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共领导下的科技社团的特点及贡献

2015-03-25 02:13陈珂珂
科技传播 2015年13期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边区根据地

陈珂珂,王 新

1.中国科协信息中心,北京 100038 2.北京决策咨询中心,北京 100089

抗战时期中共领导下的科技社团的特点及贡献

陈珂珂1,王 新2

1.中国科协信息中心,北京 100038 2.北京决策咨询中心,北京 100089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归纳分析的方法,从科学技术史的角度,梳理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技社团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管理、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凸显战时特点及以服务于抗战生产建设和进行民众科技启蒙为目标的三大特点,并总结了其重要的历史作用和贡献:集聚和训练了一批科技管理干部,服务于根据地内经济建设与推广自然科学知识。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科技社团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在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内,不仅注重军队建设、政治建设和经济文化建设,还特别注重科学技术事业的开展,这其中就包括组建一批科学技术团体,为根据地内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直接和间接地支持了抗战。本文从科学技术史的角度,对这一时期的科技社团的特点及其主要贡献展开研究。

1 抗战时期中共领导下的科技社团发展概况

1938年2月6日,边区国防科学社在延安成立,成为抗日根据地最早成立的科学技术团体。1940年2月5日,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成为抗日根据地最大的科学技术团体。之后,在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一批综合或单科的科技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在陕甘宁、晋察冀等根据地先后成立。比如陕甘宁边区农学家组织的中国农学会、延安自然科学界成立的生物研究会等。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技社团达36个,具体详见表1。

由表1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内涌现出了各种名目的科技社团。从区域上看,陕甘宁边区有28个,其中延安市21个,其他区县7个;晋察冀边区5个;国统区内有3个,均集中在了重庆。从时间上看,1938年开始,陕甘宁边区陆续成立了几个科技社团;到了1940年成立数量逐渐增多,科技社团开始兴起。1941年达到了一个顶峰。1942年有所回落,但仍有不少。到了1943年,其数量为零。1944年之后只有少数几个中西医药类社团成立,其他社团活动基本停滞。从涉及的学科范围来看,1940年之前主要是国防、卫生、医药等。1940年至1942年3年内,所涉及的学科范围比较广泛,包括医药、卫生、农学、生物、数理、机电、军工、冶炼、航空、土木、化学和地质等。1943年后也是以医药为主。

可见,抗日战争时期科技社团多数集中在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少数散落在其他根据地内。并且时间上主要集中在1940-1942年的3年时间里。笔者推测主要是由于战时根据地内短暂的社会稳定,以及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促使了科技社团的产生和发展。以陕甘宁边区为例,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得到国民党政府的默认,中国共产党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可以静下心来进行一些必需的建设工作,随之一些科技社团开始相应产生,早期因战事延续,主要注重防空、防毒和卫生医护等方面。1940到1942年间,由于国民党的封锁和日军的扫荡,加重了边区财政经济的困难,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强大需求,促使了这一阶段科技社团的兴盛,学科涉及到了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1943年后,由于“整风运动”以及“审干”波及到了一部分科技工作者,造成了科技社团活动的停顿。这个阶段,已有的科技社团基本不再开展活动,新的科技社团也很少成立。

2 抗战时期中共领导下的科技社团的特点

1930年代科技社团在国民政府统治下的其他地区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已走上了体制化发展的阶段,开始以科学共同体的方式来进行科学交流活动,以推进科学研究的开展与深入。而在边区的科技社团却是名不副实的,二者虽有相似的名义和组织形式,但其组织目标、功能却截然不同。下面就抗战时期中共领导下的科技社团的特点作一简单总结。

