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红
(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7月发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80.9%的传统PC上网比例。随着4G科技快速发展以及手机使用的普及,手机媒介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其不仅可以进行通话、发送短信,还可以浏览新闻、观看影视、微博微信聊天、订购商品和服务等,可以说,手机已几乎成为网络媒体的延伸,逐步深入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特别是对于使用最多、思想和心理却不太成熟的大学生用户的影响更甚。因此,作为手机主力军的大学生,其媒介素养培育和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大学生手机媒介生存状态使得加强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教育也应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随着4G时代的到来,4G手机不仅在外观、性能、网速等都优于3G手机,而且真正实现了超高速“移动多媒体”数据传输,[1]如可以QQ聊天、发微博微信、浏览资讯、学习、购物、玩游戏、看电影视频等,其已经成为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连的必需品,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手机媒介具有新媒介的普遍特征的同时又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
一是携带方便且使用快捷。4G手机精美又小巧,方便携带,用户可以随身携带随时与外界交流,如手机中的短信、QQ、微信、微博、飞信等交流方式即时、方便、快捷,使其具有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是普及率高且受众面广。现在手机普及率高,作为时代弄潮儿的大学生几乎都拥有一部或一部以上的手机,都接触过3G或4G网络,智能手机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受众群体也变得广泛,那么信息在受众之间就更能急速地扩散与传播。
三是信息传播定向且针对性强。尽管手机媒介的受众群体广泛而且比较分散,但相对于传统媒体及互联网来说,手机采取的是用户一对一的绑定关系,即一个号码对应一个用户,因此其定向性和针对性更加突出。这样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手机媒介克服了传统媒体经常将信息不加区分地传达给受众的劣势,满足了用户对信息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其可以依托网络所能够覆盖到的区域,采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精准地锁定目标受众,将信息以短信形式发送给受众。[2]
四是信息传播的移动性好和交互性强。移动性交互式传播信息是手机媒介传播信息的一大优势。在4G网络支持下,用户可以超越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的限制,利用手机随时随地实现传播信息、与人交流的需要,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观点,真正实现人人都可以是麦克风。
五是网络信息服务功能多样又齐全。4G手机媒介与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传统媒介相结合,衍生出许多增值功能如商务、娱乐、生活服务、科技服务等。大学生使用4G手机既能百度搜索、浏览新闻、阅读小说、收看电影视频,又能登录QQ、微信、飞信、微博等聊天,还可以联网打游戏、微信订餐、淘宝购物等。因此,4G手机已不仅仅是一种通话工具,更是一种集即时通信、门户网站、新闻资讯、影音娱乐、网络购物等于一体的移动综合性多功能媒体,成为人际关系、人际传播、人与社会环境的综合,融合了传统四大媒介的功能与特点的“人联网”。[3]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ture),是由英国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率先提出的后日益得到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重视并于1997年引入中国的一种教育主张,其中文的意思根据不同的语境和不同的应用环境有所差异,包括媒体素养、传媒素养、媒介认知以及媒介识读能力等,而且其内涵与外延也随着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拓展,如与纸质媒体联系在一起称为阅读素养,与影视联系在一起称为视觉素养,与互联网联系称为网络素养等。[4]但至今国内外学者就其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诠释,各有说法。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在1992年提出了笔者认为较为完善的定义,即媒介素养就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顾名思义,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主要是指大学生面对手机媒介信息时的获取、分析、评估和有效传播的能力,具体包括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介的态度和方法,对手机媒介信息的分析、评价能力以及建设性运用手机媒介的有效程度。其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如下三个维度:
1.手机媒介的价值教育:即指导大学生具备甄别、判断手机媒介信息的真伪并评估其意义、价值的能力。这是新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甄别手机媒介的信息是否符合事实和逻辑,评估手机媒介的信息是否具有客观和公正性、是否符合社会主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每天生活在良莠不齐的信息海洋的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2.手机媒介的能力教育:即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介时的各种能力教育,如获取信息的能力、加工处理手机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有效参与信息传播的能力等。创造性地传播信息的能力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一项重要指标,要引导大学生借助手机媒介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以及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使手机媒介成为自己学习、生活的有益工具。
