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革利,马良科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陕西汉中,723000)
倡导高职学生走进健身广场 通过互联网提升运动技能
白革利,马良科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陕西汉中,723000)
学校体育工作不仅是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要内容,还是全体公民终身体育的教育基础,为了使学生全面适应社会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必须开发有效的学习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以适应现代教学需要和社会的需求。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及应用程序,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
高职;体育教学;健身广场;运动技能
目前,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也再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把青少年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重点给予关注,把学校体育工作与群众体育紧密联系起来,从法规层面明确了青少年学生的体育教育在全民健身事业中的特殊地位,阐释了学校体育的地位,阐释了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活动的必然联系。因此需要加强“全民健身”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尤其是加强对高职学生健身能力的培养,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丰富社会对高职教育技术应用复合人才的需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健身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所需,像我们这类由几所大中专不等整合而重新组建的高职院校还没有形成与之培养方向上相符合的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特点的体育教学,在很多方面又都是对普通高等学校的复制。多年来体育教学在学校属于薄弱学科,本身发展就不平衡,加之新一轮课改已近10年,普遍缺乏对其正确把握和有效的教学手段,与课程目标要求相距甚远;为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而突出全面发展,主张运动技能的淡化变浅淡出;新课标倡导“三自主”学习方式成了教师不指导学习整节“放羊”,没有要求,没有检评造成了教学的形式化;关注安全降低了学习难度,使近十年来没有了田径投掷项目和体操等较高锻炼价值的项目,使得有一定危险的体育项目不见了、器材入库等等。
学生进入高职后,一方面要为所选择专业投入新的职业技能学习,另一方面体育教学还是老套套,技术性动作掌握不了,技能学习又远离生活,实用性差,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依赖心理,压抑和阻碍了兴趣、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形成,体育教学效果不佳,师生关系变得冷漠。我们经常能看到这种场面,在教师有限的组织教学中,学生为学动作而学动作,在进入个人选项活动时间除三分之一不到的球类爱好者在运动外,大多数学生在玩手机、闲聊的松散状态下消磨时光。面对如此境况,在思考中找问题:这里除了学生在中小学体育基础欠缺,没有形成爱好,同时也折射出我们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的不作为,不主观努力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缺乏“以学生为本,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指导思想下的创新思维。
2.1 利用虚拟结合的健身模式,掌握和运用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是指在体育运动中能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协调工作的能力。运动技能方面要求高职学生获得和应用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运动专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健身广场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体育课堂中,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动力。学生可以采用虚拟结合的健身模式。比如有了移动技术和智能终端设备,想要通过健身教练来指导有效健身不再必须到健身中心报道了。传统实体健身中心正在转向虚拟健身中心,通过应用程序链接会员与教练能够实现有效沟通,和一对一定制服务,并能更贴合健身者的时间安排。比如TruTrainer,它是一个应用程序,为每个用户提供了一个真正的私人教练,用户可以创建他们的账户,选择他们的教练,听取个人身体素质建议的指导,获取教练定制的培训。TruTrainer 还会跟踪用户的进度以便私人教练可以查看数据,并使他们的客户不偏离轨道。高职学生可以利用这些应用程序,去获得、去感受体育技能,在提高所选运动技能水平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体现“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健康为主要目的”性质。
2.2 利用互联网,提升“全民健身”理念与意识
从理论上讲,学校体育工作不仅仅是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是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还是全体公民终身体育的教育基础。通过互联网传播体育健身意思,学校可以制作一些体育健身宣传片,让学生在愉快、主动的参与中学习掌握了必要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同时领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过程中的“幸福”或“幸福指数”,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温家宝总理“让人们生活的更加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这就为他们走出校门进入职业生涯后,在业余时间去自由自主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了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储备,培养参与体育的兴趣,打下普遍的教育基础(当然这种基础尚不理想),进而为他们终身参与和享受体育,保持一生的身心健康,创造了良好条件。
