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使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对象。自媒体境域下大学生思想意识多元多变,把自媒体的优势和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自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独特优势
自媒体具有传播主体年轻化、内容实时化、方式多样化等特点,决定了自媒体可以成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用平台,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使大学生能够认知、认同并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实践活动,最大限度的发掘自媒体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价值。
(一)拓展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时空范围,实现了培育载体创新
自媒体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全社会的关联度,大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或手机等多样化自媒体平台,随时随地的获取和发布信息,从而实现信息传播、沟通和共享,也冲击着大学生传统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自媒体所具有的自主性、实时性和传递性特征跨越了时空的限制,例如,利用微博、微信发布地震灾区等的信息,以分秒的速度传播,进而通过评论和转发实现第二次传播热潮,在数小时内成为社会热点话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种特定的信息传播,大学生可以通过核心价值观理论学习网、博客、论坛、MSN、QQ等即时通讯载体学习,自媒体这种无法比拟的特点使其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载体,与大学生的生活密切结合,缩小理论与实际的距离。通过自媒体迅速传播,超越了时空限制,形成了一种高效的资源动员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育效果,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实现。
(二)加强了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自主性和互动性,增强了“感染力”
在自媒体环境中,大学生自由浏览网页、注册自己的账号,发布自己身边的信息或者评论、转发,体现出大学生在信息传播中的自主性和互动性。大学生可以对自媒体信息的自主性的选读和保存并进行反馈交流互动,这种信息传播机制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中传播,能够提高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率。自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形式活泼多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自媒体的宣传、服务和传播当中,方便有效地被大学生群体积极主动的接受,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自主的选择学习素材,在形象、直观、生动中升华思想。比如。漫画版的《勤俭节约》系列和《反腐倡廉》系列,歌曲形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微电影形式的尊老爱幼教育等,通过图文并茂、生情融汇的语境中感知教育信息,潜移默化中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三)丰富了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法,带来了培育方式的深层变化
目前,电子书、微课、微博、微信圈、QQ群等已成为教育的必要载体,其个性化、网络化的方式给课堂教育带来了多方面的变化。其一,教育环境的变化,由传统的校园、课堂转变为网络架构、数字技术和智能设备所组成的新型教育环境。在自媒体环境下,教育者利用自媒体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其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有传统的灌输式的转变为学生通过自媒体自主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的通过自媒体搜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料,组织小组讨论形成小组的成果展现出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自媒体环境下,学生可以自主的通过网络获取相关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和同学、老师交流,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方式方法上也产生极大影响,是传统方式不具备的。
二、自媒体境域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
以网络为基础的自媒体具有开放性、自主性、交互性、良莠不齐等特点,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面临一个复杂的环境,对自媒体环境下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
(一)大学生价值观念多样化和价值主体自我化
在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多样化是与时代进步、经济发展不可分割的,网络平台给他们提供前所未有的、多样化的视角。大学生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富有生气,思想前卫,对自媒体中传播的各种信息具有极强的接纳性,追求个性,标新立异。同时,对每天更新的海量思想、言论不再盲从,而是服从于自己的信仰,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自我意识,产生多样化的价值观。但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特别是涉及社会突出矛盾和与自身利益相关问题时,有些大学生不能对此客观地认识和分析,更倾向于感情化的认识和理解,采用实用主义,追求眼前利益,表现出自我化。
(二)传播信息的失真和信息干扰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
自媒体的对外开放性和信息的庞杂性使得信息失真和错误信息干扰,影响了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主要原因有:(1)在自媒体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明确的规范和引导和对传播信息的过滤。自媒体中形成的网络语言缺乏规范性、严肃性,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难以保证;(2)自媒体主体随意性强,传播范围广,传播门槛较低,就给各种不实言论有空子可钻,一些别有用心的敌对势力往往采用隐蔽性的方式,利用自媒体手段进行不良的或非法的信息传播,扭曲大学生价值观,使大学生面临现实社会的物质诱惑和满足自身欲望时不能做出理性、正确的判断,导致实践行为的失范化。由于大学生自身成长特点和价值观还处于建构当中,在价值评价过程中容易受感情因素的制约和其他社会现象或思潮的影响,而且偏重于主观感受、缺乏理性思考,极易使自身的认知与社会要求之间出现偏差。近年来发生在校园里的网络传销和欺诈现象,对大学校园环境和大学生意识形态造成不良影响,冲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建设。
三、自媒体境域下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分析
在自媒体境域下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手段,加强对自媒体信息传播的有效监管,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等,文章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制度协同: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科技等手段
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否则,不仅起不到培育的效果,还会引起大学生的排斥。首先,加强制度监管。避免各种混杂的价值观念趁虚涌入,虚假、低俗和别有用心的思想观念充斥整个自媒体,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其次,建立相关政策和制度,保证网络话语的规范性和严肃性。自媒体环境比较复杂,自媒体的开放性和使用者身份的隐蔽性等因素使大学生容易受自媒体中的随性言行和思想的影响,必须提高自我控制。同时,建立翔实的核心价值观信息库,以自身的权威来消除信息失真和虚假信息。最后,加强道德观念的宣传和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以规范和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在自媒体行政执行、监管方面,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和强制性的惩罚机制,同时加强自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变革,完善自媒体的信息审查制度,自动过滤虚假和不良信息,杜绝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信息在自媒体中的任意传播。因此必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技术手段为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营造一个良好地自媒体文化环境。
(二)主体齐心: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合力支撑起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系统
在自媒体境域下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工程,涉及到大学生所触及到的各个领域,主要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头脑中生根发芽,科学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①首先,学校要创建良好地校园自媒体文化,发挥好学校在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营造良好地自媒体文化氛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其次,家庭是大学生接受教育和成长的重要场合,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通过自己良好地习惯和行为去营造良好的家庭自媒体学习环境,还要积极地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准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并积极的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最后,社会应当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加强舆论宣传力度,弘扬主旋律,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群众基础,共同努力打造良好地自媒体环境。比如:在街道、公交车等公共场所,把核心价值观做成标语、流动字幕或者闭路电视上播放。因此,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三)知行合一: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社会实践相衔接
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最终是要通过社会实践检验,必然要将自媒体与现实结合起来,“线上线下”做到相互衔接。社会实践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环节,也是大学生将内化的核心价值观与实际行为连接起来的主要途径。
“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要搞好课堂教育,又要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②一方面充分发挥自媒体的引导作用,利用影视、动漫等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宣传普及,实现大学生价值观的内化,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并主动落实到平时的行动中。另一方面,采用“三贴近”的宣传方式,一是贴近群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深入大学生中间,发挥大学生身边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大学生追求真善美,自觉抵制假恶丑;二是要贴近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要“接地气”,用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和生活化的教育模式进行价值引导,让大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感知意义、体验崇高、增进认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三是贴近实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要从大学生的思想现实出发,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和鲜活的事例帮助大学生在凡人小事中受到教育,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最重要的是大学生应通过具体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社会,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加强个人的品德修养,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社会风气。
注 释:
①李卫红.肩负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重任[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3).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版.第6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