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常飞,白倩
(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北 承德 067000 2.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河南郑州450000)
王松泉阅读教学思想的定位研究
刘常飞1,白倩2
(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北 承德 067000 2.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河南郑州450000)
本文从王松泉阅读教学思想的客观载体,王松泉阅读教学思想的实践品质,王松泉阅读教学思想的理论建构三个方面,探究了著名教育家王松泉的教学思想。
王松泉;阅读;教学;定位
王松泉,现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全国语文教学论学科3名二级教授之一。从事语文教育与研究50多年,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其研究涉及语文课程论、语文教材编制、语文教学方法、语文教师培养等众多领域,并在每一领域都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几十部专著,几千篇论文,多部教材共同构建起王松泉语文思想的大厦。王松泉先生为推动当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阅读教育源远流长,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对阅读和阅读教学的研究,古今中外从未间断过。然而很少有人以阅读教育的全过程、阅读教学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多角度审视、全方位研究并阐明其规律,从而建立起阅读教育的理论体系。从这个角度而言,王松泉阅读教学思想,不但提升了阅读教学研究的理论层次,而且扩大了阅读教学研究的视野。
王松泉先生已出版的语文教育专著达11种,主编全国高校语文教学论通用教材7种,主编全国高校协编教材等教学用书30余种,在《新华文摘》《教育研究》《人民教育》等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他为我们建构了一套丰富而严谨、科学且深刻的语文教育教学理论体系,为我们提供了语文教育及阅读教学理论的宝藏与源泉。
(一)影响中国20世纪的教育大著
王松泉围绕阅读教学,依据他丰富的教学实践和深邃严密的理论思维,撰写了《阅读教育学》,被誉为阅读教育学研究的开创性成果。《阅读教育学》以阅读教育的全过程、阅读教学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多角度审视、全方位研究了阅读教育的现象,阐明了阅读教育的规律,首次建立了阅读教育的理论体系。
王松泉还进一步基于对语文课程中阅读教学内容及教材的关注,撰写了30余万字的《阅读教材论》,从宏观和微观、认识和实践、纵向和横向等不同的角度,多层次、全方位论述了阅读教材的历史和现状、本质与现象、内涵与外延,反映了王松泉对语文课程中阅读教学内容与教材的全方位思考。该书的出版既填补了语文学科教育学中的空白,又填补了阅读学的空白。
王松泉上述《阅读教育学》和《阅读教材论》两部专著,不仅是其阅读教学经验的描述,更有对语文教育特别是阅读教育规律的理性认识,因而具备了体系的系统性和内容的完备性,堪称经典。
(二)风靡全国的“板书学”
板书,与阅读教学密切相关,长期以来,绝大多数教师只不过是简单的把板书当作教学的辅助手段而已,很少有人进行专门的长期的研究,更没有人把它当作一个独立的学科来看待的。但是王松泉在《语文教学法中一门新的学科——“板书学”浅论》中,率先提出了建立语文教育板书学的大胆构想,在他的倡议和组织下,在语文教育界前辈朱绍禹、钟为永和于漪等支持下,1989年,全国语文板书学研究中心在武汉成立。此后,“中心”多次组织学术会议,出版论文集,推动了语文板书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最终浇灌了我国语文园地里的一朵奇葩——“语文教育板书学”。
王松泉先生的语文教育板书学研究由20世纪80年代起步,从简单的单幅课文板书设计开始,逐步形成整个单元、整册课本、整套教材、整个学段的课文板书设计,其研究由初中课文板书到高中,旁及小学阶段,研究的视野迅速扩大,研究的程度也渐次深入,显示出一个清晰的研究轨迹。如果从1985年他的第一本《初中语文板书集》正式发表算起,截止1990年3月由大连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育板书学》,经历了5年左右时间,语文教育板书学的学科框架基本确立,其研究逐渐成熟。我们称王松泉为语文教育板书学的开创者,当今优秀的语文教育的改革家,是当之无愧的。
(三)语文教育学科大系构想理论
以阅读教学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化的语文学科教育,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这是作为高师院校的一门必需的专业课程和一门独立学科成熟的标志,“这种体系既包含学科本体上的理论结构,又是包含着具有众多分支学科的学科群体的科学大系”。[1]而“所谓的体系,指的是若干对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有机整体”。[2]
王松泉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表了使整个语文教育理论界为之一震的《语文教育学学科大系构想》。他以语文教育学学科的现状、学科理论本身的发展以及学科发展的国际环境为背景,根据科学的分化综合法和移植法的原理,大气磅礴地提出了建设语文教育学科系统的宏伟构想,为语文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勾画出了一个宏伟而清晰的蓝图。他说:“当我们看到在当代学科发展的大趋势中,由于学科综合以及移植而产生了诸如边缘学科、综合学科等大量交叉学科的时候,我们对于语文教育进入高度发达的阶段时将拥有上百门分支学科将同样一点不会大惊小怪。我们所构想的语文教育理论体系,就不可能不是一个学科宏富、纵横交错,互为渗透而又基础雄厚、独具特征的系统工程。”[3]很明显,语文学科大系的创建,离不开语文学科自身与哲学、心理学、语文学、教育学等理论的支持。从大系的内容看,它是将语文学科与哲学、教育学、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技术学等要素进行了整合,从而实现了新的理论建构。它在注意宏观上彼此关联的同时,又强调了微观上的实践指导,结果是不能不分成不同层次的分支学科。所以说,“大系”是一个关于语文教育学的“宏伟”的规划蓝图!
