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个人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关系——《德意志意识形态》再解读

2015-03-30 09:25
大连干部学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工所有制

张 娅

(清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4)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着丰富的“现实的个人”和“世界历史”思想,仔细梳理,会发现二者之间内涵了深刻的关系:历史向着世界历史转变这一客观运动过程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由现实的个人的活动推动的;而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实现了现实的个人的真正解放。世界历史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又最终以现实的个人为归旨,体现了唯物史观的科学自治与人文关怀。

一、现实的个人:马克思考察历史的出发点

历史的出发点是什么?这一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决定着不同的历史观的形成。黑格尔从绝对精神出发,认为历史是绝对精神运动的过程,历史是和现实脱离的。在黑格尔那里,历史只是一种观念史。费尔巴哈批判黑格尔从绝对精神出发的思想,他对历史的理解从抽象的人出发,这种抽象的人是没有感性活动没有社会联系的人,因而历史是和自然界相对立的。“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1]78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也陷入了唯心史观。以往哲学家的唯心史观共同点在于,历史是从头脑中思辨的产物,历史既脱离现实基础,也没有现实联系。“因此,历史总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的;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1]93在这种历史观下,历史只是政治历史事件、宗教斗争、理论斗争等,即只是“僵死的事实的汇集”或“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1]73。唯心史观对历史的歪曲源于离开现实的前提,他们只是“习惯于用 ‘历史’和 ‘历史的’这些字眼随心所欲地想象,但就是不涉及现实。”[1]78

同这种从“天国降到人间”[1]73的方法相反,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来考察历史。“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来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1]67。现实的个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他“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73。可见,现实的个人,既不是从头脑中思辨的想象出来的人,也不同于费尔巴哈式的“抽象的一般人”;他是有现实需要的个人、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进行着生产活动的个人,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既有现实基础,也有现实联系,更有活生生的能动性。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直接反对了唯心史观抽象的出发点,进而考察出符合现实的真实历史。“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1]73-74

由现实的个人出发,历史围绕现实的个人的活动展开,历史表现为动态的人类史。现实的个人总是处在活动中,通过活动不断地改变着环境和自身,这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通过现实的个人的能动活动的描绘,历史展现了人类社会运动的过程。马克思在手稿中删去的一段话里曾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而“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是人类史”[1]66。这段话并不是否定了马克思关注的历史就是人类史的论断,相反,更是说明了人类史和自然史的关系以及历史是人类史的缘由。我们知道,自然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自然对于人类的优先地位不容置疑。人类史从何而来?那正是有了现实的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67但是产生了人类史后,人类史并不是和自然史对立的,而是相互制约。自然制约着人类的活动,人类的活动改变着自然,缩小着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的界限。在这个意义上,历史表现为人类史。

二、现实的个人推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

我们知道了作为人类史的历史的由来是缘于现实的个人的生产活动,那么,具体考察历史的进程、发展路径、表现等等,都要从现实的个人这个出发点着手;同时,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由现实的个人所进行的生产活动并由此推动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历史呈现出向世界历史转化的进程。

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1]79这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毫无疑问,生活是人的第一需要,人要生活,首先离不开吃喝住穿等基本物质资料,那么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79。人只要存活在世上,每天都离不开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因而这“第一个历史活动”也是终其一生、世代延续的活动。进而,“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79,这是历史的第二个事实(前提)。由前两个历史事实即可以发现,生活本身的需要,以及满足了生活后不断丛生的新的需要,都会促使人们不停地进行各种生产活动,这种生产活动可以看作人生产自己生命的活动。同时,生产他人生命的活动也在进行:“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1]80这就会产生家庭关系,这是人与人之间最初的社会关系。这是历史的第三个前提(事实)。必须指出,人的社会活动的这三个前提(事实)是伴随人类史始终的同时存在的三个方面,并不是三个前后相继的阶段或历史性的暂时存在。通过这三个方面形成的两种生产,即“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和“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1]80,相应的会同时表现出双重关系: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不仅仅指最初的家庭关系,而是意义更为广泛的“许多人的共同活动”[1]80。因此,根源于现实的个人的生产和再生产的人类历史产生了。“由此可见,一开始就表明了人们之间是有物质联系的。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和人本身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表现为‘历史’”[1]81。

