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3-28 05:29:43王桂丽张雪松
潍坊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财务人员资产

王桂丽,张雪松

(潍坊市奎文区国家税务局,山东 潍坊 261061)

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行政事业单位逐步转变职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对管理者科学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资产的使用情况,发挥资产的作用以及实现预期的效益。所谓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规定,有计划地筹集、分配和运用资金,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财务监督与控制,以保证本单位计划及任务的全面完成。它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单位预算,严格预算执行,完整、准确编制单位决算,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实施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防止资产流失;加强对单位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但是,目前在实际强化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财务人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较为落后。例如:实际工作中,由于某些单位领导的不重视,使得本单位有些已经不适应经济业务的财务制度得不到及时修订;需要用制度规范的经济行为没有相应的制度来制约等等,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有效机制得不到充分发挥,致使有些单位的部分财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违法乱纪行为时有发生。

会计基础工作,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和关键,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就会带来财务管理工作的失误。例如:接受或者开具不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漏填或错填原始凭证;肆意变造虚假原始凭证等等。一系列不规范的行为,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收支情况得不到真实地反应,增加了财务管理和财务核算的难度,妨碍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导致一系列不规范的经济现象的发生,给国家经济建设造成重大损失。

行政事业单位将其他单位人员转入到本单位财务管理岗位的现象一直较为普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财务管理信息化逐步实现,对财务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在具体工作中某些财务和管理人员由于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素质,也没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经验,导致其在处理业务中出现了能力差、素质低的潜在问题,不但不能有效完成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而且还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工作开展造成障碍,甚至出现了管理与业务相分离和脱节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与服务价值的发挥。

(二)资产管理不规范,内控制度不健全,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浪费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来源渠道比较多(政府采购、单位自行采购、上级部门划拨、历史遗留等),资产的多样化,加大了资产管理的难度。有效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以及增值是行政事业单位使用国有资产的前提以及基础,合理有效使用以及管理国有资产能够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但是,由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国有资产管理意识以及法律意识,在资产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资产长期挂账的行为,有的资产实际已经处置,但仍挂在账上,有的购买后长期不入账,规避审计的监督,忽视资产的日常维护管理,缺乏对国有资产使用情况的有效监督与管理,导致资产磨损、毁损现象严重,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无形之中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

内部控制制度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科学化和合理化的基础,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岗位设置上却不规范。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逐步转变,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财务人员受编制影响得不到有效补充,从而致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构不健全。有的单位未能独立设置财务科室,有的单位财务人员存在一人多岗、人员兼职的现象,岗位之间未能起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制约的作用。这些内部控制制度上的管理漏洞,给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提供了违法违规操作的机会。

二、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针对以上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最大程度上减少财务管理风险的发生,须不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及时解决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体对策如下:

(一)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严格按照财政部颁布的有关行政事业单位的规则、准则、制度(《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要求,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例如:预算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内部控制制度、资金管理制度、报销审核制度和公务卡使用管理制度等,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要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的入职门槛,从其专业性、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筛选择优录用。进入单位后要继续督促和强化其不断学习,通过一年一度的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单位定期组织财经法规、财务软件、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的多元化知识水平,培养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也提高与其岗位相关的其他技能水平,培养造就适应现代化财务管理要求的精通技术和理论的复合型人才,从而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财务技术水平。

(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创新资产管理模式,杜绝国有资产浪费流失

内部控制制度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科学化和合理化的基础,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创新资产管理模式。

第一,加强财务管理岗位建设。强化内部控制,要从岗位设置、相互制约、设置防线等方面入手,形成相互监督的岗位控制体系,这是管理的基础。

第二,创新资产管理模式,加强资产的账务管理。在具体工作中,严格按照财务规章制度的规定,做到及时入账和销账,保证资产的账实相符。同时,及时盘活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率。制定计划、规范措施,激活使用效能,引进市场化管理模式,强化资产管理。适时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进行创新改革,鼓励与促进资产占用单位通过资产使用权转让的方式及时将闲置资产转化为有效资源。

第三,加强财务管理系统内部的有效控制。操作和监管在财务管理系统内部是两个不同职位,结合本单位实际,设置操作和监管职位,做到相互牵制,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做相应备份。严格落实账务处理系统内的职责分离,加强系统内的制约和监督,明确权限和职责,保证各个岗位既相互制约又明确分工,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落到实处,防止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

总之,我国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功效的发挥。所以需要从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创新资产管理模式等方面入手,这样才能够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正规化。

[1]惠红.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的比较与选择[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5).

[2]蔡灿娟.规范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农业会计,2010,(10).

[3]王永军.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7).

[4]李龙.中央国家机关后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2,(11).

[5]周慧.探讨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3,(13).

[6]王文萍.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9,(11).

[7]金明玉.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现代商业,2009,(1).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财务人员资产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6:52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经营者(2018年24期)2018-12-07 17:45:22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商周刊(2018年19期)2018-10-26 03:31:24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中国盐业(2018年13期)2018-10-26 01:13:04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12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能源(2017年7期)2018-01-19 05:05:02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学习月刊(2015年14期)2015-07-09 03:37:52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当代经济(2015年20期)2015-04-16 05: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