王松泉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收获了一系列硕果——《语文教育学板书》《阅读教育学》《阅读教材论》《语文教学心理学基础》《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以及相关的《语文教学概论》《学科素质教育艺术论》《语文课程教学概论》等。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又能指导实践,这个真理几乎人人皆知。但真正做到用正确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又在实践中自觉地去验证和发展理论,却并非易事。王松泉在教育园地里辛勤耕耘了50余个寒暑,闯出了一条由普通教师成长为著名学者的道路,也展示出了自己的独特的教学实践品质。
(一)独具匠心的板书设计
板书是微型的教案,是课堂教学的“眼睛”,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王松泉多年来致力于阅读教学方法的探索,潜心研究语文板书学。他认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审美享受。在王松泉的语文课堂上,他设计的板书图示往往超凡脱俗,独具匠心,富于感染力。一篇课文,一经他提炼浓缩,文章的结构纲要、脉络层次、思想内容等,就简明、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
(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王松泉丰富多彩的阅读教学方法源自于他对课堂教学本质和教学规律的不懈探索、全新理解和深入把握。课堂教学要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里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这是王松泉优化教法的目的。课堂上,既要传播知识,又要训练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种综合性的教学目标的实现,要靠阅读教学方法具有立体化的弹性展开。王松泉老师讲课,如同演员把剧本搬到舞台上一样,把“死”的语言文字,讲得可以使人捉摸、领会,赋予“活”的生命力。
(三)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
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体现,是现代人类个性品质的核心和灵魂,是个性中最富有活力的因素。王松泉不但经常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敢于创新,而且从自身的写作创作和教学的过程中都一致贯彻创新思维。例如在讲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清明》时,一首诗,王松泉引导学生分析出四种各不相同的意境,并赋诗四首相应不同意境,阐述不同的观点,在赢得学生满堂喝彩的同时,不但使学生获取了知识,开发了智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才能。
(四)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4]王松泉就非常注重以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获取知识,学会做人。听王松泉老师的课,会让你感到如沐春风,陶醉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把知识传授、思想启迪融入于情感表达,让人在潜移默化中获取知识、获取思想、获取人生的宝贵财富。
以视野开阔、思想精密、善于建构体系的王松泉先生,在阅读教学思想理论的体系结构设计上,又一次表现了他的才华和风格。阅读教学给我们提供了层次不同的研究课题,每个领域的研究者都在这些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然而,王松泉的阅读教学思想理论,在这一研究领域跃入了一个新的层出。
(一)全方位多角度的理论视野
王松泉先生从纵向、横向、立向三个向度建造了阅读教学的整体结构框架。纵向指的是时间序,即阅读教育的历史发展,以阐述我国阅读教育史为主,兼顾外国教育史。横向是指空间序,即阅读教育的领域范围,以学校教育为主,兼顾家庭、社会的阅读教育。立向指的是层次序,即阅读教育的层次区分,以中小学阅读教育为主,兼顾学前、大学和成人的阅读教育。这种全方位多角度的理论体系设计,不仅是阅读教学研究范围的扩大、理论的升华,而且是以研究整个阅读教育过程为特征的更高理论层次的学术追求,从而建构起了较为严整的理论体系。
(二)多光源聚焦的理论功力
阅读教学本身是由多种因素结合,多方面内容组成的活动过程。对于这样一个结构复杂而又具有动态变化的社会现象,用单一的教育理论去进行研究,是远远不能适应的,它需要吸收多种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王松泉先生的阅读教学理论是将阅读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美学等学科融为一身,集多学科知识理念探讨阅读教学的规律及其内容。作者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在迁移的过程中再造。这种思维能量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它可以使我们控简驭繁、实现相关学科之间投桃报李的正反馈。
(三)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
王松泉在研究过程中的创新性,不仅体现在理论研究领域,还体现在理论成果的表达方式上。他一改学术语言深奥、晦涩的面孔,在保持理论严谨、用字考量的同时,还制造出一道别致的风格,以隽永的诗句作为标题。在论述的时候,不但穿插新颖的图表,还添加了结构示意图,体现了学术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这些都能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理论与实践并举和共生
理论研究的价值在于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王松泉阅读教学思想理论结构中,专门研讨了指导语文教育及阅读教学实践的“阅读教学法”,推出数量众多、方法各异的合适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这对于阅读教学既有指导意义又有研究价值。更为可贵的是,王松泉先生还从理论高度提出了改革当前阅读教育实践的新战略,包括开放战略、优化战略、求实战略、治本战略、更新战略等。开放、优化、求实、治本、更新,五位一体,互为因果,从而实现了阅读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融通转化。
总之,在我国当代语文教育界,可以发现如王松泉这样比较特殊的人物:没有高学历的资本,却在语文教学中脚踏实地,用自己的实践探索并总结出了语文教学规律;与此同时,他在语文教学改革与实验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创性的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工作,提出了具有推广价值的语文教学模式,建立了各具特色的语文教育理论体系,从而使他在语文教学实践和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他的教学阅读思想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1]王松泉.语文教学探步[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18.
[2]周庆元.学科教育学科架构简说[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1):29-35.
[3]王松泉.语文教学探步[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24.
[4]赞克夫.教学论与生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16.
G521
A
2095-3763(2015)04-0108-03
2015-04-27
刘常飞(1973-),男,河北省围场县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秘书学。
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40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