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从春
胡适幼年丧父,母亲勤俭持家,对他影响很深。“先母于日用出入,虽一块豆腐之细,皆令适登记,俟諸兄归时,令检阅之。”正是由于母亲的言传身教,胡适一生无论落魄还是得意,始终过着节俭、朴素的生活。
胡适任教于北京大学时,衣着简朴,饮食也很简单。有一次,一个学生来拜访他,吃饭时,胡适的饭桌上仅有一小锅汤菜、一小碗米饭和两个馒头。
胡适担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时,月薪540美元,在当时的美国收入不高。他廉洁奉公,从不乱花钱,总是住最便宜的旅馆。他告诉夫人:“到纽约六个月,只看一回戏,看一回电影,连老朋友过纽约,都顾不上照应。”
20世纪50年代,胡适的生活异常拮据,但他对贫困学子总是倾囊相助。1952年回台湾讲学,他将父亲著作的稿酬又加上2200元捐出来,作为台东籍大学生的奖学金。他曾与一位热心学习的小贩成为朋友,当得知小贩可能患了鼻癌时,就写信给台大医院院长:“这是我的好朋友,一切治疗费由我负担。”这种慷慨和仗义,非常人所能为。
(适用话题:品格、节俭、慷慨、态度、善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