2.1 坚持党对科技社团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在国民党统治区,科技社团似乎一直在努力排斥国民党的权力介入,寻求自立。而在根据地内,却丝毫也看不出社团组织有抵抗中共权力介入的迹象。这是由于共产党和根据地政府一直坚持党对社团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并将其作为根据地内科技社团工作的基本原则。首先,党和根据地政府通过制定各项社团管理政策,来推动边区科技社团工作的规范化。1942年4月边区政府公布实施了《陕甘宁边区民众团体组织纲要》和《陕甘宁边区民众团体登记办法》两项社团管理法规,对边区社团组建的原则、程序、条件等作了一系列的规定[2]。其次,党对科技社团的领导和管理还体现在中共领导人担任科技社团的负责人,比如林伯渠担任陕甘宁边区医药学会会长、吴玉章担任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会长等。同时还体现在科技社团的成员多数来自根据地政府相关科技管理部门。比如水利工程师丁仲文任建设厅科长,后任交通运输局长;赵一峰任建设厅工业局长;屈伯传任自然科学院教育处长,后任工业局副局长;陈凌风任边区农业学校农场副主任兼技师,后任农业局长;李世俊任建设厅技术室主任;傅连璋任中央卫生处长等。

表1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下的科技社团一览表[1]

2.2 科技社团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凸显战时特点

从组织学上来看,抗战时期科技社团在成立时一般都还具有章程,但都相对较为简单,在定名、宗旨、任务、会员(包括条件、权利、义务等)、专业组织、办事机构、会费、经费来源,年会、选举,章程修改等方面,都不能做到详尽的规定。宗旨的内容大致相同,多是“为着抗战建国”、“加强经济建设”和“普及必须的医药卫生基本常识”等内容。会员身份基本上都是指定,非专业性的党政人员参与过多。没有自己规律性的活动,并且多数是在党政机构的领导下进行。除了自然科学研究会具有的科普性质的《科学园地》和自己的《会讯》外,其他科技社团基本上很少具有出版物。抗战的特殊历史时期和艰苦的环境条件,不允许根据地内科技社团及其成员做高深的研究工作,主要是运用已有的科技成果从事简单的生产和技术创新工作,科学普及方面也是比较注重扫盲作用。

2.3 以服务于抗战的生产建设和民众的科技启蒙为社团目标

中国科学社的宗旨是:“联络同志,研究学术,以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中华自然科学社以“研究及发展自然科学为宗旨”。而根据地内的科技社团的宗旨基本都是“为着抗战建国”、“加强经济建设”或“普及必须的医药卫生基本常识”等内容。比如国防科学社的宗旨是:一方面要研究和发展国防科学,一方面要增进大众的科学常识[3]。晋察冀边区自然科学界协会宗旨是“团结全边区自然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工作者,开展自然科学的工作为抗战建国服务”[4]。《解放日报》社论指出:“一切的科学研究,不论是一般的还是专门的,理论还是技术的,都应该服从于‘发展抗日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以达坚持长期抗战增进人民福利’这个总的政治目的。”[5]这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抗战建国的实际出发组建科技社团的目的所在。

3 抗战时期中共领导下的科技社团的贡献

抗战时期根据地内科技社团的涌现,是基于当时的社会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短暂时期,中共开始有意识的进行了一些科学技术的实践活动。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这些科技社团在科学研究、科技教育以及科学普及方面切实做了很多工作,对根据地内经济的发展、民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1 集聚和训练了大批科技干部

抗战时期组建的科技社团,在很大意义上是为了集聚科技人员。自然科学研究会的成立,其意义就在于“集中适当的人才和设备,赋予一定的任务及使命,不仅是经济建设、学术发展的依据,也是团结科学和技术人员的最有效的方式。”[6]晋察冀边区自然科学界协会纲领的第一条即是:“团结边区一切自然科学家及工作者”[7],晋察冀日报社评论其成立大会是“边区科学界的空前大团聚”。

当时在边区工作的具有科技知识背景的人员,真正在科技工作岗位上的并不是多数。“某些专门科学和技术人才被留于非其所长的工作中……本位主义的干部政策未能使其人尽其才,边区还有30%~40%的科学技术人员未曾参加科学技术工作。”[8]比如,于光远毕业于北大物理系,到达延安后是在中央青委机关工作。毕业于清华地质系的武衡,到了延安后也是先被安排到了中央青委机关工作。研究会成立以后,对边区各部门的人员进行了摸底,并动员具有自然科学知识背景的人员归队到相关工作岗位。据于光远回忆:“有一个同志原来是学地质的,这时候在陕北公学当文化教员,我们就动员帮助他归队,去做科学技术工作。”[9]