因此,有现实的个人存在,就有物质联系;物质联系随着现实的个人的改变而采取不同的形式,这些不同的形式即呈现出历史的变化。要考察历史是什么样,关键在于考察现实的个人是什么样的。“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1]68现实的个人在不停地进行着个人生命的生产和人口生产,这两种生产互相促进,又不断刺激新的需要的产生,新的需要又进一步推动生产,如此往复,生命不息。在生产中形成并不断扩大着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其形式因生产的发展而不断改变,而交往又是生产的前提。如此,处在一定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个人总是在变化,历史也总是在变化。在现实的个人活动的推动下,社会形态的更替,即历史是如何演变的?这需要考察人们之间不断采取新的形式的物质联系的表现。马克思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民族内部、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或交往其实就是人们之间的物质联系,那么要考察物质联系在不同阶段是否取得了新的形式或各种新的形式的变化,就要考察生产力。而“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1]68可见,分工的发展阶段是考察生产力水平的尺量,也是反映人们之间物质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的标志。

分工首先是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这直接导致城乡分离和城乡对立;接着是商业劳动和工业劳动的分离。在部门分工的同时,部门内部的个人之间也形成了不同的分工。由于交往的存在和发展,历史不是呈现出孤立的片段式影像,而是在各种活动的相互影响中呈现出一种进程,这个进程不但内含着民族内部由于不断发展呈现出的新的形态,而且内含着民族间交往的不断扩大和深入。进一步,“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失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88所以,这一分工发展路径不仅是一个民族内部的历史,由于民族间交往的逐渐频繁和发达,也是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中发生的世界历史。“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1]68,由此,形成中的世界历史的社会形态发展路径展现出来:

“第一种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1]68在这一阶段,生产不发达,人们的生产活动主要是狩猎、捕鱼、畜牧;分工不发达,主要是自然分工;社会结构以家庭为主要单位构成,家庭中潜存着奴隶制。

“第二种所有制形式是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1]68这种所有制是通过几个部落联合为一个城市而形成。由于有了联合,所以生产和分工都有了更大的发展,分工比较发达;由部落所有制阶段潜存的奴隶制得到普遍发展,为了保存奴隶制,代表着共同联合起来保护共同私有制的公社所有制应运而生,公社所有制是这一阶段的主体经济制度,此外存在着从属于公社所有制的动产私有制和不动产私有制。但是,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开始产生两种关系:一是私有财产的集中,二是平民小农转化为无产阶级。

第三种所有制形式是“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1]68。在乡村,由于大量土地的存在以及农业的基础,形成了以土地占有为主要特征的封建所有制:这种所有制也是以共同体为基础,小农奴和共同体直接对立;随着封建所有制的发展,形成了城乡对立。在城市,形成了手工业的封建组织,即同业公会所有制,这是一种以帮工制度和学徒制度构成的封建等级制度。

可以看出,每一阶段的生产水平和交往水平都不同,呈现出逐步发展的态势,这也是现实的个人在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方面不同关系的表现。由此,由不断进行着的现实的个人的活动及活动中形成的物质关系,推动着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并且将推动世界历史继续发展。这个过程是一个客观的物质过程,不以单个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总之,“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 ‘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1]89

三、现实的个人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中解放着自己

前面分析可以得出,个人是什么样的,历史就是什么样的,历史是现实的人创造的历史。然而,“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92,个人是什么样的,却“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个人的本质是需要在历史中动态把握的,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抽象本质,现实的个人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也在“创造”着自己。《形态》指出,“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1]89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是一个彻底的、根本的历史发展的目的和方向,而我们讲“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更多的是整个历史运动过程,后者包含了前者,前者是后者的归宿。因此,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这不仅是一个真理的维度,而且还是一个价值维度,即在此过程中人的解放和实现。

