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当下电影缺失的建构

2015-03-27 10:58项仲平
河南社会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创作

项仲平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近年,中国电影在国内外影坛上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国际舞台上,新一代中国导演多次饮誉国际,展现出不同于前辈的电影艺术创新力。国内市场中,一方面中外电影合作规模持续扩大,中国市场已成为令世界瞩目的理想投资市场;另一方面新兴电影生产力尤其是民营电影企业快速崛起,释放出了新的活力。然而,在中国电影令人欣喜的发展势头中也存在亟待关注的困境。因而,笔者从形而上的视角审视中国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当下电影建构的缺失。这一思考既关系着电影的建构与发展,也关系我们更好地欣赏与把握电影。

一、当下中国电影创新的时代机遇与传播误区

从1994年11月以票房分账方式引进的第一部影片《亡命天涯》开始,到随之而来的《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名单》《泰坦尼克号》《后天》,再到2010年卡梅隆执导的首部3D影片《阿凡达》等一批好莱坞大片的陆续引进,既展示出国外电影在全球营销和数字特效等方面工业化发展模式的成熟,也凸显出国外电影工业对中国电影生存空间的挤压。与此同时,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中长期以来所存在的问题,如中国电影类型片种类不全、数字化特效应用窄化等自身困境,令当下中国电影在创作丰富性、市场成熟度以及走向世界等方面都面临多重压力。尽管如此,仍要肯定地说,中国电影创新发展空间是巨大的,其依据在笔者看来主要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当下中国电影正在经历最好的发展时代与创新时机。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中国电影观众对电影文化有着巨大的需求空间,中国成为世界增长最快的电影市场,这些都表明中国电影无论从政策鼓励、资金支持、市场需求,还是从历史文化积淀、电影学术研究、电影人才储备等方面都已具备无可争辩的创新优势。而一部部与时俱进、优秀的电影作品也在政府的热切关注与大力支持下,通过才华卓著的本土电影人的努力而呈现,如《建国大业》《唐山大地震》《1942》《万箭穿心》《北京遇见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泰囧》等作品,都令中国电影的创新和突破成为有理由期待、有条件实现的愿景。

第二,中国电影创作存在广阔的提升空间。当前许多热播的电影作品从策划、文本和故事叙事等视角进行审视,可以看到其创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电影创作队伍中,新一代导演、制片人及电影创作高科技人才这一庞大群体正脱颖而出。许多新生代导演贡献出与前辈不同的、别样的新颖的电影作品,并在同世界各国电影同台竞争中一展雄风,勇敢地迎接世界电影市场的挑战,展示出接地气、夺人心的本土电影魅力,令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多姿多彩的面貌和生动活跃的身影在银幕上得以呈现。

第三,中国观众对电影文化的需求不但强烈而且持续有力。今日的中国电影文化和电影观众需要强烈并日趋年轻化、低龄化。不但“70后”“80后”有电影需求,“90后”观众也已成为观影的主力人群,新世纪出生的“00后”也正迅速成长为中国电影消费的潜在力量,这些消费群体共同带来电影欣赏与消费的新动力、新情趣、新需求。这一新的趋势成为电影发展的重要动力,因为有需求才有再建构、再发展的空间。如果有一天电影观众的需求没有了,那电影传播就会面临严重问题。从这个角度去看,只要观念对、政策明、人心齐,中国电影创新的前景是可瞭望并把握的,尚待开拓的隐匿市场空间是丰富且广阔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思考,今天讨论中国电影再建构、再创新这个既有现实意义又有现实价值的重要命题才成为可能。

中国电影再建构、再创新的首要前提是如何在中国电影文化建设中突显和展示出中国人文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种展示不能是概念化、僵化的说教,而应生动有力地弘扬中国人文精神和民族文化价值观,是对充满现实人生命运价值的展现和对人类美好追求,是能引起观众情感和心灵共鸣的故事叙述和影像描写。当然,这种生命价值的情感展现和心灵共鸣的故事叙述是与中国观众市场需要和票房收益有机结合的接地气的产物。对此,不论怎样注重电影的商品本性,电影的灵魂和核心还是不能离开中国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传承,不然所呈现出的电影作品就无法成为代表当下中国时代精神与民族风貌的影像表达了。