3.手机媒介的道德伦理教育:即指导大学生具备正确的道德伦理观和审美情操,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手机媒介伦理道德品质。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一方面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家有关信息传播、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等相关政策法规,增强对违法信息传播、盗版侵权行为的自律意识;另一方面,提升大学生对媒介道德规范的认知和自律能力,提高对暴力、色情等三俗信息的免疫能力,免受负面信息的侵蚀。[5]
笔者对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媒介素养的一些实证调查报告进行分析、总结发现,目前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不容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危害如下:
1.大学生手机媒介使用不够理性,易导致人际关系错位,集体意识淡漠
随着4G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推广,使用手机媒介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娱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部分学生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甚至超过了8小时,且将大部分时间花在浏览资讯、聊天交友和娱乐购物上,有的同学甚至认为自己已离不开手机,稍一离开就会产生焦虑、紧张、觉得无事可做等负面情绪。[3]大学生过分依赖手机,非理性使用手机,一容易导致人际关系错位,对现实人际交往产生不良影响。大学生过多使用手机网络终端上的微信、微博、飞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与人聊天、交流,过分沉溺于网络空间,会使他们逐渐不懂与现实中的人交往,出现“网聊热,见面冷”尴尬处境,久而久之,他们会逐渐疏离现实生活,进而容易陷入脱离现实社会、成为手机奴隶的危险境地;二容易加剧大学“宅男宅女”现象,也不利于大学生集体意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大学生运用4G手机媒介足不出户便可娱乐、购物、叫餐、交友等,长此以往,容易衍生校园“宅男宅女”,而大学生“宅”在手机虚拟的社交圈中也会导致大学生对集体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的淡漠,进而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大学生手机媒介信息研判能力总体水平不高,易弱化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在4G时代背景下,因手机监管技术、管理措施等相对滞后使得海量良莠不齐的信息泥沙俱下,大学生在选择和使用这些媒介信息时,虽然具有一定的判断、选择能力,能用质疑的态度去面对眼花缭乱的手机媒介信息,但他们在对这些信息进行价值判断时,却大多依据的是自己的喜好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如有调查发现,当遭遇不良信息时,有46.28%的大学生选择立即删除,有32.73%选择不予理睬,20.99%选择可能会转发。总体而言,大学生对手机媒介信息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总体水平仍有待提高。而换言之,仍然有部分大学生对危害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言论缺乏理性分析和正确判断,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弱化了其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3]
3.大学生手机媒介参与度不高,制作和创造能力较弱,易致本末倒置,影响学习
有调查发现,大学生有参与手机媒介互动的积极性,但多是博客、微博、微信、网站跟帖、留言等的简单互动,发起新话题或发表建设性的观点较少,数字媒体内容制作的也较少,仅13.8%的同学表示有参与创造新媒介的活动,[1]可见,当前大学生自主生产、加工与传播信息的应用能力不高,大部分学生利用手机媒介是沉溺于浏览新闻、游戏娱乐、聊天购物等,使得一些大学生的手机媒介行为不仅没能为社会发展服务,也没有服务于自身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反而本末倒置,挤占了学习的时间,分散了注意力,荒废了光阴,影响了学习。
4.大学生手机媒介伦理道德及法律意识薄弱,易导致行为道德失范
大学生对手机媒介道德规范认知总体较为模糊,媒介道德立场较为脆弱,自律意识又较薄弱,对网络安全、侵权盗版等方面的认识不甚深刻,加之当下手机媒介盛行媚俗之风,过分追求娱乐效果和迎合受众的低级品味,甚至通过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展示,刺激受众的视觉和心理需求,侵蚀着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极易导致大学生原有的道德伦理观的扭曲,进而导致大学生认知行为出现偏差,动摇自身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出现违反网络法规和道德的现象。
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也可以为恶服务的工具;如果不加以适当的控制,他为恶服务的可能性则更大,导致凶杀、暴力和色情泛滥,削弱公众的辨别能力和对社会的批评精神,以低俗的内容剥夺人们的闲暇时间,麻醉人的精神等等。”[6]因此,面对4G手机媒介带来的巨大冲击,培育和提升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迫在眉睫。
1.进行师资培训,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强化手机媒介知识教育
一是高校要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轨道,科学设置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编写适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专业教材,教材应多侧重实践,便于学生实际操作,提高其正确使用媒介的能力;二是要培养和提升高校教师的媒介素养。教师是学校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力量,必须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职业培训,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工作,为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人力保障;三是要以课程、讲座等形式强化大学生媒介素养理论教育。一方面可以通过专业教师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理论的教育,如指导学生分析手机媒介现象,引导他们认识手机媒介信息传播的特征等;另一方面可以邀请专业人士举办一些媒介素养教育的专题讲座、媒介应用实践会,让大学生学会充分利用手机媒介资源实现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另外,高校也可以充分利用“两课”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如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对提高大学生手机媒介信息的研判能力及手机媒介信息使用的方法进行指导。
