区别:受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体制及传统成才观念的束缚,我国初中、高中阶段普遍片面追求升学成绩,学生课业繁重,而能够提高综合素质和修养的阅读则被大大压缩或挤掉;在国外,高中或高中以前阶段的教学安排重要一项就是阅读,而且布置的阅读量相当大,阅读视野和能力在大学之前就得到了很大提高。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国外对于阅读素养的培养是在高中以前通过纳入教学体系实现的,而我国高中以前对学生并没有、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也不太可能实现这样的制度安排。我国大学生阅读素质与国外的差距不言而喻,而且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如果在高等教育阶段不弥补阅读,那与国外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提高国民素质就是妄谈了。那怎么弥补这一缺失呢?

现在,国内86% 的高校(主办单位基本都是图书馆)举办过有关阅读推广活动,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搞得热热闹闹,从表面来看我国高校的阅读热情似乎很高。但通过学生访谈发现,很多人对这些活动反应冷淡,并没有取得广泛推广、深入人心的效果[6]。而同时调查国外高校,却极少相关的活动。这样,是不是可以考虑将落下的阅读培养计划纳入到大学的教学规划中呢?我想这是值得我国教育部门和阅读推广机构共同商讨的问题。

我国高校图书馆普遍拥有大量文献资源和良好的阅读环境。就目前来说,既然阅读推广活动的作用十分有限,就不要知其不可而继续勉强为之。不论阅读是否能纳入高等教育规划,高校图书馆都可以尝试从每年事倍功半的活动中解放出来,重视推动阅读的基本保障制度建设。

3.2 推动全民阅读的高校图书馆制度建设内容

高校图书馆推动阅读无需也不可能只要制订一种专门的制度可以实现,阅读推进工作渗透在图书馆服务的各个环节之中,涉及到现行高校图书馆制度,如文献采购制、借阅制、导读制、社会服务制、制度形式等诸多方面。

3.2.1 文献采购制

优质的文献资源是阅读的前提和保障,而这有赖于建立规范、科学的采购制度。

3.2.1.1 制定馆藏发展政策

关于馆藏发展政策我国目前还没有国家层面的相关规范,可供参考的仅有2007年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编制指南》《电子文献发展政策编制指南》等,且并未得到图书馆界的普遍重视。我国在馆藏发展政策的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实践领域并未得到图书馆界应有的重视。厦门大学等个别高校图书馆制定了本馆的馆藏发展政策,很多高校图书馆制度中根本没有此项内容,导致采访工作缺乏规范和指导。而在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制定馆藏发展政策已是各类型图书馆的一项常规工作,如美国早在1993年就已经有高达 72% 的高校图书馆制定了馆藏发展政策[7]。

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尽快建立起详细、主题鲜明的馆藏发展政策,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要为推动阅读制定良性发展的计划,给予读者阅读以坚定、持续的支持和引导。

3.2.1.2 按需采购

不论是为满足教学和科研,还是为促进阅读,高校图书馆都应该实行按需采购的制度,规定把书商的新书目录、学科馆员的反馈、读者荐购书目和书评等作为重要选书依据。在经费允许的前提下,明确采购重点是关注图书的质量,购买系统、有价值的书籍满足读者阅读的需要。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图书馆有读者荐购的服务项目或活动,但缺少清晰的制度设计。可以借鉴日本大学图书馆购买图书时的读者推荐制度,在各大学图书馆的入口处设图书推荐手册,图书馆根据经费和读者数量统计,保证一个月之内被推荐的书籍到馆,并把这些书集中在图书馆设立的专柜,及时、方便地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8]。另外,也可借鉴起源于美国的PDA,即读者决策采购制度。

3.2.1.3 选、采分离制

应实施选、采业务适度分离制度。我国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当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选、采不分,不单是没有学科馆员的高校图书馆,即便是有些实行了学科馆员制度的图书馆,文献的选择和采购基本还是由采访人员包办完成。而采访人员受知识结构、工作精力及主观因素等制约,很难保证所采文献符合教学、科研和基本阅读需要。建立文献选择和采购相对分离的制度,能够保证采访活动基于学科专业知识和读者阅读需求展开。

