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龙,滕川川,徐奇
(大连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构成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显示,2013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97.8 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约10 倍。然而,我国物流业总体水平不高,2013年中国物流总成本占GDP 的比重约为18%,而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的比重均低于10%,这充分表明我国物流业还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层次上。为进一步加快振兴我国物流行业的步伐,必须加大物流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力度。
关于物流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众多学者已开始了对该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张大成阐述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论述了走校企合作之路是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1]赵淑雯等针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征,提出在改变物流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机制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型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2]吴静激提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职业需求相符合的“厚基础、宽口径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3]王彩娥探索了工学交替“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的途径;[4]杨华龙等结合卓越计划的培养特点和港航企业对物流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提出对港航特色的物流专业教学的改革建议。[5]本文在分析国内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社会对物流专业人才需求趋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当前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进而研究实践校企“3 +1”定向培养物流专业卓越人才的模式。
我国物流人才的教育培养才刚刚起步,目前物流人才培养普遍存在思想观念落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体系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办学经费短缺及条件不足等问题,导致现有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与实际物流岗位的要求有较大差距。现有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综合能力的培养,此外师资力量的不足、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的落后等因素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毕业生缺乏综合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普遍较差,难以适应岗位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尚未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体系,许多院校虽开设物流专业,但是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力量配备及教材选取等方面自行规划,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仍处在探索阶段,导致培养的物流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物流人才一般可以分成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中层管理人才和基层操作人才三个层次。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许多院校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了物流专业,但由于缺乏详细的市场调查和论证,对物流市场需要何种人才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因此在培养目标的制定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没有形成物流多层次梯级人才培养体系,造成目前物流市场中、高层物流人才的断层。不仅如此,培养目标的模糊不清也导致课程设置的不尽合理,对于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学科的课程设置没有细化,区分度不够清晰,方向不突出,致使高校培养的物流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我国物流教育起步晚,物流学科理论体系尚未成熟,师资力量匮乏,且现有教师队伍社会经验较少,其知识储备大多来源于现有的物流相关书籍,缺乏从事物流的实践经验,“双师型”师资人才短缺,导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都不足。在教学方法上,仍采用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灌输法,这种方法虽能将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但作为物流专业的学生更需要的是针对不同情况解决特定物流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运作中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传统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造能力方面还存在较大缺陷。
物流专业实务性强,对实践教学环节要求较高,然而高校物流教学起步晚,加之教学资金投入不够,硬件设施欠缺,课程体系设置中理论教学所占比重过大,学生不能将所学理论很好地与实践结合,导致学生专业理论基础不牢固,动手能力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学资金投入不够。在实际办学中,物流教育投入未能得到足够重视,此外,作为物流教育直接受益者的物流企业对物流教育也未能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缺乏对高校物流设备投入和物流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支持。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这样的人”的模式。具体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教育自身发展的现实状况,以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为指导,为达成预期目标而以教育目的为导向、以教育内容为依托、以教育方法为手段,并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身心的教育活动的要素总和与过程集合。受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所倡导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影响,人们所选择的据以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以及由现实的环境条件所决定的教育目标不同,使得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多样化的形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各大高校也跟随时代的步伐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上纷纷展开探索,实践中出现的培养模式大致包括:第一,开设各类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基地班”或“实验班”;第二,根据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进行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分类培养或交叉培养;第三,采取中外合作的形式开展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
经济越发展,物流就越重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对外经贸的日渐繁荣,物流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社会对理论基础扎实、实际操作能力强、具备创新精神的应用型物流人才产生大量的需求。因此,在当前新的形势下,高校要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建立起一套可行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时期对物流从业人员的新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为了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必须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建立以知识、能力、素质等为基础的多方面结合的综合评价系统,着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此外,为顺应物流国际化和物流信息化发展趋势,还应注重对学生外语综合能力及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计划的修订和课外相关培训和讲座,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操作能力的目的。
