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颜色词文化义的外延论

2015-03-28 05:58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汉语颜色物理

潘 峰

(黄冈师范学院 文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汉语颜色词文化义的外延论

潘 峰

(黄冈师范学院 文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按照王希杰“四个世界”的理论,考察语言事实后可知,汉语颜色词文化义的外延是由物理性文化义、礼俗性文化义、心理性文化和语源性文化义四个部分构成的。前三者是语用义,后者是字源义。心理性文化义主要来自联想象征义、内心情感义和情感倾向义。这四种文化义多是一种基义,而其中的情感倾向义则是一种陪义。

汉语颜色词;文化义;外延

汉语颜色词(包括“物色词”和“色物词”)的文化义就是非颜色义(物理义),是与汉民族文化元素密切相关,由此形成了系列文化词。它们的义位也是由基义和陪义组成,基义由义值和义域组成。[1](p17)其文化义主要表现在义值和陪义上,有时也会表现在义域上。[2](p15-16)按照王希杰的“四个世界”[3](p36)理论,考察语言事实后可知,汉语颜色词文化义的外延是由物理性文化义、心理性文化义、文化性文化义、语源性文化义四个部分构成的。

一、物理性文化义

凡是表示颜色的字面义都不是文化义,但是由物理义带来的认知义或语用义,而不表示颜色义的,本文视为为物理性文化义。如《中国民间故事选·禹王爷和长白山》:“白黑不住歇,一天一夜挑三十担。”句中“白、黑”的义值分别就是:白天、夜晚。这是时间词,不是颜色义,他们就是文化义。这是由光色的物理性带来的文化义。《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没想到这么早竟来了这么多的人,放眼望去,黑压压一片,唧唧喳喳一片……”句中“黑压压”是一个状态词,形容人多或密集。密集的人本是其义域,而这里却成为其义值,原本的物理义是人多看不清楚,视觉难以辨认。这也是由黑的物理特性带来的文化义。《红楼梦》第一二○回:“贾政还欲前走,只见白茫茫一片旷野,并无一人。”句中“白茫茫”形容旷野(义域)一望无边的白(义值),而其蕴涵之义位就是:旷野之阔。这个义位也是由色物词(旷野)的颜色义带来的。这些隐含颜色词语用过程中或深层中义值都是非色彩义,都是由其物理性语义带来的文化义。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有时朱老虎还从旁帮助,鸡毛掸帚和棍子雨点子似的朝她身上落下,打得她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句中“青一块紫一块”,其物理义是肌肤打得非正常的颜色,蕴涵之义值是:伤势很重。这是借物色(表象)来表意,这是一种客观程度大量,也是由物理义带来的义值。还有“红红(的)、黑黑(的)”①(形容词重叠)表示“人的体貌特征”的小量或低量。[4](p145)“人的体貌特征”是其义域,而“小量”或“低量”是其义值。这是由物理性量义演变为非颜色义,有的将此归结为“语用义”(如:李劲荣)。汉语颜色词这些由物理义带来的文化义都有别于字面意义的物理义。这是汉语颜色词文化义的构成之一。

二、心理性文化义

由于自然符号的颜色、自然语言的颜色词都有载体,根据语境或话题,“人们可以用带颜色的词来描述和翻译颜色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另一方面,也由于颜色符号的具象性,在一定条件下,颜色符号能够更简洁直观地表达自然语言所要表达的意义。”[5](p23)这种意义有的是联想象征义,有的是内心情感义,有的是情感倾向义,都是由人们的心理思维(隐喻)或心理认知所产生的,本文都称之为心理性文化义。