3.2.1.4 统一采购和分级管理制度

我国一些高校图书馆已经实施了图书的统一采购和分级管理制度,尤其是在部分大学的研究生教研室采用了这种模式,建议推广到本科学生中去,采用图书馆与各系、各专业资料室联合共建模式。这种模式不但减少了图书馆的工作量,更主要的是有利于教师、学生阅览,做到资源优化配置,使文献得到更大范围、更便捷的利用。

3.2.2 借阅制度

借阅制、续借制、预约制、召回制、超期惩罚制及馆际互借制构成一个完整的借阅体系,它的合理、有序、健康运转,能够保障读者阅读需求顺利实现和阅读行为顺利完成。但是,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图书馆的借阅制度存在问题,可参考国外相关制度进行改革。

3.2.2.1实行借阅量不限和借期细分的弹性借阅制

我国高校图书馆对文献借阅数量有一定的限制且数量较少,而国外发达国家多数高校图书馆早已在借期细分制(将供借阅的文献按类型或时效性设置不同的借阅期限)的基础上解除了读者借阅数量限制[9]。无限量借阅制和借期细分制在我国目前实践较少,应该借鉴国外这种弹性借阅制,各馆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制订适合的借期细分制,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多元阅读需求,有效解决热门文献供不应求的矛盾,减少不常用、冷门书籍的闲置时间。

3.2.2.2制定续借、预约和召回制及馆际互借制的平衡策略

目前,文献续借、预约制在我国高校图书馆普遍实行,但灵活性和有效性较差,比如有的只能续借一次,有效预约比例较低,需要在调研的基础上改进。尤其有必要在预约制的基础上引入在西方一些国家早已开始实行的文献召回制,即如果某读者持有的某种书刊被其他读者需要而提出借阅时,图书馆有权收回再借阅他人[10]。召回制可以更好地平衡读者间权益,在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同时提高文献的利用率。目前设置文献召回制的还极少,据笔者了解,上海交通大学于2011年3月执行了该制度。

当读者间不可调节的阅读需求矛盾出现时,可以借助馆际互借来解决。国内很多高校图书馆推出馆际互借服务,在制度上比较成熟。

3.2.2.3 完善超期惩罚制

为了提高图书利用率、流通率和读者认识,超期罚款及伴随的借阅冻结是高校图书馆普遍采用的措施。国内外目前都有已经取消或预计取消超期罚款的高校图书馆,但还不足以构成趋势,甚至有的已经取消罚款的还要恢复原来的规定。

超期罚款在国内外图书馆像日本那样有明确法律规定的很少,基本都是依据惯例执行,而惯例应该得到尊重并在实际中具有约束力。国内高校图书馆一般采取的是各种类型的文献使用同一个罚款标准,这样很多时候背离了催还的初衷,也根本无法实现弹性借阅制的正常运行。所以我国高校图书馆需要从文献类型、受欢迎程度、年限等因素入手,制定详细、行之有效的超期惩罚制度,以过硬的权责约定及措施来制约借阅者及时归还所借文献,保证其他读者的借阅需求。可以参考美国大学的做法,在图书超期一定时间后转为遗失赔偿,从而限定最高罚款金额[11]。

3.2.3 施行导读制度

高校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的重要阵地,要做好导读工作,在制度建设中予以立项。如在馆员聘任中充分考虑阅读指导工作的需要,在业务学习、培训中把导读放在突出位置,建立激励机制培养书评馆员等。条件成熟可以向学校申请开设导读课程,让导读走进课堂,有效推动阅读。

3.2.4 研究建立电子资源使用制度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丰富程度是各种类型图书馆里最高的,但由于受与数据库商协议、版权等的限制,读者往往只能在校园IP范围内才具有使用权,这给假期里有电子阅读需求的读者造成了极大不便。建议在避免侵权的前提下,在与数据库商的博弈中,研究、制定合理的电子资源使用制度,尽可能多地开通数据库的假期漫游功能,随时随地满足读者的阅读愿望。

