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爱民
(湖南省委党校,湖南 长沙 410006)
社会认同理论综述及对征地拆迁社会矛盾化解的启示
周爱民
(湖南省委党校,湖南 长沙 410006)
从不同的理论层面和不同的学科视角对社会认同展开的研究,对于征地拆迁的矛盾化解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征地拆迁中,社会认同是利益群体的分化与整合、价值冲突的生成与协调的主观根据,只有努力培育具有积极指向的社会认同,形成具有共享意义的共识性认同,才能有效化解征地拆迁中的社会矛盾。本文对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社会学关于社会认同的进行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分析社会认同理论对征地拆迁矛盾化解的启示。
社会认同;征地拆迁;社会矛盾
认同的研究起源于哲学,成熟于社会心理学,在社会学研究中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可以说,社会认同一直是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特别是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对社会认同的研究成果异常丰富,社会学视角对社会认同研究的成果也获得了相应的话语权。因此,本文重点综述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
(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认同”最初是作为一个哲学术语被使用,也称作“同一性”,起源于拉丁文,16世纪才用于英文中。[1]“同一性”问题的开启者是近代哲学家笛卡儿,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命题,之后洛克用个人意识的连续性解释自我“同一性”的存在。哲学史上对“同一性”的关注,集中在逻辑推理论证的一致性或非矛盾性,其哲学意义也突破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基本问题,更加侧重于本体世界观的基本假设推定,其中涉到了人的心理意识和现实问题。哲学“同一性”研究引出的人的主体性,建立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心理研究基础之上,为下一步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弗洛伊德最早赋予“认同”心理学的意义。他提出了人的行为的心理动力模型,将认同视为是一个心理过程,认为认同是指“一个人将其他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群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2]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最早将“自我同一性”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分析的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在寻求自我发展进程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职业、价值观、信仰等的思考和选择,以及选择后具有个体内在的一致感、连续感和统和感。”[3]英国学者戴维·莫利等人对认同的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认同既包括排斥,也包含包容,是“差异构成了认同”[4],英国学者麦克盖根认为,“认同是一种集体现象,而绝不仅是个别现象。它最频繁地被从民族主义的方面考虑,指那些身处民族国家疆域之中的人们被认为共同拥有的特征”[5]。
事实上,社会认同理论是在现实冲突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谢里夫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现实冲突理论[6],并通过实验证明如果群体间目标不一致,群体之间就会为了争夺稀有资源而发生冲突,不惜牺牲对方的利益,但如果不同群体之间目标一致,相互之间非但不会有敌意,还会友好、合作、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在现实冲突理论的研究结论基础上,英国社会心理学家亨利·泰费尔于1970年代早期首次提出“社会认同”概念,并对之提供有效的解释和解决途径,使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真正为“社会”服务,而不仅仅是对个体心理进行解释。并在最简群体的实验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认同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自己与内群体的同一性和外群体的差异性。泰费尔的研究为社会认同的系统化研究奠定了基础。他认为社会认同实质上是一种集体价值观,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7]从这个概念可以看出,社会认同强调的是个人首先通过范畴化将自己归属到一个特定的群体中,在群体成员身份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认同。泰费尔按社会身份论,社会认同由三个基本历程组成:归类、认同和比较。归类指人民将自己编入某一社群中;认同就是认为自己拥有该社群人员的普遍特征;比较是评价自己认同的社群相对于其他社群的优劣、地位和声誉。透过这三个历程,人民抬高自己的身价和自尊。[8]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不同群体之间的分化与张力来自于人们试图获得有利于内群体的正向结果,但这加剧了社会的冲突与分化,1986年,rog Er Brown通过研究指出人们为了获得积极的社会认同结果就会过分偏向于自己的群体,认为自己所属的群体优于其他的群体,并在寻求积极的社会认同和自尊中,体会不同群体间的社会差异,这就容易引起不同社会群体群体间偏见和群体间的社会冲突。[9]
