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瑱
(扬州职业大学财务处, 江苏 扬州225009)
根据2014年3月国家工商总局组织的相关研究,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各类企业中,小型微型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76.6%。将4 436.29万户个体工商户纳入统计后,小型微型企业所占比重达到94.2%。我国就业人数达7.67亿。其中1.5亿是由小型微型企业吸纳的,占比例为19.6%。而新增就业和再就业人口的70%以上集中在小型微型企业[1]。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表示,中小微企业大有可为,要扶上马、送一程,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
我国先后于2013年7月和8月,下发了《关于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通知》及实施细则,规定:“自2013年8月1日起,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暂免征收增值税;对营业税纳税人中月营业额不超过2万元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暂免征收营业税。”国家为了支持、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制定的免税和减税政策,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给予政策支持,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小微企业稳增长、扩就业的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小微企业为大中型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产品和服务,并且许多小微企业直接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极大地方便了日常生活。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就成为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对于吸纳就业、服务和发展经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小微企业敏感脆弱,易受外部环境变化影响,但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进取精神。为了小微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政府从税收等方面制定了减免和引导政策。小微企业必须使用好这些优惠政策,为自身的不断发展创造资金优势。但是,税收筹划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目前还有许多小微企业没有完整理解其重要性,没有掌握税收筹划的常见方法和措施。同时,小微企业通常缺乏专业的财务人员,难以顺利实施税收筹划,这些,都限制和影响了小微企业税收筹划的正常开展。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以现行税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暂行条例、规章办法等为依据和准侧,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事先安排,合理优化纳税方案,以实现减少税负、延缓纳税、提高纳税人整体收益的目标。税收筹划的显著效果是税负的合理降低,所以通常也称为合理避税。
企业为了做好税收筹划工作,必须请专业财务人员根据企业自身生产经营及人员情况,根据政府发布的现行税收和财务政策,设计多种纳税方案,择优选择其中一种。要完成税收筹划工作,要求企业相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国家税收相关政策,这些体现出企业具有很强纳税意识[2]。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其主要的追求目标,提高经营利润是现实目标。企业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需要节省每一笔开支,税收当然交得少一些更好。这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条件,提高今后纳税能力的基础。企业进行税收筹划,进行合理避税,是纳税意识增强的结果,是提高企业经营和管理水平的一种措施。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依据现行税法,运用纳税人的权利,为了减轻税负,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出多个方案,择优选择。税收筹划的前提是遵守税法,即自觉执行政府发布的税收相关的法律法规。
税收筹划以现行法律为依据和准绳,纳税主体权衡守法与违法的不同代价和收益,从而选择守法还是违法的经营方式。当税收法律宣传深入企业,税收理念深入人心,税收法制强制力得以强化,税务机关加大违法查处力度,税法遵循就称为唯一选择,这时,税收筹划就自然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了。纳税人依据税法及其相关规章等,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利用税法赋予的权利选择税金支付最小的纳税方案,得到税务机关的肯定,税务机关减少查处违法案件的征税成本支出,形成征纳和谐的局面[2]。
企业自觉纳税影响着税收筹划的开展,只有当纳税主体的税法遵从度提高到一定高度之后,才会出现与税法立法精神相一致的税收筹划。企业把税收筹划搞得好,往往自觉纳税也比较强。
税收筹划的成功,首先需要企业财务人员根据企业的自身生产经营情况设计和优选税收筹划方案,接着需要把这些方案同税务部门的技术人员咨询和评判,查看有无违反税收等相关政策之处,取得税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然后,企业财务相关人员最终选定税收筹划方案,完成具体的纳税行为。从这个过程看,税收筹划的过程,就是企业同征税机关专业人员的合作的过程。所以,成功的税收筹划,可以促进企业和征税机关的和谐相处。
作为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为了促进企业顺利纳税,有必要根据国家税收政策和专业知识协助企业的财务人员确定税收筹划方案,这样也可以促进征税机关顺利完成税收征纳工作,做到企业的税收应缴尽缴,提高国库的收入,避免偷税漏税,同时,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征税机关税务人员在对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查看和分析比较的时候,就属于服务于企业的过程。为了服务好企业,要求征税机关的技术人员熟练掌握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和减税措施,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这就要求征税人员提高专业水平,同时,还需要形成耐心细致的服务意识。这就是践行“三严三实”工作方式,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具体体现。税收征管人员在税收筹划方案比选的过程中提出的一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建议,为企业减少和避免税金浪费,就是服务于企业的具体表现。税务机关有必要有义务及时向纳税人传达最新发布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规定,使得纳税人熟悉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享受税收优惠,国家政策的真正意图得以实现,这也是征税人为纳税人开展的税收筹划服务。
税收是企业必须完成的义务,是政府提供服务的应有回报,具有法律的无偿性和强制性。单位和个人的财产通过税收制度予以确认。不违法的前提下,企业纳的税越低,获得的利润就越丰厚。企业基于税务法规认真研究,安排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税收筹划方案进行比较和优选,选择有利的税收法规,降低企业税负,使企业利益最大化。企业利润提高,可以进行资本积累,聘请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改善经营活动,改善职工福利,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管理人员熟练使用税收筹划方法,规划好高品质的使用税务政策,成功进行税收筹划,培养和锻炼了一批经营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3]。
