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物联网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5-03-27 15:48王淑荣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5年9期
关键词:辽宁联网领域

■王淑荣

物联网是一个涉及行业多、产业链复杂、技术含量大、空间分布广的产业。物联网的发展与产业内的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的空间分布,即产业集群,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在考察了包括美国、日本内的10个国家的100多个优势产业后,提出了评价产业优势的钻石模型。钻石模型是一种用于分析产业集群的工具,它由4个基本要素和2个变量构成。4个基本要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及竞争对手、相关及支持产业;2个变量包括机会和政府。物联网产业自身的属性决定了钻石模型是分析特定地区物联网产业的重要工具。

辽宁物联网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物联网教育与科研有待加强

对于物联网产业,生产要素主要是指知识和技术等智力因素,因此科学研究与教育的开展程度与深度直接决定了物联网生产要素的质量。

1.物联网教育与产业发展脱节

辽宁拥有高校70余所,其中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近20所,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其中不乏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211”、“985”名校。2011年,全国共有59所高校开设了物联网专业,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和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相继开设了物联网专业课程,但从其开设的专业领域来看,其培养目标主要以物联网技术应用、技术研发、物联网项目实施等物联网应用人才为主。从物联网产业的特点来看,其发展需要三类人才的支撑,分别是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服务型人才。物联网人才质量对物联网产业发展具有关键的支撑与促进作用,从价值链角度来看,辽宁高校和物联网人才培养以技术应用和技术研发为主,从事物联网的政策研究及行业标准制定的研究型人才匮乏,而围绕物联网发展面向企业、社会进行推广和普及的应用型人才也显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

2.科学研究开展广度与深度不足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高校共资助开设了19项有关物联网的项目;2014年,共资助开设了31项有关物联网的项目。2013全国自然科学基金共有来自10个省(直辖市)的19项涉及物联网的项目。2014年全国自然科学基金共有来自14个省(直辖市)的31项物联网项目。在2013获批的19个项目中,大连海事大学审报的《语义物联网的语义协同机理及其应用模式研究》获得资助金额80万,成为单项获批金额位列第4的项目;在2014年获批的31个项目中,东北大学申报的《分布式智能协同控制与优化理论及其在电力物联网中的应用》不仅在单项课题中获得的金额位居第一,而且辽宁省在各省 (直辖市)的加总金额中位列第一,占该类项目资助金额的21%,说明辽宁高校在物联网科研项目的研究领域和科技含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不足之处在于科研项目数量较少,仅限于少数高校,研发涉及的高校广度不足。

(二)物联网需求未得到有效的激发

1.与支柱产业的对接应用有待开发

物联网是为其他行业提供物物连接、为客户提高附加值的应用服务,只有与具体产业紧密结合才能体现出其应用价值。智能交通、智能旅游、智能物流由于行业特点与物联网有着较好的接入点,但在技术与重大突破、服务无重大改进的情况下,其市场利润并无大幅度提升的可能性。由于行业先行者拥有了规模经济及知名度效应,行业跟随者很难在短时间内赶超。辽宁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主要是集中于当前应用比较成熟的交通、社区、医疗和旅游领域,辽宁从事物联网下游的企业从数量和规模上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这些相对成熟的领域很难获得竞争优势。

2.个人开发领域不足

辽宁物联网在智能社区、智能交通、智能旅游、智能水产、智能安全方面有一定的应用领域,但在个人应用领域起步较缓。随着互联网用户普及率的增长,个人消费将成为物联网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2014年辽宁GDP在全国位居第7,全社会消费总额位列第8,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列第11,虽然GDP增长率仅为5.8%,相对于其他省份增长缓慢,但全社会消费品总额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2.1%和9.6%,这些都为辽宁物联网在个人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从事物联网的企业,应积极从业务流程的角度分析,找出业务流程中与物联网衔接的环节,为与个人消费领域的企业提供解决方案。

