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缘公共空间的规划策略
——以秦皇岛市河北大街为例

2015-03-29 09:14:22孔德静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秦皇岛市大街河北

孔德静,王 鹤,徐 嵩

(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河北 秦皇岛,066004;2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城市街缘公共空间的规划策略
——以秦皇岛市河北大街为例

孔德静1,王 鹤1,徐 嵩2

(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河北 秦皇岛,066004;2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以秦皇岛市最重要的主干道路河北大街街缘公共空间为例,从中微观层面和交往活动属性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城市街缘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基本策略,并借鉴STOB整体公共空间设计方法,通过局部反映整体,发掘城市街缘公共空间塑造的本质和途径,以期完善整个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规划设计。

街缘公共空间;规划策略;秦皇岛市;河北大街

城市街道的交通功能承担着激励经济发展的责任,街道两侧的公园、广场、绿地所形成的公共空间系统也承载着改善民生与社会氛围的精神文化使命。城市街缘公共空间不是对城市空间用地的随意规划,它影响城市空间组织的序列和节奏。因此,城市街缘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满足规划秩序的前提下,对其民众参与性同样值得关注。

公共空间的现实意义在于为民众提供社会交往的场所平台,以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街缘公共空间建设为着眼点进行调查研究,对秦皇岛城市、社会、精神文化、思维方式的发展演变等方面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价值。河北大街是秦皇岛市最重要的主干道路,是联系北戴河区、海港区和山海关区的主要道路之一,在秦皇岛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道路两侧居住用地比重最大,约占46.9%,严重考验着道路的通行量和承载力[1]。面对数量庞大的居住人群和通行规模,于其两侧建设公共空间十分必要。街缘公共空间现状有如下组成:商业建筑群组(单体)形成的公共空间、文化体育公共空间、滨水公园绿地空间、住区层面的公共空间等。层次分布均匀有秩,然而单一空间的规模、数量和分布区位还存在改良空间,各自为战的局面较为明显。本次通过对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街缘公共空间进行基于中微观层面和活动属性的研究,统计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和居民参与度,以求通过局部反映整体,发掘城市街缘公共空间塑造的本质和途径,为完善整个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1 基于活动主体的街缘公共空间实证调研

秦皇岛市河北大街道路两侧产业结构复杂,分布着大学区、商业中心、居住、办公、服务业等各种功能区域,其中公共空间也具有复杂的使用人群与需求。笔者将其街缘公共空间以节点表达,自西向东具体划分为奥体中心开放广场(A)、海螺女绿化广场(B)、汤河滨河公园(C)、四道桥站前绿化广场(D)、乐购主入口广场(E)、新天地购物广场主入口广场(F)、金原商贸大厦广场(G)、新开河亲水景观带(H)、河东老干部活动中心绿地(I)及东港影院场院(J)。

调研针对10个公共空间节点进行统计,在休息日上午10∶00~12∶00内任意取10 min计数1组,每个节点计数2组,以平均每10 min内出现在公共空间内部及附近的人数反映1天中不同公共空间的使用频率和行为强度。笔者将因必要日常生活需求或无目的的经过行为视为通过式活动,将较长时间的休闲、交往等活动视为停留式活动。

通过观察发现,秦皇岛市奥体中心开放广场因靠近大学区,广场内存在大型超市,人群主体为学生,以通过式活动为主(表1);海螺女绿化广场因高架交通体系的影响使得该处公共空间几成孤岛,基本无通过式活动和停留式活动;汤河滨河公园以休闲娱乐为主,民众参与度较高,以停留式活动为主,通过式活动为辅;四道桥站前绿化广场多为等候长途汽车的乘客和途经的市民,活动多为通过式;乐购主入口广场因座椅数量限制,其中24人停留休憩,其余以短时驻足和直接通过为主;新天地购物广场主入口广场因缺乏座椅设施,均为进入商场或穿越广场的人群,基本无停留式活动;金原商贸大厦广场因其已被限定为地上停车场,均为停车人群通过;进入新开河亲水景观带的人有76人,观赏河岸景观和散步健身人群约占95%,以停留式活动为主;河东老干部活动中心绿地由退休老干部和附近带孩子的居民组成;东港影院场院穿越人群占据主要,少有逗留[2,3](图1)。

表1 民众在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街缘公共空间的行为强度 人

图1 民众在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街缘公共空间的通过式与停留式活动比例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发现,不同年龄层的人群对秦皇岛市街缘公共空间的选择有不同倾向:少年儿童多倾向于同龄人较多、拥有足够场地的活动空间,如汤河滨河公园、新开河亲水景观带(靠近幼儿园)、河东老干部活动中心绿地(靠近小学)等;青年人需求多样化、活动丰富化,倾向于热闹、时尚感和时代感较强的空间氛围,如奥体中心开放广场(靠近大学区)、乐购主入口广场、新天地购物广场主入口广场等;中老年人则倾向于在离居住小区较近、环境优美、相对安静与安全的场地中活动,如汤河滨河公园、新开河亲水景观带、东港影院场院等。