3.1 丰富课程体系,教学要根植于现实生活
纵观一路走来的高校体育课改历程,都以运动技术的掌握为主要价值取向。对于那些非正规项目内容很难引进到体育课程的体系中。所以高职体育教学应打破传统的学科中心论,要根植于现实生活,注重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教师要有变革教材的胆识和勇气,为解决在现代生活中和工作出现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发现并创造出新型的体育活动内容,提升新兴的体育教育方式和理念。
3.2 制定计划坚持实施与建议
在生活中,大力普及健康方面的知识,倡导健康的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健全组织网络的基础上提高体育场地、健身设施的使用效率,阻碍丰富活动内容的同时加强科学指导,为开展全民健身提供有力的保障。并且要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的锻炼,并且积极做好老年人、残疾人体育健身服务,使广大群众在快乐中健身,使人们健康、幸福的生活。
通过《计划》的实施构建一个全民健身、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间的联运机制是当前《计划》落实工作的重点,学校体育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是高职学生接受学校体育的最后时期,也是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过渡时期,如果学校体育教育中学校社区联手让健身升格,让体育回归生活、走向社会,解决习惯的养成和体育技能的培训等问题,从根本上普及体育文化教育,把学生推入自觉体育人口。
实践证明被学生普遍接受认可悦纳的教学方式是上述目标达成的动因,作为体育老师可以将其列入高职体育教学计划,从大二开始较为适宜,按每学期三分之一即10-12课时较为适宜,体育器械的用途性能分阶段进行运动技能的教学,同时适当计划与健身广场人群开展体育竞赛、裁判学习;另与当地体育局主管部门为强壮社体指导员队伍建设进行现场讲座、培训而为社区体育服务。
3.3 构建健身广场网络健身指导平台
目前网络APP健身指导的形式还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操课”的形式,典型的就是“NTC(Nike Training Club)”“keep”、“fittime”、“火辣健身”。它们都是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网络健身视频课程,带没有基础的人进行健身锻炼。本质上是动作指导,而非理论教学。它们都是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网络健身视频课程,带没有基础的人进行健身锻炼。本质上是动作指导,而非理论教学。这种网络健身指导形式,与“郑多燕减肥操”、“腹肌撕裂者”、“腹肌锻炼家庭版”相比,互动性更强,学生在训练后能够给APP反馈,也能够和其他的用户比较,APP的运营者也能够很迅速根据用户反馈,优化自己的训练课程。入门的健身者,一般不会考虑使用这种APP健身课程进行锻炼。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教学,这时候用户的“粘性”就会从健身指导,往社区方向转移。
(1) 本着“健康第一,重在参与,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开展教学,在保证运动负荷、运动强度适宜的前提下,要改变把体育校本课程上成传统的常态体育课和训练课,而应上成受大多数学生喜欢的充满生活而实用实效的活动课。
(2) 将学生带进健身广场,有利于缓解学校场地器材紧张的矛盾,场地狭窄,器材紧缺,竞技色彩浓,学生练而生畏,而健身广场使用的器材种类多,简单实效,效果好,值得倡导,也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使用常识。
(3) 体育课走进健身广场,就是一个教学组织过程,安全教育,也是一个宣传教育,更是学生自我管理,遵守公德,爱护器材,讲究卫生的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展示教育。
[1] 周登嵩.论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活动[J].中国学校体育,2010.2
[2]《全民健身计划(2012-2015)》中国体育报,2011.3
Promote vocational students into fitness Square enhance motor skills via the Internet
Bai Geli,Ma Liangke
(Hanzhong based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hangxi Hanzhong,723000)
School sports work is not only an organic part of education career, and i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all citizens or lifelong sports education foundation, in order to make students fully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The Times, we must develop effective learning method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bility of stud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teaching and social needs.Using modern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It can improve students' sports skill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ports teaching; Fitness plaza; Motor skills
D430
A
白革利(1975—),女,陕西渭南人,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