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思想对现代环境保护的指导意义

2015-03-26 20:51贾璐娜
关键词:环境保护原则环境

贾璐娜

(河北大学 政法学院,河北 保定071002)

当代社会中,全球变暖、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愈加严重,大规模快速发展工业而忽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造成了人与生态的矛盾日益凸显,所以我们有必要汲取中国古代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著名学者季羡林认为:“这个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基调的思想,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含义异常深远的思想”。[1]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不仅展现了古人的智慧,而且对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具有可借鉴的指导意义。

一、天人合一内涵

在中国古代,天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有以下三种:自然之天、主宰之天、义理之天。自然之天,有三重含义:一是与“地”相对的“天”,是位于宇宙苍穹的天,为人类社会呈现出天象以及日月星辰,为古人带来神秘莫测之感。于是产生了占卜,通过卦象来探索天意,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二是与人相对的天。主要指除人以外的自然界,包括动植物以及江河湖海这些自然之物。三是与人为相对的天,指世界万物运行的规律,不受人影响、不随意改变,万事万物都以其规律运行。人,指人类,也可涵盖人道、人为、人欲等与人相关的人类活动。

1.天人一体

程颢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达至仁者境界的人,不仅能视己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同时能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给天地万物以关怀。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彼此相通。儒家主张人的本性与天是同一的,将人与自然联系起来,反对人与自然的对立。孟子曰:“天地万物为一体。”天是创造万物的本原,人作为天地中的一份子,宇宙万物皆为“吾同胞”,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体性的思想,认识到人与万事万物的统一性。

2.天人合德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天赋予了人内在道德性,使人的行为存在天这个终极根源,是人道德形而上学的根据。天道不仅仅具有神圣性,而且有权威性,人不可以违背天的意志。同时,天人合德为君子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了准则。君子可以通过对道德的践履达至天命、天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周易》最早将天人合德作为天人合一道德主导方向和精神根基。道德成为一种连接人与天的媒介,使天超越了自然之天的意义,不仅具有自然本质,同时兼具道德属性,成为伦理的规范者。这为人们达至君子境界提供了标准与方法,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天人合德,不但是耕作时令的依据,而且也达至形而上的范畴。正如杜维明先生指出:“绝对的超验存在,例如概念化‘上帝’为‘全然的他者’在儒家的符号系统里是缺位的。但是‘上天’作为道德创造的根源,以及生活意义和终极的自我转变的根源,却突出地贯穿于整个儒学传统之中。”[2]天道培养了人的礼仪规范,在生活中依照本心良心行事。形而上的道德可以贯穿在人的道德实践中,成为伦理化的依据,实现自我与社会的统一。

3.天人共生

儒家认为天人合一的终极目标即天与人共生。天人共生主要是指天与人和谐发展。“和”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并不拘泥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致性,而且还涉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早在《尚书·尧典》中就提出“八音克谐,人神以和”的思想,到春秋时期,史伯进一步区别了“同”与“和”两个概念:“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和”是指在不同中寻找事物之间的相同点,求同存异,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莫知其所以成,夫是之谓天。”(《天论》)荀子告诉我们,尊重自然,顺应天时,“辅相天地之宜”,“顺天”。他强调天与人有联系,万物的运动离不开天的运转。西方哲学思维中,将天与人两者二元对立,甚至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认为,我们保护生态环境仅仅因为他们对人类具有价值。

所以将自然作为人类自我发展的工具,无度地开发,视域局限于大量利益,也是发展中的弊病。人们将自然当作索取对象,造成土地沙化、沙尘暴等问题接踵而至。这些问题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需要重新唤醒儒家思想以提供指导,在对待天人的关系问题上,应以价值判断为主,事实判断为辅。天是人类文化价值的本原,不仅仅是一个客观目标,也是一个道德原则。

二、指导意义

天人合一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思想原则。在中国哲学中,不仅是一个对天人关系思考的命题,也构成了一种和谐的思维模式。它划分了人与天的各自职能,明确了各自的责任,是人与自然在相互依存中得到永续发展。这种理念生生不息,推动着天地万物和谐演进。天人合一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文化瑰宝,这种富有理性智慧的思想是我国乃至全世界进行环境保护道德建设、法律体系建设、环境保护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

1.生态伦理

(1)整体性原则

西方环境观认为人与自然是独立的个体,从主客体角度将人与自然相互区别。近代自然科学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使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渐暴露。西方哲学思维中,将天与人两者二元对立,甚至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认为,我们保护生态环境仅仅因为他们对人类具有价值。相对于西方生态伦理学中的二元对立的理论视域和思维方式而言,天人合一作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视域和思维方式,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中最具现代性的核心价值。正如杜维明先生所说:“地球的含义正在发生变化,从作为人类生存的一个重要的单一参照,正在转变成为一个审美,伦理和宇宙论思维的共同基础。而生态意识也正在将人类联为一体,去发展一种新的天人合一的视域。”[3]

