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形势下大学生党员培养的启示

2015-03-27 13:34:41兰国辉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入党舆情

兰国辉

(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安徽 淮南232001)

一、网络舆情的特点

随着国家宏观环境的变化,网络舆情也出现了重要变化。在新形势下,网络和网络舆情对人们的影响愈来愈大,不仅能够引起人们言语和行为的改变,甚至会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由于思想尚不成熟,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内容的影响。当前,网络舆情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舆情的内容多样化

网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网络舆情的内容也包含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舆情的内容多样,既有国际大事和时政要闻,也有国内各项改革和生活小事。网络舆情的内容各式各样,体现了人们关注的重点,也深深影响着普通人的生活。

(二)网络舆情的开放性

伴随着网络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舆情也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网络舆情的开放性首先体现在受众的多样。无论是政府官员、企业普通员工还是在校学生,都能够非常容易并且低廉地获取网络舆情。其次,网络舆情的开放性还体现在互动性。通过网络媒介,人们可以就相关问题进行相互谈论,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最后,网络的虚拟性使人们无须担心后果,可以随意发表各种言论。即使网民的言论不当,因为无法确定其真实身份,相关部门也很难追究其责任。

(三)网络舆情监管相对不成熟

相对于当前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内容的监管手段显得非常匮乏。一方面,相应的舆情监控、管理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另一方面,舆情管理与监督投入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高校网络舆情方面,有些校园网站上的偏激或消极言论没能得到及时处理,给大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1]。

二、大学生党员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党员培养是国家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国家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繁荣与富强。当代大学生是国家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国家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发挥党的重要作用,加强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2],造就一大批具有共产主义理念、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共产党员。

(二)大学生党员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当代大学生思维敏捷、综合素质高,具备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但是,大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重要阶段,面对西方思潮的冲击[2],高校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目标。

(三)大学生党员培养是高校学生追求进步、全面成长的重要途径

作为最具活力的群体,大学生积极追求进步,接受党的培养和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通过接受大学生党员培养,学生能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具备科学发展的理念,能够自觉抵制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诱惑,刻苦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各类知识技能,为将来奉献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大学生党员培养现状分析

(一)从管理者角度来说,高校缺乏相关机制,监督体系不健全

一是高校缺乏大学生党员培养的长效机制。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党的教育时,主要是在大学生入党之前和入党过程中,而大学生一旦入党,就很少再接受党的教育。而网络却时时刻刻都在大学生身边,一旦大学生党员培养不足,学生“抵抗力”下降,就会受到影响。

二是高校党员考察机制和内容不健全。当前,高校在考察大学生党员时,主要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外在的能力表现,对学生内心的精神世界和入党动机考察不足。这就可能使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学生加入到中国共产党,不利于党的发展。

三是高校大学生党员的监督体系不健全。普通学生对大学生党员的监督意识不够,大学生党员之间缺少互相监督,使大学生党员缺乏进步的动力,不利于大学生党员的成长。

此外,很多高校未能充分认识到网络对学生的影响程度之大。网络和网络舆情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学校应该引入网络监督,对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限制,降低网络对大学生党员的影响。

(二)从培养者角度分析,基层党组织活动较少,思想教育不足

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多由辅导员兼任,很少有专职的,这带来了很多问题。一方面,辅导员的个人能力和素养是否达到了党建工作的要求,这一点还无法准确判断;另一方面,作为辅导员,其主要工作是学生管理,本身的工作已经很繁重,这就决定了辅导员无法将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大学生党员培养和基层党建工作[4]。

基层党组织活动较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足。党建工作者必须明确,大学生对党的认识和党性的提高是通过参加党的活动逐步形成的。基层党组织活动较少,不利于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此外,当前,高校学生受到了思想冲击太大,必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主旋律,强化大学生党员价值观。

从被培养者角度,部分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入党前后表现反差较大。部分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不纯,入党太过于功利,并且入党前后反差较大,入党前努力上进,入党后就不思进取[5]。这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极大地不良影响,伤害了积极分子入党的积极性。由于网络的普及,不少大学生过于依赖网络、相信网络,对网络的传言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