总之,埃里克森、泰费尔、特纳、费斯廷格等人的研究,使得社会认同理论的研究范围得以不断的扩展,从关注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扩展到关注内外群体的关系和不同人群、不同国家的关系这样一个趋势。这对推动对社会认同理论的发展体系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构建了一个从个体到群体(collEctive)再到群体间(intErgroup)以及整个社会心理(socia lm Entality)的发展框架。社会认同理论作为解释群体行为的一种新方法,确实赢得了全球社会学者的广泛认可。因此,社会认同理论的出现首先从概念和方法上为人们研究“社会变迁”和“社会冲突”的解决方案提供了突破口从社会心理学关于社会认同研究的众多文献中,我们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对于我们开展中国的社会认同研究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社会学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泰费尔和特纳开创的社会认同理论启发了社会学的感性理论建设新思维,也开创了个体与群体、国家与社会互构关系的新思维。
社会学家认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认同与互动行为是一个连续发生的变化流,个体会根据社会的认同而调整目标,完全独立的个体在现实社会中其实很少被发现,个人与群体关系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社会意义层面上的重要主题。社会学家汉斯·摩尔认为,认同包含个人和社会两个层次。在个人方面,“认同是个人在社会混沌环境中所占据的稳固方位,能够据之对外在环境做出积极的防御”;在社会方面,“认同是一个基本的及普遍拥有的信仰、模范及价值之综合,它能抗拒外在事物对本身环境与成员的威胁及维续自身。”吉登斯认为,认同是行动者意义的来源,也是由行动者经由个别化的过程而建构的[10]。
对社会认同理论进行卓有成效研究的集大成者是卡斯特。其成果主要体现在《认同的力量》一书中。
首先,曼纽尔·卡斯特在《认同的力量》一书中集中讨论了社会认同如何在后工业时代发生了从瓦解到分化、再到重新整合的过程,在这个时代里,人们缺乏一种普遍的认同感,社会也不再被看作是一个有意义的、自洽的系统。理性精神的泛滥和个体主义思潮的崛起,都使得社会暂时呈现出一种“失范”的状态,文化落后于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只有重构新的时代文化和新的社会认同机制,才能有效解决当代社会的失范问题。其次,卡斯特在通信技术革命和网络社会崛起的基础上,认为网络社会中的认同是一种最具社会性的真正的社会认同。它是在文化特质或相关的整套的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建构意义的过程,而这些文化特质是在诸意义的来源中占有优先位置的。并区分了角色和认同,认为认同建立的是意义,而角色建立的是功能。卡斯特认为:在网络社会崛起的新形势下,认同已经有了同传统社会学所界定的认同截然不同的含义。“认同是人们意义与经验的来源。”“认同必须区别于传统上社会学家所说的角色和角色设定。”[11]在卡斯特看来,网络社会的崛起唤醒了社会成员的自主、自立、自主选择的自我意识,人们已经不再仅仅被动地注意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属于哪一个层面、处于何种位置,而是对社会的存在状况、资源配置和发展态势提出自己的评价与要求,这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认同。最后,卡斯特总结了从抵制性认同到规划性认同的(计划性认同)的路径。他写道,“……认同的分解,相当于作为一个有意义的社会系统的社会之分解,正是我们历史时期的情境”,“在这些社会的后巷之中,在另类的电子网络之中,或是在社区抵抗的基层网络之中,在这里我们已经意识到一个新社会的萌芽,而认同的力量,正在历史的领域中起作用。”[12]
卡斯特是国外社会学界关于社会认同研究的集大成者,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网络化时代建构意义和价值评价。我们无法一般地抽象地来讨论不同的认同是如何建构起来的、由谁建构起来的、以及它们的结果如何,因为它是与社会脉络有关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快速城市化的中国征地拆迁中的矛盾,被拆迁居民、政府、国家扮演不同的角色,对城市化、经济利益、合法性等的认同,都应以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为背景,建构社会认同。当然,国外众多学者对认同、社会认同的研究为我们研究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认同提供了一种研究框架,一个研究理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国内关于社会认同的研究,遵从国外社会认同研究的逻辑,主要集中在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界和社会学界。并且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远远多于社会学的成果。
(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国内心理学界对社会认同的经验研究起步较晚,实证研究起始于香港学者林瑞芳、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等人从社会认同的心理动机和认知过程出发,着重研究了香港回归后,青少年群体的民族国家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的动态过程,并强调了社会认同的形成与人们普遍接受的社会信念之间的关系。在社会认同理论看来,社会比较是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历程,因为有比较,有些群体才得到正面评价,有些则得到消极评价。人们往往容易对遭受消极评价的群体在态度上产生偏见,在行为上滋生歧视。而长期受到歧视、无法挣脱鄙视的群体,一般来说都是缺乏政治和社会力量的弱势群体(如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并缺乏就业保障的工人、农民和无业、失业、半失业者)[13]。
社会认同包含类化、认同和比较。建构社会身份包含了类化、认同和比较三个历程。类化是一个会随类化环境变通的历程,因此,社会身份不是一个固定的个人特质。人们在某特定处境中会将自己归类到某个类别。这主要受可及性的个人因素,某类别是否能适当地描述在当时当地出现的人物的客观群际对比,第三种因素是某类别能否适当地参与互动的人在行为期待上的不同(也即规范切合度)。并认为社会类别间有些完全没有重叠、有些部分重叠[14]。
