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经济发展“三重门”问题亟待解决

2015-03-26 08:17牡丹江市委统战部课题组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三重门非公经济民营企业

牡丹江市委统战部课题组

(牡丹江市委统战部,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随着政府在经济上的放权,以及改革事业的深入发展,民间投资越来越成为促进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繁荣城乡市场、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力量。然而,尽管民间投资近年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发展,但制约民间投资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依然突出。长期以来,行业垄断、行政审批门槛让民间资本时常遭遇“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阻碍了民间资本进入的积极性,一些领域的进入甚至越来越难。政府部门必须改变职能、改革体制、打破垄断,才能为民间主体参与投资提供公平的平台,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一、非公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窘境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经济,从目前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并不乐观,尤其在不发达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首先是企业规模小,非公经济总量不足。非公经济企业在前期发展中,往往依靠自身积累,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无论扩大产能或是改造技术,都需要外部融资。但目前非公企业融资难已成为普遍问题,一方面难以获得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审批程序繁琐,门槛高、效率低。其次,市场壁垒重重,民间投资不够活跃。究其原因在于国有企业份额依然较重,特别是在通信、基础设施及能源等领域仍处于垄断地位。近年来生产要素价格的普遍上涨,企业生产成本明显增加,市场竞争压力增大,非公企业尤其是私营经济难以维持低成本运行优势,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再次,非公企业人才匮乏问题突出,人才引进难,人才留住难,人才落户优惠政策、养老医疗等待遇差别也限制了高技能人才的流动。最后,政策因素影响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但从实际执行来看,有些优惠政策未能真正得到落实,非公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和环境性障碍,影响了非公经济的生存和发展。

非公经济发展的不足固然是内外因两个方面造成的,但外部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大制肘。从政策环境上看,非公企业中有近半数对民间投资“新36条”及实施细则“大致了解”和“知道但未研究”,也有一小部分企业根本不了解;对该项政策的认识也是参差不齐,近半数认为其有很大作用或有一定作用,也有一部分认为作用不明显。同时,还有很多企业处在观望阶段,等待时机成熟再考虑进入政策所鼓励的领域。而不愿意投资的原因中较明显的有三点,即缺乏合适的投资项目、资金缺乏、投资门槛过高。在地方政策落实上,样本企业的选择排在前三位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用地方面,土地价格高、用地和建设程序繁琐、用地优惠政策不落实;财税政策方面,财政支持力度不足、优惠政策申请手续繁琐、税费优惠和减免政策不到位;制约民企自主创新的主要因素方面,创新投融资体制不完善、研发的公共平台不足、财税优惠措施落实不到位;制约民营企业人才引进的主要因素方面,养老医疗等待遇差别限制了高技能人才的流动、人才住房保障政策不足、政府对人才培训资助不足;“民间投资36条”实施细则落实方面,政府有关部门仍未转变观念(对政策执行力度不够、配套政策滞后)、实施细则与现行政策不接轨、民营企业自身素质需要提高。从非公企业的行业关注上看,愿意进入鼓励领域的企业偏向新能源产业、医疗卫生产业和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非公企业中仅有近三分之一的企业已经或正在准备进入鼓励领域,更多的企业还是因为缺乏投资项目、资金、方向以及投资门槛高、政策优惠不到位等原因而无意进入政策所鼓励的领域。在金融环境上,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自有资金、借助银行贷款、借助民间借贷三种方式,很多的企业并没有吸引到风险投资的关注。在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方面,企业认为来自财政、土地和税费的支持最为重要,而在解决融资难问题上,企业最为关注的措施是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中大型银行对民企的信贷比例,大力支持设立中小型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民企最担心在投资过程中出现政策不稳定、政策执行力度不理想;资金中断,缺乏资金,融资困难;行政审批时限太长,审批项目过多等。可以看出,配套滞后是阻碍政策贯彻落实的主要原因。此外,个别政策执行力度不够,还有个别政策“方向正确,但路径不明”。

可见,外部环境无疑成为非公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这也恰恰是“三重门”问题的主要表现。“三重门”即“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看得见,进不去,这就是所谓的“玻璃门”;进得去,但还是会被隐形障碍挤出来,这就是“弹簧门”;还有那些涉及到多个部门的项目在各部门之间推来推去,就是“旋转门”。对于“玻璃门”,具体表现在资质标准要求过高,壁垒名义上被打破而实际依然存在,投资规模要求过高,市场覆盖率要求过高。对于“弹簧门”,表现集中在审批事项过多,审批程序繁琐,在政策支持上不同所有制企业存在区别,在生产经营的一个或多个环节对民营企业设置障碍。对于“旋转门”,更多的表现在优惠政策涉及多个部门,在实践中很难落实,现行政策规章未及时调整,相关部门政策冲突,对政策落实缺乏考核、监督和推进机制,以及各部门贯彻落实步调不一致。

二、分析“三重门”问题要抓根源、找症结

(一)“玻璃门”存在原因

第一,缺乏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细节,同时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渠道也狭窄,使企业看得见但看不清;第二,缺乏适用性强的制度保障,民间资本看得见但不敢进门;第三,缺乏审批和监管的清晰划界,民间资本不愿进门;第四,缺乏既得利益的退出机制,民间资本开不动门。民企希望进一步放开的行业中,新能源、石油等资源行业,医疗卫生,教育培训,旅游文化产业等位居前列。