但是,在当前国内电影创作中,的确存在着忽视电影本体精神追求、思想启迪和文化引领等方面的问题。在笔者看来这些问题与三个传播误区直接关联:

第一个误区是:为票房而创作。关注和追求票房是无可非议的,但不能把对票房的追求放到绝对的高度,放到第一位。电影票房应该顺势而为之,对艺术和社会的责任应该是电影创作的终极追求与核心目标。电影观众有“80后”和“90后”,也有“70后”和“60后”,不同类型的人对艺术的体验、对社会的责任和对票房的追求不应该是对立的,而应是统一的、均衡多重需求的,有社会担当与责任的电影作品自然会获得票房与口碑的“双赢”。

即使是仅从票房效益出发,每一个历史时期,每一个社会阶段,每一代观众的社会心理期待也都是不同的。正是这些因素,造成了中国电影不同历史阶段的高票房纪录和观影热潮。例如,新时期之初的1980年代,谢晋的电影《天云山传奇》和《芙蓉镇》就创造了数亿人次的高票房观影纪录。万人空巷观看《天云山传奇》,是因为当时全民从“文革”浩劫中刚走出来,精神上迫切需要得到抚慰和疗伤,观看谢晋的电影绝不仅仅是娱乐和消遣,更是寻求历史回忆和情感共鸣。又如,历史传记片《周恩来》所创造的惊人票房纪录。全民缅怀和思念周总理之情通过影像传播和互动共享得到情感层面的充分释放和宣泄,借影抒情,以表达对周总理在“文革”十年中苦撑危局、中流砥柱的伟大奉献精神的深切敬意与感怀,这部影片的高票房所包含的正是观影人群的历史情结和道德取向。再如《建国大业》《唐山大地震》,两部影片同样取得了令人惊奇的票房成绩。在以娱乐为主、青年人群成为观影主体的今天,并没有因为这两部电影的历史内容和叙事年代远离当代而造成观影的片面化问题,反而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回报,引起民众的交口称赞,生动地说明票房效益和社会效应得到内在统一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总体来看,在迈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当下,中国社会进入物质丰富、经济腾飞、娱乐文化繁荣、网络技术发达、全球无障碍传播的现代社会。新一代的观众是在丰厚的物质生活和网络信息极度丰富中成长的一代,而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的增强和发展中。从好莱坞电影到韩流电视剧,无处不在的影像作品令快感文化和娱乐至上成为当下市场竞相追逐的目标。《泰囧》《失恋33天》《小时代》等影片成为令人瞩目的票房标兵,其中《泰囧》所创造的高达12亿人民币的创纪录票房数字,引发国内外电影从业者的高度重视和研究兴趣。面对当下如此活跃的电影市场,更需要专注电影创作的本体,牢记对艺术真善美的追求和对人性真善美的弘扬。电影和电影文学是时代潮流的窗口之一,它能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可以使人通过电影思考对社会、对人类、对世界未来发展的责任与担当,因而作为电影创作者更要把精力投入电影的前期文本和影像创作的深层叙事上,这既是中国电影建构的题中之义,也是创作之本。

第二个误区:为迎合而创作。迎合当然需要,但在迎合的同时,更需要有精神引领和文化传承。以前很多编剧、导演拍电影都是将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的思考融入其中,通过深刻的思考引起观众的共鸣。这种与观众的互动和共鸣在于以前编剧、导演及演员对于生活的体验和在电影作品筹备之时深入体验生活的双重结果。

