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莉 姚福生
中国.成都医学院心理学系(四川成都) 610083 E-mail:tanglicq@163.com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人格中的积极因素-乐观,逐渐成为关注焦点。研究者普遍认同乐观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人格特质,是人们对未来良好结果的总体预期,具有跨时间和跨情景的一致性[1]。乐观特质突出的人倾向于积极、正面的看待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结果,而悲观特质突出的人倾向于消极、负面的看待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结果[2]。应对方式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3]。国外研究发现,在面对压力或挫折时,乐观者和悲观者采取的应对策略不同,乐观者更可能采取问题取向的应对策略,而悲观者更可能采取情绪取向的应对策略[4-5],国内研究发现,乐观对个体的自尊[2]、抑郁[6]、心理健康[7]、生活满意度[8]等有较高的预测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国内大学生乐观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培养大学生的乐观人格和积极应对策略,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必要依据。
1.1 对象
在成都某高校随机抽取35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回收有效问卷314份(90%)。其中男生123人,女生191人;城市(镇)67人,农村247人;独生子女116人,非独生子女198人;大一100人,大二103人,大三76人,大四35人;贫困生151人,非贫困生163人。
1.2 方法
1.2.1 生活定向测验问卷(LOT-R) 由1994年美国心理学家Scheier等人修订,问卷中文版由张勇进行修订,含有10个项目,包括3个正向描述题项,3个反向描述题项和4个无关填充题项,被试在5点量表上评估其同意程度。将总分作为乐观人格的一般指数,积极和消极项目的得分分别用来测量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9],乐观主义维度分值越高越乐观,悲观主义维度分值越高越悲观。
1.2.2 应对方式问卷(CSQ) 由肖计划编制,问卷由6个分量表,共62个项目组成,分别是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10]。解决问题和求助为成熟和积极的应对方式,退避、幻想、自责和合理化为不成熟和消极的应对方式[11]。
1.3 统计处理
收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
2.1 大学生乐观人格在人口特征上的差异比较
大学生乐观人格在生源地(t=1.729,P>0.05)、是否独生子女(t=-0.426,P>0.05)、是否贫困生(t=1.634,P>0.05)等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性别(t=4.315,P<0.01)和年级(F=4.013,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女大学生的乐观因子、乐观人格总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男大学生的悲观因子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大一学生、大三学生的乐观人格总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
2.2 乐观者和悲观者在乐观两维度上的比较
将乐观人格问卷的总分按由高到低排列,前27%的被试划为乐观组,后27%的被试划为悲观组。对两组大学生在乐观人格问卷中的乐观因子、悲观因子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乐观者在乐观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悲观者,在悲观因子的得分显著低于悲观者。
表1 乐观者、悲观者在乐观维度的比较
注:*P<0.05,**P<0.01,***P<0.001,下同
2.3 乐观者和悲观者的应对方式比较
将乐观组、悲观组的应对方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2,乐观者在解决问题、求助的得分显著高于悲观者,在自责、退避和合理化的得分显著低于悲观者,在幻想的得分上,乐观者与悲观者无显著性差异。
2.4 大学生乐观人格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研究假设大学生的乐观人格与成熟、积极的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不成熟、消极的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将6种应对方式与乐观人格的两个维度及总问卷得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见表3。
表2 乐观者、悲观者的应对方式比较
表3 应对方式与乐观的相关(r)
表3的结果显示,幻想与乐观因子、悲观因子、乐观总分均不存在显著相关;乐观因子与解决问题呈显著正相关,与自责呈显著负相关;悲观因子与自责、退避、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与求助呈显著负相关;乐观总分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正相关,与自责、退避和合理化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大学生的乐观人格与其应对方式有密切关系。
