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刚
【摘 要】新余因钢设市,行政区域小,资源消耗大,重化工业特征明显,综合能源消费量占江西省综合能源消费总量的六分之一,能源消耗给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为此,新余站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狠抓节能降耗,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了传统钢城向“新能源之都”成功转型,一个能源消耗型工业城市实现向“生态文明城”的完美转身!
【关键词】 节能降耗 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
当前,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国内社会的重大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进节能降耗,要解决能源节约问题,需要由政府进行合理干预,企业的主动配合,社会的积极参与。近年来,新余市紧密结合自身能源消费实际,积极推进工业领域节能降耗,通过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三管齐下,综合运用“加减乘除”抓节能,打出了一套“增动力、卸压力、添活力、挖潜力”的组合拳,推进“新能源之都”和“生态文明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荣获“中国新能源之都”荣誉称号,成为在国内新能源领域唯一的获奖城市;首批“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改革示范市”;先后获得“资源枯竭转型”和“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等三项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荣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江西“工业发展先进市”和“新型城镇化先进市”等称号。昔日传统钢城向“新能源之都”成功转型,一个能源消耗型工业城市实现向“生态文明城”的完美转身……
加:加大节能与循环经济投入,为绿色发展增动力。
一是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加大节能与循环经济的投入,推进节能降耗项目的实施,2013年实施的产业低碳化项目76个,2014年实施工业与服务业节能减排项目31个,累计完成投资108亿元。
二是依托政策优势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新余市先后获得“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资源枯竭转型”和“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等三项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累计争取工业节能减排方面的资金15亿多元,其中用于典型示范项目资金10.5亿元。
三是抓龙头企业示范效应带动企业主动作为。钢铁和电力是我市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大户;每年综合能源消费达600万吨标准煤, 由此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给环保造成巨大压力。近两年,政府和企业坚持以技改项目为抓手, 加快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的推进,带动全市产业的提升。
新钢公司先后通过自身投入及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投入资金约3.6亿元,引进余热余压发电设备,年自发电超过12亿千瓦时,每年利用余热余压发电产生的经济效益就超过10亿元, 利用工业固体废渣500万吨,新钢把昔日环境治理的包袱变成了企业的财富,循环经济让新钢公司尝到了甜头。
江西分宜发电公司曾经是江西省最大的发电厂,但由于机组能耗高、效益差,企业劣势日显。后经引进10万千瓦等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低温燃烧,大大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炉内添加石灰石在燃烧过程中能直接脱硫;在水污染方面,锅炉循环利用,使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基本实现零排放。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企业不但扭亏为盈,而且成功解决了火电环境污染难题,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得益彰。如今,分宜发电公司依托国产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竭力发展循环经济,每年节约标煤20万吨。
新余市通过大力推进余热余压发电、工业废渣综合利用、工业用水循环利用、企业系统节能技改、新型墙材与散装水泥、节能设备开发推广应用等节能降耗工程建设,2014年,新余市年节约水量约1亿吨,年节约土地约5000亩,工业固体废渣综合利用800万吨,年节约能源约50万吨标煤。
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杠杆的拉动,大大提升了企业主动节能的动力,形成正面示范效应累加,节能减排不再是企业的“包袱”,而是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财富,使更多企业由“要我节能”变成“我要节能”。
减:淘汰落后产能,给环境资源卸压力。
新余是一个重化工业特征明显的城市,近年来,市工信委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让落后产能退出市场。全市共关闭小钢铁、小化工、小水泥等“五小”企业46家、淘汰落后产能226万吨。淘汰燃煤锅炉89台,淘汰水泥落后产能约80万吨/年,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生产设备800余台(套)。封存、停用、改造钢铁、煤炭、纺织行业500余台高耗能落后生产设备。全市共推广高效电机(3.685万KW)、淘汰低效电机(6.45万KW)、改造电机系统(6.68万KW),累计完成推广、淘汰及系统改造17KW。
乘:科技创新促发展,激发倍增效应添活力。
新余市新型工业化健康推进,得益于科技创新和人才的强大支撑。近几年来,通过启动科技创新“543211”工程,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我市先后与中国工程院、华南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创造更多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争取国内最新科研成果第一时间在新余孵化。申报建立了国家硅材料及光伏应用产业化基地、螺杆膨胀动力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光伏基础材料及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研发平台。形成人才、技术、资金和产业成果的“洼地效应”。
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大力实施技术攻关、推广应用节能技术,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和发展后劲,以科技创新的倍增效应推进“新能源之都”的建设与发展。按照“项目集聚、产业集中、企业协作”的原则发展园区经济。“三大产业”发展、“三大园区”建设风生水起、亮点纷呈。全市新能源、新材料规模以上企业20户,主营业务收入380亿元。行业从业人员3万余人。
除:严格能耗管理,标本兼治挖潜力。
新余市在全国率先建立工业能耗在线监测管理系统,对全市重点用能企业的水、电、煤、油、气的耗能情况实行动态监测分析。按企业能耗效率比实行“红绿灯”分类管理,优于能耗限额的为绿色、符合能耗限额的为黄色、超过能耗限额的为红色。通过分类管理,锁定重点能耗大户,对超标用能企业进行诊断分析,深挖企业节能降耗潜力和空间,开出整改建议书,指导督促企业进行整改。从而将高耗能企业的比重逐步缩小,促进“绿色企业”发展,进一步提升全市工业企业能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