总之,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社会认同背后有不同的动机,其中包括提升自己的自尊,降低社会生活中的无常感,平衡满足归属感和保存个性两种需要间的矛盾,以及找寻生存的意义,纾解对死亡的恐惧。当这些动机被激发后,其相应的社会认同历程也随之启动。可见,社会认同研究在我国社会心理学界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为我们从社会学的视角去研究社会认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二)社会学的研究
社会认同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既包含着个体属性内容,又具有关系属性特征。所以,作为一种研究视角,“认同”能很好地沟通微观与宏观,个体、群体与社会的关系。[15]在社会学方面,关于社会认同的研究主要大体上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类。
郑杭生从社会互构论的视角指出社会认同,就是以利益为基点,以文化为纽带,以组织为归属,在多种社会关系网络中,个人和群体对其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定和他者认可。其概念主要包含了认同的主客体、内容、类别、性质等,比较全面地把握了社会认同的性质[16]。
刘少杰将社会认同理论作为社会科学视角的一种重要转化加以关注,他认为社会认同是社会成员对利益、地位和其他生活条件的认识,不是科学认识论所讲的那种客观性认知,而是包含着平等、公正和善恶是非的评价。社会认同不仅是对自身利益和地位的认可,也是对其他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和社会关系的评价,是社会成员形成社会态度、采取社会行动的主观根据[17]。
郭星华作为一名法社会学学者一直强调初级关系的解体对当代社会认同的影响,法律权利、隐私观念、社会流动等因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从质和量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基于地缘、业缘和血缘之上的初级关系逐渐让位于理性和制度之上的次级关系,人们不再致力于建立一种长久感情的关系,而热衷于建立短期的功利的人际关系[18]。
李友梅等认为,社会认同是一种群体观念的体现,它包含了社会成员共享某种信仰、价值观和行为取向等方面的内容,是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寻找归属感的一种体现,与工业文明社会中的“绝对理性”相比,社会认同可以使现代社会更加稳定,而不是如启蒙运动所主张的“只有理性精神才可以达到稳定的理想王国”[19]。她认为,西方发达国家构建社会认同的经验教训对中国未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认同的重建有重要启示。
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的日益分化,社会认同研究越来越得以重视。中国社会学界逐渐开始从阶层认同、民族认同、组织认同、社区认同、人际认同等不同角度,理论联系实际地对中国社会认同问题开展了不同层面或不同程度的论述,为更系统、更深入地研究中国社会认同的分化与整合积累了重要学术基础。国内社会认同的实证研究方面主要是以移民(农民工)、下岗工人、青少年群体和基督教徒等为研究对象。也有学者从社会分层意识、阶层认同的基本情况、阶层认同的维度、相对剥夺感、社会不公正感、社会冲突等六个方面对当前中国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和社会认同作了简要的分析[20]。还有学者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统计方法,通过群体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职业认同、地位认同等对城市新移民十分重要的五种社会认同类别,探索移民社会认同的内在关系结构等一系列的实证研究聚焦的对象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移民,都是依据不同的理论视角从获得的经验材料出发,分析各个群体社会认同的状况和特点,主要从群体认同问题、地域认同问题(包括归属感、未来归属及乡土认同和社区认同等)展开讨论。
总之,中国学者在社会认同的定义上差异巨大,但理论取向大都是建立在实证材料的基础之上,通过强调社会成员的集体性意识对形成社会内聚力的重要作用。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和转型的关键历史时期,部分学者运用社会认同理论去发现改革过程中凸显的社会问题:诸如农民工问题、征地拆迁矛盾问题、社会结构、权力结构、城市化进程与社会风险等问题,在分化和对立的矛盾过程中,发现重建社会认同的力量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所有这些研究,均为本文进一步厘清了社会认同研究的理论困惑和实践困惑,因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社会认同以自我分类为前提,而自我分类又是建立在民族、阶级、职业、性别等基础之上,“权力和地位关系”是人们对于自我和他人进行分类的重要社会事实。近年来不断扩大的征地拆迁矛盾不仅仅是由于利益的分化而造成,与拆迁户群体强烈的内群体认同,与卡斯特所提出的的抵制性认同也有着重要的关系。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媒体、专家和城市文化都参与到意义的构建过程中,“拆迁户”、“失地农民”等身份的构建都是由文化建构出来的,对于个人或群体而言,认同也是多重和多元的,而这种来自于不同意义和文化体系中的认同是征地拆迁矛盾频繁的根源。根据社会认同理论的研究,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条与征地拆迁矛盾扩大化相关的结论:首先,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按照政府官员、开发商、拆迁户(农民)的社会角色划分是人们的一种最基本、最常识性的认知机制,暂且不论这种认知机制的对与错、是与非;其次,在征地拆迁的整个过程中,人们对“内群体”与“外群体”的划分是十分明确的,正是各自明白对方群体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人们会更加强调内群体与外群体之间的差异和每个群体内部的同质性,同时,由于涉及到群体资源,矛盾的扩大和冲突的升级都是“内群体”偏袒自身利益的一种表现。再次,征地拆迁过程中拆迁户群体相对剥夺感的形成是通过社会比较来完成的。
