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俊林 夏仕安
摘要: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格局主要是由苏南、苏中和苏北组成。苏南苏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仅存在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并且在经济发展的水平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文章首先阐释了苏南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现状原因分析,以苏北的盐城为例,试图阐述苏北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境,并根据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盐城构建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以期能够为江苏经济均衡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北;发展困境;经济崛起;产业集群;盐城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3-0010-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0198
1 南北经济现状
江苏省作为全中国最有活力和快速经济发展的省城之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规划时的政策倾斜。有资料统计,江苏省在2004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0%,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4.18%。与此同时,南北的经济差距也日益加大。至2005年末,苏北与苏南的GDP分别占全省份额依次为20.7%、61.8%。从GDP增长率看,1995年至2005年,苏北与苏南GDP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1.9%、14.2%。苏南增速明显快于苏北。就总体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苏北与苏南的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2 苏南苏北经济发展差异的成因
造成苏南苏北经济的差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地理位置,苏北地区距离江苏的经济中心较远,并且周边多为经济欠发达区域。加上与之相邻的地区也多为各省边远且贫困地区,缺乏有力的经济发展带动点,缺乏对腹地的经济的带动和辐射能力;其二是社会政策的倾向不同,苏北在一开始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就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南北之间的经济差异不可避免的逐渐拉大;其三是文化软实力的影响,苏南是吴文化的发源地,苏南文化具有开放、创新、独立的内涵,能够与现代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进行互补,有助于苏南地区对于经济发展机遇的把握和敏感度。
3 苏北地区特色经济的崛起
2012年,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0.8%、12%和13%,苏北的增长速度比全省平均高2.9个百分点。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和服务业的繁荣,服务业逐步取代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是当今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特征。苏北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中心,发展高起点和高要求的服务业,不仅仅是发展服务经济的方向,也是低碳化发展的产业之一。
3.1 盐城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2012年,盐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20亿元,是2005年的将近3倍。以生产型服务为主要的金融保险业发展较快、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5%上升到12年的8.7%。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增加值比重从2005年的11.5%增加到12.9%。盐城市海岸线全长582公里,约占全省海岸线的60%,有条件发展成为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港口目前盐城抓住沿海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重大机遇,以大丰港为主体,结合滨海港区等附属港进行港口建设。在滨海港区中电投煤炭码头,有望2015年实现1亿吨的运输量,成为区域性重要港口。
3.2 以汽车产业链为主导产业
汽车产业是盐城的支柱产业,现今已经成为省内的汽车生产和制造基地。2011年,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公司进入全国同行业前10名,预计实现销售收入430亿元,由盐城市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共同投资的盐城国际汽车试验场项目正在进行之中。到2015年,整车销售力争突破1000亿元。从2014年起,江苏省盐城市将设立汽车产业发展基金,专项支持该市汽车及配套产业等一批“经济快马”。汽车产业专项发展基金以2003年为基数,由市财政部门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新增财政收入地方留成中提取10%,作为汽企业开拓市场等方面的奖励,为该市这一发展势头最迅猛的产业助推。
3.3 交通业的快速发展
盐城港的国际和火雷航班已经实现了专业化和规模化管理与建设,盐城交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盐阜大地上已经达到“一纵一横一联”高速公路联网畅通,“六纵十二横”干线公路网基本形成,所有行政村通四级以上等级公路目标全面实现。建成160公里新长铁路并加入全国客运网,结束了盐阜大地上“地无寸铁”的历史。全市沿海港口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丰港建成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并且开通了至韩国首尔的国际航班和部分国内航线,2007年7月4日国务院批准南洋机场为一类开放口岸。2010年5月盐城快速公交投入运营。2012年建成建湖冈东运河桥、响水苗寨大桥、大丰斗龙港大桥、大丰新北大桥、大丰合新大桥共5座大桥。