(一)联想象征义 人类在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界有规律的颜色符形产生了较固定的心理联想,其思维过程就是隐喻。颜色词通过表达相应的颜色概念而把客体(实象物体)、颜色(自然符形)、主体(抽象概念或情感)三者联系在一起,使颜色词不仅指称了其概念所表达的客体特征,而且还表达了主体对颜色的刺激反映特征。这种刺激反映特征,又往住通过颜色的联觉而产生,它表现在颜色词意义内容方面,就构成了其联想意义。人们由白色联想到纯洁或污染,“是基于人对色彩的联觉和色彩对人的主体影响两方面原因的”[6](p113),也是语境或话题的诱导心理认知而产生的联想义。颜色词联想的结果“既可是实在的物体,也可是抽象的精神观念”[6](p114),前者是具象思维(实物),后者是意象思维(观念)。

颜色词的具象联想义、意象联想义,郭凯军称之为直接性心理感应、间接性心理感应。“颜色之符形的具象性使得符号中的颜色有了语用语境的确定性,从而消去了人们对颜色的个体联想,形成了统一的符号意义。”[5](p70)如蓝色使人联想到具象之物:碧蓝的大海,抽象之后则使人联想到意象之义:深沉、远大、悠久、理智和理想。其联想义具有性差,男性的具象是:夏天的海洋、天空,意象是:清爽、理智、永恒、清高、聪明伶俐;女性的具象则是:海洋、湖、水、秋天的天空,意象是:冷静、气魄、理智、深奥。[7](p77)它还具有双重性,如黑色显得严肃、庄重、刚正、坚毅、高贵,也有让人觉得失去方向、阴森、恐怖、烦恼、忧伤,还会有捉摸不定、神秘莫测、阴谋的印象。

汉语颜色词心理联想义规整化的结果就是其象征义的确立。“由于颜色词的所指远离了其本源的具象,成了一种抽象的概念,所以人们又可以利用各种颜色词与其相对应的物体相关联进行联想,从中获得一种心理反应,在社会约定下产生特定的象征意义。”[5](p26)汉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就是对潜在的得到普遍认可的联想意义的外在语言表达,也是对由抽象观念构成的联想意义的语言表现,就是用客观形象的颜色概念来表现某种抽象观念或思想内容。如:橙色是明亮、华丽、动人之色,绿色是是丰饶、充实、平静与希望之色,蓝色让人感到崇高、深远、透明、智慧。汉语颜色词的象征义存在于辞书中或人们心理。辞书释义时多用“象征”作为标记,如《现汉》[红]义项②③④。[8]

(二)内心情感义 汉语颜色词“能在人们心中产生情感反映,所以也常常被用来表达人的精神状态。”[5](p26)这种“情感反映”就是一种喜怒哀乐惧羞的情感概念。这种情感义的思维认知模式是“取象比类”。“取象比类”是建立在具体性、直观性和经验性基础之上的“象”为出发点的,类推和比喻抽象性事物,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必然世界。人的情感概念是内心深处的东西,外人难以把握,但可以根据经验基准,通过外在的“象”可以去认知或把握。“当描述性短语表达的字面义跟实际意义分离时,我们把从实际意义中抽象出来的基本意义范畴叫意念,从字面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意义模式叫取象,因为它往往具有较强的形象性。”“感情意念的取象也常由表情体和体态构成的‘表情线索’来充当。”[9](p20)如:人的喜悦意念取象可表示为[嘴/张][眼/眯][脸/皱]②。

可见,“象”就是“表情体”和“体态”;“类”就是“意念”,亦即所要表达的情感概念。语言世界里将情感移于颜色词之上是常见的现象,如:金黄的幸福([~/金黄]→幸福)、黄色的沉闷([~/黄色]→沉闷)、土色的忧郁([~/土色]→忧郁)。这是诗歌语言,省略了人们熟知的“表情体”,是将“体态”和情感“意念”一起融入词汇中,构成了一个超常组合,增强了语言的艺术性和可读性。由此可以说,颜色词是一种隐喻化的情感。这就是“取象比类”思维认知模式的具体运用。