3.1 大学乐观人格的一般状况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乐观人格问卷的总均分偏高,说明大学生的乐观人格倾向较明显,这与顾群[12]、王滔[13]的研究结果一致,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朝气蓬勃,斗志昂扬,阅历尚浅,富于理想化,因此对周遭事物及未来倾向于持乐观态度;乐观人格与城乡、家庭经济状况等外在环境因素无关,更多的是受到父母的乐观或悲观榜样及父母教授的应对策略、教养方式的影响[7,14-16]。乐观的性别差异一直存有争议,一些研究认为乐观不存在性别差异[14,17],本研究发现,女生在乐观因子和乐观总分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在悲观因子上显著高于女生,这与陶沙[6]发现的“男生的悲观倾向明显强于女生”部分吻合,谢晓非也认为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的消极预期,性别差异虽然普遍存在于乐观人格之中,但是表现的较为隐蔽和复杂,女性的乐观倾向主要表现在更强的适应性和更低的消极预期上[18]。在本研究中,大二学生的乐观水平显著低于大一、大三学生,这可能与大二这个特殊的时期有关。实现了高考这一人生的重大目标,大一学生带着新鲜好奇走进校园,学习和就业的压力暂未到来,学校对新生教育的重视和老师、学长对新生的关怀,使得大一学生对未来充满了乐观的预期,进入大二后,新鲜感褪去,专业课逐渐增加,学习任务加重,人际交往和工作中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使得大学生经历的挫折和打击不断增多,导致乐观水平下降进入“低谷期”。进入三年级后,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大学生在经历了各种挫折的磨砺后,意志更坚强,更自信,心理变得更成熟,在困难面前能学会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勇敢的面对各种挑战,因而乐观水平开始回升。
3.2 大学生乐观人格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本研究的相关分析证实,大学生乐观人格与成熟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自责、退避、合理化)呈显著负相关,说明乐观人格是个体应对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一项跨文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乐观者更“务实”,常使用问题关注和适应的应对策略,如利用社会支持,主动求助以问题解决,较少使用回避的应对策略[12];而悲观者则更倾向于采取情绪取向的应对策略,即只是试图减少一些痛苦的情绪,有一种逃避的倾向。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研究发现,幻想的应对方式与大学生的乐观人格无显著关系,乐观者和悲观者在此也无显著差异,这与研究假设不符。归其原因,可能与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心理特点有关,大学生处在一个多幻想的年龄段,具有好奇心重、求知欲强、感情丰富、勇于探索等心理特点,这些导致大学生普遍爱幻想,无论是乐观者还是悲观者都会采取幻想的方式,在想象中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来应对挫折。只是可能悲观者更多的是停留在假想的满足中,而乐观者则是通过幻想来缓冲挫折带来的苦恼情绪,重建对未来的信心,最终会直面问题解决。
[1]Scheier M F,Carver C S.Optimism,coping,and health:Assessment and implications of generalized outcome expectancies[J].Health Psychology,1985,4(3):219-247
[2]高志奎,赵富才.大学生乐观人格特质与自尊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4):456-458
[3]姜乾金.身心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8-38
[4]Hatchett G T,Park H L.Relationships among optimism,coping styles,psychopathology,and counseling outcome[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4,36:1755-1769
[5]Scheier M F,Carver C S.On the power of thinking:The benefits of being optimistic[J].Psychological Science,1993,2:26-30
[6]陶沙.乐观、悲观倾向与抑郁的关系及压力、性别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06,38(6):886-901
[7]方春艳,郑晓边.气质性乐观、家庭因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4):477-479
[8]秦红芳,朴婷姬.中日大学生气质性乐观与生活幸福感:情绪和应对效能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2):259-264
[9]张勇,李恒芬,张亚林,等.认知倾向问卷在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患者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5):445-447
[10]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9-115
[11]姜婷娜.大学生乐观与应对方式、健康关系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12]顾群.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对大学生乐观精神培养的意义[J].教育探索,2009,28(12):119-120
[13]王滔.大学生人格特征与情绪应对策略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1):1736-1739
[14]徐远超,龚勋.大学生乐观倾向与自尊水平的相关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9,3(11):68-70
[15]袁莉敏,张宏宇,李健.乐观研究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6,13(8):82-86
[16]胡龙飞,张钢,张改叶.大学生乐观倾向特点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4):613-615
[17]余欣欣,郑雪.大学生乐观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社会支持、应对策略的中介作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7(5):126-134
[18]谢晓非.乐观与冒险中的性别差异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9(2):270-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