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策略研究

2015-03-29 10:06:18金媛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转型期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策略研究

金 媛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河南 许昌 461000)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转型发展。大学英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不断学习非英语专业知识,通过去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来促进自身的转型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转型期;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策略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5.05.046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5-07-05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编号:SKL-2015-1441);许昌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资助(编号:02014126)

作者简介:金媛(1983—),女,陕西绥德人,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和英汉翻译。

0引言

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特别是英语运用能力,是衡量学生综合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标准。大学毕业生就业后,需要具备使用英语从事本专业工作和交流的能力。而在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却没有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无法使学生具备行业英语能力[1]。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和高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不少大一新生的英语基本功较扎实,对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已感觉“吃不饱”。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英语应该成为他们从事本专业工作时的工具,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应该是结合学生的专业和需求,培养学生的行业英语能力,即学生在实际工作或语境中的英语运用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2]。

同时,大学英语教师是高校的一个庞大的群体,承担着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任务,他们的转型发展关系着整个学校转型发展的成败。对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的研究是高校转型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转型期大学英语教师的压力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注重语言技能、语法、词汇的讲解,很少注重对学生口语、听力等英语运用技能的培养。针对学生的专业开展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非常之少。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很多专业都进行了发展转型。大学英语作为公共课,和专业课程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很难直接套用化学、物理、旅游、经济等专业教师转型发展的途径。

1.1大学英语教师非英语专业知识的欠缺

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主要来自于普通本科学校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或研究生。他们的英语基本功扎实,英语技能娴熟,但他们大多缺乏在企事业单位的实践工作经验和行业经验,缺乏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胡壮麟教授[3]就曾提出,在此种情况下,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现在,这种情况已被胡教授所预测到。很多高校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了改革,对通用英语课程的课时进行了压缩,增加了行业英语选修课的设置。选修课涉及的内容广泛,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但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部分教师面临必修课没课带,选修课没法带的尴尬境地。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通用英语课将会被取消。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和学生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这才是大学英语的出路。大学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充电,进修、学习非英语专业知识。通过在职培训、参加学术会议、进修等方式,提高自身的非英语专业知识。

1.2高等院校的转型发展促使大学英语教师的转型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英语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用人单位需要应聘者能够用英语从事本专业工作,在行业语境中运用英语进行工作。过去传统的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已经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员工行业英语能力的要求。因为大学英语考试(CET)考察的是学生的通用英语能力,而不是行业英语能力。很多地方性院校正在发展转型,这也促使了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转型。以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而许昌市产业特色非常明显,是全国最大的电力电器生产基地、花卉苗木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人造金刚石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发制品生产基地,许继集团、黄河旋风、远东传动轴、众品、瑞贝卡等在全国、亚洲甚至全世界都很有名。在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试验区的建设中,许昌企业的国际化交流程度不断加深,对学生的行业英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转型。高等教育已从原先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去企业一线从事管理、生产、销售等工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学也必须由通用英语教学向行业英语教学转变。

1.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促使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

为了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和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很多高校都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了改革。基本的做法是压缩通用英语的课时,增加行业英语课时。例如复旦大学把大学通用英语课程压缩至3个学期。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需求,80%的学生只学习1—2个学期的大学通用英语课程,只有20%左右的学生是学习3个学期的大学通用英语课程,剩余的时间都是进行行业英语学习[4]。清华大学坚持的大学四年英语学习不间断的做法,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学生进行通用英语的学习;在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学生进行行业英语的学习。行业英语主要是由学生的所在院系开设,或用英语进行专业课学习[5]。这就对教师的非英语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师普遍非英语专业知识欠缺,在行业英语教学中面临较大的压力。进行行业英语教学,首先要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在行业英语的语境下开展英语教学。

以上情况表明,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具备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和实践经验。

2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的策略

大学英语教师的转型发展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发展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教学质量,加快战略发展的必由之路[6]。根据教师所面临的压力和自身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加快教师的转型发展。

2.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从传统的语法、词汇、句型等的讲解中转变到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主。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不断思考,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更新教育理念,不以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评判学生英语能力的标准。通过讲授行业英语词汇,开展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行业英语能力,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开展ESP教学,在行业英语的语境下,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和课外活动,如实施小项目、角色扮演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行业英语的运用能力,用英语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实践操作能力。

2.2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后培训,提高教师的行业经验

在ESP的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其他非英语专业知识的欠缺。ESP教学的特点是要求教师具备该行业的基本知识来开展英语教学,所以英语教师的自身发展不能仅仅限于本学科,要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学习、积累某一行业的基本相关知识,如经济、法律、电气、医学等来开展行业英语教学。

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可以与专业教师合作,共同开展ESP教学。通过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备课,观摩专业课教师教学来学习该专业的基本知识。英语教师借助自身的语言优势,协助专业课教师开展本专业的外语阅读教学等活动,达到互利互惠的双赢目的。

其次,教师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去著名大学进修、校内外培训、跨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这些方式,教师能系统、直接地学习到该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还可以和兄弟院校的其他教师交流,借鉴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律。通过邀请教授、企业家等来校讲学,简洁明了地学习该专业的基本知识,也不失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2.3组织教师去企业开展“顶岗实习”活动

可以组织大学英语教师利用假期开展“顶岗实习”,深入企业管理、生产、营销第一线,亲自从事该行业的工作,以此来积累行业经验和提升实战能力。学校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从年终考核、评先表优、职称评选等方面鼓励教师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过在企业的“顶岗实习”,一方面能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企业对人才行业英语能力的需求,从而可以因地制宜地制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人才培养计划、授课内容等;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在企业一线的工作,充分了解该行业的特点、要求和工作流程,为自身积累行业经历和实战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2.4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

根据学校转型发展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行业能力,使教师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转化成实际运用能力。就大学英语教师而言,能够将学生的语法、词汇技能转化成行业英语能力,在行业工作的实际环境中,运用英语从事本专业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从企业或事业单位聘请一线员工,来校从事ESP教学或培训大学英语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发展。这样,可以解决大学英语“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为大学英语教师转型提供一条捷径。

3结语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特别是用英语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越来越高。这也给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必须从高校转型发展的大局和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需求出发,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大学英语教师应适应新形势,转变教学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增加自身的实践经验和行业经历,从而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章振邦.也谈我国外语教改问题[J].外国语,2003,(4).

[2]蔡基刚,廖雷朝.ELE还是ESP,再论我国大学英语的发展方向[J].外语电化教学,2010,(9).

[3]胡壮麟.中国英语教学中的“低效”问题[J].国外外语教学,2002,(4).

[4]袁平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语言教学模式[J].外语界,2010,(3).

[5]张为民.通用英语教学转向学术英语教学的探索——清华大学公外本科生英语教学改革设想[J].外语教学研究,2011,(5).

[6]姜怡,崔晓蕾,吴卓娅.EGP教师向ESP教学转型的必要性及相关途径[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3).

责任编辑:富春凯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师转型期应用型人才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预算改革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25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中医药院校公外教师向ESP教师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东方教育(2016年3期)2016-12-14 12:58:19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19:32:09
商业健康险已到转型期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7:56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1:08:32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29:27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57:22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46:17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学习月刊(2015年24期)2015-07-09 03: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