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动物,常年钻在地下吃土,疾病很少,只有几种病,而且这几种病都是人为造成或者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条件病”。这些病只要调整一下环境条件就可以解决,几乎不用药物治疗,在养殖的过程中加强饲养管理就可以避免。
一、饲养管理
将新备好的饲料添加在新床上面或埋在下面。如果新床较多,从老床分过来的陈料有限,可在新床里设几个点,使蚯蚓在接触新料前有一个缓冲时期。越冬床在分出大量陈料和蚯蚓以后,也应及时添加新料,以适应蚯蚓生长的需要。
由于春天温度适宜,蚯蚓繁殖很快,要尽量扩大养殖床面,投足饲料。可以开挖正规的养殖坑,也可采用季节性的堆肥式、土沟式等进行简易养殖,只要饲料和种蚓供应充足,就应尽量扩大养殖面积。需要注意的是:春季雨水多,养殖场地周围要做好开沟排水工作,料堆要呈龟背形,上置覆盖物,使雨水流到坑外。由于雨水多造成料床湿度大时,要及时通气排湿。阴天,可减少覆盖物,特别在露水浓重的夜晚,可揭开覆盖物,使蚯蚓大部分爬到料床表面,享受露水的润泽,对交配、产卵和生长都有促进作用。另外,还须防止蚯蚓密度过大,每平方米成蚓达到10000条时,要选择晴天及时进行分离或提取。
二、蚯蚓常见病害的防治
如果蚯蚓全部或局部急速瘫痪,背部排出黄色或草绿色体液,并成堆死亡,则是饲料中含有毒素或毒气所致,应迅速减薄料床,清除有毒饲料,疏松料床,加入蚯蚓粪吸附毒气,让蚯蚓潜到底层休整,以期慢慢适应。
饲料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碳水化合物,或者含盐分过高时,经细菌作用容易引起酸化,可导致蚯蚓发生胃酸过多症,全身出现痉挛状结节,环带红肿,身体变粗变短,全身分泌黏液增多,在养殖床转圈爬行,或钻到床底层不吃不动,最后全身变白而死亡。有的病蚓死亡前还出现体节断裂现象。此时应尽快掀开覆盖物,让蚓床通气,并喷洒苏打水、石膏粉等进行中和。
当蚓床湿度过大饲料pH值过高时,会使蚯蚓体水肿膨大,精神呆滞,拼命向外爬,背部冒出体液,停食而亡。也可引起蚓茧破裂,或使新产下的蚓茧两端不能收口而染菌霉烂。发现这种情况时,要开沟沥水,将爬到表层的蚯蚓清理到另外的池中。同时要在原料中添加过磷酸钙粉或醋渣、酒精渣进行中和,过一段时间再用一次,以保证效果。
(河北 吴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