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本刊记者 何泛泛 ◇ 图/ 实习生 霍智伟
不久前,周睿举办了一次VAMUN粉丝答谢酒会。这是一场随处可见互联网思维的Party:来自不同领域的粉丝上台来做主题分享,从主持到迎宾签到,都是粉丝自发完成。而作为品牌的创始人,周睿并没有俗套地痛陈心酸创业史,相反却带来了一个无比轻松的主题分享—《一年读260本书是怎么炼成的》。
为什么要读书?
先说一个段子,据说某年北大开了两门选修课,一门植物学,一门动物学。植物学老师比较鸡贼,上第一堂课时就做广告:我建议大家还是选植物学。为啥呢?你想校园里这么多花花草草,包括那些像花一样美丽的女孩子。约会的时候你能告诉她:这是什么花、那是什么草,显得多有学问啊!你学动物学有啥用呢?总不能天天去动物园谈恋爱吧?你在动物园里追上的女孩子能是什么样的呢?此言一出,果然广告效果非常好,动物学选修课没有什么人,植物学这边倒是立马人满为患。
学以致用,这无疑是读书人无比信奉的观点。当时作为移动高管的周睿,也相信这样的道理,只不过春风得意的当下,他觉得所学已经够用了,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触摸书页了。
一切看上去是那么前程似锦,一切看上去是那么顺理成章。但是,这就是真正想要的现在以及未来?周睿开始思考,并企图在书中得到答案。于是,他开始拼命地读书。每天几乎有四个小时都沉浸于书香当中。终于有一天,当他重读《论语》时,内心受到了深深的震动。
书中孔夫子说,“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古人孔夫子十五岁那么小便确立了人生的志向—这辈子要从事与学问相关的事业。而自己呢?三十岁了还活在一部巨型的机器上。
“我当时在书房里读到这段的时候,脸刷地红了。”周睿坦诚,拷问自己内心是一件非常惭愧而痛苦的事情。因为他觉得人都有虚荣的一面,内心当中会自动地想要去美化自己,而真正要剥开这虚无的外在,直抵内心,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
是继续在移动公司往更高的职位晋升,还是到更具活力的公司去做职业经理人,也或者甚至进行创业?三条路摆在周睿面前。
“我不想做机器上光鲜的零件,我要做一台动力滂湃的发动机。”最终,他选择了创业。
当把创业项目定位在眼镜电商的时候,周睿和他的合伙人相信,在如此暴利同时缺乏诚信的行业,很快占领市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当时为了确保项目的成功,我们翻阅了上百本创业相关书籍,和一家咨询公司进行合作,对项目进行了深度评估,总共花了8个月时间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座谈和思考,最后的形成咨询报告长达80页。”结论是喜大普奔的:想法靠谱,可以实施!周睿相信,如此“充分”的准备应该可以保证成功。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自己真的是一只菜鸟”!
创业开始的一两年时间,周睿和他的团队陷入了几乎是无穷无尽的试错当中,比如陷入了网上商城、临街实体店两线作战却都疲于应付的怪圈,以为烧钱做广告就能一夜成名等等。更让周睿觉得无可适从的是,发现自己所学不够用了,有那么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无力感。
在扮演移动高管这一角色的时候,周睿参与创办了重庆德鲁克经典读书会。作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的著作影响了数代追求创新以及管理实践的学者和企业家们。每次读书会,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家以及高管们分享和交流了各自在管理和决策方面的诸多观点和实践案例,并就德鲁克先生的一些观点进行激烈的思想碰撞和探讨。
这些书籍所蕴含的闪光点,在大公司的应用上,无疑是有益的。但是,周睿却发现,这对创业公司却并非如此,“这是我最真切的体会,大公司和创业公司的运作方法可以说完全不同,前者的很多行之有效的做法用在后者上完全是一场灾难,这是我创业后才认识到的。大公司的经历反而给创业埋下了很多的坑。”
认清这个现实后,周睿学会了不依赖专业的读书会,转而在不同领域的书籍中汲取养分。
杨绛女士有一句话: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太多。在那次答谢酒会上,周睿希望大家多读好书,并分享了他一年读260本书的心得体会。对于朋友们问及的如何提高阅读的效率,他将读书分为了基础阅读、浏览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四种模式。
这样的方法来源于《如何阅读一本书》。在周睿看来,该书是一本读书人都可以去看一看的阅读指南。该书初始版本由莫提默·J·艾德勒于1940年完成,曾高踞全美畅销书排行榜榜首一年多,在1972年查尔斯·范多伦 对其进行大幅增订修改。
不同的书,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可以是迅速阅读的,可以很简略地阅读,可以很认真很细致。但是,不管在读书的时候启动什么模式,周睿认为最重要的是,“读书贵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在这样的四种模式之下,周睿在一年时间内,整整读了260多本书。“读书还需要做读书笔记,将书中有用的东西都记下来,当时的心得体会,以及工作当中能够结合的地方也一一写进笔记本里。”每隔一段时间,周睿便会将这些读书笔记翻出来,做一个阶段性总结。
在阅读中形式的总结模式,被周睿带到了创业当中。在不久之前,他在重庆天涯论坛上发表了一个以《我为什么从重庆移动高管辞职去做眼镜》为题的长帖子。总结了自己作为创业菜鸟,三年来走过的弯路,挖过的坑。
经过三年的试错,周睿和他的合伙人,开始去繁就简,以互联网思维,寻求到更为清晰的发展之路。如周睿所言,“自己已经从一颗光鲜的螺丝钉,蜕变成可以驱动当下新鲜模式的发动机”。
而关于读书,周睿用颇具互联网思维的话来说就是“读书要从痛点开始。”周睿认为知识决定格局,他建议创业者更应该从书本中汲取养分。要读好书,读那些永恒的书,做一个纯粹的人,更要读好创业这本实践的大书。“对于创业来说不确定性就是最大的确定性,有70%的把握就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