我们已经知道,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过程中,由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形成了以三种所有制形式为特征的社会形态,这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三个阶段。这三种所有制形式,即部落所有制、公社所有制、封建所有制,都是以共同体为基础的,三种共同体由于生产条件不同,虽然有着不同的联合形式,但是却也有共性所在,这几种共同体都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镇压被统治阶级而实行的联合形式。在这几种共同体中,个人并不是作为独立个人而存在的,而是作为阶级中的个人而存在,因而只有统治阶级的个人才有自由。这种共同体是“虚假的共同体”,因为它“总是相对于各个人而独立的;由于这种共同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统治的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而且是新的桎梏”[1]119。因而,以往的历史中,现实的个人的力量总是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个人并不是真正自由的个人。

究其原因,还得谈到分工。《形态》认为,以往社会都是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并不是自愿形成的,而是自然形成的,自然形成的分工导致人被束缚在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内,而这个范围是外界强加于他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1]85,个人力量转化为物的力量。而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也是自然形成的,所以这种共同活动形成的社会力量对单个人而言也并非是他们联合的力量,“这些力量本来是由人们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但是迄今为止对他们来说都作为完全异己的力量威慑和驾驭着他们”[1]90。在历史转化为世界历史的过程中,由于交往的发达,单个人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1]89,这个“异己的力量”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1]89。可见,过去的自然分工导致个人是“异化的人”,个人的力量也是“异化的力量”。

“个人力量(关系)由于分工而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是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靠消灭分工的办法来消灭。”[1]68118-119要消灭分工,就得借助共同体的力量,当然,这个共同体不同于过去“虚假的共同体”,而是“真正的共同体”。过去,个人是分散存在的,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只是一种偶然性的存在,因而过去的共同体同单个人是对立的;而“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1]119。这种个人自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不受阻碍地利用偶然性的权利”[1]122。真正的共同体是各个人自主的联合,是没有自然分工束缚的各个人的自由发展的联合。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人才能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实现真正的解放。这种共同体,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

“‘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1]74-75。共产主义运动作为世界历史的走向,也是基于现实物质条件。共产主义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1]86。“生产力与交往关系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行动或活动的关系”[1]123,个人的活动最主要是缘于人的需要的物质生活。前面已经提到,人进行物质生产,是基于人的需要;在人的需要的推动下,生产不断扩大,推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扩大了的生产在满足了原有人的需要的同时,又会刺激出新的需要;如此往复,似乎人的需要永远不能满足,所谓人的自由就谈不上实现。因为在一个无法满足每个人需要的社会,总会产生出各种矛盾。在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时候,交往能够在世界范围实现最无阻碍的自由,生产的发展不再局限于民族内部的缓慢发展,而是整个世界生产的普遍性发展,人们可以在世界这个大范围下最大程度地实现需要的满足。“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1]89这个意义上,“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时候,也就是共产主义到来的时候,也是人实现真正解放的时候。到那时,个人作为真正的个人、“有个性的个人”而存在,个人的力量得到充分发挥,“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1]119。这也是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动力和归旨!

综上,马克思正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划清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界限;并说明了历史是人类社会的运动过程,它始于现实的个人的活动,并由现实的个人的活动贯穿历史始终,推动着历史向着世界历史转变,这是一个客观的物质过程,体现了世界历史的真理维度;同时,现实的个人在历史向着世界历史的转变中解放着自己,并在实现了的世界历史即共产主义中,获得个人真正的解放,这是世界历史的价值维度。现实的个人与世界历史的关系内含着真理维度与价值维度的统一。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工所有制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高句丽土地所有制演变浅探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医院:到底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