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学府幼儿园 陆晶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也已步入了信息化进程。多媒体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进入幼儿园,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多媒体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更加直观形象,能动态地呈现内容,给幼儿以充分的感官体验,积极调动幼儿的兴趣,延伸幼儿的感知觉,扩大幼儿的视野。通过创设情境,更有利于幼儿对内容的理解,以及情感的体验。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来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了,“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发展认知能力”。
大班幼儿爱学、好问,有着极强的求知欲望,他们不但爱问“是什么”,还想知道“为什么”“怎么来的”,尤其对于周围世界中比较隐蔽的因果关系、现象等,更是渴望得到科学的答案。在主题《我自己》的活动开展中,有关于食物消化的内容,我将该部分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便于幼儿较直观地理解。
幼儿的认知具有具体形象性特点,他们对具体、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理解,而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幼儿易懂易记,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对知识的掌握。
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软件很多,PowerPoint是其中的一种,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种大众软件。从课件的教育性、科学性、易用性考虑,我开始构思课程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食物旅行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主要经历了如下过程:
制作环节一:需求分析
《食物旅行记》是大班“我自己”主题中的一节学习活动课。关于“消化”一词,我们经常跟幼儿提及,但是幼儿还是难以做到对消化的真正理解,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虽然这些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但是食道、胃、大肠、小肠等都是人体内部的器官,我们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到人体消化系统。
为了由表及里,有效地满足幼儿的知识需求,让幼儿了解人吃了食物后,食物在身体内经过的路线,以及身体内一些器官的作用;同时了解一些简单的饮食健康知识,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必要性由此产生。
制作环节二:素材采集与加工
在收集素材时,我采用了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素材。
1.图片的处理与合成
在处理图片素材时,我对所合成的画面进行整体构思,根据设计需求和画面效果,选择合适的工具软件,经过部位截取、修改大小等图片处理方式,把有关图片(如人体轮廓图、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素材处理并加工成为一个人体消化系统图。
2.文本信息的选取与加工
大班幼儿已经会认识一些简单的文字,在选取文本材料时我把内容精简,围绕重点加入必要的文字,在有限的版面中使得内容表达更加丰富、深刻。
3.动画的构思与制作
在多媒体课件中,对于一些科学知识的描述仅仅依赖图片和文本的形式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呈现不同层面的信息,让幼儿有更直观的认识,我将一些消化过程,如食物在胃部的蠕动消化,转化为动画形式,提高课件的表现力。
4.声音的处理与加工
在多媒体课件中通过添加一些录音以及音效,和文本、图片结合在一起,给人以视觉、听觉上的冲击,使课件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感染力。
例:我以讲故事的形式,制作了“小苹果”的自我介绍:小朋友把我放到嘴里,嚼呀嚼,弄得痒痒的,一不留神,我就被吞了下去。不一会儿,我到了一条长长的管子里,就像坐滑梯一样,真好玩!还没等我玩够,就滑到了一个大袋子里,这大袋子可神奇了,它会一边分泌出一些液体,还一边慢慢地蠕动,把我磨得呀越来越碎,越来越碎……被磨碎的我接着到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管子里,像迷宫一样,它把我的营养吸收了,好不容易出了迷宫,我就到了一条皱巴巴的大管子里,在这我的水分都被吸收掉了,最后我就被排出了体外。
制作环节三:课件集成
最后,我按照课件的设计方案,将已经准备好的素材资料和制作好的功能板块集成一个完整的幻灯片多媒体课件。
在设计《食物旅行记》活动时我做到动静结合,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并把科学知识与健康、语言等领域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给幼儿开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实录一:图音并茂,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活动以一个“小苹果”的自我介绍开场,课件开始播放,点击“小苹果”的图片之后,“小苹果”卡通而童趣的打招呼声音立刻吸引了幼儿的注意,他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课件上的画面观看,听小苹果的自我介绍。
一遍故事之后,幼儿都好奇地发问。
琦琦问:“小苹果去什么地方旅行了啊?”
慧慧问:“大袋子是什么呢?为什么说它很神奇呀?”
设目标船i到f(x)最近距离为d时船舶j的相对坐标为(xj,i(d),yj,i(d)),则在t1~t2时刻内当两船相距最近时的船舶j相对于船舶i的位置为
小叶问:“怎么有那么多的管子呀?”