2.善用高校媒介资源,开展手机媒介素养教育的活动
高校内的各类媒介与大学生关系密切,如校园网、广播、报纸、BBS、团学工作微博客等,其既能为大学生普及手机媒介知识,又能成为大学生进行手机媒介实践活动的平台,应善用、巧用这些媒介资源拓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渠道,营造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氛围,一可以通过校园的专题网站、QQ群、BBS、社团微博等培养大学生意见领袖,以真实、客观、具有说服力的信息或观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和道德观。二可以利用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可以让学生参与办报纸、报道新闻等加深其对媒介的性质、特点和运作流程的了解,掌握制造传播媒介信息所需的知识技巧;可以举办相关比赛如新闻评论写作大赛、微电影制作大赛、DV作品大赛或以时事为主题的辩论赛等培养学生分辨、处理评估媒介信息的能力。
3.与大众传媒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参与手机媒介实践活动的平台
高校应与媒介机构尤其是本地媒体集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将大众传媒作为大学生接触和参与媒介实践活动的阵地和平台。一方面让地方媒介机构为大学生提供传媒实践基地,高校可以带领大学生深入地方媒体,如参观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让大学生能直观媒介的制作流程,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定期邀请名主持、名编辑、新闻人物等进校园,与大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既能增加学生对媒介及媒介信息的感性认识,又能让学生在亲历媒介教育活动中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从而提升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不仅是高校教育工作应有的一部分,也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及家庭的支持和努力。高校应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各界以及家庭的交流与联系,呼吁共同参与、打造一个媒介素养教育的立体网,保障媒介素养教育取得成效。
首先,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政策、财政等支持。政府部门应对网络上出现的色情暴力、欺诈、监管制度滞后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对重点领域出现的问题进行监督管理,制定和出台相关网络交易的政策法规,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在整个社会形成强大的法律威慑力。
其次,社会应创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让大学生们感受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媒介素养教育,形成健康的人格。一是传媒行业要加强行业自律,当好“把关人”,维护网络安全,抵制散布网络谣言、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不良网络行为,避免负面效应的形成与扩散;要积极推动媒介素养教育,通过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栏目、解读政府政策、报道正面信息、批评不良现象等唤起公众意识,呼吁全社会关注媒介素养教育,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二是发挥社会专门推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的教育作用,如社会上的各类新媒体素养教育协会、计算机爱好者协会等。通过这些社会组织和团体的自发呼吁、倡导,帮助学生了解媒介的基本知识,理解媒介信息的甄别意义和价值,学习制作和传播信息的技巧,进而发展自我,提升自我。[7]
再次,家庭要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当好孩子的引路人。随着网络、手机的普及,大学生喜欢“宅”在家里,家庭也成为大学生新媒介行为发生的重要场所,因此在家庭和社区开展新媒介素养教育十分必要。学校应加强与家长沟通,引导父母与时俱进接触新媒体,与孩子形成亲情间的有效互动,实现双方关于新媒介知识、技能以及媒介批评意见等的交流和教育,达到共同提升新媒介素养的效果。
大学生能否发挥能动性是高校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介观,有意识地理性面对媒介信息,能认真思考、审视各种媒介信息,而不沦为被动的信息接收器;二要引导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自我学习,主动参与校园媒介活动等多种渠道加强自我实践和训练,掌握媒介使用技巧,提高媒介使用能力;三要加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防止媒介成瘾。如引导同学们组一个自我管理团队,团队成员之间相互监督、相互鼓励、相互促进,进而逐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四要引导学生提升媒介品质,自觉认识到手机媒介的利与弊,扬长避短地利用手机媒介,在没有现实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的虚拟世界中做到慎独、修身,成为遵守法律法规的模范。
[1]周菁齐.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教育[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4,28(1):55,58.
[2]姚真真.基于手机媒体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学理论,2014(18):170.
[3]赖炳根,蒲清平,高微.试论3G手机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0):76.
[4]生奇志,展成.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媒介素养教育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67.
[5]胡佳莹.论4G时代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养成[J].教育与职业,2014(11):171.
[6]袁军.新闻媒介通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230.
[7]石庭.90后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及培养途径探析[J].蚌埠学院学报,2012(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