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研究—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

2015-03-23 21:04朱政
河南科技 2015年22期
关键词:徐州市工程学院徐州

朱政

(徐州工程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1)

应用型型本科院校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站”,如何确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如何使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好的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其重要性不容低估。

1 应用型本科院校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理论分析

1.1 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1.1.1 提供人力资原

目前,社会发展所依托的资源已由物质资源逐渐向人力资本所转移,知识经济的两大支柱是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而其中人力资源又是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没有人力资源根本就谈不上技术创新。[1]受地理位置和国家政策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仍然采用传统的发展模式,靠输出“低级”的劳动力来维持地方经济的发展。然而,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对劳动力文化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就得依靠地方的高等教育,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产生的,它是地方高等教育的主力军,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1.1.2 促进了地方文化的繁荣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提高全民族素质是可不容缓的问题,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潮流而诞生,充当社会时代先锋的角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人才,给社会注入新鲜的文化活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仅教授学生一门专业技术,更多的是教他们怎样更好的学会生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教育要摒弃“学好一个专业,掌握一门技术,找到一份工作”的传统观念,要提倡“小人物”要有“大生活”,倡导“幸福生活观”。这样才能为地方培养多才多艺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地方文化的繁荣。

1.1.3 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增长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依靠传统的发展模式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已经越来越困难。知识经济对高素质人才的大量需求,刺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数量的增加,加上学校还不断的扩招,这样学校的各种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都满足不了当下的需求,为此学校就得进一步扩建,而学校发展过程中各种基建投资、教学设施投资、学生和教师的消费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1.2 地方经济发展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提供支持

1.2.1 提供了物质保证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一般都是由原来基础较差的专科(师范类)学校和中专技校通过合并组建而成。这类学校在办学模式上是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的管理模式,其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主要依靠地方政府的支持,建设资金匮乏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地方经济实力较强的市将会为这些市属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更多的资金、土地支持,作为学校发展的坚强后盾。

1.2.2 影响人才培养方式

地方经济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本地区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而这一调整又会对本地区的劳动力结构产生影响,进而会促进本地区内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所以说,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要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使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地方所需人才结构相适应。

1.2.3 影响应毕业生的就业

地方经济发达的地区,不仅对劳动力素质要求高,而且需求特别大。这就刺激了老百姓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而应用型的本科院校,相比老牌的本科院校入学门槛低,给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所以只有培养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学校就业率的高低不仅会影响学生的预期收益,而且还会影响学校社会声誉,进而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3 应用型本科院校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1.3.1 依附关系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其他老牌的本科院校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它们建校时间短,办学资金紧缺,只有依靠地方政府的支持,才能更好的发展。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资源分配不均衡,加上国家政策方针的影响,导致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根据这一情况,应用本科院校的建立和发展就得根据地方经济结构对人才的需要来开设相关的专业。可以这么说,地方经济发展的好与坏决定了对本地区教育事业投入力度的大小。而对于地方经济来说,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要想使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单依靠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已不可行,只有依靠新型的第三产业,新型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有大量的人才、技术、科研等力量作为支持,这些就得依靠地方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

1.3.2 共生关系

应用本科院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是由社会发展决定的。早期的大学主要从事高深的理论研究,没有把理论应用与实践,而应用型本科院校重点是突出应用,要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经济发展的模式由依靠粗放的发展模式向依靠密集型发展模式转移,由依靠物质资源向依靠人力资源转移,而高等教育为人才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从这个层面讲,地方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与高等教育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与本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合作。而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怎样把自己更好的融入社会,寻求与社会更好的合作,才能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

1.3.3 利益关系

马克思在《莱茵报》曾撰文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我们很难想象在现实社会中有完全超脱于以利益为基础的社会活动。[2]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和地方经济来说,它们都在追求各自的利益。地方经济是实体组织,追求利益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如果不能保证从其中获取利益,就会缺乏动力。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非营利的社会组织,其办学宗旨是“培养怎样的应用型人才”和“怎样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而这一办学宗旨的核心理念是怎样更好的实现人的社会效益。因此,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要用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进行调整节,既要考虑地方的经济利益,又要考虑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社会效益。

2 徐州工程学院适应徐州市经济发展的实例分析

2.1 徐州市经济发展概况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长江三角洲北翼,北倚微山湖,西连宿州,东临连云港,南接宿迁。徐州素有“五省通衢” 、“淮海之都”之称,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和“世界硅都”的美誉。

经济保持增长,2014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963.91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5:46.1:44.3,第三产业占比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44元,同比增长10.0%。

2.2 徐州工程学院发展概况

徐州工程学院是2002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始建于1983年的彭城职业大学和始建于1985年的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07年6月,始建于1959年的徐州教育学院整建制并入。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990.5亩,校舍面积57.39万平方米,开设49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1376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279人。

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坚持“立足徐州、面向苏北、服务江苏”的服务定位。实施“错位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3 徐州市经济发展与徐州工程学院发展互动

通过对徐州工程学院发展历史的分析,徐州工程学院发展与徐州市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由来已久。具体从依附关系、共生关系、利益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依附关系方面分析,徐州工程学院从建校初,就离不开徐州市的大力支持。徐州工程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围绕徐州经济优势进行设置,如土木工程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等,这些专业已发展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而徐州市也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资源、科技资源,来促进徐州市经济的发展,如青岛啤酒(徐州)彭城有限公司与我校食品(生物)工程学院进行校企合作。

从共生关系方面分析,徐州工程学院作为一所新建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建设资金的匮乏,是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学校是一所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的管理模式,不同于其他的一些老牌地方本科院校,为此学校只有主动的走出去,与地方经济共同谋发展,才能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对于徐州市来说,徐州工程学院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

从利益关系方面分析,高校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合格的毕业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这是学校的利益所在。而只有得到了地方的大力支持,学生才能更好的就业,学校的社会声誉才会提高,学校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对于徐州市来说,徐州工程学院是徐州市的对外窗口,它不仅提升了徐州市的城市影响力,更重要的是还拉动了教育消费,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目前作为一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徐州工程学院已经发展成为“立足徐州、面向苏北、服务江苏”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

3 应用型本科院校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3.1 办学定位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

目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数量越来越多,优质的教育又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生存空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确立自己的办学目标,已是迫在眉睫。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一般是由一些原本基础较差大专和中专合并组建而来,其物质条件非常匮乏,在人才引进,学科建设等方面都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但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把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作为一种优势促进学校发展。

3.2 专业设置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

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 “动力站”,应该以自己特有的形式为地方经济服务。培养地方需要的人才,是学校发展的主要目标,而人才的培养要以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所以学校的专业设置要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进行设置。 学校还要主动探索地方经济对人才需求的方向,与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相关的专业列为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创建学校培养人才和地方需求人才相适应的环境。

3.3 发展规模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通过研究国外发达国家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可知,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例如美国和德国,这两国家的高校生指数与其国民生产总值指数相关系数都达到了0.98[4]。地方经济发达程度也决定了地方老百姓经济实力,老百姓经济实力的强弱又会决定家庭用于教育投入的多少。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规模与速度要与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1]王守法、王云霞.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理论探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2]转引自李旭辉.论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利益理论[M].经济评论.2004.3

[3]薛天祥,戚业国编.张振助著.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徐州市工程学院徐州
福建工程学院
徐州市奋力推动全行业百日攻坚行动
疫散待春回
福建工程学院
徐州市超前研判 做好春节安全防范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