四、网络舆情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培养的启示

(一)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长效培养与监督机制

通过建立全程化的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保证大学生党员培养的连续性,在实践中做到真学、真懂、真用,增强教育的效果,力求使学生党员保持蓬勃朝气和浩然正气,体现一名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6]。

从大学生入校开始,就要加强党的宣传,向学生传播党的理论和政策,对于表现积极的学生可以列为优先发展的对象。大二到大三时期是大学生党员培养的主要时期,基层党组织要开展各类活动,大力培养优秀的学生党员。同时,号召同学们互相监督。大四的学生面临就业压力,可以以此为契机,开展大学生党员职业态度的培训,强调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工作单位,都要积极努力,做好党员示范工作,体现一个共产党人的操守和素养。

(二)学校基层党组织为大学生党员培养设立专职培养人

基层党组织要聘请专门的党建工作人才和大学生党员培养人才,改变原先 “辅导员兼任”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个学院和基层党委受到人员编制数量的限制,高校应该对大学生党员专职培养人员进行统一分配,保证各个学院和基层党委的积极性,使这项有意义的措施得到真正落实。聘用专职培养人员之前应进行考核,保证专职培养人员具备相应的党性素养和培养大学生党员所需的知识水平。

(三)创新培养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度

网络和网络舆情之所以受到广大学生关注和参与,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网络形式的多样,能够吸引大学生。大学生党员培养的关键在于内容与思想,形式上可以多样。为此,高校应该创新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兴趣。

如某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党员“时事点评”竞赛,让学生对当前的时事热点问题进行点评,这种竞赛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党性修养,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并引导学生运用党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说是大学生党员培养形式创新的一个典范。

(四)强化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

高校需要加强针对全体学生党员进行党的历史、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加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力度,落实各类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7]。同时,高校要教育广大学生党员,珍惜共产党员的荣誉,端正入党动机,积极学习党的理论,武装自己的思想头脑,自觉同不利于党的人和事作斗争,坚决抵制各类不良现象和信息,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五)充分利用网络和网络舆情,借助网络手段,加强大学生党员培养

借助网络途径,加强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在当前学生培养的实践中,高校已经充分利用了网络的力量,很多高校利用飞信等网络工具,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培养大学生党员时,需要借助网络途径,经常与大学生党员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探讨,提醒大学生党员参加各类党务活动,切实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

建立网络阵地,大力弘扬“正能量”。现在许多高校的团委开通了微信、微博、QQ空间等,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大宣传,做好学生工作。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借鉴经验,开设所在基层党组织的微博、微信、QQ空间等,宣传党的理论,大力弘扬现代大学生党员素养,传播“正能量”。

创建“网络党支部”,强化党员责任意识。借助网络平台,建立虚拟的“网络党支部”,按照现实党支部的架构,设置支部书记、委员,同时吸收优秀的大学生党员进入“网络党支部”。在构建“网络党支部”的过程中,要明确党员责任,只要学生上网,就会进入“网络党支部”,让学生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强化大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

[1]王栋.高校网络舆情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3(8):68-69.

[2]孙元鹏.大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发展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9(12):25-27.

[3]郭志伟.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与引导[D].长沙:中南大学,2010.

[4]刘建民.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6):113-116.

[5]江本武.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分析[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6):26-29.

[6]黄红球.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7(2):30-32.

[7]拓宏伟,刘建德.试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及其载体创新[J].教育探索,2008(4):102-103.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入党舆情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3:50
憨娃入党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46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当代陕西(2017年12期)2018-01-19 01:42:26
舆情
中国民政(2016年16期)2016-09-19 02:16:48
舆情
中国民政(2016年10期)2016-06-05 09:04:16
舆情
中国民政(2016年24期)2016-02-11 03:34:38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学习月刊(2015年16期)2015-07-09 05:39:22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
浅谈做好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