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守仪 守海研虫 有凤来仪

2015-03-25 01:51宋淯知
中华儿女 2015年6期

宋淯知

郑守仪,女,著名海洋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致公党原中央副主席。1931年5月出生于菲律宾马尼拉,广东省中山人。1954 年在菲律宾东方大学获商科教育和生物学教育学士学位,后在国立菲律宾大学研究生院主修生物学,1956年7月回国。曾任第五至七届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第八至十一届致公党中央副主席, 第六至九届全国政协常委。郑守仪教授开创并全面发展了我国现代有孔虫分类学与生态学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山东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青岛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和最高奖,2003年荣获国际有孔虫研究最高奖——库什曼奖。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侨界“十杰”、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山东省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等多项荣誉称号。

我的中国心

早年,郑守仪父母迫于生活的压力,漂洋过海来到了菲律宾,依靠打零工、做小生意度日。虽在异国他乡,但从小父母就经常教诲她要心怀家乡“不能忘祖”。因此,幼小的心灵中,郑守仪便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

当日寇的铁蹄践踏着中国和东南亚时,郑家专门立下了一条家规:不买日货!刚上小学的郑守仪需要本子铅笔,宁肯绕道多跑路,也不进学校附近一家日本人开的文具店。1949年10月,当从广播里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时。全家人欣喜若狂,父亲更是扬眉吐气,欣然以《醒狮》为题赋诗庆贺:“乍觉沉沉梦,昂首试吼声……”

1950年,郑守仪考进马尼拉商科学校夜校班,但不能学汉语成为她父亲的一桩心事。“我从小在免费的菲律宾公立学校读书,学的是英文、讲的是英语,父亲强调作为炎黄子孙,岂能不识中文?”于是,郑守仪的父亲不惜加重经济负担,又把她送进爱国华侨办的洪光小学作插班生学汉语。

此时的郑守仪已经19岁了,每天与八九岁的小孩子在一起上课,还有些难为情,可她很快就被灿烂的中华文化所吸引了。在这里,她不仅学到了中文知识,而且更加强化了爱国精神,激发了对新中国的向往。

白天学中文,晚上读夜校,郑守仪昼夜兼程。商科学校的老师对她的勤奋好学多有赞扬,说她是“会走路的百科全书”,并在她毕业时建议校方留校任教英文速记。谁知她只上了第一堂课,就被砸了饭碗。那天,郑守仪高高兴兴地走上讲台,按照惯例向学生自我介绍:“同学们好,我叫郑守仪,是纯正的中国人!” ……

下课后,已经得到汇报的校长把她叫到办公室,关上门说:“很抱歉,你不能在这儿工作了!我们不知道你是中国人。政府有规定,外国人是不能在公立学校任教的。”

这种歧视深深地刺痛了郑守仪的心,这成为她挥之不去的伤痛。她开始默默地寻找机会:“我也有自己的国家,我一定要回去报效我的祖国。”

此后,郑守仪考入菲律宾东方大学,半工半读,刻苦学习。1954年获得了“商科教育”和“生物学教育”两个学士学位。同年,免试进入国立菲律宾大学研究生院,专修生物学。有一天,她在导师实验室里看到了有孔虫,立刻被这些海洋中的小精灵吸引了。显微镜下,它们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奇妙,仿佛是上天派遣来的使者,邀请人们去探寻大海的奥秘。似乎从那一刻起,郑守仪的生命就与有孔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1955年,在菲律宾华侨中学教书的一位老师率先回国了,来信告诉相熟的郑家姐弟:“祖国正在大搞建设,迫切需要人才,欢迎海外学子归来!”收悉来信,郑守仪欣喜若狂,恨不得立即飞回北京,能投入到祖国的怀抱,并立即回信请他联系归国事宜。

1956年6月30日,一家人像往常一样坐在一起吃早饭,心中有事的她强装笑颜,却暗暗在做最后的告别。等到送走了上工的父亲、哥哥和上学的弟弟,又送走了去菜市场的母亲,郑守仪带上准备好的简单行装,匆匆打车直奔飞机场……

当天到达香港的郑守仪住了一晚,第二天乘火车经罗湖桥抵达广州。在火车站广场上,郑守仪看到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和一幅巨大的宣传画:《把青春献给祖国》,眼泪再也止不住,扑簌簌地夺眶而出!

