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毅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县医院 713800)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增加,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我院自2008年4月至2011年8月,应用LCP内固定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30例,取得良好效果。
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59~88岁,平均74岁。其中右侧18例,左侧12例。受伤原因:跌倒摔伤26例,车撞伤2例,高处坠落伤1例。依照Evans分型:Ⅰa 2例,Ⅰb 7例,Ⅰc 12例,Ⅰd 8例,Ⅱ型1例。其中12例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系统疾病,4例合并呼吸系统疾病,5例合并Ⅱ型糖尿病。手术均在3~6d内进行,平均4d。锁定加压接骨板均选用股骨头、颈内锁定钉直径:6.5mm,长度 65 ~95mm,骨干内锁定钉直径:5.0mm,长度35~60mm。
1.2 方法手术均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患者取平卧位,切开股外侧肌部分并钝性剥离至股骨粗隆表面并显露骨折端,在助手协助下行骨折端牵引复位。完成复位后选用合适LCP,按股骨粗隆生理弧度置入,钢板放置应位于股骨后外侧。用3枚2.5mm克氏针在导向器引导下从锁定接骨板上端的3个锁定孔钻入,用4.2mm空心钻头沿克氏针钻孔,再用5.0mm空心丝锥攻丝,先旋入近端方向已设计好的3枚螺钉,依次拔出克氏针。随后用螺钉固定股骨远端,如伴有小粗隆分离,可另外用拉力螺钉予以固定。了解并进一步确定骨折复位情况、螺钉置入位置、深度。被动活动患侧髋关节,进一步检查骨折断端稳定情况。满意后冲洗切口,伤口内常规放置引流管一枚在伤口下位皮肤另戳口引出,逐层缝合切口。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2h,术中应用电刀、电凝止血,出血很少,大约180~300ml左右,主要在钻孔时出血,除3名患者术前合并贫血术中予以输血外,其余患者均未输血。
1.3 术后处理术后患者穿防旋鞋,常规应用抗生素3~5d,伤口引流管术后24~48小时拔除。术后第2天患者开始行股四头肌等长肌肌肉收缩训练,5~7天开始行CPM机功能锻炼,2~3周开始扶拐下床不负重活动,6~8周后逐步开始间断扶拐半负重行走,每隔1月到1个半月拍片复查,X线片提示骨性愈合后完全弃拐负重行走。对于骨质疏松严重患者术后给予肌注降钙素、口服骨化醇等治疗。
本组患者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随访10~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3~15周,平均14周。本组术中、术后未发生与内固定有关的并发症,无骨不连、畸形愈合、肢体短缩、髋内翻、钢板断裂、螺钉松动、断钉、退钉等现象。本组优17例,良12例,中1例。优良率达96.7%。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多发病,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基本都合并有骨质疏松,骨折疏松是一种因骨量减少,骨组织纤维结构改变导致骨强度下降,骨折危险性增加的疾病。锁定加压接骨板整体框架固定骨折,抗拔出力较强,不会出现单钉拔出现象。这一特点对骨质疏松骨折的固定有相当优势,锁定钢板固定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有效防止了钉头头颈切割、螺钉松动、退钉等现象。
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成败的关键取决于骨骼质量、骨折类型、复位情况、内固定方法及内固定的置入位置这5个因素,其中固定方法的选择最为重要[1]。LCP是在动力加压钢板(DCP)和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LC-DCP)的基础上研发形成的一种接骨板-螺钉内固定系统。通过临床实践,普遍认为LCP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伤口愈合快、固定牢固、螺钉松动发生率低、术后并发症少、血供破坏少、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特别是对于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及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的固定有着明显优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1]徐杰,马若凡,彭焰,等.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8(6):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