3.2.5 规范制度形式

各高校主要的规章制度都有共性之处,因而,图书馆制度有必要构成体例一致、形式规范、内容健全、语言标准的制度体系,各个高校图书馆再根据各自的特点加以完善。特别指出目前图书馆制度存在的一个主要通病就是语言过分强势、生硬,这样多多少少会伤害读者的阅读热情。读者到图书馆本身就是一种值得尊重和鼓励的积极态度,对于可能出现的不规范行为,也应该注意措辞和语气。

3.2.6 制定社会服务制度

笔者接触过曾到过国外发达国家访问、非图书馆界的个别大学学者,后者竟然不知道国外高校图书馆是普遍对外开放的,以致谈到国内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认为简直是异想天开。在国外很多国家,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妇孺皆知。只是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到处都是图书馆,所以校外公民对高校图书馆的需求并不强烈。

我国的高校办学经费大多来自国家财政拨款,学费只占较少部分。基于此,高校图书馆有义务为公众服务,公众有走入校园成为读者的权利。不同于国外,我国图书馆数和人均图书册数在世界处于落后位次,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纸质藏书、数据库的比率等都远远高于公共图书馆,能够满足更多人群的阅读需求,是建设全民学习型社会、进行全民阅读最佳的学习场所与最重要的学习机构之一。但也应该看到开展社会服务对一向只为校内师生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所以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制度化建设在高校图书馆制度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

3.2.6.1 社会服务制度建设现状

发达国家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无一例外地都有一系列法律法规作为保障,并与时俱进地修订和补充,如美国、日本、韩国,使得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信息服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上所述,我国没有一部正式的图书馆法,更没有一部关于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法规,相关部门对高校图书馆如何对社会开放等问题仅有宣导性建议。

缺乏宏观法律体系保障的同时,我国高校图书馆也缺乏社会化服务个体的制度建设,关于对外服务的方式、范围及要求等没有形成规范体系,随意性较大,公众很难了解这些规章制度,阅读的需求被扼杀在长时间形成的信息鸿沟里。尽管我国一些高校图书馆,已经尝试面向社会服务,但制度建设还很薄弱。因此,在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正逐步走向共识的今天,为确保公民获得应有的阅读权利,享用更多的阅读资源,政府相关部门及高校图书馆都需要提高认识,加大社会服务制度建设力度。

3.2.6.2 社会服务制度建设建议

(1)组建推动对外开放的机构。政府除了加快提供宏观的法律制度体系保障的步伐,还应授权相关部门组建推进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权威机构,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事务行使领导、组织和监督等职能。如日本成立的大学图书馆公开事业实施委员会,在国立和公立大学图书馆10年间全部实现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2)采用适当的管理形式。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可以采用进校和不进校两种方式。

不进校,高校图书馆可以探索各种形式,如面向社区建立储备书库,采用调配的方式,把社区图书馆需要的图书送到指定地点,开展借还服务,并通过社区辐射周边,扩大社会服务范围。此举必然对建成书香浓郁、读书蔚然成风的学习型社区,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大有裨益。还可以通过流动图书馆或建立综合服务平台的形式,让校外享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唤起人们学习的热情,形成全民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

校外读者进校的制度建设相对复杂,可以因地制宜,自我决策。如是否需要身份核定,是否需要担保,是否收费等。原则是在保证满足校内读者需求的前提下,给予真正渴求知识信息、有阅读愿望的校外读者以最大尊重和满足,尽量简化手续。在利用文献资源上,由于校外读者身份复杂,阅读层次和需求差别较大,所以相关制度可以与本校读者有所区别,适当灵活变通,如借书的数量、时间范围、珍稀版本等,针对不同类型的读者可以有所不同。

