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兴刚,康小怀
(1.西安工程大学 思政部,陕西 西安 710048;2.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 军队党的建设学系,陕西 西安 710068)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以下简称全会)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对新时期中国改革进行了总部署、总动员,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全会推动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其全面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其一,全会打破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三中全会都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都聚焦于某领域或某方面改革的常规①,明确强调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进行全面、系统、综合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改革及党建、国防、军队各个领域的改革,而且在各个领域中各个方面,也都提出了系统的改革措施。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 《决定》)在15个领域、60个方面,包含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党的建设与党领导的事业等各个领域、各个层次都提出了具体的、明确的改革任务,因而称全会是全面的改革实在是名至实归、毫不为过。
其二,全会除了对五位一体及党建、国防、军队等各个领域进行全面规划外,还在制度改革层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全会不但提出了到二〇二〇年改革所要实现的阶段性目标: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并且还明确了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制度是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须臾不可缺少的公共物品,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软件支撑。从制度层面推进改革,可以说是对改革提出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将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改革的总目标,可谓直击要害、切中肯綮。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涉及五位一体及外交、国防和党建等领域的全面制度安排,涵盖政府治理、社会治理以及公司治理等内容。全会强调,要通过加强各方面制度建设,着力提升改革、发展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及国家、政府、社会和党自身的治理水平,使决策更加科学,执行更加有力,监督更加有效,从而对改革提出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要求。
全会提出进行全面改革,是对以往不全面改革引发困境的深刻反思。过去我们虽然强调进行全面改革,但实际上却主要局限在经济领域,取得的成效也主要在经济领域,其他领域的改革,如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改革等方面虽然也有所涉及,但力度不够、收效不大;而且,我们过去的改革更多的是从某项改革自身出发进行谋划的,缺乏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这样就引发了改革政策措施的不全面、不协调、不配套、不可持续、甚至互相矛盾、相互牵制的问题,不但难以对改革产生有效的推动力,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改革的阻滞力。比如,我们过去的改革主要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的改革由于过于敏感和复杂,进展较为缓慢。而政治体制的滞后,必然对经济体制改革产生掣肘作用,从而影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效果。这就是邓小平当年之所以反复强调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所在。“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2]。再比如,我们过去的政治体制改革,更多的是在行政管理体制领域进行。由于政治体制其他方面的改革未能及时跟进,难以形成合力,以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多年,但收效并不明显,政府职能转变也迟迟未能到位。还比如,过去我们极为注重经济体制改革,但对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视却远远不够,这样就带来了经济和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尴尬局面,引发了诸如社会建设滞后,社会收入差距过大,社会利益、阶层固化,社会矛盾频发等诸多社会问题,不但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同时也对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巨大的牵制作用。“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不协调,已经成为引起当前诸多社会矛盾问题频发的结构性原因。”[3]
全会深刻汲取了以往单兵突进的教训,明确提出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强调各项改革要统筹兼顾,协同互动。“我们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是因为要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 协同性。”[4]
进行全面改革,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摒弃片面、孤立、静止的观点;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形成合力,摒弃单兵突进、孤军深入、一枝独秀的做法。历史唯物主义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要发生相应的变革,以适应不断变动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如果只进行生产力和经济基础改革,而不进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会因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张力过大而影响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这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那样:“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扯,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即使勉强推进,效果也会大打折扣”[5]。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和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进行全面改革;必须通过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改革带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和完善;必须统筹兼顾、协同发展、全面推进。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1],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科学理解和创造性运用。习近平提出,要“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5],并强调要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号召全党学哲学、用哲学,以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4],原因亦在于此。
全会推动的改革是对以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其一,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1],全会明确提出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来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强调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体制、机制的积弊,力争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从而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制度支撑。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巩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推进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形成;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以开放促改革。此外,全会还提出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改革、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等各方面政治体制改革,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政治制度保障,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精神支撑和体制保证。
其二,为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全会强调要坚决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更好、更快地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建设。全会提出,要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以解决市场行为扭曲、权力资本结盟、政府与民争利等问题;进一步调整政府职能,更加凸显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促进共同富裕、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大力进行国有企业,尤其是垄断企业的改革,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以进一步打破形形色色的显性和隐性垄断;重新界定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将非公有制经济提高到与公有制经济平起平坐的地位②;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确保广大农民也能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改革司法体制,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籍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深化教育、收入分配、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着力改善民生;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以保证公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
第一,强调深化改革,是对中国改革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回应。中国的改革开放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因而具有鲜明的问题取向。35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沧桑巨变,经济体制根本转轨,社会巨大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深刻转变,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所有这些发展变化,都为中国未来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更高更好的发展平台。然而,正如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所言:“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6]中国发展起来之后,虽然旧问题、旧矛盾得到解决,但新问题、新矛盾也随之产生,而且比以往更复杂、更尖锐、更敏感,解决起来也更棘手。比如: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叠加阶段,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考验。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成长”中的中国所遭遇的“烦恼”,都是当今中国必须直面的严峻考验,解决不好极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第二,强调深化改革,也是对中国改革所要突破重点的强调。中国的改革采取的是一条由边缘到核心、先简单后复杂的渐进式战略。中国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7]深水区和攻坚期的改革,不仅要破除思想领域的精神桎梏、体制机制领域的沉疴固疾及现实利益的盘根错节,而且改革所面临的问题都是深层次的、结构性的问题,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利益结构等,其中最核心、最关键、最本质的问题,是利益结构问题。无论是简政放权、破除城乡二元体制,还是调节收入分配、打破行政垄断,抑或是推进司法公正独立、强化权力的监督制约,改革都不可避免会触碰一些既得利益。深化改革就是要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而此举必将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逐渐由普遍增益的改革进入到利益结构调整的改革,改革的难度骤然变大,阻力也大为增加。这正如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所言:“如果说中国过去30多年的改革是‘帕累托改进’,绝大多数人能从改革中受益。那么现在,改革越来越会成为‘卡尔多改进’,利益增进和利益调整并存,两难情况越来越多。”[8]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中国共产党并没有退缩,而是以更大的勇气和更坚定的决心,排除各种干扰,毅然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有力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
不难看出,全会是在中国改革开放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的盛会。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必将对中国未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功绩也必将永载史册。
注释:
①如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是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主题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价格改革、企业改革;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主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聚焦农村改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主题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
②全会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15/c_118164235.htm.
[2]邓小平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6.
[3]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1.
[4]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3-12/04/c_118421164.htm?ADUIN=850367510&ADSESSION=1386226673&ADTAG=CLIENT.QQ.5275_.0&ADPUBNO=26274.
[5]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15/c_118164294.htm.
[6]冷溶,汪作玲.邓小平年谱:1975-1997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64.
[7]习近平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 阐述执政理念[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4-02/09/c_126103621.htm.
[8]改革闯关,凝聚共识再进发 [N].人民日报,201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