按市场需求与就业状况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以适应新经济的人才需要。根据国家《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提出的发展一体化、专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现代物流业的要求,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等高层次物流人才。以岗位需求设置课程体系,突破单纯以学科为核心来设置课程体系的传统课程结构,实行“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扩大并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将实训活动常态化、具体化,满足学生职场化的实训教学需要。
增加实践课程的教学比重,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实训学时比例需达到30%。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了解物流行业基本工作情况,提高职业素质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此外,在教师授课过程中,设计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实验实训项目,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同时也提高了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资格考试,形成“学历+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培养模式。
物流专业是一个技术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这类专业人才仅靠理论教学是培养不出来的,必须要有实践教学和实习环境的实践经历和感性认识才能造就出来。从2002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重视本科专业教育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并以此为依托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如带领学生深入企业进行现场教学、企业人员为学生讲课(讲座)、征求企业意见制订专业培养计划、订单培养等。加强实践教学已成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而其中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培养的一般培养模式如下:
第一,物流企业深度参与学校课程设置以及教学,通过物流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现身说法,从而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此外,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采用订单式培养,提高毕业生质量,增加就业率。
第二,通过校企合作,改善教学软硬件条件。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有效利用物流企业的先进设施与设备,通过现场教学实现将实验室建在企业,将课堂搬到企业,使得学校既可以节约大量资金,又可以使学生享用最先进的物流技术与设备。
第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校企签约形式,定期分批次委派物流专职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按期轮岗以及时更新教师的知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建设优良的师资队伍。
第四,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的场地和资源,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搭建实习平台,使得学生通过实习基地的锻炼,全面提高实践能力。
校企“3 +1”定向培养模式是指本科学生3年在校学习、1年进行实训。1年的实训期分为上半学期和下半学期:上半学期学生在校统一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以及参加企业组织的教育培训;下半学期学生进入企业实训,学生结合实习期间所参与项目内容,拟定课题开展毕业论文设计。以下以大连海事大学与北京铁路局开展的物流专业毕业生“3 +1”定向培养方案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为增强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缩短大学生就业适应期,提早转变角色、融入企业,一年的实训期内容安排如下:
(1)在校集中学习阶段。此阶段的具体教学安排由学校组织完成,签约的学生可统一编班,统一授课,按照企业要求并经学校同意,适当加入企业所需要的专业课程,学校无法完成的专业课程可由企业派专家到学校讲授。争取在3 个月内,实现学生初步掌握铁路货运组织、铁路物流运输等基本理论知识的目的,达到学校要求的毕业条件和铁路局要求的入职培训条件。
(2)企业培训。此阶段由企业负责组织完成。组织定向生到企业进行教育培训,集中到铁路局党校,封闭式统一管理,模块化教学。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铁路行业以及货运系统的整体概述;入路安全教育;货运中心的简单介绍;货运系统的组织架构和作业流程的介绍;铁路货运改革及未来发展等课题的讨论。培训结束时,针对所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统一考试,考试合格方可参加下一阶段的岗位实习锻炼。
(3)岗位实习锻炼。此阶段由企业负责组织完成。岗位实习期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岗位实习前,企业组织学生签订安全协议,并组织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人身意外医疗保险;二是分配定向生到货运运输主要作业岗位上岗跟班学习,设立专业指导老师,不仅要保证学习内容的质量,更要保证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三是组织学生参与到货运开发项目组的实际工作中,特别是货场改造、渠道开发、组织流程优化等重点项目,使学生充分参与到项目的规划、开发和运作当中。
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就是要让高校走向企业,也让企业走进高校的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将高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融为一体。一方面,学生既能在校学习足够的理论知识,又能积极参与企业的工作实践,使学生在学习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练就了过硬的企业专业技能,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另一方面,打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界限,实现企业资源和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以设备、场地、技术、设施、资金等形式支持高校办学,同时,企业作为直接受益者获得了高校培养的大批优秀物流人才。
(1)加强校企沟通,强化企业实践指导。为进一步增强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应加强与物流企业的沟通与联系,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企业要保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及职业氛围,并安排企业专职实践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现场操作,使企业切实承担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任务。
(2)组建“理论+实践”教学队伍,打造技术骨干型的教学团队。为保证校企“3 +1”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现,传统的只懂理论不懂实践或只懂实践不懂理论的教师无法满足要求,必须打造一支“理论+实践”、专兼结合的技术骨干型的教学队伍。对专职教师要求每年必须进行企业挂职锻炼并经考核合格后才可上岗,对于企业的实训教师必须是具备5年以上职业实践的技术骨干,并通过理论培训及考试合格后才能担任实践指导教师。
(3)“订单式”培养。高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企业参与拟订人才培养计划,配合高校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到企业就业,真正做到以企业为导向。为了保证培养协议严格履行,用人单位、学校、毕业生三方签字确认,如有一方提出违约则须征得另外两方同意,且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交付另两方违约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校企合作制度,以校企“双赢”为目标,才能拓宽物流人才培养的思路。实践证明,走校企合作之路能够让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接受大量的专业技能培训,就业时能够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总之,现代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必须从提高物流专业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根本目的出发,而毕业生的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又是评价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全面实行校企合作,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才能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向社会和企业输送合格的物流专业人才。
[1]张大成.走校企合作之路,开展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师,2011(3):136-137.
[2]赵淑雯,吴占坤,刘航.高等学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22-123.
[3]吴静激.以市场为导向的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市场,2010(28):6-7.
[4]王彩娥.物流专业工学交替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6):91-93.
[5]杨华龙,滕川川.港航领域卓越物流工程师培养教学改革[J].航海教育研究,2014(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