(3)制定单独成文的社会服务制度。专门集中的社会服务制度有利于校外读者全面、集中地了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程序,避免其因分散繁杂、不甚明了的手续浪费时间,甚至望而却步。面向社会开放的制度内容分散是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制度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王玉林等人对我国1794所公立大学图书馆中的1649个做了调查,调研数据表明,已有276个高校图书馆不同程度地面向社会读者开放,占调研图书馆的16.74% ,占全国公立大学图书馆的0.94%。面向社会开放的276个高校图书馆中有185个存在内容分散不集中现象,占全部面向社会开放高校图书馆的67%以上[12]。这种状况给校外读者走进学校、利用资源带来相当多的不便,不利于阅读推广,严重影响了社会服务的效果,必须彻底改观。

(4)建立社会服务的人事制度。诚然,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既然是必然趋势,高校图书馆必须充分重视起来,把开展社会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馆内工作计划,责成专门的部门或者设立专门的岗位负责此项工作。如国内重庆大学图书馆、宁波大学图书馆成立专门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部门;国外,如美国有些高校图书馆专门有负责公共服务的馆长、英国有高校图书馆设立专门的公共服务岗位。

另外,社会服务必然加剧高校图书馆工作量增加和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可以借鉴国外高校图书馆招募按时计酬的非正式职工和志愿者的制度,保障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推动阅读工作的广泛展开。如美国、加拿大招募临时工或学生工来完成繁重和重复的工作,德国招募学历较高的研究生做辅助咨询工作,韩国招募社区居民做兼职,帮助举办文化活动,日本开展志愿者活动等[13]。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放图书馆馆员,加强了高校图书馆与社会的融合、沟通及协作。这种吸纳群众参与图书馆工作的人事安排,必将给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注入新的活力。

(5)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制度。为推动阅读,各高校图书馆除了最基本的纸质资源借阅服务,还应该根据本校学科、专业特点和资源情况,设立特色服务项目,制定相关的特色服务制度。如设立面向普通市民的图书室,开展各种主题阅读活动;除了涉及版权问题的电子资源,通过图书馆主页尽可能地向社会提供全文阅读服务等。

(6)拟定安全保障制度。图书馆管理工作不仅是为读者提供读书服务这么单纯,还要考虑图书本身和馆藏数量的完整性及校内读者的人身安全、图书馆建筑及设备的安全等因素,防止不法分子打着阅读的幌子进入图书馆偷窃图书、设备及读者财物,甚至危及人身安全。所以,公民自由平等的阅读权利不应该是绝对的,图书馆必须考虑不安全因素并予一定的制度约束,预防为主,同时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

促进全民阅读是个系统的大工程,高校图书馆责无旁贷;在全民阅读立法工作方兴未艾之际,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活动遇到瓶颈的情况下,从制度上谋发展不失为一种积极、长效的途径。

[1][3]王 建.国外图书馆立法概况及述评[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4):119-124.

[2]王 宇,王 磊.全民阅读工程法律政策环境探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4,(13):31-36.

[4]刘雅琼.《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会议召开[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3):96.

[5]新华网:社会各界呼声日渐高涨立法能否推动全民阅读?[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1/05/c_127359295.htm,2015-02-15.

[6]季亚娟,王醒宇.国内外大学生阅读情况比较及高校图书馆阅读教育与推广的反思[J].图书馆杂志,2014,(8):65-69,52.

[7]吴春浩,王 敏.美国高校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3,(5):32-34,43.

[8]郑爱军,孙淑华.日本大学图书馆管理制度刍议[J].图书情报工作,2010,(11):100-103.

[9]蔡 屏,张雅琴.论高校图书馆实施弹性借阅的四项保障制度[J].图书馆,2013,(4):17-19.

[10]张雅琴.由西方高校图书馆无限借阅制引发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2,(5):37-40.

[11]顾 健.对中美大学图书馆罚款制度的再认识[J].图书馆建设,2010,(1):92-95.

[12]王玉林,王友莲,葛园园.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制度体系构建基本问题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2):31-35.

[13]洪 跃,王贵海.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模式及借鉴[J].图书情报工作,2013,(14):6-11.

猜你喜欢
全民图书馆制度
全民·爱·阅读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图书馆
可持续全民医保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去图书馆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