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代福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或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细节描写在文章中看似闲笔或赘笔,其实,并非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作者精心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的精到之笔。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别样的习惯
○湖北省当阳市庙前中学九年级 王 双
我有一个“老师爸爸”,他每天都在我身边,扮演着“老师”和“爸爸”的双重身份。我对他再了解不过了,但敬而远之,因为他身上有一些与众不同的怪习惯。
【开头点题,写爸爸身上有些与众不同的怪习惯。问题是,“敬而远之”一词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当,不如改为“敬而畏之”。】
我的“老师爸爸”姓王,天生长了一副怪模样:“甲”字形的脸庞,头发向后打着不大的卷儿,里面隐约露出丝丝白发;宽宽的额头上刻着几道不深的皱纹;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和那翘起的剑眉,充分显示了他的精明与干练,乍一看,倒还透出几份英俊呢!
【采用“肖像细节描写”,虽然抓住了人物特点,较有表现力,但问题是“怪模样”与“英俊”语意矛盾,这里描绘的“怪模样”应与全文“别样的习惯”相呼应。】
平时,老师爸爸的目光总是那么和蔼可亲,可他如是真的发起火来,眼睛就会瞪得又大又圆,一直看着你,让你“望而生畏”。那无声的批评,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老师爸爸的嘴巴并不大,但在那张嘴巴里迸发出来的话语,总是那么幽默而富有哲理,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着我。
【写老师爸爸的“目光”和“嘴巴”,引用、比喻运用得当,特征鲜明。可对人物神态与外貌的描绘不够典型,不能很好地给人以“别样”的感觉。】
老师爸爸的教学方式也很“别样”。其他的老师都说,作文是“写”出来的,必须下功夫写才行。可老师爸爸并不这么认为,他说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必须认真地推敲,反复地修改。许多老师曾经告诉我们,写作文时严禁抄袭,那样做是“文贼”。可老师爸爸告诉我们要学会“偷”,还教大家“偷”作文的方法,那就是把别人用过的好词、好句、好段理解、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恰当地运用到作文中去。老师爸爸由于上课讲究趣味和幽默,因此大家都喜欢上他的课。
【写老师爸爸“别样的教学方式”,采用对比手法,抓住了人物与众不同的特点。但对老师爸爸上课时如何“讲究趣味和幽默”描写不具体,人物个性特征不够鲜明。】
老师爸爸批评学生时更是与众不同。一次语文课上,一位同学开小差的时候,文具盒不小心“啪”地一声掉到了地上。老师爸爸并没有发怒,眼睛也没有瞪大,眉毛也没有竖起,而是若无其事地对同学们说:“这位同学的文具盒真不老实,自己不在桌子上好好待着,非要跳到地上去。哦,不关这位同学的事,她上课一向听课认真,从不破坏课堂秩序,是位好同学,只是她的文具盒不老实。”老师爸爸一席幽默的话,貌似指桑骂槐,但把大家逗得哄堂大笑,也把这位同学“夸”得满脸通红,惭愧地低下了头……
【采用语言细节描写,表现了老师爸爸“别样的教育方法”,真实细腻,特点鲜明。“指桑骂槐”一词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妥,可将该词加上引号。】
你看,我的老师爸爸有这么多别样的怪习惯,但在我心目中,觉得他“怪”得可亲,“怪”得可爱又可敬。
【文尾扣题,与开头相照应。但议论抒情的成分略显单薄,揭示主题不够深刻。】
【病理诊断】
本文通过描述老师爸爸别样的目光、别样的嘴巴、别样的教学方式和别样的教育方法,表达了对老师爸爸的敬重与赞美。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在生活中选取素材,发掘美点;有叙
别样的“老师爸爸”
○湖北省当阳市庙前中学九年级 王 双
我有一个“老师爸爸”,他每天都在我身边,扮演着“老师”和“爸爸”的双重角色,我对他是再了解不过了。我认为,他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身上有着一些别样的习惯。
我的老师爸爸姓王,天生一副“怪模样”:“甲”字型的脸庞,头发梳理得纹丝不乱,并向后打着不大的卷儿,里面隐约露出少许银丝;宽宽的额头上,刻着几道明显的皱纹;两道浓密的剑眉下,闪烁着一双黑亮的眼睛,虽然不大,但深邃有神;高直的鼻梁、小巧的嘴巴……乍一看,似乎有点滑稽。可我告诉你一个秘密:爸爸的这副长相肯定与他的那些“怪习惯”有关,反正我这么认为。
长相如何与习惯有关?你也许有些不信,那你且听我慢慢道来。咱不说别的,就说说他的“眼睛”和“嘴巴”吧!