作为一种研究视角,社会认同能很好地理解征地拆迁过程中农民与政府、权力与利益、内群体与外群体之间的矛盾关系,因为社会认同所蕴含的内容既包括了人们的身份、地位、利益内容,又包含着社会关系的特征,社会认同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情境下,运用所在地域的集体记忆、个人梦想、权力体系等材料建构出来的“一致性”,征地拆迁矛盾的化解同样离不开社社会关系和社会认同力量的重建。中国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在此新形势下的社会认同分化,不仅关系到社会成员相互之间和社会成员对群体和社会的认可与评价,而且也涉及到群体之间的认可与评价,以及群体和社会对作为个体的社会成员的认可与评价。概言之,社会认同是发生于人际间和人与社会之间的价值评价关系。社会认同不仅直接表达着个人、群体和社会三种主体的价值评价,而且还规定着人们对待他人、群体和社会采取何种态度和行为。它不仅表达着社会成员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分化,而且也能够直接引起人们社会行为的矛盾甚至冲突。
因此,社会认同理论对于转型时期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矛盾的分析和解读具有很好的理论指导,对征地拆迁中的社会矛盾同样如此,而现有的关于征地拆迁的矛盾研究当中,对利益群体的社会认同鲜有系统性的研究,由此,本文基于一种社会建构论的视角,即认为社会认同有其客观的社会基础,不仅仅是一种主观的心理建构,在此视角下,本文认为对征地拆中各个利益群体社会认同分化的发生机制、展开形式、社会作用、演化趋势、整合方式等方面问题如果能做出深入具体的研究,努力培育具有积极指向的社会认同,就有可能尝试建立一套符合中国情境、能够有效解释征地拆迁社会矛盾的理论体系,从而能有效化解征地拆迁社会矛盾。
[1]GleasonP:IdentifyingIdentity,ASemanticHistory,TheJournalofAmericanHistory,1983,69(4):910 -931.
[2]刘朝阳.“认同”及其分层:对“认同”现象的再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09,(7).
[3]靖建新,王兰锋.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及其评价[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院报(社科版),2008,(1).
[4][英]戴维·莫利.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和文化边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61.
[5][英]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28.
[6] Sheri f, M., Harvey, O.J., White, B.J., Hood, W.R.,& Sherif,C.W..Intergroupcooperationandcompetition:TheRobbersCaveExperiment.Norman,OK.1961
[7] Tajfel H.Differentiation BetweenSocialGroups: 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chapters 1~3.London:AcademicPress,1978.
[8][14]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08、107-108.
[9]BrownR.SocialIdentityTheory:pastachievements,currentproblemsandfuturechallenges.EurpeanJournalSocialPsychology, 2000,30:745 -778
[10] Giddens,ModerntiyandSelf-identity: SelfandSocietyinthe-LateModernAge,Cambridge:PolityPress,1991.
[11][12]曼纽尔·卡斯特.曹荣相译.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6、410-419.
[13]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J].社会学研究,2005(5):202-223
[15]王春光.巴黎的温州人--一个移民群体的跨社会建构行动[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16]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走向更有共识的社会:社会认同的挑战及其应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5.
[17]刘少杰.城市化进程中的认同分化与风险集聚[J].探索与争鸣,2011,(2).
[18]郭星华,刘正强.初级关系变迁与民间纠纷解决[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1).
[19]李友梅.重塑转型期的社会认同[J].社会学研究,2007,(2).
[20]冯仕政.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与社会认同[R].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6.
(责任编辑:谢建美)
c912
A
1009-2293(2015)04-0052-05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征地拆迁中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cSH 0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周爱民,湖南省委党校社会学副教授,社会学博士。
【DOI】10.3969/j.issn.1009-2293.2015.0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