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与评价方式改革实践

2015-03-28 21:35
怀化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考核模块

(怀化学院 生命科学系,湖南 怀化418008)

近年来,从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分析得到,全国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率偏低、就业对口率较低、社会满意度不高。这固然与该专业设置较多有关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该专业在学生能力培养上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学生学业评价标准不科学。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怀化学院从2002年办生物工程专业以来,坚持以学生为本,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教学改革为核心,能力培养为重点,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教学条件改善为基础,依托优势学科平台,通过调整专业建设思路,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学生 “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接地气”的产学研用的生物工程合格人才[1]。经过十几年的大胆探索和实践,改革了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模式、路径与评价方式。

一、构建应用型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炼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能力的内涵

根据生物工程专业跨生物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的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体系[2-3],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三模块四平台”的理论课程体系。“三模块”即:公共能力培养模块、专业能力培养模块、发展能力培养模块;“四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学科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扩展教育平台;以及开放式的“三层次三环节”生物工程专业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三层次:课程实验、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三环节:实践教学环节、生产实践环节、科研能力训练环节。以重点培养生物工程专业六种能力即获取知识的能力、专业实验技术能力、工程应用能力、产品设计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并逐步将其内化到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二、根据能力要求,改革学生能力培养方式

(一)推行学习性教学,强化专业能力模块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为了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对专业能力模块课程,推行学习性教学,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实施小考制度,强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小考的次数按每门课程的学分来计算,原则上为一学分一次小考,督促学生学习,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以改变学生平时不学习,单靠期末考试时的突击记忆所造成的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补考面大等现象,也极大地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二)突出专业发展能力模块中的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

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改革专业发展能力课程教学体系,强调本课程模块的应用性和实用性。该模块理论课实施案例化教学,通过对一至二种具体的生物工程产品生产过程及工艺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这一类产品的生产过程及生产工艺,掌握其中相应知识点,同时能衍生到同类其他产品的生产流程和工艺,甚至开发新产品。不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三)分层次分年级实施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实验技术能力

专业能力实验课程教学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实验习惯。突出学生基本动手能力培养,仪器设备的规范化操作等。对于实验仪器的操作拟采用学生每台仪器考核过关制,并发放相应的考核证书,学生凭证书使用仪器。

发展能力模块中的实验教学采用项目化教学,按照工厂生产的流程,要求学生掌握某一具体的产品从设计、生产、成品整个生产流程及生产工艺。同时要求学生对整个生产流程中的具体工艺提出相应的改良措施,促进了学风的提高。

分年级进行专业及社会实践,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大一的第二学期选择生物工程方面比较典型的企业进行专业认知实习,让学生对生物工程企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大二的第二学期,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参加为时一周以上的企业实践或生产实习,了解企业的生产运行,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大四年级在完成课内学习后,参加毕业实习完成毕业论文。

(四)改革课程设计模式,培养学生生物工程产品设计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产品设计能力,我系针对课程设计在时间上过于分散,各课程设计在知识体系上的一些重复,提出了将两次课程设计合并为一次产品设计,在大三年级进行,时间为三周,要求学生完成产品设计的背景、产品设计可行性论证、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实施(实验室完成或中试生产)等一个工程生产的整体流程,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

(五)实施 “导师制”,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学生在大二第二学期选择导师,实行 “导师制”。导师既要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验,还要在思想上,包括考研志愿的填报、研究生入学复试等进行指导;更重要的是对科研能力的训练和毕业论文的指导,让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论文选题等。学生在大三即进入实验室跟随导师进行科学研究和毕业论文的实验。在实验室里,导师注重学生毕业论文的实验过程,让学生掌握实验设计、实验技能,切实提高科研能力和论文水平。