科技社团的成立,不仅在边区搜罗到了一批科技人员,而在国统区也延揽到了不少科技人才,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的原因之一实际上就是为了吸引国统区的科技人才到边区进行生产建设服务。据统计,至1941年底研究会共有会员330名,涵盖理、工、农、医四类学科,形成了边区的主要科技人才队伍,为科技事业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科技社团除了具有团结和集聚科技人员的作用外,还训练了一批日后领导科学技术事业的科技干部,使得一大批科技人员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于光远、钱志道、沈鸿等被评上了学部委员,后来成为中国科学技术栋梁之才的恽子强,他不仅被评为学部委员,而且曾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等职。同样被评上学部委员的武衡,1949年后长期从事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领导、组织与管理,对于中国科学院若干机构之筹创、制度之建立有很大贡献。其他曾经工作于边区,后被评为学部委员(院士)的还有沈其震(医学)、陈风桐(农学)、周泽昭(普通外科)、李强(无线电)、钱保功(化学)、罗沛霖(电子学)等[10]。

3.2 服务根据地经济建设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科技社团,是在以革命战争为中心的环境中展开的。因此,这就注定了科技社团在宗旨和任务方面较之常规的科技社团又有别的内容,“科技社团除要加强与边区一切具有专门知识的科技人员联系和进行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外,还需要在建设和壮大革命政权、发展经济上发挥功能。”[11]

在中共和边区政府的组织下,各种专门的学会组织和机构不仅对边区农林、矿产、地质等进行了全面调查,而且结合了边区实际需要进行了技术创新。比如,陕北地质条件差,绝大部分为黄土,呈弱碱性,加上干燥寒冷气候及技术落后等原因,长期以来,陕北一直被认为不适宜种植棉花。但边区军民的棉花需求量很大,国民党对边区的封锁使边区的棉花供应陷入困境。科技人员便对棉花种植区域、耕作方法、种植品种、虫灾预防,棉花整枝等技术问题开展了研究,成功地解决了在陕北种植棉花的难题,使边区的棉花供应有了保障[12]。又如,为了增加农作物的种类和新品种,提高粮食产量,科技人员引进、开发、试验、推广新品种,其中如被誉称为“小米之王”的狼尾谷,被誉称为“金皇后”的马齿玉米等。另外,还有南方的丝瓜、苦瓜、西红柿、甘露西瓜等,甚至还引种了苹果和葡萄等水果[13]。

工业方面,研究会拥有120名工程技术方面的会员,他们多数分散在边区的油厂、矿厂、造纸厂、纺织厂等工厂部门。为使从农村进入工厂做工的群众掌握各门工业生产技术,各个工厂都十分注意技术培训工作,举办技术培训班,夜校等普及工业技术知识。边区政府组织科技人员编印了一些工业生产经验的小册子,如《怎样熬硝》、《炼铁法》、《铸造法》等。在报纸上也发表过介绍工业生产知识的科普文章。

此外,在传播方式上根据地内的科技人员还经常利用各边区开展展览会时向群众传播科学知识,据不完全资料统计,“各个解放区总共举办有193个展览会,其中陕甘宁边区74个,晋冀鲁豫31个,东北29个,山东18个,晋察冀17个,晋绥13个,华中11个。”……“展览会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观众达80万次,拥有万人以上观众的展览会达29个。”[14]在这些展览会中,包括了工农业生产建设、军事斗争、文化教育、以及其他专题。比如1941年11月,自然科学研究会同边区各科学部门举办了一个自然科学展览会,筹办三天,耗资经费四百余元,包括物理、天文、气象、化学、地质、矿物、生物、农业、卫生等学科方面,在为期四天的展览中共计有一千七百余人参观。

