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心理学视角解读罗伯特·金凯的生态斗士形象

2015-03-27 04:04郭彦
关键词:弗朗西斯斗士现代文明

一、引言

生态主义思想主要探讨和揭示了人对自然的影响与破坏以及人与自然的融合等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主义思想认为人类应该尊重大自然,在努力寻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同时,应当自觉遵守自然界的规律和法则,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心理分析学说观点则认为现代工业文明与个人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对立与冲突。弗洛伊德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如果放弃了文明,退回到原始状态,我们会更幸福。” [1](P66-67)

生态心理学(Ecological Psychology)是二十世纪中后期在美国兴起的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研究的是生态环境与个人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是“生态主义思想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2](P7)生态心理学研究则是把个人与现实生活环境相互结合作为研究的基本对象。它的主要意义主要在于关注从心理学研究角度研究现实人类社会的生态危机如何得到解决。

《廊桥遗梦》是一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美国著名的现代爱情小说。小说描述的是摄影师罗伯特·金凯与农场女主人弗朗西斯卡这对中年男女的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小说一出版就引起社会上的极大的震动。无论是读者还是评论界都对这部小说评价极其高。这部小说不仅仅在美国,在世界范围内都引发了极大的热潮。小说还在全球范围内被翻译成中文、日文、韩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等三十多种多国语言。小说出版不久以后,原著小说在1995年还被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改编翻拍成了同名的电影,由好莱坞著名影星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梅里尔·斯特里普主演,同样获得观众以及评论界的好评。

小说主题表面上虽然是中年人的情感危机以及所涉及的婚外恋伦理问题,但是却暗含着更深层次的主题含义。《廊桥遗梦》小说之所以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不仅仅因为其凄美感人令人回味的爱情的主题,更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所反映的隐含在小说中的社会问题主题。其中生态问题就是作者着重想要借助于小说这一媒介所表达的重要主题。作者沃勒借小说表达了自己的生态环保主义思想。《廊桥遗梦》的男主人公罗伯特·金凯有亲近自然,远离现代文明的倾向,与现代社会似乎格格不入。从生态主义视角来看,自然与现代文明存在着对立与冲突,从心理分析视角来看,个人本能欲望与现代文明也存在着对立与冲突。从生态心理学视角来看,作者沃勒通过金凯体现了个人,自然与现代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塑造了生态斗士金凯这一形象。金凯俨然已成为大自然的代言人。

二、罗伯特·金凯——代表自然的生态斗士

男主人公罗伯特·金凯的言行举止都表明他有亲近自然,远离现代文明的倾向。金凯的生态斗士形象首先反映在作者借用动物的形象来描述他。在描述金凯的形象时,作者多次借用动物来描述他。金凯认为他自己是“一种正在被淘汰的稀有雄性动物。” [3](P6)作者还假借女主人公弗朗西斯卡之口用动物描述了金凯的形象。在与金凯第一次一起外出拍摄廊桥照片时,弗朗西斯卡把他的描述为豹子:“他犀利的目光,特别是他移动身体的姿势......是的,豹。” [3](P80)进一步交往后,弗朗西斯卡形容他“像是一只漂亮的豹子。” [3](P102)金凯的野性动物形象反映出了他与大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体现了他与常人与众不同的反现代文明的生态斗士形象。

金凯的生态斗士形象还体现在他远离现代社会的人,亲近自然的行为上。他几乎没有任何和其他人相互交往的活动。他的社交圈极小,他只知道他所居住的街道附近小商店老板的名字以及他经常光顾的照相器材店老板的名字,与少数杂志社的几位为数不多的编辑有着业务上的关系。除此之外,他很少同周围的其他人有联系,其他人也不熟悉他。此外,他也经常独自一人从事摄影工作,根本就不喜欢与他人合作:“我觉得合作项目太束缚人了。” [3](P64)弗朗西斯卡形容他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里。” [3](P6)由此可见,他更喜欢自然界的充满野性的无拘束的自由生活。

金凯不仅仅是与他人社交活动极其少,他还对大自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从年少时起他就喜欢到处到接近自然的地方旅行,远离现代社会的嘈杂与烦忧。他经常停留在流过树林的小河边,躺在绿葱葱的草丛里倾听只有他自己能听到的远方的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对于这些他感到厌倦的事社会上的琐事,比如舞会,他都会不屑一顾。这些年少时的举动显而易见地表明金凯很早就有了亲近自然的倾向。成年以后的他以摄影师做为自己的职业,更加喜欢到处旅行,亲近大自然。他所拍摄的照片没有任何现代文明的迹象,都是大自然的美丽景色:“那群山、大海和光秃秃的平原对他来说一样引人入胜。” [3](P13)他不喜欢现代社会生活的嘈杂与烦忧,反而喜欢亲近自然。从生态主义视角来看,自然与现代文明存在不可调和的对立与冲突。金凯的亲近自然的行为正是体现了他的生态斗士形象,表明了自然与现代社会的矛盾冲突。现代人和现代社会代表了现代文明。从心理分析视角来看,他所追求的个人本能的自由与现代文明也是相抵触的。