而儒家思想既肯定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又把天放在一个核心地位。天是万物之母,自然界产生了人类,是万事万物的本原。人与自然在本原上具有同一性,同时天地扮演着统摄人的角色,天是人事价值判断标准,要主动符合,“天地合而万物兴焉”。

孔子爱山爱水,在山水之家寻得人生的快乐境界。“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孔子充分体会到仁者于山水地之间的自然之美,认识到自然对热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荀子说:“山林者,鸟兽之居也,川渊者,龙鱼之居也。”山林可以作为人类取暖、制作工具的重要资源库,也是动物的归宿。保护山林资源不仅对人类有价值,也对维持整个生态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水对生命体有滋养作用,也对人类有着教化作用。人也需要具有水的品性,刚柔并济。

(2)可持续性的原则

所谓“可持续性”,它是指自然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在和谐环境伦理走向实践的过程中坚持“可持续性原则”,以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持续生存为最低道德要求,改变不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把人类需求限制在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创造承载力高的社会环境生态系统和人工自然环境生态系统,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就是要求我们既考虑到当代的利益,也考虑到后代的利益。

(3)协调性原则

所谓协调发展,就是把人作为理性存在的主体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进入到自然环境中去,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对自然环境进行合理的改造,大自然是生活环境作为人生存的根本基点。同时还要用人的理性知识和科学技术使自然环境得到有效地保护,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永续发展。

2.法律

天人合一与环境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有利于健全和完善传统环境法律体系。

(1)立法

早在秦朝就有法律对保护环境提出要求:“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入夏三月川泽不网罟,以成鱼鳖之长。”(《逸周书大聚》)而且,到了汉代,对森林资源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贼伐树木禾稼,……准盗论。”(《汉律类纂盗律》)所以立法环节对环境保护这个整体起到重要的法律支持作用。

具体来说,天人合一给我们提供了一下四个原则:一,在立法原则上改变过去以人为中心的观念要将人与自然的利益相互协调。二,环境法理论基础要与时俱进,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模式,符合基本国情和时代背景。三,立法要体现环境伦理原则,把协调发展原则、合理制约原则、尊重自然原则、可持续性原则、环境安全原则、代内环境公正原则、代际环境公正原则、国际环境公正原则、男女环境公正原则、共同性原则、维护和平原则等原则融入法律的基本原则之中。四,时间上实现一体性原则。在考虑代内基础上,充分考虑后代人的生存发展利益,实现法律价值取向代际化。所谓法律价值取向的代际化,是指对传统的以当代人利益为立法本位的法律价值取向进行反思,从人类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和根本利益出发,以法律价值的代际视野重新审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关系,并调整好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关系。本代人合理安排资源的开采计划,保证代内使用的同时,限时限量,为后代人留出空间。

完善法律体系,修改和完善现行的《环境保护法》。首先,在立法中融入新时代的基本原则,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原则,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原则,谁开发谁获利、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管理谁负责原则,尊重自然原则,合理制约原则,环境安全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整治原则,环境保护知情权与公众参与原则等等。其次,提升我国环境法的地位,将它作为国家的基本法律规范来实施,提高公众的意识。[4]

(2)执法

通过执法环节,可以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环保不仅仅关系到自身的利益,同时也是必须履行的义务。

首先,要加强对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推动相关制度建设,定期进行相关培训,强化法律知识考核。同时,对于人民群众,要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自发有序地参与环境保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二,利用大众传媒突破时空的特点,全力建设相关网站等。在大型的世界性环保节日,例如3月22日世界水日,通过这些节日开展普及环境保护知识的讲座,播放纪录片,以及开展环境保护进学校的活动,通过多种渠道来宣传环境保护知识。使自然环境保护的法治得到切实的效果。

第三,健全环境保护执法机制,创新环境保护的执法方式。为了改变我国现在的环境执法状况要突破地方以及其他束缚,提高环境执法部门的权威。培养环境执法队伍的素质,改善执法条件,切实做好环境执法的实践。

3.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是在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提出的,并将其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1993年,联合国又对此做了重要补充:“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注重社会综合发展的新型发展观。

(1)调整产业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首先要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实现节能减排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举措,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有利于我们减少不必要的能源资源消,同时能促进我们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第二是坚持多元化发展,实现绿色产业。大力发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绿色工艺以及有利于环境的高新技术,实现生态文明。三是,对一些污染企业提供相应的设备支持和资金支持,让一些污染的企业能够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科技创新

生态环境的科技创新是环境伦理意蕴重要体现,适应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需要生态科技,能够引导科学技术朝着正确、有利的方向发展。科技有利于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其目的也是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加强科技对环境保护的积极影响。绿色科技体系首先要有以下四个技术,一减少能源消耗技术,二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技术,三平衡生态的技术,四是改善环境的技术。