谢晋曾说过:“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思想家,应该通过他的影片对一些社会问题发言。”但现在有些电影只为迎合观众,尤其是迎合某一部分群众,而添加大量华而不实的元素。到最后,观众看的只是热闹,只是明星,对于电影内涵的观赏和审美变得越来越肤浅,自然会引起观众和评论界的负面评价。2014年有一部从一幅古画引发创意的电影,就是着眼于迎合市场、引起娱乐消费而拍摄的典型影像。这种从“曲意逢迎”视角出发的电影作品在今日的市场中越来越无法得到观众的认同。即使有明星的加盟,营造出豪华阵容,但并不能引发更多好评,这生动地表明为迎合而进行的创作本身并不能达到艺术、市场与需求的三方统一之目的。真正能产生轰动,并获得高票房还要靠高水平、高质量的艺术创作。

第三个误区:重技术轻思想内涵。当前部分电影作品尽管在技术手段和影像效果层面表现突出,但对于电影文本与内涵的深层阐释却往往不够,致其浮于表象缺乏深度。只关注电影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并不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使其获得思想启迪,更易令观众观影后对电影所阐释的思想内涵与价值取因模糊不清而难以与电影创作者形成积极互动,反而形成对电影作品敷衍了事、不甚了了的尴尬印象。

笔者认为,电影创作应该向文史哲和美学求取资源和启迪,因为文史哲中有电影的内涵和灵魂。虽然电影是通过影像和动作来展现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的,然而在影像的背后与内在层面却深含着思想哲理,通过电影艺术创造的融会贯通可引发易于观众感悟的哲理启迪。电影创作还应该向人民学习,因为人民群众中有鲜活的生活和故事;电影创作应该向科学学习,因为科学中有启迪我们的期待和想象的未来;电影创作还应该向老艺术家们学习,因为老艺术家中有德艺双馨的标杆和榜样,有创作优秀作品的宝贵经验。

二、中国电影再建构的多重思考

要回答中国电影如何再建构,首先要回归到电影的本源。要搞清楚并回答好电影要补充什么、电影要追求什么的问题,首先要回答电影是什么的问题。关于形而下的专业和技术问题,诸如电影本体论、电影社会学、电影心理学和电影美学等诸多话题,在此不展开论述。在笔者看来,电影就是用活动的影像和先进的数字技术进行叙事和制作表达人类的故事,从而实现启迪人们思想、陶冶人们情操而又能实现人们娱乐和欣赏的影像产品。在当下,中国的电影要再建构,笔者认为要兼顾好以下三重关系:

第一,“快餐”生产和艺术创作的关系。电影的“快餐”生产是一种社会需求,特指虽然能娱悦观众、提供视听满足,却较少文化内涵的电影作品。娱乐“快餐”吃多了,一是对人没营养,二是浪费宝贵的社会资源,让“快餐”电影泛滥,也是另一种“犯罪”。“快餐”产品只能昙花一现,而不可能流传后世,作为经典供人传颂欣赏。意大利的费里尼、安东尼奥尼,美国的希区柯克、马丁·斯科塞斯和库布里克都是创造电影经典作品的导演。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和《侏罗纪公园》都是既能产生轰动的市场效应,又能留传后世的经典电影作品。他们以创作优秀的电影艺术作品和为人类文化事业服务为初衷而创作,很少有为任务、为谋生或单纯的经济利益去创作。因而他们的作品才能启迪人们的心灵,传世流芳。好的电影作品必定会是生命力强大的产品,产品和作品的统一应该是电影追求的目标。电影人应该追求能够启迪人间、永恒传承的影像作品。

第二,电影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电影的内容是本,技术形式是体,体以内容的存在而存在,内容以体的完美而铭记观众之心,切不能用体之美代表内容之实,切不可以用形式的花哨表现来掩盖内容的空虚肤浅,也不可以用影像技术和镜头技巧的奇特而取代深研内容这个本体。电影永远是本和体共同融合探究和发展的艺术。只有内容和形式统一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笔者认为好的电影作品一定是社会和艺术效果两者兼备的完满结合。商业题材和产品是否兼顾和运用艺术创作的思维,艺术影片中是否兼顾商业的趣味与娱乐,这是需要充分重视的创作逻辑。假设《泰囧》这样的商业影片,能够在情节叙事和人物刻画上再深入丰满、严谨细致一些,也许会产生更好的社会和艺术效果。

