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2015-03-23 05:35李欢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通率阿替普尿激酶

李欢

·临床研究·

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李欢

目的比较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后冠状动脉再通率为8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3.3% (19/30)(χ2=4.356,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对照组患者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12例,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2.007,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3/30),低于对照组的36.7%(11/30)(χ2=5.963,P<0.05)。结论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优于尿激酶,且安全性高。

心肌梗死;阿替普酶;尿激酶;疗效比较研究

李欢.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3):147-148.[www.syxnf.net]

Li H.A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 on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between alteplase and urokinase[J].Practical Journal of Cardiac Cerebral Pneumal and Vascular Disease,2015,23(3):147-148.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临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病情凶险且病死率高。溶栓治疗能使闭塞、梗阻的血管再通,迅速恢复缺血半暗带血供,减少梗死面积,改善预后。本研究旨在比较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经心电图联合血清心肌酶谱检查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1]。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4~75岁,平均(67.2±4.1)岁;发病时间30 min~6 h,平均(254.6 ±42.1)min;梗死部位:前侧壁8例,前壁10例,广泛前壁

7例,下壁5例;心功能分级Ⅰ级17例,Ⅱ级13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56~77岁,平均(66.5±4.7)岁;发病时间30 min~6 h,平均(265.4±51.3)min;梗死部位:前侧壁7例,前壁11例,广泛前壁6例,下壁6例;心功能分级Ⅰ级16例,Ⅱ级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梗死部位及心功能分级间具有均衡性。

1.2 治疗方法入院后两组患者均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及心肌酶检测,溶栓治疗开始前均嚼服肠溶阿司匹林300 mg及氯吡格雷150 mg。观察组患者给予快速静脉推注(2 min)阿替普酶(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大药厂,注册证号S20110052)15 mg,之后30 min内静脉泵入50 mg,最后30 min内静脉泵入35 mg。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南京南大药业,国药准字H32023290)150万U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中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之后采用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1次/12 h,连用5 d后停药,同时服用肠溶阿司匹林300 mg,1次/d,连用5 d后改为100 mg,1次/d,长期服用。根据患者病情选用镇静剂、抗心律失常药物、血管紧张素酶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1.3.1 溶栓效果(1)溶栓后2 h胸痛或胸闷症状基本消失;(2)心电图显示抬高的ST段在2 h内回落>50%;(3)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峰时间在14 h内,CK高峰时间在16 h内;(4)溶栓2 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5)依据冠状动脉造影判断冠状动脉是否再通。具备2项以上即判定为冠状动脉再通。

1.3.2 临床疗效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心肌酶谱检查显示正常,心电图稳定,遗留异常Q波;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心肌酶谱恢复正常,心电图基本稳定,遗留异常Q波及T波改变;无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甚至出现加重,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存在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状动脉再通率及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溶栓后冠状动脉再通率为8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3.3%(19/ 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对照组患者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12例,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07,P<0.05)。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3/30),低于对照组的3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63,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Table 1 Comparison of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发病急、致死率高的疾病,多由冠状动脉血管斑块破裂、血栓堵塞致使心肌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达1 h以上即发生心肌梗死。治疗心肌梗死的关键是在“黄金时间”行再灌注治疗[2]。近年来,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首选,PCI技术当前尚难以广泛普及,尤其对于县级医院,静脉溶栓仍然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药物溶栓治疗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目前仍是公认的疗效好、相对安全、价格便宜、操作方便的治疗措施[3]。2010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明确指出,发病12 h以内到不具备急诊PCI条件的医院就诊、不能迅速转运、无溶栓禁忌证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应进行静脉溶栓治疗[1]。在发病3 h以内行溶栓治疗,梗死血管再通率较高,病死率低,其临床疗效与直接行PCI相当[4]。

药物溶栓治疗的关键是选择一种血管再通率高、并发症少的药物[5]。尿激酶由于其价格低廉,部分基层医院仍在应用,但血管再通率不高、出血等并发症较多[6]。阿替普酶是一种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物,可选择性激活血栓纤溶酶原,使其转化成血纤维蛋白酶而溶解血栓,对全身纤溶系统影响较小,无抗原性[1]。阿替普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具有快速、简便、易操作、安全性高的优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溶栓后冠状动脉再通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薛瑞璐[7]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阿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680.

[2]王建军,李志民,方洁.急诊应用瑞替普酶、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2,32 (5):457.

[3]刘明新,陶贵周,王守力,等.HTUPA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J].中国急救医学,2012,32(12): 1117-1120.

[4]张纪梅.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2h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13,33(1):170-171.

[5]蔡运昌,吴强,张陈匀.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现代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J].贵州医药,2012,36(12):1143-1146.

[6]王忠云.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29):6050-6051.

[7]薛瑞璐.不同溶栓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65-66.

R 542.22

B

10.3969/j.issn.1008-5971.2015.03.056

2014-10-13;

2015-02-26)

(本文编辑:毛亚敏)

211200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心内科

猜你喜欢
通率阿替普尿激酶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对血管再通率的影响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及机制
阿替普酶溶栓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