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峰
曾经在某电视台推出的一档谈话类心理测试节目中,主持人出过一道这样的心理测试题:“全身都痒的人,渴望爱情;背部痒的人,需要一个亲密伴侣;手臂痒的人,对象一定是你的亲密朋友;头痒的人,就是急着要结婚了。”即使以普通人的观点来看,以上判断也非常荒谬。媒体评论员约翰·D·古德曼森更是讽刺道:“无论身体的哪个部位痒,只能是意味着一件事——他该看医生了。”
除此以外,这位号称是“著名”心理专家的主持人还给出过许多类似的不太经得起推敲的题目。然而即使这样,也不能阻止该节目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较高的收视率,人们乐此不疲地热衷于此,迫不及待地走向心理测试的道路上验证和审视自己。
真准吗?
目前心理测试大行其道,无数电视、时尚杂志、报纸都设立了心理测试专题,范围涵盖了爱情、婚姻、性格、事业、学业、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网络上更是泛滥,使用谷歌搜索“心理测试”,结果高达5亿8千多万条,脸书上一道“你是《权利的游戏》中的谁”的心理测试题,出现当天点击率超过200万。那么这些心理测试题是不是真的非常准确,让人们沉溺其中,妄图靠此破解自身的人生密码。
美国心理学会的朱莉娅·德森一句话粉碎了我们的希望,她说:“目前传媒上出现的绝大多数的心理测验其实是一种娱乐休闲性质的游戏”。她介绍称,心理测试在专业领域被称为心理测量,是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方法,其编制过程有一套科学的标准,结果有严格客观的解释。“我们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它需要符合严格的统计学原理。”
与之相比,时下流行的心理测试并没有严谨的科学性,往往只是心理测量的一部分或个别经过简化的投射测验题,甚至完全与心理测量没有关系。
抛开这些科学性不言,自得其乐的普罗大众估计很难认同她的观点,据Buzzfeed网站受测用户反馈统计,对于各类心理测试题结论认为非常准确的用户占52.3%,意味着超过半数的人是认同这些结论的。
“这没什么奇怪的,不过是福勒效应的又一个明证罢了。”朱莉娅这样回答。
福勒效应 又名巴纳姆效应,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在那一年,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在他的学生身上进行了一项试验,试验的开始他为他的学生们准备了39份兴趣诊断问卷,要求学生们列出自己的兴趣爱好、阅读喜好、个人特征、工作职责,和对自己理想形象的秘密愿望和野心。并声称基于该列表,心理学家将对他们每个人的人格动力给予独一无二的定性解释。
一个星期后,他完成了评估,每个学生都收到了一份上面有自己名字的分析,打印得整整齐齐,列出13句关于自己个性的描述。福勒要求学生先阅读这些句子,然后判断这13句描述对自己来说是对还是错,如果不确定的话就在旁边打问号。接下来,他把分析收上来,再要求认为这个个性评估准确的学生举手,几乎所有人都把手举起来了。
福勒现在才把真相揭穿,其实每个人拿到的都是同样的分析描述,而且分析结果跟兴趣诊断问卷没有任何关系,这只是一个他为这个场景原创的实验。那13句描述是从报摊上占星术书籍中挑选出来的,学生们只是被占星术含糊的语句所迷惑欺骗。
由此,福勒认为只要提供每个人他们喜欢的东西,它就会被人们接受。具体表现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当我们分析那些在网络心理测试中被认为准确度比较高的题目时,往往能够发现它们给出的描述一般都是语义不明的(比如“你喜欢生活中充满变化和各种可能”);或者是模棱两可的(比如“你通常是开朗乐观的,但有时也会沮丧低落”);又或者是积极正面的(比如“你性格坚定而且很受他人欢迎”)。而且综合评价越积极,人们就会认为越是有效和准确。
这些事实如此的符合福勒效应,这大概就是心理测试网络上如此盛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吧。
自我归属感
因为人们喜欢听到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渴望被赞美。心理学家凯蒂·戴维斯在她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我记得在十七岁时做过这些人格测验(你是《欲望都市》里的谁?)。而现在我更热衷‘你的财富在何处?”无论年龄是多少,我们往往只参与自己最喜欢的主题,并且在读到肯定的赞扬时,心情愉悦。
第二,心理测试有助于自我鼓励。人们遇到困难或者失去自信的时候,做做心理测试可以调剂精神。一般情况下,报刊和网络上的心理测试都是说些善意的话,即使批评,也相当婉转,给测试者带来一定的激励和启示。其实,发挥自我鼓励作用的,也许并非测试本身,而是人们需要一个给自己心理暗示的机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归属需要。2012年,戴维斯与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一起参与了哈佛大学的“零计划”工作,他们研究新一代的网络用户,那些与社交媒体一起成长的青少年,研究他们是如何在网上发展自我同一性的(心理学重要概念。简单说就是研究青少年如何通过网络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是谁)。
研究发现,他们的自我同一性发展并没有跟其他人大相径庭,他们只是从年纪很小就开始、以更公开的方式去发展自我同一性。 “同一性发展一直是一个非常社会化的过程 ”,戴维斯说,“有了互联网,这个过程变得更加公开。而且会让年轻人更有表演目的地公开身份,强调个人品牌,打造公共角色。
戴维斯注意到青少年习惯在社交媒体分享或发照片时@好友,并以此作为一个信号发散出去,就像在说,”你看,我的生活丰富多彩、我能做到这些事情,你行吗?” 他们的分享和@好友是一种创建小团队和“划分好友小组界限 ”的方式。
而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发展,人们在庞大社交中越发感觉到自身的渺小,归属感已变得更加重要。为我们发现自己只是庞大网络用户中的一员,当我们渴望在线上显露个性的欲望增长,而给我们去表达个性、让别人看到的我们机会却在缩小。
“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戴维斯说。所以我们测试完 “你是《权力游戏》中的哪个角色”后,会自豪地在社交网络上分享测试结果,寻找与自己测试结果一样的提利昂·兰尼斯特们,或是寻找另一个测试结果里的贝蒂·德雷柏们《广告狂人》里的角色。“这些测试表明了你在看什么作品和你属于哪个群体”,戴维斯说。
找寻自己归属的位置远比题目本身或者事件本身要重要得多,从这方面说,帮助人们驱散孤独的心理测试题,还真是万能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