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莉茹,李世奇,陈恺林,李 超,刘 洋,何胜凯,周学其
(1 益阳市赫山区笔架山乡农技推广站,湖南益阳 413043;2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长沙 410125;3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局,湖南益阳 413002)
减氮增苗技术在益阳笔架山乡的示范推广
舒莉茹1,李世奇1,陈恺林2*,李 超2,刘 洋2,何胜凯1,周学其3
(1 益阳市赫山区笔架山乡农技推广站,湖南益阳 413043;2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长沙 410125;3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局,湖南益阳 413002)
为了解决水稻生产中的“高氮肥、低基本苗”问题,2014年在洞庭湖区的益阳笔架山乡示范推广了“减氮增苗”丰产节肥技术。早稻示范推广区的株两优819、湘早籼45号、中早39的产量分别比常规操作区高5.6%、4.5%、4.6%;晚稻示范推广区的五优308、湘晚籼12号、湘晚籼17号的产量分别比常规操作区高5.4%、4.6%、4.8%,表明“减氮增苗”丰产节肥技术模式在洞庭湖区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水稻;栽培;减氮增苗;技术推广
目前,我国稻田氮肥用量约占氮肥总消费量的24%左右。中国稻田单季水稻氮肥用量平均为180 kg/hm2,比世界稻田氮肥平均用量大约高75%左右[1]。氮肥的大量使用,造成了氮肥的严重浪费,使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加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2~5]。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水稻生产中农民倾向使用最简单最节约时间的农事操作方法,其中在直播及施肥上体现尤为明显。笔者依托“减氮增苗”节肥技术模式[6],在笔架山乡4个村进行高产节肥示范推广,现将2014年该技术的推广情况总结如下。
在益阳市笔架山乡中塘村、火田村、芦花村、新兴村进行“减氮增苗”节肥技术示范推广。该地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5℃,年平均日照1 560 h,年平均降雨量1 465 mm。试验田前茬作物为水稻,土壤肥力均匀。
推广品种6个。早稻:株两优819、湘早籼45号、中早39;晚稻:五优308、湘晚籼12号、湘晚籼17。
2014年按照“减氮增苗”丰产节肥技术模式,在常规施氮量(早稻平均为142.5 kg/hm2、晚稻平均为157.5 kg/hm2)及常规抛栽苗数(早稻平均为122.9万/hm2、晚稻94.4万/hm2)基础上,针对不同田块类型确定了推广的施氮量与基本苗数(表1)。
表1 减氮增苗技术推广施氮量及基本苗数
2.1 集中育秧
采用“七统一”集中育秧技术。1)统一秧田平整,冬前进行翻耕烤坯;2)统一施用基肥。每公顷秧田统一施用永丰牌复合肥(N20-P8-K12)150 kg;3)统一品种布局。选用湘早籼45号、中早39、株两优819做早稻示范主推品种,湘晚籼12号、湘晚籼17号、五优308作为晚稻示范主推品种;4)统一育秧时间。集中在6月15日播种;5)统一浸种和拌种。用200倍强氯精液浸种消毒,催芽后用旱育保姆拌种,按每公斤旱育保姆拌稻种3~4 kg,边包衣边拌种边播;6)统一技术培训。于6月13日在基地对集中育秧的农户进行技术培训;7)统一管理。保证育秧厢宽度一致(1.5 m),摆盘数量一致,盘孔大小一致(308孔),每盘播种量 (常规早稻、杂交早稻为40、30 g左右;常规晚稻、杂交晚稻为35、25 g左右),大田用种量一致(66 kg/hm2)。
2.2 增加基本苗
有效穗是水稻产量构成的重要因子之一,而增加基本苗是增加有效穗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对不同田块进行低产田、中产田、高产田划分,然后再对其进行相应的基本苗搭配(表1)。早稻推广的低产田、中产田、高产田的抛栽苗数较常规苗数分别增加了64.0%、48.7%、33.3%,晚稻推广的低产田、中产田、高产田的抛栽苗数较常规苗数分别增加了51.3%、35.1%、18.9%,
当秧龄30 d左右,叶龄4.0~5.0时,带肥抛秧。抛秧后1~2 d牵绳分厢,间隔4 m拣出一条30 cm宽的人行道,以便田间管理。
2.3 按田合理施肥
针对低产田、中产田、高产田搭配不同的基肥、蘖肥、穗肥比例,低产田、中产田、高产田分别为6∶3∶1、5∶3∶2、4∶3∶3,基肥按比例进行施加,一般用N∶P2O5∶K2O=21∶7∶12的水稻专用复混肥,磷肥作底肥一次性施入。分蘖肥宜早施轻施,以能维持分蘖稳步发生为度,减少无效分蘖的发生,一般于移栽后10~12 d追施尿素和钾肥各97.5 kg/hm2。穗肥应根据孕穗期叶片退色情况进行施加,早退多施,晚退少施,不退不施,以促进后发分蘖成穗和每穗总粒数的增加。穗肥对产量和稻米品质影响较大,应特别慎重,用量过多易造成结实率下降和整精米率下降,必须依据土壤肥力、田间长势、长相、气候等综合因素决定穗肥施用的时期和施用量。