2 中微观层面的规划策略

2.1 中观层面:城市近水与远水公共空间分类研究

中观层面的公共空间是一个人工因素占主导地位的城市生活空间体,不涉及整体结构和区域空间布局,也不涉及附属建筑单体和建筑群体的外部公共空间,是介于两者之间、与城市空间形态的肌理密切相关的城市公共空间[4]。因此,在对秦皇岛市街缘公共空间进行中观层面的分类时,选取了其中较为恰当的5处空间节点进行研究:汤河滨河公园、海螺女绿化广场、四道桥站前绿化广场、新开河亲水景观带、河东老干部活动中心绿地。

2.1.1 近水公共空间 实证调研可知,秦皇岛市汤河滨河公园与新开河亲水景观带的行为强度居于高位,而二者分别濒临汤河与新开河而建,在区位选择上存在明显的近水性,这种近水环境极大地吸引了民众自主参与公共交往的主观能动性和热情,使建设公共空间的最终意图得以实现和肯定。扩展到共性问题而言,对于中观层面的城市街缘近水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建设存在以下必要原则[5,6]:

第一,小尺度的连续性。街缘公共空间设计中极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道路与公共空间衔接不当,从而造成原本提供民众交流的空间变成难以到达的荒地。因此,在规划建设街缘空间之前,合理选址十分重要。在易于与周边环境形成连续氛围的地段加大投入与建设力度,在不易融洽环境甚至影响空间使用和交通通行的地段坚决不设计、不建设,避免出现秦皇岛市海螺女绿化广场难以使用的败笔。其次,对于近水空间而言,自然水系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近水公共空间的选址,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中特别是在中观层面的规划中充分考虑道路、其他功能用地与自然水系的关系,为近水公共空间设计留有足够的余地,通盘设计以实现中观层面下小尺度的连续。滨水景观与衔接地带的相互关系成为公共空间兴衰成败的关键。近水公共空间的设计必要时可以在生硬的衔接地段增添过渡空间,如绿篱、公共设施、过渡空地、高程构件等。

第二,亲水氛围的美学特性与舒适度。近水公共空间的吸引力一方面来源于景观的美感与实用,另一方面则来源于亲水氛围的舒适度。建筑设计强调将环境引入建筑,将建筑融入自然。公共空间设计亦是建筑设计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具有近水景观优势的前提下,发挥优势成为近水公共空间设计的重点。这时的公共空间设计绝非停留在建筑设计或者城市规划层面,更多的涉及到人的心理和城市意识形态内容——如何满足愉悦身心、享有城市的需求,则需要将近水公共空间设计成为极具美感与舒适度的城市花园[7,8]。在美学特性方面,可适当采用重复、渐变、特异等构成法则;在公共设施方面,应当增加花坛、假山、水池、长凳、桌椅、雨篷、体育设施等元素。

对比二者,秦皇岛市汤河滨河公园位于汤河东岸,沿河流走势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主要入口设计于南北两侧,与秦皇岛市河北大街主干道路的连接存在过渡空间,同时此段河北大街道路为双向八车道,通行顺畅,避免了拥堵对公园造成的影响。西面后退道路较远,且无开口,形成了两侧封闭的公共环境,这对参与其中的民众而言既有合理的空间连续,又有围合的安全场所。

新开河亲水景观带位于秦皇岛市新开河两岸,沿河流走势呈南北向线状分布,无明显入口,形态为开敞式。因与道路连接极近,虽在景观与道路衔接区域铺设了高程变化的人行道砖石路面,保留道路有树分隔,但过渡设计仍显不足。另外,此段的河北大街道路较窄,常有拥堵现象发生,连续性与安全性均受到较大影响,一定程度限制了民众的广泛参与(图2)。

图2 秦皇岛市汤河滨河公园与新开河亲水景观带公共环境比较

2.1.2 远水公共空间 远水公共空间,这里特指内部无自然水系的城市公共空间。本次调研中以秦皇岛市海螺女绿化广场、四道桥站前绿化广场、河东老干部活动中心绿地为例。参考调研数据不难发现,除海螺女绿化广场外,后二者均有适度人群参与使用。因此,在城市街缘远水公共空间设计方面,应当遵循密集区选址原则:

