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
·临床研究·
合并心脏病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张平
目的探讨合并心脏病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黄石市第四医院神经内科2012—2013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72例,根据心电图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心电图正常组56例和心电图异常组116例,比较两组患者发病第30天的预后效果。结果心电图正常组患者预后良好16例、一般19例、不良16例、差5例,心电图异常组患者预后良好9例、一般21例、不良57例、差29例。心电图正常组患者预后效果优于心电图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691,P=0.000)。结论合并心脏病能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短期预后,临床上对心电图监测异常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积极治疗心脏病,以改善患者预后。
脑缺血;心脏病;预后
张平.合并心脏病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3):151-152.[www.syxnf.net]
Zhang P.Impact of heart diseases on short-term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aemic stroke[J].Practical Journal of Cardiac Cerebral Pneumal and Vascular Disease,2015,23(3):151-152.
研究表明,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急性期会出现心房纤颤、窦性心动过缓等心脏功能异常现象,这种现象甚至发生于既往无明确心脏病病史的患者,但临床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合并心脏病对预后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1]。本研究选择17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合并心脏病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黄石市第四医院神经内科2012—2013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72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107例,女65例;年龄(60.4±17.3)岁;发病时间(19.1±16.8)h。纳入标准:(1)发病48 h内入院;(2)影像学检查排除脑出血及其他脑血管疾病;(3)经颅脑CT和/或MRI检查证实有责任病灶;(4)患者或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年龄<18岁;(2)合并急慢性感染、恶性肿瘤或严重急性躯体疾病而影响临床评估者;(3)伴有血管病变、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者。
1.2 研究方法
1.2.1 采集临床资料采用黄石市第四医院自制的卒中登记表,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生活史(吸烟、饮酒等)、既往卒中病史(出血性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既往心脏病病史(不稳定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及实验室检查等。
1.2.2 监测心电图患者入院后即行常规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异常者(心房纤颤、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期前收缩、ST-T改变等)每天监测1次,无异常者每隔1天监测1次,终点时间均为发病后第15天。
1.2.3 评定预后患者发病第30天,采用电话或面对面盲法随访患者预后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值在-12~-7分表示差;NIHSS评分差值在-6~0分
表示不良;NIHSS评分差值在0~6分表示一般;NIHSS评分差值在7~12分表示良好。NIHSS评分差值=入组时NIHSS评分-研究终点NIHSS评分。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1 心电图监测结果172例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116例(67.4%),包括ST-T改变92例(79.3%)、心房纤颤38例(32.8%)、窦性心动过缓9例(7.8%)、期前收缩6例(5.2%)、左室高电压4例(3.4%)、窦性心动过速2例(1.7%)。
2.2 预后效果根据心电图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心电图正常组56例和心电图异常组11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率、饮酒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异常组患者既往卒中病史阳性率、既往心脏病病史阳性率高于心电图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心电图正常组患者预后效果优于心电图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691,P=0.000,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预后效果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prognosis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缺血性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发病率为25%~50%,且随着生活节奏及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而呈上升趋势,同时,其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急性期会出现心功能异常[3],进而诱发或加重缺血性卒中。相关研究表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且常伴有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4-5],而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尤其是在急性缺血性卒中48 h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急性缺血性卒中伴心脏功能紊乱是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6-7]。
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为67.4%,包括ST-T改变、心房纤颤、窦性心动过缓、期前收缩等,与文献报道相一致[1]。心电图正常组患者预后效果优于心电图异常组,表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与其心功能相关,心功能异常者预后差,考虑是由于心功能异常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进而引起颅内血流减少、脑组织缺血缺氧,同时其还会升高静脉压而增加继发性出血的风险,导致神经功能恶化,因此,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需监测心电图,并积极给予治疗。此外,有文献报道,与ST-T改变、窦性心动过缓、期前收缩等相比,心房纤颤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同时,合并心脏病对不同病理类型缺血性卒中预后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4]。
综上所述,合并心脏病能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短期预后,临床上对心电图监测异常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积极治疗心脏病,以改善患者预后。
[1]高连波,于长江,高红华,等.急性脑梗死合并心脏病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9):980-984.
[2]叶祖森,韩钊,郑荣远,等.三种不同病因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关系[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1):51-55.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54-160.
[4]Zuo L,Wang M.Current burden and probable increasing incidence of ESRD in China[J].Clin Nephrol,2010,74(Suppl 1):S20-S22.
[5]王云飞,李小明,华琦,等.急性心肌梗死自发再灌注预测因素及其短期预后[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4,19(1):20-23.
[6]Jánosi A,Ofner P,Merkely B,et al.Short and long term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Hungarian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gistry[J].Orvosi hetilap,2013,154(33):1297-1302.
[7]姜贝思,陈淑芬,王亮,等.急性脑梗死伴发或并发心脏病对预后影响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卒中杂志,2008,3(12):895-900.
R 743.31 R 541
B
10.3969/j.issn.1008-5971.2015.03.058
2014-09-08;
2015-03-08)
(本文编辑:谢武英)
435000湖北省黄石市第四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