小微企业通常职工规模、业务量、办公场所、来往资金等均较小,职工的专业知识水平较低,职工的专业门类不够齐全,导致其进行税收筹划时具有不同于大中型企业的特点。小微企业进行税收筹划、降低税负,对于其持续健康发展以及不断壮大具有重要作用。小微企业需要熟练研究和掌握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现行税收政策,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开展税收筹划工作。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2015年3月发布的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财税〔2015〕34号)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20万元(含2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另外,小微企业还可以从下列方面开展税收筹划。
为了引导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大力发展高科技、吸引外资,各地建立了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沿海经济特区等地区,这些地区可以享受10%~20%的优惠税率。小微企业可以查询这些园区的优惠政策,根据自身的经营方向、企业类型等有选择地把企业建立在这些区域,从而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成本和经营合理预算,做到合理避税。我国目前税收优惠政策的发布涉及的部门比较多,首先是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其次是地方政府,另外还有开发区等。
为了引导企业向特殊行业发展,我国2008年发布的营业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40号)规定,下列行业免征营业税: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劳务,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等等。
根据2008年11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38号),规定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3%: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用品如粮食、食用植物油、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等,图书、报纸、杂志等,以及农用品如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等等。
不同的征税税率,都有相应的具体规定。如2008年11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38号)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其中小规模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税务总局令第50号)中指出,是指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本数,下同)的;或者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生产经营实际情况选择纳税方式。
我国税法为了鼓励小微企业发展,规定了较低的税率。为了享受这一政策,企业可以采取分立的办法,即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较小的企业,每个企业的营业额都将降低,从而符合小微企业的标准,享受较低税率。例如建立连锁经营网点等。企业分立还可以把亏损企业和赢利企业的经营额等合理抵消和分摊,从而降低计税基数,降低税负。但是,分立可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增加困难。企业分立需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类型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企业间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开展租赁业务,对于承租人和出租人都可以减少所得税。承租人在租赁活动中需要支付租金,因而冲减利润;出租人在租借活动中,租金收入比一般销售活动的税收要低一些,从而减少税负。
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在不超过计税工资的范围内,适当提高职工工资,或者设置奖励办法,鼓励职工优质高效的完成工作;办理企业财产保险、运输保险等,这些费用在成本中列支,降低了企业的计税基数,少交税。同时,可以调动员工积极性,并降低经营风险。
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是在我国法律规定的框架内,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安排经营活动从而实现合理避税[4]。顺利实施税收筹划,必须熟练掌握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营业税法、增值税法等以及相关实施细则、修订意见等,明确各种优惠的适用范围和条件,避免出现违法现象。同时,需要关注国家最新发布的各种修订意见以及地方优惠政策,及时掌握税率和优惠条件的变化,更新和完善税收筹划方案,有效降低企业税负。
受到经费和企业规模的限制,小微企业通常财务人员只有一人或两人,而且常常不是科班出生,没有系统性地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财务知识和税法知识的掌握熟练程度不高,所以编写的税收筹划方案时常有一些缺陷。为了避免出现税收筹划转变成偷税漏税,小微企业的财务人员编写完成的税收筹划方案可以同当地税收主管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沟通和请教,请求帮助指出其中的缺陷,悉心听取修改意见和建议,提高税收筹划的合理性。
税务代理机构是为企业的税务经济活动而成立的专业机构,选择技术水平高、成立时间长、信誉好的税务代理机构帮助制定税收筹划方案,企业财务人员结合自身生产经营情况、企业规模、人员组成等,仔细研究税收筹划方案,从而制定出一套可行的税收方案,避免违法现象出现。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多种经济形式逐渐发展和相互补充,小微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吸纳就业、完成税收、技术创新的主要经济形式,国务院多次明确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并出台了企业注册和税收优惠政策。小微企业为了自身优质发展,合理避税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小微企业顺利完成税收筹划,降低公司的税负,提高公司的发展潜力,需要加强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我国税法等相关最新政策的学习,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税收筹划措施,积极同当地税务部门沟通,并注意最新的税收优惠政策,防止发生违法行为。
[1]国家工商总局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报告课题组.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情况报告(摘要)[EB/OL].(2014-03-31)[2015-10-12]http://www.saic.gov.cn/zwgk/tjzl/zxtjzl/xxzx/201403/t20140331_143497.html.
[2]刘晓伟.税收筹划是具有理性遵从特征的诚信纳税行为[J].注册税务师,2014(9):40-41.
[3]李济江.浅议我国中小企业税收筹划[J].中国商贸,2014(29):207-208.
[4]李晓,张玉明.基于经济学原理的税收筹划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29):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