(六)积极探索与企业、行业联合培养学研产用应用型人才模式,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以学生的就业、创业为导向,培养既有良好职业素质,又有很强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采取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形式,促进学研产用有机结合。我们先后与湖南补天药业有限公司、湖南正清制药集团、湖南正好制药有限公司、湖南博特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洪江华光生物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湘虹葛业股份有限公司、溆浦君健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湖南怀仁药业有限公司、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九芝堂斯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湖南科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七箭啤酒厂、湘潭酱油厂等十五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基地。其中与湖南补天药业有限公司建立的民族医药研究与开发产学研合作基地2009年被确定为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2011年经省教育厅验收为优秀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与怀化正大公司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正大班”,围绕 “正大班”学生的培养,校企双方每年召开两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讨会(现场或网络形式),共同研讨相关专业培养计划与方案,探讨产学研合作项目和方式。学生在完成正常教学计划之外,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每学期进入企业进行社会实践短期训练,探索培养与企业相适应的学研产用应用型人才。

三、依据能力培养的需要,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一)理论课程实行过程考核,发挥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

对专业能力课程实行平时小考制度,并将小考成绩纳入期末考核总成绩的计算。这样有助于推动学生平时的学习,及时学习,及时复习,也打破了以往期末考试一张试卷定成绩的格局。

(二)加强考试改革,实行过程考核的多样化

根据课程的不同,在平时小考的基础上,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还采用课堂提问、学生调查报告、设计编辑手抄报、学生上台讲解PPT、面试等多种考核形式,并将以上考核成绩纳入期末考核进行综合评定。

(三)实验课程重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习惯的培养,采取多元实验成绩考核方法

实验课考核成绩由平时考核60%-70%(实验习惯10%、实验操作40%、实验结果10%、实验报告10%),期末实验操作和理论考试占20%,设计创新性实验占10%-20%,建立 “平时成绩记分簿”,把学生的实验习惯纳入实验考核范畴,制定了学生实验行为18条规定,违反一条扣0.5-3 分,累计扣除10 分后,取消该门实验成绩,并要求重修。

(四)实行实验基本技能考核过关制,强化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生物工程教研室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基本实验技能要求,以及各课程的条件和教学实践制定了“生物工程专业技能规范”和“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技能考核评分标准”。在大三年级第二期,学生完成所有的课内实验后,按照 “规范”开放各实验室一周,让学生复习。然后按 “考核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各项考核。对考核优秀的学生,学工进行表彰,对考核不过关的学生,教研室重新组织考核。考核成绩记入学生的成绩档案。

四、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取得的成效

(一)创新能力突出

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获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国家级1项,省级15项,校级120项,系级200项,获大学生挑战杯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湖南省 “创青春”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竞赛铜奖一项。学生发表论文135篇,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2014年获省级生物工程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

(二)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强

主要体现在学生高考研率和高就业率及高的企业行业对口率,生物工程专业从2006届至2014届共九届毕业生中每年研究生录取率均在40%以上,最高达60%,就业率均在95%以上,专业对口率90%以上。

(三)社会影响大

生物工程专业2005年确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6年确定为湖南省高校 “十一五”重点专业,2008年确定为怀化学院首批特色专业、湖南省高校首批特色建设专业,2012年确定为湖南省高校“十二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来自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数位专家对我校生物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我们湖南西部地区有这样一个教师群体,依托当地自然资源扎扎实实地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学术梯队。学习风气好、教学质量高,能向研究所和高一级学校输送这么多研究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近两年先后有湖南科技大学、吉首大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邵阳学院、长沙学院、衡阳师范学院等6所高校专程来我系就人才培育进行考察交流。人民日报市场报、中国功勋网、湖南日报、怀化日报、怀化边城晚报、中国教育电视台、怀化电视台等7家新闻媒体对生物工程专业的办学进行了专题采访和报道,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专业能力培养与评价方式改革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今后不仅要进一步探索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能力内涵体系,学生能力培养途径,考试评价方式,还要更加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培养专业能力突出、就业胜任能力强的社会需求的个性化的人才。

[1]谭伟平,宋克慧,彭庆文.怀化学院 “三位一体”通适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10):67-69.

[2]胡兴,刘胜贵,皮建辉,等.以能力为主的“三位一体”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3,32(5):85-87.

[3]皮建辉,吴镝,胡兴,等.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探索[J].大学教育,2013(3):20-21.

猜你喜欢
应用型考核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