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妮丽
这两年是国外选美赛事进入中国最密集的阶段,“国际模特大赛”等挂着模特大赛头衔的变相选美活动如雨后春笋。“但是国内很多选美大赛和模特大赛概念混淆。”北京经联文化传播中心总经理、美丽世界小姐大赛组委会副秘书长蔡然表示,老百姓对于中国政府给出的“模特是一种职业,选美是社会活动”的释义听得一头雾水。人们甚至发现参加选美比赛的选手几乎全部是职业模特,模特似乎在通过选美来为自己找到另一个发展的渠道,使模特在瞬间变成“小姐”、“小姐”变成“模特”,两者的区别和界限在中国被彻底混淆了。
选美大赛不等于模特大赛
如果选手在赛后需要为大赛组委会服务一年,做许多慈善和公益等社会活动,它就是“选美”;如果选手和正规模特公司签约,被服装设计师和其他行业所选用,它就是“模特”。 除此之外,模特大赛还在许多“关键问题”上与选美有本质上的差别。 比如评委,模特大赛在评委选择上需要“专业化”,由设计师、摄影师、化妆师、专业模特和服装院校专家等和模特产业相关联的学者组成,这样选拔出来的模特才会拥有市场。
所以,越是专业化、职业化的赛事,评委就越需要专业化。比如内衣模特大赛,评委中必须要有内衣设计师,因为内衣模特直接面对的客户就是设计师;要有画家或雕塑家,因为他们了解人体结构;要有时装杂志的编辑,因为内衣模特的职业范围包括平面模特……
再比如赛事运作的管理体系。拿中国模特之星大赛举例,它面向社会,就必须符合16-20岁的报名年龄段,在全国各地设立分赛区进行层层选拔,最后进行总决赛,它属于网络式的选拔。中国职业时装模特大赛通过院校报名,走的又是另外的渠道。两者的管理体系完全不同。
选美提升经济和城市品牌
选美在西方已有很长的历史,美国人1921年在新泽西州举办了世界上第一次选美活动,其目的就是吸引游客。
据介绍,在国外,世界级选美赛事由于运作成熟,都有固定的赞助商,往往给赛事带来上亿美元的收益。
195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年,大家一直过着艰苦的日子,但是英国人埃里克·莫利预见到了即将开始席卷全国的新的乐观主义心态。那时,他经营着斯特兰德的学苑舞厅。当他得知要在泰晤士河的南岸举办“不列颠节”时,就开始盘算怎样好好地赚上一笔。
他意识到,只要在他的舞厅举办一场选美比赛,鼓励参加“不列颠节”的游客跨过滑铁卢大桥前来观看选美比赛就行了。此次比赛不能与任何过去的选美比赛雷同,必须与在南岸举行的庆祝活动相协调。于是,埃里克·莫利有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想法——要选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性。
“世界小姐”大赛便由此诞生了。这场比赛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受关爱的盛典之一。谁又能预测到,这竟会成为英国儿童慈善事业最大的资金募集者之一呢?现在这项活动已经令人难以置信地募集到了1亿英镑,这主要是由于“世界小姐”在过去50多年里造就的极为强大和知名的品牌效应。
选美之所以有生命力,得益于其与经济联姻所创造的神话,并在世界各地不断地得到验证。1952年,世界经济大萧条的时候,美国首次举办“环球小姐”选美大赛,随之而来的是美国经济的大复苏。这次比赛成为美国经济史上的一个神话,人们尝到了选美带动经济的甜头。
但是,目前国内市场上出现的“选美”赛事过多过滥。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产生了众多冠以国际的选美比赛或者模特大赛,对主办城市的品牌影响和旅游产业影响并不大,有的作为商业宣传运作仅限于局部,甚至连全国都算不上,成为有名无实的选美赛。
中国进入“泛美时代”
有学者指出,中国已进入一个“泛美时代”。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市场上出现的“选美”赛事过多过滥,而且缺乏成熟的模式,选美产业畸形。“选美”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改变?如何审视中国的“美丽经济”?
其实,选美大赛在国外有着很长的历史,而国外文化市场相当成熟,这就意味着他们只能获得一个社会平均利润,甚至更少,而发展中国家刚刚起步的文化市场无疑是一个富矿,这也是现在发达国家热衷于文化输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比如每年高额的承办费用,这其中固然包含一部分不理性的消费行为,同时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中国文化市场的不成熟,选美产业还比较畸形。
“世界小姐”,这个被认为是目前最正规的、影响力最大的选美大赛,自2003年在中国推广以来,一直引领着中国选美产业的发展,成为中国“美丽”经济的代名词和风向标,是中国选美的“巅峰之所”。
可是,当越来越多的商人看好“选美经济”的潜藏经济价值而趋之若鹜时,谁也不能回避其潜在的“负效应”:“泛选美现象”正诱发“社会浮躁病”。
近年来在社会上引发的整容热潮,许多城市每到节假日,大大小小的整容医院人满为患,而在接受整容手术的人中竟有将近一半是在校学生。
小到割双眼皮垫鼻子垫下巴,大到磨颌骨、吸脂隆胸甚至拉骨增高,许多人宁可节衣缩食,也要把自己整理得“美”一点。
有专家表示,美女经济搞得好就是一门时尚产业,比如南美一些国家,他们的经济就是以选美经济为最大的亮点。
每年的香港小姐竞选也拉动了电视文化、旅游等产业。关键在于要把美女经济办好、办精、办强……
中国选美还处于婴儿阶段
美女不是一个洋娃娃,她需要拥有良好的内在气质,拥有才艺,而且还要拥有出色的领导能力。当选的国际小姐要在之后的时间里承担起传播友谊、和平,增进不同文化交流的使者,因此只有外表的美是远远不够的。
显而易见,选美赛事在中国还处于“婴儿阶段”,对于选美的观念,中国人一直重复着自己的好奇心,而尚未形成一个选美的“中国个性”。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选美赛事在中国举办,应该让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国的文化、中国女性的魅力在其中打下更深的烙印。对此,新丝路模特公司总经理、第52届世界小姐大赛评委李小白说,中国的选美热潮刚刚开始,中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国家应该有自己的一个选美品牌,让世界注意中国。
“美女经济”在国内的兴起不是偶然的,兴起的原因之一在于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所带来的强烈的竞争意识。
表现在个人身上,是人与人之间竞争意识的增强,而体现在企业和商家方面,则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巨大的竞争压力逼迫企业调动一切积极性,寻找商机,或者是直接获取利益,或者是通过参与选美运作,间接得利。
当然,西方成功的选美运作先例,无疑是中国企业参与选美运作的生动教科书。中国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巨大市场。近年来,中国发展非常迅速,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打上“中国”标记的选美比赛会吸引更多的关注。
同时,中国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有着充裕的美丽消费能力和足够实力的赞助商参与选美赛事,前景是非常诱人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