第一,居住密集区。在居住密集区规划设计公共空间,是以人为本原则的体现。就近选择是人的意识本能,在同等条件下的几种选择,人们更愿意选择距离更近的,捷径行为更易发生。因此,居住区附近的公共空间不仅笼络了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需人监护的儿童,也一定程度上吸引了附近居住的中青年,无形中划分了城市基本公共活动的区域范围。距离居住区相对较远或可达性较差的城市公共空间,即使环境优美也无法形成社会活动中心,凝聚大量人气。居住密集区的城市公共空间在场所精神的营造上也具有显著优势。居住区对公共空间的虚边界作用,不仅限定了实体空间范围,也划定了居民心理亲疏的关系,即对居住区附近公共空间存在心理上的归属感和主人意识,这与对那些距离相对较远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心态截然不同[9]。

第二,人流密集区。人流密集必然具有庞大的参与人群,选择于此规划建设城市公共空间,对于提升城市活力具有积极意义。虽然这种公共空间的归属感不及居住密集区公共空间,但城市参与度远远强于后者,如四道桥站前绿化广场的行为强度约是河东老干部活动中心绿地的14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人流密集区的公共空间虽然参与度较大,但停留式活动的时间较短,停留式活动明显少于通过式活动。因此,在规划设计这种公共空间时,一方面要增加可供停留的座椅设施,最大程度地满足民众停留式活动使用;另一方面要尽量避免建设在交通汇集区域附近,如长途汽车站、火车站、港口码头、飞机场等,流动人口较多易于产生交往繁荣的假象,虽为出行民众提供了休息区域却约束了周边普通民众的使用,混杂的环境也使得有意参与社会交往的居民心存戒备。

2.2 微观层面:建筑外部限定的公共空间研究

笔者这里的微观层面主要针对附属于建筑单体或群体的外部公共空间,即建筑外部限定的公共空间。因此,在对秦皇岛市街缘公共空间进行微观层面的分类时,选取了其中较为恰当的5处空间节点进行研究:奥体中心开放广场、乐购主入口广场、新天地购物广场主入口广场、金原商贸大厦广场、东港影院场院。

2.2.1 商业建筑限定的核心控制型公共空间 商业建筑的现实意义绝非仅仅是实现民众的消费需求,很大程度上也满足了休闲、娱乐等心理愿望。这种行为是主观、持续、随意、无指定目的的。比较而言,商业建筑限定的公共空间更具有吸引力,民众参与的程度更广泛和深入。在微观层面分析,商业建筑限定的公共空间具有绝对的核心控制力。因此,在规划建设街缘公共空间时,适宜充分考虑商业建筑对公共空间的限定作用:退出入口广场,围合庭院,增设便于民众社会交往的基本设施,划定步行街等。以点带面形成微观层面的街缘公共空间系统。

分析本次调研数据得知,商业建筑限定的公共空间的行为强度约占微观层面总行为强度的75.5%。其中,乐购主入口广场的民众参与度明显优于新天地购物广场主入口广场。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公共空间限定区位的不同,另一方面则因为基础设施的建设程度不同。乐购主入口广场位于两条城市主要道路的交叉口(河北大街与文化路,其中文化路为市政府所在道路),且其南(华联商厦)、北(秦皇岛商城、金原商贸大厦)、东(新天地购物广场)、西(金三角购物广场)均存在大型商业建筑,几近商业中心地带,人流量极大;新天地购物广场位于商业中心的边缘地带,且附近道路较为拥堵,严重影响了民众的参与热情,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后者的人气聚集。此外,乐购主入口广场的基础设施数量明显多于新天地购物广场(图3)。

2.2.2 体育、文化建筑限定的偏心诱导型公共空间 体育、文化建筑限定的公共空间,民众行为强度相对较低。与商业建筑不同,这种参与行为更多地带有事件性、目的性、被动性,如举办体育活动、文化展览等。其形成的吸引作用常被看作是对主要社会交往的一种补充,具有偏心诱导的效应[10]。因此,规划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偏心诱导型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建设。选位尽量适度偏远,要与核心控制型公共空间形成呼应,规模适宜,切忌喧宾夺主和并行相悖。

秦皇岛市奥体中心开放广场和河东老干部活动中心绿地、东港影院场院几近河北大街西、东两个端点位置,在地理位置上满足偏心诱导型公共空间的条件(图4)。且前者靠近大学区,后者靠近居住区,又为两种不同人群提供了便捷的交往条件和场所。