金凯对现代科学技术也持有一种极其消极的否定的态度,这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个生态主义斗士保护自然的反叛心理。他极其担心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他在谈话中向弗朗西斯卡表明了他对一些高科技的消极的看法:“事实上,人已经过时,无用了。最终,电脑和机器人要统治一切。” [3](P98)他认为人们现代科学技术使现代人变得更加缺乏独立性。虽然现代科学技术减轻了现代人的工作负担,但是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却数不胜数。这些消极影响甚至使人类变得更加退化了。心理分析学说创始人弗洛伊德有过这样的论述:“人类在自然科学和科技应用方面取得了如此惊人的进步,并以前所未有的的手段对自然进行了控制。但是,似乎人们发现,对于自然力量的征服,并没有使他们更幸福。” [1](P76-77)金凯的看法体现了弗洛伊德的观点:尽管现代科学技术使人们在现代社会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同这些成就相比,现代科学技术的消极影响更大。而现代科学技术又代表了现代文明。因此,其消极影响实际上表明了现代文明对个人与自然的消极影响。金凯的与众不同的态度表明了他作为一个保护自然的生态主义斗士的反叛形象。虽然他的观点有些极端有些消极,但他在自己的行为及话语中所暗示的真实的社会生态现实问题也令人深思。

更为重要的是,金凯的环保主义观念也是其生态斗士形象的代言。他是一个素食主义者,“不吃肉,已多年了。” [3](P47)在弗朗西斯卡看来,这让他与这些有时一天三餐专吃肉食的当地人“形成了成鲜明对比。” [3](P39)他的素食主义表明他对自然与动物的保护与热爱。他对现代工业对自然与动物的毁灭性后果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忧虑与不满。在开车经过希宾这个铁矿工业区时,他看到的是现代工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空气中红色尘土飞扬。” [3](P14),与蒙大拿州的山顶自然景观比,他觉得“不喜欢那个地方。” [3](P14)现代工业对自然与动物的毁灭性后果也从他与弗朗西斯卡的谈话中体现出来。他把自己称为“最后剩下的牛仔之一”, [3](P98)认为工业文明导致了自然环境的破坏,破坏了动物的生存空间,不再适合一些动物生存。长此以往,人类也将面临和动物同样的境地。金凯与弗朗西斯卡的谈话中还表明他认同三位美国著名环保主义者的观点:“雷切尔·卡森是正确的,约翰·米尔和奥尔多·利奥波德也是正确的。” [3](P99)雷切尔·卡森是美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和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她的著作《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引发了美国以至于全世界的环境保护事业。约翰·米尔是美国作家和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奥尔多·利奥波德是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称作“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 [4](P1)这三位都是美国现代史上乃至世界现代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环境保护主义者,对世界环保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金凯对这三人观点的认同充分表明了他是持有环境保护主义观念的生态斗士。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从生态心理学视角可以看出罗伯特·金凯这一形象是典型的生态斗士,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罗伯特·金凯可以看作是作者生态环保主义观点的代言人。作者罗伯特·詹姆斯·沃勒与主人公极其相似。作者本人多才多艺,集摄影家,音乐家,作家,经济学家,数学家于一身。作为摄影家,作者曾经出版过几本自然风光及野生动物的摄影集。作为音乐家,作者也出版过自己编辑和创作的的民间歌谣唱片集。小说主人公罗伯特·金凯和作者一样,也是个摄影师,热爱自然。与作者作为音乐家十分类似的是,主人公罗伯特·金凯也热爱音乐,喜欢弹吉他。现实生活中作者也是生活在远离大城市,亲近自然的乡村。小说中的主人公也罗伯特·金凯喜欢亲近自然的生活。更为明显的是,主人公的名字和作者自己的名字竟然一模一样,都叫罗伯特。作者沃勒曾经说过:“至于我最钟意的罗伯特·金凯这个人物形象,我和他在某些方面的的确确有一致之处。更为确切地说,至少有一大半方面都是一致的。” [5](P326)罗伯特·金凯的作者代言人角色显而易见。借助对罗伯特·金凯的生态斗士形象塑造沃勒表达了自己倡导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生态主义环保观念,呼吁人们关注现代社会因素对生态环境与个人造成的影响。从很大程度上来说,罗伯特·金凯的生态斗士形象就是作者自身的体现。

猜你喜欢
弗朗西斯斗士现代文明
[法国]弗朗西斯·皮卡比亚作品5幅
摩擦力催生现代文明
原始的拼贴——弗朗西斯·戴维森
《犬之岛》:形式主义的美学突围与现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大哲学家买鱼
大哲学家买鱼
揭示现代文明冲击下藏族生活的常与变——评次仁罗布小说集《放生羊》
高福:抗击致命病毒的斗士
“何日报怨仇,手刃贼人头”——记抗日斗士、诗人李雪舟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