(三)缺乏龙头企业的引领与示范

国内物联网龙头企业主要集中于环渤海 (辽宁、山东、京津冀)、长江三角洲 (上海、浙江、江苏)、珠江三角洲 (广东、福建)三个地区。从物联网的省际发展来看,环渤海地区主要以北京为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浙江和上海普遍发展较快,珠江三角洲以广东深圳为核心发展区。中西部地区则以湖南为核心发展区域。长江三角洲的物联网发展主要集中于产业链的高端环节,江苏浙江上海均有多家上市公司,环渤海物联网发展区域以北京为核心,辽宁目前只有东软股份一家具有物联网概念的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系统集成与物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其业务领域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从业务规模和利润环节角度较难产生对物联网的引领、示范与辐射作用。除东软股份有限公司外,辽宁物联网企业普遍规模小、知名度低,对区域内的物联网产业集群促进作用不明显。

(四)物联网产业园区作用发挥不明显

产业园区在创造聚集力,通过共享资源、克服外部负效应,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全国各省市已成立了多家物联网产业园区,典型的物联网产业园区主要集中在江苏、四川和广东等地区。物联网产业园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物联网产业园区是实现对外交流合作的一个良好平台,产业园区在帮助园区内的优秀企业引进资金、管理和技术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沈阳物联网产业园区于2014年9月开园,总占地500亩,建筑规划面积60万平方米,项目一期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目前一期正在建设当中。辽宁物联网产业园主要体现在对研发及人才培养的政策优势上,而对于统一的物联网终端管理、精细化的物联网交换服务、电信级的物联网信息监管、物联网网络系统测试和验证检测、物联网共性技术工具库和解决方案库的提供方面没有太多的涉足,因此很难产生物联网产业园低成本、高复制性的优势。

(五)政策前瞻与引导作用发挥不到位

2011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该规划从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形势、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在该规划的框架下,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从自身发展的特点出发,制定了适合当地发展、有侧重点、有针对性的物联网发展规划。辽宁目前尚未出台有关物联网的规划,2008年出台的 《大连市进一步促进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与物联网产业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但物联网产业涉及的相关领域更广、产业链更长;另一方面,这些扶持政策更多的是倾向于一些规模较大、拥有较强实力的 “精英”企业,所扶持的企业为“员工规模在500人以上的企业,年员工数量增长超过20%”、“年销售额超过4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一些规模小、实力弱的企业由于政府的扶持门槛较高而无法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

(六)缺少致力于物联网安全性的公司

物联网相较于传统网络,其感知节点大都部署在无人监控的环境,具有能力脆弱、资源受限等特点,传统网络安全措施不足以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从而使得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具有特殊性。辽宁在网络安全方面有突出市场表现的企业是东软集团。赛迪顾问发布的 《中国网络安全产品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东软在中国网络安全防火墙市场连续8年品牌排名第一,信息安全主流产品FW、SOC、IDS市场占有率全部进入前三名的安全品牌。2012年度,东软签约国家财政部、国家工信部、国家电网等多家客户,进一步巩固市场占有率。但是,从物联网对于信息安全的需求而言,该领域还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未被满足,辽宁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的公司数量、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意味着辽宁物联网相关企业可以信息安全方面获得较大的市场发展机会。

辽宁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分析

(一)加强物联网领域的人才培养与科研投入

1.加强物联网人才的全方位培养

对于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也应该遵循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规律,根据人才需求类型,分层建立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建设方向。根据国内通行的大学分为类形式,理工类大学可分为 “中国研究型”、“行业特色研究型”、“区域研究专业型”、“专业型”和“应用型”五类。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211、985学院拥有良好的计算机与通信基础,是辽宁培养研究型人才、服务于自主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大连工业大学等院是培养物联网应用型的主要基地;此外,辽宁还拥有大连软件职业学院、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沈阳北软信息学院等多所职业院校,可以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开展物联网辅助型人才的培养。

2.加强对物联网科研的投入

辽宁对获得国家物联网资助课题的金额方面居全国前列,但科研项目数量并不占优势,应增加省、市级科研立项,设立物联网研究课题,形成物联网研究团队,加大物联网R&D支出,围绕辽宁经济发展特点与物联网的切入点进行重点科学研究。建立辽宁省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尤其是针对工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对辽宁省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创新项目、重大产业化项目、重点应用示范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给予资金支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二)有效地激发物联网应用需求