表示情感概念的颜色隐喻包括自然颜色隐喻和脸色隐喻,前者具有联想性,后者具有直观性。[10](p90)自然颜色中的彩旗、花圈、鲜血等都可以成为表达情感概念的表情象,可以让人感觉到喜庆、悲哀和恐惧的情感。面部的红青白黄黑紫灰都可以成为表达情感概念的“体态”,这可以从表情象[脸/~(色)]的系列构词得到证实,如:厉色、令色、喜色、嗔色、怨色、怒色、怯色分别表达了发怒、和悦、傲慢、欣喜、不满、怨恨、愤怒、惊慌等情感概念,愧色、鄙色、惭色等表达了羞愧的情感概念。人之情是可以通过面部之颜色符形外露而显现,让人感知、可见。有的叫做“移情”。这些抽象的情感概念的获得是建立在人们共同形成的认知经验基础之上的,从而可以相互交流。

刘云泉认为,文学作品中的脸色绯红、惨白、灰黄、铁青可以表达人物多种情感[11](p135):[脸/绯红]→羞涩/喜悦、激动;[脸/惨白]→紧张/痛苦/绝望;[脸/灰黄]→忧郁/萎靡/愁苦;[脸/铁青]→愤恨/恐惧/凶狠。这也不难看出,同一表情体“脸”表达了不同的情感概念,有的已经词汇化了,被辞书所收录。如《现汉》收录了类似的多个词语。其情感概念图示:[红潮]⟹[脸颊/红]→害羞;[红脸]⟹[脸/红]→害羞/发怒;[脸红脖子粗]⟹[脸/红][脖子/粗]→(很)发急/发怒/激动……[眼红]⟹[眼/红]→羡慕/嫉妒/愤怒。[红眼]⟹[眼/红]→发怒/发急。[灰头土脸]〈方〉⟹[头/灰][脸/土]→懊丧/消沉。

这些颜色词所表达的情感概念已经词汇化了,已经成为颜色词的一种基义,形成了言外语境之义,人们直接可以交际。但是,从这些颜色词也可以看到,表达内心情感概念的表情体,不仅仅是“脸”,还有“眼、头”。如表情象[眼/青]、[眼/白]可以表达喜爱、厌恶两种截然相反的情感概念。

(三)情感倾向义 考察语言事实,有些颜色词本身表示的是物理义,不带有任何情感倾向义(褒义/贬义),但人们使用久了,成为一种习语,自然而然地附带上了内心的积极或消极的情感倾向或评价。这可以看作一种臧否的义位或义位变体。[12](p151)邹韶华称之为“语用频率效应”。[13](p1)如“大白日青天”,这是一个时间词语,人们的习语是:~在家睡觉、~抢东西。这说明不该出现的事情偏偏出现了,这样由指称时间的词语就转化为陈述事情的词语,“大白日青天”就成为一个贬义词。本文也将此视之为心理性文化义的一种。如唐杜甫《观曹将军画马图》“曾貌先帝照夜白”中的“照夜白”本是物色词,这里隐喻为马,特指产于西域雪白而高大的骏马,它超出了一般马的外在特征和内在品性。这里饱含着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陪义)。宋周密《齐东野语·尹惟晓词》“缓传杯催唤红妆”中的“红妆”字面义是红色的服装,这里转喻为“人”,借指着红色服装的人,这是浅层义,而深层义是“美女”(基义)。“美女”之义隐含着一种积极(陪义)的情感义。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我的第一个师父》:“后来,三师兄也有了老婆,出身是小姐,是尼姑,还是‘小家碧玉’呢,我不明白。”句中“小家碧玉”是一个典故,出自《乐府诗集·清商曲辞·碧玉歌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碧玉原为人名。后以“小家碧玉”称小户人家的美貌少女(基义)。这里由专指转为泛指,同样也饱含着积极(陪义)的情感义。