第三,电影获奖和电影走出去的关系。电影作品在国内外获奖固然重要,因为获得大家的承认并且与国际接轨是所有电影人的期盼。然而更应该清楚的是获奖并不等同于与国际接轨,更不应该是电影人最热衷的追求。拍电影不仅仅是为获奖,广泛地传播中国电影文化和通过电影展现中国的发展和变化才是电影走出去的目的和意义所在。中国电影要发展和电影产业要做大,必须走出国门,使中国的文化乘着中国电影之船传播到世界各地。要关注中国特色和国际文化的融合,既要强化我们的价值追求,也要了解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和价值的相融相通,还要关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如果有一批中国电影式的《泰坦尼克号》和《后天》留存在中国观众的记忆中,并留驻在世界电影文化的史册上,才是中国电影人的追求所在。正是基于对电影这样的理解和思考,笔者认为当下我们的电影应该重视和强化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规制,将法规与制度作为中国电影创作的规矩和准则。

电影的法规与制度是电影创作的规矩和准则,只有完备的规制支撑电影工业的发展与创作,才能更好地推进电影作品的生产与创新,才能及时纠偏,促进电影创作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长期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中,电影的法规和制度一直在不断更新,并日趋完善,对于电影市场的整体发展意义深远。但具体来看,电影法规与制度所涉及的不仅有宏观层面还有微观层面,当前国内电影规制中对于从宏观调控到微观实践的双向可操作性法规制度的关注和落实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电影规制的不确定性限制了电影人创作生产的发展空间,令电影艺术表达难于尽心尽意、尽善尽美的呈现。因而近年不少有识之士不断呼吁、建议健全各项电影法规和制度,使中国电影不断走向健康发展之路。电影法规和制度的明确有助于主管部门和电影产业生产部门更加顺畅地实现管理与创作的协调,促进电影创作与发展的良性循环,达到艺术创造的理想目的。

第二,编创,将编写与创作作为中国电影文化发展的基石和核心。

剧本编写和创作是电影作品和电影艺术的基石和核心,更是中国人文精神和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影像外化,即使有最先进的数字影像科技,也替代不了剧本文本和艺术作品所折射出来的思想和情感的光辉。尽管数字影像科技十分重要,因为震撼的视觉冲击也是现代电影艺术的重要要素。然而,中国电影当前的短板和弱项显然还是处在剧本和编创层面的肤浅与贫乏之困境中。从当下中国电影市场来看,虽然有量的保证但进入市场的电影作品中却鲜有文化内涵与市场效益同时兼顾的佳作。不少电影作品颠倒历史,甚至凭空想象,将社会流行的类似“神剧”“宫斗剧”等作为经济效益的“卖点”,而简单植入电影作品,不仅没能将民族风貌和文化精神通过影像进行积极传播,反而易造成追风效应,令有人文深度的电影作品在市场中更趋边缘。因此,大力营造先进的剧作生产力,重视编剧作者深入社会生活,挖掘人类、社会和人性的真、善和美,培养和造就一批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感的编剧人才,是亟待加强的战略任务。

第三,创新,将突破与创新作为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动力。

创新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动力,创新的电影理念、电影创作机制,创新的电影表现方法和手段以及创新的电影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模式是中国电影破题走出困境的关键。中国电影产业正处在历史性转型期,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系列文件和政策已昭示了电影产业理念和创作机制的创新,标志着电影产业从电影工业的计划性向产业型转型,从而使我国电影获得了新生命和新动力。在当下,蓬勃兴起的民营电影公司和制作机构,已经形成中国电影的生产主力,在这种新局面和新形势下,有效地强化和提升民营电影公司的资本运营科学化,激发创作团队的创新能力,强化宣传营销的科学化和国际化,显然是整个电影行业和产业需要再创新的新任务和新挑战。中国电影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认真学习并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全国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着力解决上述三个阻碍中国电影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始终坚信中国电影明天会更好。

猜你喜欢
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创作鉴评
当创作不再是幸福的事时
《如诗如画》创作谈
《一场说来就来的雨》创作谈
纳兰词对当代词创作的启示
诗词创作“三要”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