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晨(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十采油厂南江分公司,黑龙江 哈尔冰 150100)
DT区块主要含油层位为扶Ⅰ--扶Ⅱ2层,油层顶界埋深890-1070m,含油井段124-128m。
DT区块被6条断层切割的地垒——地堑断块,由于受近东西缶区域性张应力作用,断层性质均为正断层,断层最大延伸长度7-10km。DT井西侧断块为一地垒断块,含油面积内断块埋深-620--1100m,高差480m。DT井所在断块为一地堑断阶断块,含油面积内埋深-700--1150m,高差450m。从断层平面分布看,断层具有分期性,断至T3层及以下断层为深层气向上运移的良好通道,T2断层为青一段向扶余油层油气初次运移的通道,断层走向与背斜构造带和生油凹陷正交,是凹陷中心生成的原油进行二次运移的良好通道。
DT区块井网设计方案为350m×150m菱形井网,井排方向NE90o,角井距离为230米。投产初期油井38口,水井16口,通过10年来的转注调整目前共有油井35口,水井16口,日产液107.2t,日产油58.9t,综合含水45%,采油强度29.3t/d.m,采出程度26.2%,累计产油40.0×104t,平均油压10.9MPa,累计注水101.0×104m3,累计注采比1.71。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是指现有的井网条件下与水井连通的油井射开有效厚度与油井射开总有效厚度的比值,水驱储量控制程度的大小不仅受地质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布井方式,井网开发等人为控制因素的影响。
DT区块有效厚度9.8m,连通厚度8.7m,水驱控制程度89.1%,分别对一类和二类砂体连通方向进行分类对比,双向连通以上储量分别占75.3%和70.6%。水驱储量控制程度高,为提高水驱开发效果奠定基础。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是水井总的吸水厚度与注水井总射开连通厚度比值,储量动用程度一般随油田开发程度的加深而不断增加,该水驱储量动用程度认为只要注水层位吸水,就认为该层位储量已全部动用。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生产模式的不断扩大,DT区块储量动用程度达到了80%以上,储量动用程度高,区块的可采储量也就越大,说明DT区块的水驱开发效果好。
可采储量是反映注水开发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好坏的指标。它的大小受原始地质储量、地质条件等的限制,同时也是注入水体积波及系数和驱动效率的综合作用结果。对于一个具体油田,由于人为控制因素不同和开发环境的不同,油田的可采储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根据油田动态生产资料,得出DT区块甲型水驱曲线,进而可以通过累计产油量与含水率相关公式预测油田的可采储量:当油田含水率达到经济极限含水率时,预测出区块的最终采收率将达到31.46%,计算出油藏的可采储量达到47.95×104t。
含水率是指采油井的日产水与日产液量的比值。对于一个开发区块而言,所用的含水率是指区块生产阶段的综合含水率。
DT区块的实际含水上升率始终低于理论值,说明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通过各项综合治理手段,DT区块的综合含水上升较缓慢,开发效果较好,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开发态势。
通过区块综合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看出: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油田含水出现上升趋势,及时的进行油水井综合治理,曲线向产油轴偏转,通过调整区块开发态势好转。
存水率是指注入的水量与采出的水量之差和注入水量之比,它是衡量注入水利用率的指标,也是衡量注水开发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好坏的一个指标,存水率越高,注水用率越高,水驱开发效果越好。
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区块综合含水逐渐上升,存水率逐渐下降。投产前11年,DT区块的存水率仍在0.9以上,保持了较高的水平,说明DT区块注水利用率高,开发效果好。
剩余油可采储量的采油速度是指当年核实年产油除以上一年年末的剩余可采储量的值。该指标反映了目前油田开发系统下(井网、注水方式、注采强度等)开发效果的好坏。如果剩余油可采储量的采油速度较高,说明油田具有较高的生产能力。反之,说明油田的生产能力较低。
根据剩余油可采储量的采油速度的开发特性,分别将开发阶段分为几个阶段进行评价。当DT区块采出程度分别在<50%、50%-80%、>80%时,区块的剩余油可采储量的采油速度均保持在较高水平,说明油田的开发形式很好。
(1)DT区块属于低渗透油层,采用了菱形井网适应性强。DT区块采用350m×150m菱形井网的注水方式,水驱控制程度较高,各个方向油井受效比较均匀。
(2)随着开发时间延长,DT区块储量动用程度值增大,表明水驱波及面积逐渐扩大,油层动用相对均匀,开发效果好。
(3)通过甲型水驱曲线,预测出区块的最终采收率将达到31.46%。
(4)含水和含水上升率关系曲线中可以看出,通过调整,含水上升得到控制。
(5)通过含水与存水率关系曲线可以看出,DT区块注水利用率高,开发效果好。
[1]李兴训.水驱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23(4):37-41.
[2]李晓威;.油田开发调整措施决策系统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21(5):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