在具体的作品或言语里,汉语颜色词所表达的情感倾向义可以通过语境或话题中相关标识得到确立。如峻青《秋色赋》:“大金师苹果则金光闪闪,呈现出一片黄橙橙的颜色。山槎树上缀满一颗颗红玛瑙似的果子。葡萄呢,就更加绚丽多彩,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象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而那种叫红玫瑰的,则紫中带亮,圆润可爱,活象一串串紫色的珍珠。”句中的“圆润可爱”是个情感概念标,帮助确立了表情象[苹果/黄橙橙][山槎/红][葡萄/绿绿][葡萄/紫中带亮]的情感倾向义。有的语境或话题没有情感概念标记,理解时需要根据认知经验才能确立其陪义。如鲁迅《狂人日记》:“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鲁彦《旅人的心》:“船上的灯笼熄了,白茫茫的水面上只显出一个移动着的黑影。”句中的“不知”、“移动着的黑影”就是非情感概念的语用标。根据认知经验,按照贾彦德的分析方法,可以将其陪义图示[14]如下:

白茫茫:[白]<视>[(白)(一望无际)(水面、雾气)]<情>[颓丧]

黑漆漆:[黑]<视>[(黑)(暗)(↑)(天色)]<情>[恐惧]

从图析可知,“白、黑”分别是“黑漆漆、白茫茫”的基义(物理义),而“恐惧、颓丧”是其陪义。作者选用这些状态形容词,更主要的是表达隐性的情感倾向义。这类颜色词释义时,辞书多数使用概念标。如《现汉》解释“小白脸儿、黄毛丫头、黑不溜秋、红不棱登”时,在义项中分别用了“戏谑/轻视”、“戏谑/轻侮”和“厌恶”以及“难看”等表示情感倾向义的标记词,成为其义位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语颜色词的这些心理联想象征义、内心情感义、心理情感倾向义,并不同在一个层面上,前者是属于思维认知方面的内容,第二者是认知经验方面的内容,而后者是属于认知语用效应方面的内容,但它们都是以人们的认知为基础而形成的,这是从不同角度揭示汉语颜色词的心理性文化义。

三、礼俗性文化义

礼俗性文化义是与社会规约密切相关。社会规约有两类:一是政府通过政令、法律等手段进行强制性的规约;二是文化性的规约,是出自于宗教信仰,或源自于神话传说,或是久而久之的生活习俗的传承。[5](p23)许嘉璐称前者为“礼”,称后者为“俗”。[15]先秦的正色观、汉代的绶采制、隋唐的品色衣、元代的贱业头饰、清代的八旗制和现代的股价颜色以及红绿灯等社会规约,都给汉语颜色词融注了丰富的语义内容。如柯岩《奇异的书简》:“他们不会回头,他们义无反顾,因为他们既看到大会堂里手捧鲜花向他们扑来的红领巾……”句中的“红领巾”不是红色的物件,而是7-14岁的人,且他们在校期间各种表现比较优异。由此,“红领巾”蕴涵的文化义有2个:(隐性时间量)7-14岁的人;(隐性事物量)思想、成绩等比一般同学突出。这种文化义来自社会的规约,是一种制度文化带来的文化义,也是礼文化义。

还有一种俗文化义。婚俗中“红枣”表示的是“早(生贵子)”,“枣、早”谐音,“红”表示喜庆、顺利、成功。再如鲁迅《榜徨·离婚》:“我想你红绿帖是一定已经带来了的,我通知过你。那么,大家都拿出来。”句中“红绿帖”是旧式婚姻所用的订婚凭证,用红纸、绿纸书写。红帖是男家向女家求婚的求帖,绿帖是女家同意的允帖。这是一种民俗规约。