老师爸爸一个最突出的别样习惯就是他偶尔会发怒,但只用眼睛不用嘴。平时,爸爸对待学生的态度非常温和,他那双黑亮的眼睛里总是发出柔柔的光芒,让人感到慈爱可亲。由于爸爸的教法灵活开放,同学们都喜欢上语文课。大家一放松,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有些调皮的学生会忘乎所以,有的甚至趁机捣乱,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这时爸爸就要发怒了,但他发起怒来与别的老师是截然不同的。他不是大声呵斥,更不是对学生施以拳脚,而是把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瞪得又大又圆,剑眉倒竖,一直看着你。虽然他一句话也不说,但这眼光具有无比的威力,会让你望而生畏,觉得如芒在背。不管你多么顽皮或捣蛋,在他那双眼睛的威慑下,都会乖乖地垂下头来,红着脸规规矩矩地坐好,并把心思收回到学习上来。于是爸爸言归正传,继续上课。这种无声的批评,虽说是爸爸别样的习惯,但确实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良好效果。
老师爸爸的另一个突出的别样习惯就是他上课讲究趣味,常把正话反着说。你可别小瞧了他的那张嘴,虽然小却无比灵巧,虽然说话声音不大,总是轻声细语,但从他那张充满着魔力的嘴里迸发出来的话语,却总是那么幽默而又富有哲理,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一样能够深深地吸引你。有一次上作文指导课,老师爸爸一反常态,又谈起了他那套怪怪的“写作经”。别的老师都说,作文是“写”出来的,必须下功夫写才行;他却说,好的作文是“磨”出来的。看到大家一脸疑惑,他解释道:“所谓‘磨就是认真推敲、反复修改、精心打磨。”别的老师总是告诫我们,写作文严禁抄袭,那样做是可耻的“文贼”;他却说,写作文要学会“偷”,并告诉大家“偷作文”的方法,那就是把别人用过的好词、佳句、妙段加以理解、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再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还有一次上语文课,一位同学因为思想开小差,不小心把文具盒碰到了地上,发出了“啪”的一声响。老师爸爸并没有发怒,眼睛也没有瞪大,眉毛也没有竖起,而是若无其事地对同学们说:“瞧,这位同学的文具盒真不老实,自己不在桌子上好好待着,非要跳到地上去。哦,不关这位同学的事,她上课一向听课认真,从不破坏课堂纪律,是位好同学,只是她的文具盒不老实。”老师爸爸说话时一本正经,不像是开玩笑,反而把大家逗得哄堂大笑,也把这位同学“夸”得满脸通红,惭愧地低下了头……
你看,我的老师爸爸的一双眼睛和一张嘴巴够特别的吧!与之相关的这些习惯也很别样吧!哦,你也许认为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怪人”,但我认为他“怪”得可亲,“怪”得可爱又可敬。因为透过他的这些别样的习惯,你可以看到一个钟情教育、热爱学生、知识渊博、教学得法的当代教师形象。我的老师爸爸虽然平凡而又普通,但在学生的心目中,他永远是这世界上最美的老师!
【佳作点评】
升格文与原文比较,至少有如下几个亮点值得大家借鉴:
1.慧眼捕捉,发掘美点。本文小作者抓住文题中“别样的”这一关键性词语,运用发散性思维,慧眼捕捉,巧妙地选取自己熟悉而又与众不同的材料,理性地分析出“老师爸爸”身上具有个性化的“好习惯”,通过品味其“别样”性,独具匠心地彰显出文章的主旨。
2.紧扣题旨,精巧构思。作者描写兼有双重身份的老师爸爸的“怪长相”,并道出一个“秘密”,说是“外貌”竟然与“习惯”有关,故设悬念,引人入胜。文中细述爸爸的两个最突出的“别样习惯”:一个是“他偶尔会发怒,但只用眼睛不用嘴”;另一个是“他上课讲究趣味,常把正话反着说”。前者与“眼睛”有关,后者与“嘴巴”有关,准确地凸显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3.刻画细节,融入真情。作者将具有浓郁情感的生活细节带入文中,进行精细描绘,真实感人。如文中描述老师爸爸上两节课时的细节:作文指导课写爸爸传授他的“写作经”,教大家学会“磨”和“偷”作文的方法;语文课写爸爸正话反说“夸”学生,凸显出他教育学生方法独特,严中有爱。
总的来说,文章取材真实,剪裁得当,过渡自然,结构清晰,语言生动,描写细腻,情感真挚,主旨显豁。全文读来妙趣横生,情味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