4 盐城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4.1 经济发展产业起步晚,产业链薄弱
与上海等早期发展起来的港口城市相较而言,盐城经济的发展缺乏带头企业和产业的经济辐射能力,本身缺乏创新性,自主品牌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有限,受外界经济主体的牵制较多。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盐城目前经济发展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以石油和能源为主的基础上,经济附加值有时不明显。
4.2 沿海岸线利用率有待整合,港口功能单一
盐城的沿海岸线具有很大的地理优势,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但由于缺乏自主创新的经济理念,导致产业经济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集装箱的运输和装卸,其整体利用的开发程度仍然处于基础的初步阶段,衍生产业的发展能力有限,对于沿海的滩涂和盐田的整合利用和开发还有待于立足新的经济策略。同时高等教育力度也不足。
4.3 人口增长快,经济和环境的负荷加重
盐城是江苏省内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城市。2007年,盐城市人口出生率达到9.13%,单位资源的人口负荷加大,意味着开发资源取得的收益更多地用于人口消费,更少地用于发展扩大资金。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问题突出,小城镇和乡村河流绝大部分河水段水质在Ⅲ级以上,其水质污染的程度已经超过苏南地区,同时,化工集中区成为全市污染比较严重的生态问题,直接影响资源生产力在生产过程中的正常和有效发挥。
5 构建盐城经济发展对策
5.1 发挥沿海优势区位优势,注重特色产业
明确沿海产业定位,优化产业布局,建立战略资源项目预审和评估制度,科学规划使用港口岸线、海域滩涂、盐田等自然资源,按照特色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要求,鼓励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临港特色产业,不断抢占产业制高点,提升区域竞争力。加快发展沿海特色产业,围绕建设东部沿海地区重要新型工业基地的目标,培育壮大新能源、海洋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5.2 根据当地的特色资源制定优势项目
经济政策的制定上应当从高的起点和目标定位出发,根据盐城自然资源和文化渊源,优先发展区位特色产业,加强对港城的质量建设,提高对港城公共配套设施的利用率,实现港城建设的现代化和专业化,为沿海港口和临港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5.3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展良性产业集群优势
盐城临港产业集群主要可以发展由风电、汽车产业群、生化工程和第三产业为带动的经济发展产业链。通过现代特色的物流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对沿海农夫产品进行深加工,实现经济港区之间的联动发展,引进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利用新的理念和技术进一步为港口、港城、港区的发展提供支持。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续绿色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的良性循环。
5.4 整合发展临港产业链和现代服务业
建立适应服务区域经济的现代生产服务业体系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以临港工业的发展为依托,加强对现代金融和信息服务业的投入力度,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保险、信息中介、法律咨询等服务,增加就业率,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软实力短腿现象。
5.5 及时调整相关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发展
针对盐城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应该制定良好的政策、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为经济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不仅仅要注重经济建设的基础设施构建,也要加强盐城沿海产业群发展的软环境和软实力建设。加强针对盐城特色区域产业的物流技术、船舶服务和管理、港口收费与维护、投资和引资政策等方面制定相应政策法规,通过政策的实施,提供有利于加快盐城港建设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参考文献
[1] 沈正平,翟仁祥.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差距及其协调研究——兼与鲁南和中国东西部地区的比较[J].经济地理,2003,(6).
[2] 孔非.苏南苏北经济发展的比较[J].企业导报,2011,(6).
[3] 周金环.加快盐城“调结构、转方式”的几点思考
[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10).
[4] 江苏盐城规划构建大市区绕城公路环.中国公路网,2009-06.
[5] 祁旗,徐远航,袁宏伟.论地方铁路在江苏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J].江苏交通,2001,(11).
[6] 王旭伟.苏北地区特色产业培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能源研究与利用,2012,(6).
[7] 戴先杰.江苏省区域生产力布局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0,(10).
[8] 杨莹.论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崛起中的苏北为例[J].区域经济,2012,(7).
作者简介:夏俊林,女,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流动人口和困境儿童的社会保障、社会工作。
(责任编辑:周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