2.4 干湿交替间歇灌溉
实践表明,间歇灌溉能明显减少灌水量,提高水分利用率。抛秧立苗时期,田间保持1.0~1.5 cm水层,增加土壤溶氧量,促根长蘖。分蘖初期至分蘖盛期田间保持水层不低于1.5 cm,高峰苗期适时晒田控蘖,晒到叶色由深转淡,白根露泥,田面脚踩不现印为宜,一般晒田7~10 d。拔节至抽穗扬花期,采用干湿交替间歇灌溉,一般每间隔3~5 d灌一次水,田间水层为5~6 cm。抽穗扬花时期,保持田面水层不低于2 cm。灌浆期至成熟期,灌“跑马水”3~5 cm,以增强根系活力,延缓根系衰老,防止植株早衰,延长光合有效期,增加粒重。
2.5 病虫草害统防统治
在拔节期至孕穗期,每公顷用康宽(氯虫苯甲酰胺)150 g、70%吡蚜酮120 g井冈霉素水剂600 mL和爱苗150 mL对水450 kg防治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在稻飞虱大发生年份每公顷用5%井冈霉素水剂10.5 L对水300 kg追防1次。
分蘖期每公顷用12%抛禾好1 200 g混合追肥混撒,除掉田间杂草。抛秧后25 d,对残留稗草、千金子等杂草用5%稻杰悬浮剂600 mL/hm2加10%千金乳油600 mL/hm2防除1次。实践证明,科学防治病虫草害,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病兜率分别可以控制在8%、10%、3%以下,基本无草害,确保粮食丰产丰收。
在成熟期,在每个村分别抽取低产田、中产田、高产田各1丘进行测产,然后以14%的含水量计算稻谷产量。
3.1 产量表现
在笔架山乡,2014年早稻杂交稻、常规稻的示范推广面积分别为34.0、68.5 hm2,晚稻杂交稻、常规稻的示范推广面积分别为31.3、72.5 hm2。早稻杂交稻株两优819的产量分别比常规稻湘早籼45号及中早39增产6.3%、2.7%;晚稻杂交稻五优308分别比常规稻湘晚籼12号、湘晚籼17号增产11.6%、17.9%(表2),表明杂交稻的产量要明显高于常规稻,栽培杂交稻对于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表2 减氮增苗技术在笔架山乡的示范面积与产量表现
3.2 示范推广区与常规操作区产量比较
按减氮增苗技术的推广模式,笔架山乡4个示范村的早稻低产田、中产田、高产田的推广施氮量较常规施氮量分别降低了5.6%、11.8%、18.8%,晚稻低产田、中产田、高产田的推广施氮量较习惯施氮量分别降低了10.5%、16.7%、23.5%。测产结果表明,各村示范推广区的产量要明显高于常规操作区产量,早稻示范推广区的株两优819、湘早籼45号、中早39的产量分别比常规操作区高5.6%、4.5%、4.6%;晚稻示范推广区的五优308、湘晚籼12号、湘晚籼17号的产量分别比常规操作区高5.4%、4.6%、4.8%(表3)。结果表明:示范推广区在节约氮肥用量的情况下,还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增产,早晚稻品种在4个村的增产幅度在4.5%~5.6%。
表3 示范推广区与农户常规操作区产量(kg/hm2)比较
[1] 彭少兵,黄见良,钟旭华,等.提高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策略[J].中国农业科学,2002(9):1095-1103.
[2] 罗奇祥.施用氮肥的环境后果——综述[J].土壤学进展,1994(2):29-32.
[3] 赵 娜,贾 力,刘洪来,等.氮肥的环境风险及管理研究进展[J].草原与草坪,2011(1):89-93.
[4] 黄国勤,王兴祥,钱海燕,等.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生态环境,2004(4):656-660.
[5] 吕殿青,同延安,孙本华,等.氮肥施用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8(1):8-15.
[6] 李 超,陈恺林,刘 洋,等.增苗节氮对早稻抛秧群体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7):774-781.
2014-12-24
舒莉茹(1979-),女,湖南益阳人,农艺师,主要从事水稻技术推广工作。
*通信作者,Email:chenkailin123@sina.com。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07B11)。
S511.048
C
1001-5280(2015)02-0201-03
10.3969/j.issn.1001-5280.2015.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