绿色科技,主要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技术,人们对自然环境本身的认识。绿色科技形成一套产业的体系,就像物联网将人与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实现循环生产和集约经营管理的产业,绿色科技产业多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国家应加大力度扶持此类产业,并尽快使它与可持续发展形成切入点。对此,我国应根据当今的产业前景,制定全局性发展的规划方案。以绿色科技产业,形成一套可持续推广服务,研发创新的综合体系。用绿色科技来改造传统落后的工业,用绿色科技重塑传统的经济市场,实现经济社会、人和自然和谐。

(3)发展生态工业农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引起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生产关系需要与生产力相符合。“绿色科技”的发展必然引起当前生产方式的相应变革,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生态化生产方式,从而使生态化生产方式更加符合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生态化生态方式下的生产实践活动之一就是发展生态产业,因为生态产业是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它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主导力量和物质基础;生态化生产方式使人类及其社会的发展更符合生态发展的规律。[5]

发展生态产业就需要我们建立起与生产力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价值观目标,以及生产目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化工业道路建设生态化发展,就需要建立起以生态文明为目标的体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建立起一个生态产业、信息工业、工业、农业、服务业的系统的整合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和人口不相匹配的问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就是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农业耕作模式,使农业耕作符合季节的调配,并且减少相关化学材料的运用,使土壤得以良好的发展,同时农业也要适应市场的需要。发展生态工业就是要使人们与自然界形成一种和谐的发展观,排放污染物要符合国家的基本指标,同时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淘汰落后的设备。工业生产要满足市场的需求情况,确保有所用。

(4)培养相关人才

发展现代生态文明产业需要有相关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作为支持,首先我们要普及科技创新和教育来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培养符合我现在的现在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创立时空教育,学校应普及和提高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生态环保是一项事业,在学校教育中需要提高生态保护的文化氛围,这就需要我们在学生时代就培养起时空观,关注当代人类的环境保护,后代的可持续发展,自觉地培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而非强制的要求。

二是加强对环保科技创业的支持,开展创业创新相关比赛,调动起人民群众对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并确立起专利申请保护制度,使人们的科技发明有相关的法律保障。同时实施科学创新奖励制度,发现、培养、选调科学型人才,并加以集中培训,为我国现在的科学技术创新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是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努力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设立面向企业的创新人才岗位,同时积极引进高校的研究员、海外的高素质人才到国内进行任职。

(5)实现人口合理分配

当今人口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大城市人口过于拥挤,小城市人口过于稀少,造成大城市环境污染严重。要改变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一些大城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大量人口的需要,所以需要大城市的人口进行分流,并且建立一些卫星城,使大城市的人分流到这些卫星城当中去,让大城市的拥挤情况得以缓解。而且要完善小城市的基础设施,让小城市能够更好的实现其职能。建立起生态移民制度,使移民有效有序,不能过于集中在某几个发达的城市,要让移民去满足移民群体的需要,同时又能使大城市能够发挥其承载力。

三、结 语

儒家思想中的优秀文化成果,不仅对我们民族的历史发展文明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同时它也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文化心理。1988年诺贝尔奖得主聚会巴黎,会后发表的宣言指出,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让处于环境保护忧虑中的人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民族的未来。孔子的思想反映了在中国古代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因而它不可避免的有当时的时代局限性与特定的地域性。我们既不能全盘地不加修改地吸收他的思想,也不能全盘否定他的思想。我们应该看到孔子思想有它的独到之处,是我们现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精神食粮。

我们应该看到环境保护不仅仅是局限于经济和政治技术,它是一个综合社会各个方面的课题。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这需要人们树立一种与自然相协调的价值观,所以儒家思想对人们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天人合一启示我们要把天人这两种不同的事物在其中寻找它们的共性,天人它们是相通的,所以才有相合的可能。然而它们又是相异的,是建立在同一性基础上的差异性。我们需要把握他们的相互关系,“明于天人之分”,才能建立起它们最佳的联系。

米萨诺维克等指出:“为了适应即将来临的稀缺时代,我们必须树立利用物质资源的新型道德观,并据此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6]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而不是一种矛盾的关系。儒家认为,人不仅是履行道德义务的主体,也是保护自然的主体。儒家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的合理性上,对于人与自然相协同发展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伦理观价值。

保护环境,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涉及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也关系到人类的长久利益。儒家的适合时节的环境伦理规则与今天的科学发展观是不谋而合的,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我们需要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深度研究与环境保护国策相结合,并将其自觉融入到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中去,在丰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的同时,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出场提供更为现实化的科学路径。[7]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5000年中华文明的体现,更是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理论依据。我们只有将其与当今的科学发展观有机合理的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每个公民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当中的伟大实践中去,从根本为儒家思想提供一个科学的现实化的道路,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自己应有贡献!

[1] 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J].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1):34—35.

[2] 杜维明. 儒教[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 杜维明. 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儒家人文精神与生态[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4] 陈俊. 和谐环境伦理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5] 赵成,方鸿志. 论科学技术与生态化生产方式的形成[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5):9—12.

[6] M·米萨诺维奇. 人类处在转折点[M]. 刘长毅,等 译. 中国和平出版社,1987.

[7] 余卫国.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价值和出场路径[M].2014.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原则环境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