开创我国现代有孔虫研究

郑守仪来到首都北京,受到了热情接待,被安排到位于青岛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前身海洋生物研究室工作。建国初期,我国现代有孔虫研究尚属空白,研究资料短缺,郑守仪在海外亲属的帮助下,短期内收集了大量有孔虫专业外文参考资料, 开创了我国现代有孔虫研究。

对于大多数普通民众来说,有孔虫,一个奇特而新颖的名字。它是一种带壳的海洋单细胞动物,平均约有1毫米大小,仅像针尖一样,肉眼难以看清楚,却有着5亿多年的地质历史,已知的古代种类多达4万种,现今也有6千余种。由于它对其所处环境的深度、温度、盐度等反应灵敏,遗骸成为化石,因而既是研究海洋生态学的良好材料,又对认识开发海洋和勘探石油等沉积矿藏,推断古沉积环境鉴定地层年代具有重要作用。“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是从海底里“生长”起来的,这一科学论断的依据之一,就是在那里找到了有孔虫化石。所以,人们称有孔虫为“大海里的小巨人”。而关于现代有孔虫分类学与生态学的研究,发达国家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

分类研究如同为有孔虫建立“户口簿”,查阅文献资料、进行种类鉴定和形态描记是繁琐而细致的工作。生态研究,则需对上千测站(次)定量样品中的数百种有孔虫分别计数、统计,绘制各种图表,总结各海区主要种类的分布规律和区系特征。要对我国万里海疆种类繁多的有孔虫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工作量之大,难以想象。

有孔虫研究工作在世人眼里是枯燥乏味的,但郑守仪却在这微观世界里乐此不疲。因为她深知,我国对现代有孔虫的研究刚刚起步。她要争分夺秒,尽快填补空白并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提高分类研究质量,她不惜花费更多精力和时间,大量磨片解剖观察有孔虫内部形态结构,成功地制作了许多首次向国内外显示的薄切面、半切面以及整体或管道、壁孔等内部形态结构塑模,亲自绘制近万幅有孔虫形态图,完成上千测站(次)的定量计数工作。在此基础上,较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海有孔虫区系、生态特性和多项有孔虫参数的分布规律。她建立的隔编织虫 Septotextularia 新属 , 纠正了前人近百年的误识。从而使我国的现代有孔虫分类研究在高起点上后来居上,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能为祖国工作,是难得的享受。”郑守仪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每天早出晚归,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公休日和节假日。如今,郑守仪对当年的工作记忆犹新,深有感触地说:“泥样烘干、称重、冲洗,标本浮选,接着进行分类鉴定、形态描述、绘制形态图等,再对采自不同海域及其部分岛礁上的不同种类的标本一一计数。到目前,我画过近一万幅有孔虫形态图,不仅画了它们的外部形态,还绘制了内部切面形态。用铅笔的深浅明暗显示标本的立体感。”从小喜欢画画的郑守仪,在研究有孔虫方面派上了大用场。即使现在她也能随手拿起一支绘图铅笔娴熟地画起来。

近半世纪来,郑守仪完成了中国海域1500多种现代有孔虫的分类描记,建立1新科、1新亚科、24新属、290新种。系统总结了中国海有孔虫区系和生态特征,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计320余万字。其研究成果载入美国有孔虫研究的经典巨著《有孔虫属及其分类》,获国内同行学者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引用。

争创世界一流

郑守仪取得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国际有孔虫学术界的瞩目。她先后应邀赴法国、瑞士、香港、德国、日本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宣读论文,博得好评。

在日本仙台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底栖有孔虫会议,她被特邀为该组织委员会的唯一外国名誉委员。已故世界有孔虫权威,美国 Loeblich 和 Tappan 教授夫妇对郑守仪的《西沙群岛的现代有孔虫》评价说:“图示和描述为一流,很有参考价值”;对《东海的胶结和瓷质有孔虫》,更认为“这是一部优秀著作,很可能成为可广泛应用多年的经典著作,形态图及薄切面的质量也是出类拔萃的。”他们还在1994年出版的专著中,有200多处引用了郑守仪发表的种属,其中包括她建立的40多个新种,并用郑氏命名了一个新种——郑氏假帕热拉虫。日本学者 Ujiie 和 Hatta 在其著作中,引用郑守仪著作记载的大量有孔虫属种,也以郑氏命名了一个新种——郑氏树口虫。世界胶结有孔虫权威Gooday教授,评价郑守仪的动物志胶结有孔虫专著“是一部给人深刻印象的极好专著,我和我的学生已经引用了很多”。

创新,使她的研究工作始终处于世界一流的水平。有孔虫是海洋单细胞动物,平均个体只有1毫米大小,研究难度较大。上世纪末开始,郑守仪独辟蹊径,亲自雕琢,尝试着将有孔虫制作成放大了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的模型,每个足有鹅蛋或拳头般大小,有孔虫的直观性赫然在目,从而开拓了有孔虫研究的新思维、新视野。几年来,郑守仪开创了国内外罕见的有孔虫放大模型和大型雕塑的研发工作,亲手雕刻了 250多个形态逼真的有孔虫属种放大原模,获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多项外观设计专利。对于一些打着科普和美化城市的旗号,模仿剽窃自己有孔虫放大模型,任意篡改变形的行为。郑守仪更是挺身而出,将侵权者告上法庭、捍卫科学真理。

2000年年底,国际著名科学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海洋地学部主任哈克博士到青岛参观了郑守仪的有孔虫实验室,当看到郑守仪制作的上百个有孔虫模型时,哈克博士心悦诚服地说:“太好了,这是对世界有孔虫研究和应用的真正贡献!”2001年,郑守仪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她又获得国际有孔虫研究的最高奖——“库什曼有孔虫研究杰出人才奖”。这是自1978年设立此奖以来,当时全世界13个国家26位获奖学者中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