1.开拓物联网在支柱产业中的应用

物联网是应用信息通信技术的最新产物,可实现智能化的实时管理和控制,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率,物联网只有与其他产业进行有效的融合,才能不断提升信息产业综合竞争力、培育新增长点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基于辽宁物联网的发展现状,不可能将其应用到所有领域,而是选择辽宁重点的产业领域进行渗透。装备制造业、冶金、石化、农业是辽宁的四大支柱性产业,其中装备制造业和农业与物联网具有较好的融合点,通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业、农业与农产业品加工历年的增长率均超过了全国的平均增长水平。

2.促进物联网技术在个人领域的应用

2010-2014年辽宁服装产业基本上保持10%左右的增长,从2011年逐年有回落的趋势,餐饮企业增长率维持在8%~14%的范围内,建筑装潢业在2012年高创下了高达69%的增长率,但在2013-2014年度维持在10%的左右,旅游产业增长相对平稳。从事物联网的企业,应积极从业务流程的角度分析,找出业务流程中与物联网衔接的环节,为与个人消费领域的企业提供解决方案,从而有效地促进消费升级,提高用户的附加价值。

(三)培育物联网龙头企业

1.提高对龙头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

政府应选择在RFID、传感品、软件及电子信息制造领域拥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资金的扶持,对于企业潜力的界定可以通过技术、人员规模及产品竞争性进行界定。另一方面,对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具备一定上市条件的企业进行上市扶持。因此,资金支持范围可分为专项资金和上市扶持资金。专项资助应选择资质良好、银行信用等级高、科技开发能力强的企业进行资助,而对于上市资助,可根据上市不同阶段 (改制阶段、辅导阶段、申报阶段、股票发行及上市阶段)进行不同程度的资助。

(四)强化物联网产业园区的配套服务功能

辽宁的重点建设好省级孵化器、加强重点服务中心和科技中心建设,依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建设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公共智能平台,实现共性支撑、国际认证的各项服务,形成支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体系,从而促进产业资源共享与高效利用。在发展规划上,应依托沈阳和大连在软件信息产业方面的优势,构建服务于物联网嵌入式平台、系统集成的特色物联网园区,着力发展物联网先进设备制造业和高端软件业,培育壮大物联网信息服务和平台运营业,打造物联网高端新兴产业集聚区。同时加快辽东、辽西、辽北三大信息产业带发展,发挥各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载体作用,壮大物联网配套产业、应用产业和支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物联网信息服务业。

(五)提高政策扶持力度

辽宁在物联网发展上,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特点,沈阳在传感器、电子产品和软件、系统集成方面有良好的基础,大连的优势主要集中在软件开发方面,而以鞍山、抚顺为代表的城市在工业应用方面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辽宁物联网的产业布局不仅要在空间上进行规划还要在时间上进行合理规划。从产业链角度,上游RFID的市场需求潜力最大,但由于其技术含量较低,在位企业较多,珠江三角洲的大批企业在市场份额上已经占有相当大的优势,辽宁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赶超。因此,针对辽宁物联网已有的产业基础,在重视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上,产业园区应着重发展物联网中游的嵌入式软件及系统集成业务,有效地发挥比较优势。

(六)加强物联网安全产品的开发

物联网相较于传统网络,其感知节点大都部署在无人监控的环境,具有能力脆弱、资源受限等特点,并且由于物联网是在现有的网络基础上扩展了感知网络和应用平台,传统网络安全措施不足以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从而使得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具有特殊性。目前物联网的安全产品还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信息安全需求巨大,但缺乏龙头企业,任何一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不超过10%,而且在物理产品安全领域存在未满足需求,辽宁RFID生产厂家较少,且处于RFID生产领域的不同环节,除东软股份外,其他规模均较小,如果能在RFID领域提高安全防护性,有望成为产品的重要竞争力。辽宁物联网在传感器领域拥有优势,在RFID处于起步阶段,这些领域将成为物联网安全领域的重要利润增长点。

猜你喜欢
辽宁联网领域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辽宁之光
《物联网技术》简介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辽宁舰
抢占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