3.3 推广自然科学知识

面对陕甘宁边区这个“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上的荒原”,科技社团除了具有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功能之外,更多的意义是在于对边区民众的科技启蒙。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时发表的《宣言》中明确提出首要任务就是“开展自然科学大众化运动,进行自然科学教育,推广自然科学知识,使自然科学能广泛地深入群众,用一般自然科学知识教育群众,普及防空、防毒、防灾、防疫、医药卫生等必须的科学常识。”研究会拥有55名医学方面的会员,对边区没有卫生习惯的群众想方设法进行卫生常识的普及,比如,提倡多吃营养品,不喝生水;食物防蝇,人畜分居;勤洗澡、洗衣、晒被等;经常组织巡回医疗工作队下乡;组织医务工作者在《解放日报》的“卫生”专栏发表科普文章,出版各种宣传画、小册子,举办展览会、讲演等,通俗地讲解卫生常识,使群众初步树立起卫生习惯。

研究会成立后,曾与延安市青联、青年俱乐部共同组织了自然科学通俗讲座,规定每两星期在青年俱乐部讲授一次[15]。据何纯渤回忆并对1941年4月至1942年4月的一年间进行了统计,“比较重要的报告30多次,举办各种专业学会100余次”[16]。比如1941年11月21日,陕甘宁边区可以看到日食现象,研究会就利用这个机会,在边区文化俱乐部举办《关于日食的科学知识》专题讲座,并组织干部进行实地观察工作。主讲人于光远在“日全食在科学上的意义”的讲演中,不仅向群众破解了“天狗吃太阳”、“野太阳吃家太阳”等迷信传说和愚昧思想,而且还向广大干部普及了爱因斯坦在1915年发表的《狭义相对论》的知识。1942年在伽利略逝世300周年和牛顿诞生300周年时,研究会先后召开了纪念大会和组织了纪念讲座。另外,结合战时的实际需要,研究会还广泛进行了防空、防毒、防疫的宣传普及工作。由此可见,科技社团在对根据地内民众的科技启蒙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4 结论

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经济和文化极度落后、科技人员极其匮乏、科研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较好地运用了科技社团这一组织形式,组建了30多个科学技术团体,团结和集训了一大批知识分子特别是科技工作者,指导和示范了中共领导下科技社团的组织模式,有效地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科技活动,充分发挥根据地仅有的几百名科技人员的知识和才能,创造出一个个不可思议的奇迹,极大地促进了根据地内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直接和间接地支持了抗日战争。

[1]王新,张藜.边区国防科学社考略[J].中共党史研究,2012(3):106.

[2]张帆,杨洪,抗战时期中共社团管理政策初探[J].党的文献,2010(4):69.

[3]高士其.“国防科学在陕北”,群众周刊[N].第一卷第25期,1938.

[4]晋察冀边区自然科学界协会简章,载武衡主编《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C].中国学术出版社,1989,6:209.

[5]提倡自然科学.解放日报[N].1941-6-12.

[6]武衡,我们的要求.解放日报[N].1941-11-10.

[7]晋察冀边区自然科学界协会纲领.何志平.中国科学技术团体[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12(1):419.

[8]屈伯传.建立科学和技术的统一领导[N].解放日报,1941-11-10.

[9]于光远.科学的光辉在延安闪耀[C].延安自然科学院史料,496.

[10]杨德才.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附录2[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11]杨文志.现代科技社团概论[M].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10:31.

[12]唐川,奚康敏.陕甘宁边区的植棉业.[C]//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中国学术出版社,1983,10:244-251.

[13]奚康敏.回忆延安光华农场.[C]//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1辑,中国学术出版社,1983,10:150.

[14]中国革命博物馆,解放区展览会资料[C]//文物出版社,1988:2.

[15]联合启事.解放日报[N].1941-6-14.

[16]武衡.延安时代科技史[M].中国学术出版社,1988,6:441.

G2

A

1674-6708(2015)142-0086-04

陈珂珂,博士,助理研究员,工作单位:中国科协信息中心,研究方向:科技社团、科技传播与外宣英译

王新,硕士,助理研究员,工作单位:北京决策咨询中心,研究方向:科技政策、科学技术史

猜你喜欢
陕甘宁边区边区根据地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陕甘宁边区实录》与中共自我形象的重构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拥军工作的述评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陂孝礼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