2005年5月,在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览会上,郑守仪送展的上千件有孔虫模型系列展品,成为一大亮点。且“海洋原生动物”展品被评为“科学与艺术优秀作品奖”。后在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上,“有孔虫模型展架”荣获“优秀科普产品银奖”。 2006年,中科院海洋所与青岛西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共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孔虫科普基地,并被命名为青岛市科普教育基地。一年之后,中科院海洋所与广东中山三乡镇政府在小琅环公园共建了全球首个 “海洋原生动物有孔虫雕塑园”。114个有孔虫大型石雕既展示了有孔虫微观世界的千姿百态之美,也向社会大众普及了科学知识。成为集科学、艺术、海洋文化于一体的全球独一无二的公益型景观。有孔虫雕塑园及博物馆开幕那天,哈克博士不远万里,从大洋彼岸如期而至。在一片隆重热烈的掌声和彩带中,郑守仪院士与哈克博士、多位领导及专家共同为有孔虫雕塑园、博物馆揭牌。哈克博士紧紧地握着郑守仪院士的手说:“祝贺你,你为你的祖国赢得了一个新的世界第一。”2012年1月,美国史密森博物馆(世界最大的博物馆体系)出版的《Smithsonian》杂志推荐中国的有孔虫雕塑园为排名第二的世界10个进化旅游热点之一。2013年,征得海洋所的同意,郑守仪夫妇先后向美、英两国各捐赠一套世界罕见的挂有120种有孔虫放大模型的展架。2014年,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学部有孔虫馆荣誉馆长Martin Buzas、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Sir Michael Dixon所长分别发来感谢信,对郑守仪院士在有孔虫研究与推进国际间的科学交流及所做的巨大贡献赞口不绝。

参政议政不挂名

1978年,郑守仪光荣地出席了山东省科学大会。1979年,她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0年之后,她先后被推选为青岛市副市长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后来陆续兼任山东省致公党主委,省侨联副主席、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社会职务。

说起来,郑守仪加入中国致公党还有一段佳话。那是1980年代初,致公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主席黄鼎臣前来青岛,约请归国华侨的优秀代表、著名科学家郑守仪商谈组建致公党青岛工委事宜。当她了解到中国致公党的光荣传统后,便踊跃加入中国致公党,同时接受委托组建中国致公党青岛市工作委员会。1983年7月23日,致公党青岛市工委成立。郑守仪众望所归,当选为首任主委。这是中国致公党在山东省建立的第一个地方组织。

让郑守仪难忘的是,1995年,应菲律宾加洛干菲华义诊所、马尼拉华人区及巴西市菲华义诊中心三大华人社团邀请,郑守仪亲自组织并率领中国致公党山东省医疗代表团访问了菲律宾,带去了对“第二故乡”的思念,促进了中菲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在菲期间,代表团接连举办了5次义诊,就诊者达到了2000多人次。来自中国的医生凭借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菲政府有关部门和在菲华人、华侨的热烈欢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郑守仪被誉为“中菲人民的友好使者”。

“社会职务不是一种荣誉,而是报效祖国、为人民服务的一条渠道。既然任了职,就要负起责任来,不做挂名委员或代表。”当时每年郑守仪都要到济南、北京出席几次有关会议,但郑守仪都以科学家的严谨和求真务实的精神行事,积极为国为民参政议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踊跃写提案、提建议。并经常走访调研,了解社情民意,热情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

曾有一位华侨家属找到她,反映自己在“文革”中受到不公正待遇,一处房产被强占了,至今没有返还。他多次上访无果,希望郑主任帮助解决,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郑守仪了解清楚情况后,认为他说得有一定道理,便联系有关部门调查、落实。不料,由于种种原因,遇到不小的阻力,甚至个别人还说她这是偏听偏信使问题复杂化了。一时间“卡”在那里。那位侨属感到郑守仪是热心助人的领导,便三番五次地上门求助,尽管如此,郑守仪还是不厌其烦地接待来人,顶住压力,据理力争,最后终于帮他解决了问题,发还了应当属于他的房子。这位侨属感激不尽,手捧着落实政策的证明文件,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她从侨界朋友处了解到:有些当年在菲律宾参加抗日进步团体的华侨,解放后回国了,其工龄却只从回国参加工作算起。这是不够合理的,在国外抗日也是革命工作啊!对此,郑守仪深入了解,认真思考,在参加全国政协大会时,提交了一份《关于对华侨在海外的革命功绩应给予承认》的提案。文中说:“抗战时期,广大华侨在海外以民族大义为重,积极参与救国图存,甚至不惜流血牺牲,是另一条战线的革命工作。他们的工龄应从那时计算。”这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慎重研究,决定采纳她的建议:将这些华侨在国外参加抗日工作的历史也计入工龄。

看到自己参政议政发挥了作用,郑守仪大受鼓舞,从此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乐此不疲。仅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的提案、反映的社情民意,就有300多件,其参政议政的成果,也屡屡受到国家的褒奖。

责任编辑  张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