鄂东民俗里,亲人去世后的当年贴白对联,次年贴绿对联(或黄对联),第三年贴紫对联,并在大门上贴上“辞谢”二字。可以从对联的颜色看到亲人去世的时间长短。由此看到用颜色可以标识隐性时间量。白马藏族年青女性帽沿两侧插着长长的白色鸡尾羽,三根表示未婚未许,两根已许未婚,一根已婚。(CCTV-3 综艺 开门大吉 2013-08-08)但网络图片和网络文字是:妇女帽子上的羽毛,一根未嫁、二根嫁人有子,三根当奶奶了。这些物量表示婚姻状态。根据羽毛的根数和认知经验,可以得知白马藏族女性的大概年龄。这些都是一种民俗文化义。

四、语源性文化义

语源性文化义就是字词最原始的、本源的意义,也是汉语颜色词(字)本身固有的语义,有的还与造字义密切相关,多数存在于色物词之中。我们知道,一切颜色词均来自色物词。“原始社会的语言中专名发达、属名匮乏的普遍现象,表抽象的状态义的形容词当产生于大量的名物词之后。”[16](p125)汉语颜色词在取得通名物色词之后,原来的义点有的仍然保持在色物词之中,如:黄。

笔者曾研究“黄”的语源义(“孕妇”)[17]后认为,“幼小、婴儿”是来自“黄”的造字义,与其文化元素密切相关。黄色文化词表示“幼小的”义值,主要由“黄”来承载,但有许多词位变体:始黄、黄童、黄口、黄唇。

《新唐书·食货志一》:“男女三岁已下为黄。”《隋书·食货志》):“凡民始生为黄。”《金史·食货志一》:“金制,男女二岁以下为黄。”隋代男女三岁以下,金代二岁以下,为“黄”。“三岁已下”或“二岁以下”是“黄”的词汇义的概念标。由此可以理解,唐代的“始生”为“黄”,刚刚出生也可叫“始黄”。可见,“黄”表人的年龄界限为:0-3岁,也就是婴幼儿。唐刘禹锡《谪九年赋》:“突弁之夫,我来始黄。”句中“始黄”的义值:刚刚出生,也就是幼小的。“幼小的”的义域不仅仅指婴幼儿,也适用于幼小的动物,如《韩非子·内储说上》“有黄犊食苗道左者”,晋郭义恭《广志》“一岁为黄鹰”中的“黄犊、黄鹰”分别指小牛、雏鹰。

“黄”指婴幼儿,与“童”组合为近义合成词“黄童③”,有时与指代老人的生理特征词“白叟、白颠、皓首”联用,构成联合短语:黄童白叟、黄童皓首、黄童白颠,泛指老老少少。

由此可知,0-3岁的孩子称为“黄”。这时的“孩子”肌体稚嫩,包括口、唇。“黄口”义值为:稚嫩的口,义域为:婴幼儿、幼鸟。《淮南子·汜论训》高诱注:“黄口,幼也。”这是比较模糊的释义。《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五年》胡三省注:“口边曰吻。鸟雏始出巢者,口黄未褪,目之曰黄吻,言少艾也。”这种释义未确。这是一种描述性释义。“鸟雏始出巢者,口黄未褪,目之曰黄吻”,这是描写幼鸟的物理性特征。其实,这也是幼鸟的生理性特征。故“黄唇”与“黄口”同义,转喻“幼儿”。如《淮南子》:“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夏至而流黄泽,石精出,蝉始鸣,半夏生,蚊虻不食驹犊,鸷鸟不搏黄口。”《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五年》:“大单于当以授我,今乃以与黄吻婢儿,念之令人气塞,不能寝食。”句中的第一个“黄口”指幼儿,第二个指幼鸟。“黄吻”指幼儿。 “黄口”还有词位变体:黄口儿、黄口小儿,指代“幼儿”。如《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东门行》:“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三国魏曹丕《艳歌何尝行》:“上惭仓浪之天,下顾黄口小儿。”

婴幼儿出世时间极短,没有什么知识经验,所以,“黄口”隐喻年轻无知、年轻无知的人。“黄口”有时与近义词“小儿、孺子”联用,组合为联合式短语:黄口儿、黄口小儿、黄口孺子,除指“年轻无知的人”的义值外,还有讥笑斥骂的情感陪义。