我故作神秘地说道:“想知道吗?我们一起跟着小苹果去看一看吧。”
于是,我引导幼儿逐幅观看多媒体课件的画面,并通过提问帮助他们认识主要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分析:
多媒体课件将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进行有机组合,创设了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它积极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进行主动探索学习,让幼儿看看、听听、说说,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掌握科学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在科学领域教学活动中包含了许许多多抽象的科学道理,并具有较强的严密性。《食物旅行记》多媒体课件,声画并茂,拥有趣味性特征,避免了教学中的枯燥乏味,使整个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
实录二:动态演示,促进幼儿对知识的理解
当鼠标一点击,画面上出现了一个人体图,简洁的人体轮廓形象而直观,帮助幼儿快速进入学习的意境和较佳的学习状态。
随着课件的演示,我们一起跟着“小苹果”去“旅行”。按照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小苹果”依次来到了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当“小苹果”来到第三站——胃时……
慧慧举手示意说:“这就是故事中说的那个大口袋吧?”
我点点头,回答:“没错,这就是胃,它就像一个大袋子一样,被嚼碎的食物就在里面不停地转呀转。”
涵涵笑着说:“那‘小苹果’不是要被转晕了!”
孩子们哈哈笑起来,觉得很好玩,七嘴八舌,不断发问:“那它是怎么动的呢?”“它动得很快还是很慢啊?”“它要转多久呀?”
大家对胃的蠕动情况充满了好奇,这时,我用鼠标轻轻点击,课件上出现了胃不停蠕动的动画,被磨碎的“小苹果”在这里不停地转呀转,磨呀磨,变得像浆糊一样。
看完这一简短的动态演示之后,小翔自告奋勇举手发言:“‘小苹果’在胃里被磨得更碎了,这样更容易进入到下一站,对吧?”
我及时夸赞了小翔:“你真聪明,观察得很仔细。”并补充说:“食物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消化,胃的主要功能就是负责消化食物。”
小孟听完摸着自己的肚子说:“我今天吃的早饭现在就在胃里消化呢。”
紧接着,我又点击了鼠标,突然传来了“嗝”的声音,胃也被撑大了。
亿亿笑起来:“呵呵,吃饱了。”
小敏接着说:“是吃得太饱了。看,胃都鼓起来了。”
我接过话:“那么吃得太饱,胃也是会受伤的。”然后,继续播放胃胀的动画。
胃说道:“如果小朋友忽然大吃一顿,把很多食物都堆到我这个袋子里,让我没有活动的余地,我就没有力气工作了。要是食物总是很多,我没法儿处理完,我就会生病,感到发胀不好受。”
之后,我引导幼儿一起说出其中的道理:“所以……我们不能一下子吃太多食物,这样不容易消化,胃会受伤。”
胃还告诉我们:“我还有个脾气,你吃热点的东西,我会很快地把食物磨碎;你吃冰凉的东西,我工作起来就比较慢,也不容易磨碎,而且有时候还会生病,这时你也会闹肚子疼。有的小朋友爱吃油炸的东西,这些东西我很难处理。你吃得多了,我对付不了,也会生病。你如果不注意卫生,吃些不干净的东西,饭前不洗手,把细菌带进来,使我得了病,我就不能很好地工作,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胃的话生动形象地让幼儿明白保护胃的重要性,知道吃饭时不狼吞虎咽,食物要趁热吃,不吃不健康的食品。
分析:
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比较抽象,教师较难凭空解释,幼儿也很难理解。但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仿真模拟演示,问题便迎刃而解。
多媒体课件具有灵活、随意的动画效果和界面交换功能,教师可以让显示屏上的画面和存贮的声音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主动调控。活动中,那些原来需要教师费尽口舌、花费许多时间依然讲不清楚的知识变得一目了然。
课件中动态的效果演示以及音效的播放使原本抽象和难以理解的胃蠕动、消化、胃胀问题变得生动有趣,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幼儿能更直观、逼真地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线路,以及食物进入消化器官后的消化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食物旅行记》这一多媒体课件成为了一个很好的辅助。运用活泼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后,幼儿不仅初步认识了人体的消化器官,而且还了解了消化器官的功能,并且扩展到一些人体保健知识。
多媒体课件在知识与幼儿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生动、形象、具体、直观,为幼儿创造了一个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学情景。它声画并茂,动静结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将知识形象化,促进了幼儿的理解,帮助教师化解教学中的难点,优化教学过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界定了幼儿教育的全新课程理念:加大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投入使用。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将成为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我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多媒体课件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大意义,感受到多媒体课件的巨大潜力。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努力,深入钻研教材,探究幼儿心理,扎实掌握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让多媒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神奇作用,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