图3 秦皇岛市中心核心控制型公共空间分析

图4 秦皇岛市奥体中心、东港影院偏心诱导型公共空间分析

3 交往空间的活动属性分析

笔者调研的秦皇岛市河北大街区域功能混杂,产生了诸多不同的功能单元,交往空间的活动属性也相对丰富。根据扬·盖尔提出的3种活动类型[11],对调研的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街缘公共空间以内的各种活动进行归类,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等3种基本行为(表2)。在笔者所调研的10个公共空间节点中,3类活动发生的频率各不相同,同时每种活动的内容组成也有所区别。必要性活动多发生于C,D,E,F,J,G空间;自发性活动多发生于B,C,H,I空间;社会性活动多发生于A,G空间,且以c,d类型活动为主,模式相对单一。

4 STOB整体公共空间设计方法[12]

借鉴STOB整体公共空间设计方法,即“Small Units To Big System”,提倡将小单元发展模式作为城市街缘公共空间系统完善与设计的基础。抛弃城市背景下传统的大单元区块发展模式,有利于节约城市用地,减少道路用地的浪费,实行适度开发与适度融合、紧凑型的发展模式,深入挖掘、限定、规划更多的城市街缘公共空间,以满足必要性活动的发生,同时增大自发性活动与社会性活动的发生可能(图5)。

表2 民众在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街缘公共空间的活动分类

(1)分析周边环境与区域条件,了解是否存在具有潜能和活力的主要功能单元,如是否存在商业、文化建筑或形成商业区、文化中心,是否位于居住区范围等。适度增加活力单元限定的街缘公共空间,如在秦皇岛市河北大街增设乐购与新天地购物广场形成的商业区各个入口的广场及附属设施,形成商业区连续的街缘公共空间系统。

(2)将完整的街缘环境划分为小型单元,分块统计其中存在的微小或零散街缘公共空间,分析其中存在交往活动的属性,从而决定这些空间的去留。改良或摒弃分布不合理的街缘公共空间(如在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考虑增加立体交通,联系北部居住区以改变海螺女绿化广场孤立的环境氛围或变更用地性质),整合必要的微小、零散空间,适当增加居住区支巷庭院和门前空间的开发利用范围[13]。

(3)利用小单元形成的渗透性支路网,完善区块疏密交通系统,确定疏松交通、密集交通通行空间,为街缘公共空间的选择与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实现大小空间的渗透与呼应。

[1] 王鹤,黄杰锋,孟德光,耿永烈,孔德静.秦皇岛市河北大街公共空间发展调查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6):1-2.

[2] 王鹤,韩雅慧,吕彦明,孔德静.秦皇岛市河北大街公共生活空间模式初探[J].投资与创业,2012(7):60-61.

[3] 王鹤,孟德光,孔德静,等.城市公共空间的质性观察与量性分析——以秦皇岛市河北大街为例[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2,26(3):8-11,57.

[4] 徐宁.中观层面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南京老城为例[D].东南大学,2006.

[5] 王鹤,孔德静,王鹏,等.亲自然滨水景观的设计与研究——以秦皇岛市新开河河岸治理为个案[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10(3):108-110,122.

[6] 方振东,樊振兴,刘婷.工矿企业附属绿地规划设计探析——以京煤集团总部园林景观设计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2):232-235.

[7] 周进.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引导——塑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8] 彭泽群,陈云峰,范昕,等.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城市用地规划研究——以恩施市六角亭—舞阳坝片区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2(3):345-348.

[9] 王超.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性缺失及其治理[D].山东大学,2014.

[10] 徐长兴.文化印迹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复兴研究[D].重庆大学,2014.

[11] 扬·盖尔,拉尔斯·吉姆松.新城市空间(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2] 张彦芝,魏薇.基于市民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J].规划师,2011(4):44-51.

[13] 朱小雷.广州西关公共生活空间的质性观察与模式初探[J].南方建筑,2012(1):38-42.

(责任编辑:朱宝昌,杨静)

Planning Strategy Research of Urban Street Edge Public Space

KONG De-jing1, WANG He1, XU Song2

(1 College of Construction Science,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Qinhuangdao Hebei,066004;2 School of Architecture,Tianjin University;China)

A survey of urban street edge public space of Hebei Street in Qinhuangdao city is conducted. From the meso and micro level and exchanges property, we generalize the basic strategy of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rban street edge public space, and draw STOB design approaches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overall from different parts and discover the design nature and means of urban street edge public space so as to improve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rban public space systems.

Urban street edge public space; Qinhuangdao; Hebei Street; planning strategy

秦皇岛市社科联重点应用性课题(课题编号:201506127)。

2015-08-12; 修改稿收到日期: 2015-11-12

10. 3969 /J. ISSN. 1672-7983. 2015. 04. 012

TU981

A

1672-7983(2015)04-0062-07

孔德静(1986-),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

猜你喜欢
秦皇岛市大街河北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河北农机(2022年7期)2022-10-11 14:10:38
10.河北卷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逛大街
奇怪的大街
孙婷婷
大街上捡来的爆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