“黄”还有一个义值:少年,来源(都是转喻义)有二:一是发色的生理特征,二是服色的物理特征(这属于联想义,略)。前者是因为年少而头发未长黑,主要词位有:黄头、黄发,以及词位变体:黄头小儿、黄毛团儿、黄毛丫头,其词位变体都有谑称或鄙称的陪义。黄头或黄毛,指代少年人,他们涉世时间较短,社会阅历不足,人们一般对他们有“未有知识”的认知经验,在这个义点上,犹于“婴儿”。这是人们的谑称或鄙称。由于受指代年轻少女的“黄花”的语义浸润,所以,“黄毛丫头”的基义为:年少,陪义为:谑称或鄙称,义域为:女子。

上述黄色文化词都有幼小之义,都与“黄”的造字义密切相关,也与汉民族的文化元素相关,不是颜色词本身的引申义或转喻义。这也同样说明,汉语颜色词许多非物理性的文化义,与其造字义密切相关。这也成为汉语颜色词文化义的构成之一。

由此可见,汉语颜色词文化义的外延是由物理性文化义、心理性文化义、礼俗性文化义和语源性文化义四个部分构成的。这四种文化义就是剔除“物理义”以后,所有的汉语颜色词的语义,也就是所有非颜色义的语义,所以,本文所研究的汉语颜色词的文化义=汉语颜色词的非物理性语义,二者在外延上是同一概念。凡是含有文化义的颜色词都是文化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通义与文化义兼有的词语的语义区别。从属性来分析,物理性文化义、心理性文化义和礼俗性文化义是属于语用义,而语源性文化义是属于字源义。也就是说,本文所研究的文化义就是语用义和语源义。这些文化义多是基义,而其中情感倾向义则是一种陪义。这些文化义潜显不一地构成了汉语颜色词丰富多彩的语义内容。汉语颜色词文化的构成示意图

注释:

①颜色词的重叠修饰非人对象时,表示的就是高量或大量,这是语法意义,但其颜色义保持不变。这不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②[/]整个称为表情象,“/”左边的词语是“表情体”,右边的是“体态”。

③有的认为,“黄童”的义位为:黄口儿童。“黄口”是儿童的生活习惯(没有刷牙)所致。如果理解了“黄”的造字义,本身就有“稚嫩”之义,就不会有误。

[1]张志毅, 张庆云. 词汇语义学(修订本)[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解海江. 汉语文化词典释义的几个问题[J]. 辞书研究,2012,(3).

[3]王希杰, 等. 三一修辞学与三一语言学[J]. 渤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6).

[4]李劲荣. 形容词重叠式的量性特征[J]. 学术交流,2006,(1).

[5]陈 辉. 符号学视角中的颜色意义[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12).

[6]张旺熹. 色彩词语联想意义初论[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3).

[7]郭凯军. 色彩心理浅谈[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2).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K].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9]马清华. 感情意念的取象结构[J]. 语文研究,2000,(2).

[10]李娅玲. 英汉表示情感的颜色隐喻对比研究[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4).

[11]刘云泉. 语言的色彩美[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

[12]郑远汉. 论词内反义对立[A]. 修辞风格研究[C].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3]邹韶华. 语用频率效应研究[C].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4]贾彦德. 汉语XYY型词的义位[J]. 语文研究,1988,(2).

[15]许嘉璐. 论民族文化的雅与俗[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4).

[16]张博. 汉语同族词的系统性与验证方法[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7]潘峰. 释“黄”[J]. 汉字文化,2005,(3).

责任编辑 张吉兵

G623.2

A

1003-8078(2015)02-0055-05

2014-12-12

10.3969/j.issn.1003-8078.2015.02.15

潘峰(1966-),男,湖北罗田人,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YJ740026。

猜你喜欢
汉语颜色物理
只因是物理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处处留心皆物理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特殊颜色的水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