(二)“弹簧门”存在原因

目前的准入资质繁多,包括生产经营许可证、行业资格认证、税务环保等相关证件、3C认证、质量检疫证明及地方相关审批,等等,而且在行业资质管理上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对待不同企业多重标准,认证市场的不规范、门槛高或者获证后跟踪服务的不足等,都让“弹簧门”顽固地存在。同时,除了融资、行政收费、政府服务等方面的政策阻碍非公经济发展,信息滞后也成了“弹簧门”的压力所在。

(三)“旋转门”存在原因

由于优惠政策涉及多个部门,而不同部门在体制、管辖权力以及既得利益方面存在认知差异性,使得需要配套的优惠政策在实践中很难落实。如果没有统筹部门加以监督管理,很难实现各部门政策贯彻落实的步调一致。

除了外在环境的“三门”问题外,非公经济自身也存在明显问题,此谓“短板门”。“短板门”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思想意识形态的局限性,有些企业不愿也不想与政府部门配合;第二,信息搜集慢,弱化了政策的透明度;第三,融资渠道狭窄;第四,技术改革投入不足;第五,质量不过关;第六,国际化程度不足。

可见,从“三重门”到“四重门”,未来的挑战不仅来自于政府职能的改革,还在于民营企业自身的突破。未来的主要挑战将来自:人才匮乏、资金紧张、技术创新、国家政策变化、国际国内发展战略规划等。因此,打破“三重门”,发展非公经济必须要有针对性。

三、打破“三重门”要有实招、用真劲

(一)营造平等、竞争、开放的投资环境

1.建设“阳光政府”。推行阳光政府建设,对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进行公示公开,接受监督;通过政协提案、人大监督、社会监察等形式,改善服务流程;行风评议常态化,由各级监管部门牵头,每年召开民营企业代表大会,评议涉企的政府职能部门,结果作为其工作考核指标之一。

2.创造投资良好环境。政策制定、落实要听取有关商会和民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反映民营企业的合理要求;各级政府安排的政府性资金要明确规划,统一标准,对包括民间投资在内的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支持民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入政府采购目录;出台《引导非公经济发展的产业规划和投资目录》,明确非公经济拓宽投资领域,畅通非公经济“进门”渠道。对于存在发展规划、投资规模、行业技术等隐形门槛的领域,地方政府要勇于探索创新民资进入的方式。

3.拓宽融资渠道。各类金融机构要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创新和灵活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加大对民间投资的融资支持,加强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服务。采取切实措施,促使国有商业银行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部门,区别对待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确保中小企业融资的公平性;鼓励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安全的前提下,经由论证逐步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鼓励各类商业银行组建面向中小企业的专业服务或咨询机构,进一步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水平。

此外,民营资本可通过联合、联营、集资、入股等方式进入基础设施产业;或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吸引民营资本;政府也可以通过引导、补贴等方式“橇动”民间资本。对盈利能力不高但社会效益好的项目,政府则可通过财政补贴或其他转移支付手段,引导民间资本投入。

(二)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1.实现信息流通顺畅。加大优惠政策宣传力度,使民营企业了解相关信息,增强发展信心。要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信息流通,除了媒体宣传、政府通知,由政府有关部门开设政策培训班更有利于扶持政策等信息流通的顺畅。

2.简化落实优惠政策程序。有关部门应该主动上门和企业对接,使民营企业对这些政策既能看得见又能拿得到,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比如,开设微博、微信账号,用公众号等形式,及时将新的政策发布情况或政策内容通知到相关企业,并通过平台的互动,了解企业的需求,有利于政策的落实。

3.设置定期清理机制。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减轻民企负担。在具体操作上,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物品的许可,对各类机构及其活动的认定等非许可审批,最大限度地缩小审批、核准、备案范围,切实落实企业和个人投资自主权。同时,建议在政府职能架构中内设“清理小组”,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与企业密切互动,寻找不合理的市场门槛和行政审批项目,进而在政府部门协调各部委、各单位进行障碍的排除。

4.建立地方的非公经济发展局。设立统筹管理部门,加强对非公经济的政策制定、统筹监管、信息公开、指导服务等职能。非公经济发展局或专门职能单位可建立针对性的统计体系,建立全口径民资管理信息系统,成为政策信息公开的窗口平台。如果不能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也可以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建立“民企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提供一个民营企业家与政策制定者直接沟通交流的平台。

5.实行登记流程便利化改革。探索试行登记“受理、审核合一制”,缩短办照时间。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实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方式,实现网上申请、网上核准、网上登记、网上发照、网上公示。或者实行“多证联办”便利化改革,在各级政府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实行一个窗口受理、多部门同步审批,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统一发放。

(三)激发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活力

一方面,要完善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政府应加大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扶持的倾斜力度,通过政策引导民营企业强化自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活力。企业也应该树立自主创新、自主监管等意识,改企业年检制度为年报制度,企业按年度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机关报送年度报告,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增强企业信息透明度,变企业对监管部门负责为企业对社会负责,实现社会共治。

另一方面,要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政府应通过人才落户、人才住房保障政策、养老医疗等待遇政策,扶持民营企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通过培育完善的人才市场和培训市场,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帮助民营企业转变经营理念,不断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破除“三重门”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深入调查研究,切实找准服务企业的“三重门”症结,将政策落实到位,民间投资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必将得以充分释放,这将为经济转型升级增添持续的动力。

猜你喜欢
三重门非公经济民营企业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改革创新 营造环境 推动鹤壁非公经济发展提升
三重门
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简述检察机关依法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原则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上半年陕西省非公经济占全省GDP比重52.4%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文言文教学三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